登陆注册
4073900000029

第29章 天地心详解(1)

浩浩穹苍,茫茫下土。

吕真人曰:此篇即天地以推究其心。惟欲究天地之心,故先即天地之形象体叚以显言。盖天地之心,无形象可见,然无形实寓于有形。不有形质,不足以载乎无形。所以欲究其无形,必于有形之体叚,举以发其端也。天之色苍,其象穹隆下济,谓之穹苍。浩浩者,广而莫可比量之义。又自地之体叚言之,其质下凝安贞,亦广大而莫可量,谓之茫茫下土。此所谓既生天地之后,一大太极。吾闻清虚古佛云:未有天地之先,冥冥濛濛,只有罡风之惨烈,无一物能存其形质。到至极无极一区,只存不坏真灵,敛藏肃括于其间。此乃开天开地之根本。言其有则不有,言其无实不无。真气未发,天不开,地不凝。在人未生之初,亦即如天地之未启。无形无质,其不灭之半点。若无寄,而实于无中寄。故欲言人之玄奥,先即天地以推详,知天地便可达乎人也。及天地将启之际,一点根源,从无极中发舒,阳气出而天为之开。阳极生阴,阴气长而地为之凝。合天地而遂成一太极。是皆从无极生出来。先从无形发出有形,既成形质后,而无形即寓于有形中矣。无形者,妙用也。无形既寓有形中,是即天既开后之妙用。所谓天地之心,自可于其妙用想见。若不从此处究明,则天地只是有形有质一顽物,又何从见其心?又妙用在活泼中,斯天地之心可推。总在不著中著,无存中存。不经指示,虽智过万夫,亦茫然莫窥其朕兆。一经指点,中材以上皆可推究而明。必究明天地之心,然后可以修心。盖人之修心,不外尽人以合乎天地,造到无上境,亦不过从此着手。今欲使人同登觉岸,修心以还无上境,故首即天地以发明之。凡中材以上者,苟非自甘暴弃,欲为天地完人,欲造到仙佛,无不可于是篇先讲明。依此遵行以立基。此吾作是篇之本意也。学者其勿忽焉可。

疏:

此节须注意几个问题:①借无形推究有形。“欲究其无形,必于有形之体叚,举以发其端也”②借天地推究人。“欲言人之玄奥,先即天地以推详,知天地便可达乎人也。”③借天地心推究人心。“必究明天地之心,然后可以修心。”④修心入门功夫:悟天地心。“人之修心,不外尽人以合乎天地,造到无上境,亦不过从此着手。”

既包含于无外,亦发育而靡穷。

吕真人曰:何谓包含无外?自其显者言之,天覆地载,无物不在覆载之内。其包含,孰能出乎其外?于此已足征其量之广。自其微者言之,日月星宿之运转,风雷雨露之迭兴,其气机蕴蓄,一泄则无微不周。凡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之理,曰生克以成能,亦不能舍天地而可以有寄。又观川流河海,自开天地以来,终无倾泄,山岳奇嵚,亘古永赖,其安贞之量亦复何加。人心之含万有于靡既,亦一如地天之包含无外焉。观天地之包含,便可悟乎人也。何谓发育靡穷?发育者,生生之义。天覆地载,其中并育并行,不害不悖,终了又始,始了又终,无间断,无止息,虽属万物自为之,而实天地之真心使之,所以有靡穷之妙用。人心苟能复其本真,则真常凝固,应物不息,其妙处亦如天地之发育靡穷焉。此一节,欲发明天地之妙用,以究其真心。先统言其功量之广大周遍,无有所遗。下文乃推言之,以究其无可名状处。于莫可名状处,即心之所流露。可以为修心之要领焉。

疏:

可见天地心,首先是气量恢弘,无所不包,吞吐无量。

人心要如天地心,首先是开阔心量。

有天地心,所以天地生生不已。

人心若如天地心,则人生生不已。

孰为主宰?依然主宰若存。

吕真人曰:何谓主宰?盖主有操纵调燮之义。天地间流形布散,自有而无,自无而有,更易变迁。何尝有主宰?即以四时之迭运不穷者言之,春则和暖可人,时至气候自然如此,究未尝见其主宰之迹。推之夏火炎蒸,秋气晶明,冬气粟冽,无非时到气迁,皆不见有主。又如四时之旱干水溢,万物之康强天札,亦何曾见其主使之迹。至于风雨云霰,倏然而发,又倏然而收,主使究属,无从可见。如此之类,指难胜屈。求其主宰而不得,故曰孰为主宰。然无主宰中,非真无主也。世只知天神地祇,五星十二气,神君为之主。以此言主似也,然犹其显者耳,究未足以语乎主宰之奥。盖天神地祇,五星十二气,神君皆囿于虚无真一之道,是天地一道之所弥纶,即太上所云“天法,道之意也”。道者,二气之良能,统而言之。其实一气之默运,不动寓至动之机。所以主宰者,实在乎此。彼神祇星宿,亦不过随道之妙机而敷佐之,惟其主宰在不动寓至动,则一气之机关,自可于此见天地之心。主宰之存,存乎此些子。至虚至灵,于不存见其存。故曰若存。人之有心,其主宰无形无迹,实妙出千层,内之所蕴万有,随发舒而皆不涉于迹象,亦一如天地之主宰。但其中只有两途,人只知有善恶两途,殊不知善恶之发已在念头,已属发见之一途矣。吾谓两途者,心之主宰从发用做去,则是治家治国之实境。原来使人有所执据,依此持循,儒者言之详矣。若释道,则实者反之于虚。发用者,敛之于内,直从主宰不发处着手,常守其真一之气,以合天地之苞符。此所谓虚实两途也。儒书教人只在于实,恐人无所据依。不知孔氏于天道,何尝不造其精微,但不肯轻以启人,致人生惑耳。不然何以演易如此,其奥微透露耶?即如中庸一书,又何以发天道之奥窔?如此其入于玄耶。吾直决之。为从实者不能了生死二机,从虚直造到符天符地者,自是仙佛上乘境界。今特透明于此节,俾修心之士,知所从入焉。

疏:

此言天地心之妙用。

此言天地之心,主宰乎“道之意也”。

人心即天地心。

此将天地心用于“治家治国之实境”,乃入世之发用。

此将天地心用于“修身成真之虚境”,乃出世之发用。

可见天地心有两途:一为务实,是入世之法,可用于治家治国,其实还包括悬壶济世;一为务虚,是出世之法,则用于成仙证真。笔者在《中医哲学的挑战与机遇》一文中云:“中国哲学如一太极,生出世哲学、入世哲学之两仪,两仪又生医、道、儒、佛四象,而形成中国哲学之巍然大观。”如此可证矣。

谁是纲维?自觉纲维不坠。

吕真人曰:何以谓之纲维?纲者,有统系之义。维者,有支持之义。天地函盖于无外四维不著,无所系属,无所支持。试观轻清上浮,一日一周,日月星辰随之动转,河汉因之推移,天固未见其有待于统系。又观在地之广厚,河山赖以安固,人物赖以任承,究其体实居中,而无所寄。此地之不见有所支持也。求其纲维而不得,故曰谁是纲维。既无纲维,岂不至于坠?然天上浮而丕冒者,亘古如斯。地下凝亦奠定而永固。究其所以能如是不坠者,实于无纲维中,隐寓纲维。盖天地为积气之区,气乃灵物也,其永贞不坠,皆一灵使之。此一灵之默运,自成莫大之支持。其中浮沉升降随乎气之呼吸。这点灵处,即无形无影之真灵。于此便可悟乎天地之心,亦即可见其纲维之所以不至于坠也。人心苟能返其本来,这点灵则无时不可驱使。周身之真气,亦不待假外物以维持调护,自然与天地同用,常获安贞之吉。举凡言中者,不能外此理。言和者,亦不能出此义。彼心印经中,知者自悟,昧者难行二句,亦可作此叚之括语。但患人各具天地之心,自甘丧失,卒至以凡终耳。果能不昧此中奥旨,失者修之使转,偏者炼之使全,又何圣之不可希?又何仙佛之不可造耶?学者其共勉焉可耳。

疏:

《黄帝内经素问》:“帝曰:地之为下,否乎?”歧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凭乎?”歧伯曰:“大气举之也。”唐·王冰次注,宋·林亿等校正《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九“天元纪大论”,《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天地靠大气举之,大气靠心默运之,故人与天地同心,常获安贞之吉。

人本有天地心,只是迷昧耳,故要修之使转,炼之使全。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来,云:“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这就是中国禅宗历史上最有名的公案。至今仍有许多争论。《明儒学案》亦载:”六祖闻师说法,悟曰:‘何期自性,本自清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明季黄宗羲撰《明儒学案》卷五十一,《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 《五灯会元》云:”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宋·释普济撰《五灯会元》卷二,《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释家类。

化工迭运,亘古常新。

吕真人曰:何谓化工迭运?即天地造化不息之机。万物各禀天地之气以生,当其气至,则物自无而有。当其气反,则物自有而无。有有无无,迭相旋转,其机缄实相为倚伏。其间禀得偏者,逢时则荣,时过则瘁。假如物禀木德而生,逢秋则零;禀金德者,际夏则孱。其余可以类推。然皆互为其根,此中消息,皆自己之大化,充塞流行,无有间隔。大略看来,是物自为荣枯,不知荣枯在万物,而其消息之运行,实二气默为驱策,又皆真一之气所动宕。其功能之著,古如斯,今亦如斯。故曰亘古常新。观此便恍然于天地之心焉。人禀天地五行之全,其真一之灵,独具于心,炼之可与天地同其悠久。盖人心之真一,即天地之真一,其不能悠久者,因人被七情六欲,日行斵丧,至此心为血心、凡心、欲心,心之真一不存,而元阳散失至尽,则一团阴气充积,亦安得不死耶?人不知炼其心之真一为化工,反不如木石犹能久存。盖木能敛其真精于内,外虽遇肃杀,而内之真元不坏,至春来又复发生。石则恒固其不散之气,故能长而不敝,皆其根元不耗,所以能永久也。人所以不克久存者,终日耗其元阳,不能炼其心,使合天地之心耳。有志之士,苟欲贞恒不敝,舍炼心一法,别无可期。吾故详为开示,俾学者知所从入。勿等吾言为炭冰,则圣神仙佛,未必终让彼以独步也。

疏:

此从气化的角度论生灭。

万物皆有时运,岂虚言哉?

万物时运,”实二气默为驱策“,故造化可夺,夺之之法,与天地同心。

心灵心灵,心含真一之灵。人与天地能同心,是因为人与天地本同一真灵。

背觉合尘。

背尘合觉。

欲修人之心为天地之心,先要去凡心、欲心,则此血心可返真一,而得永久。黄念祖老居士在《心声录》中专门谈到”背觉合尘与背尘合觉“,云:”众生沉沦六道,受无量苦,十分冤枉,因为众生本来与佛平等,具有同样的智慧功德,只是由于妄想执著,枉受轮回。“所以我们要理解佛教,要自觉觉他,都须从这句话开始:”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一句话启发我们的智慧,也增长我们的悲心,不但我们自己不要枉受轮回之苦,我们也应让一切有缘的人出苦。你总有最关心的人吧,你忍心让他在地狱中这么受苦受难吗?先说今生有亲的亡者你不忍心吧,而且过去的亡者无量无边,肯定有许多曾是至亲骨肉,可是当前正在苦趣受苦,你能够无动于衷吗?焉能不发大慈悲心救度。所以从世尊这一句话就引起我们要自觉觉他。我们可以自觉,可以觉他,因为自他本来都是佛,都跟佛是平等的。只要去掉妄想执著,那就恢复本来面目。轮回本是空的。那么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只是觉与迷。迷的是什么呢?迷的是尘世间这些事,所以叫作尘。觉是本有的觉性。尘是尘劳妄想,与觉对立。众生是背觉合尘,对于本来的觉悟,本来和佛一样平等的心,完全不认识,只知欣赏这些声、色、货、利,心中想的只是加官晋级,享福受乐,这叫作背觉合尘。你跟这个觉就违背了,你的心所想的跟尘就相合了。这样你在六道中转吧。轮转六道,就因为背觉合尘,所以要回转,回头是岸。你背了觉向尘,现在回头,背尘向觉啊!这就回头是岸了。你把头回过来,不向尘向觉。所以那天讲的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不是去听声音的美妙欣赏声音的柔和,甚至去分别这个声音是骂我,我就生气,恭维我,我就高兴。被声音所迷。所以反一反,不去听声,去听是谁在听?能听的是谁呀?不去闻声尘,而去返闻自己的闻性,这就是背尘合觉。我们现在都想度众生要成佛,要摆脱生死,要普作救度,弘扬正法,这些思想就是背尘合觉的开始了。开始有这种念头和想法要向觉悟。这就是可贵的”始觉“的萌芽。久久坚持不断发展,就自然达到念念之间,事事之间,处处之间都是背尘合觉,慢慢地跟本有的觉性就合了。就是说有一天始觉能与本觉相合了。你若能完全相合,彻底恢复了本有的佛性,也即是本有的法身,那就是成佛了。所以一个人背觉合尘就六道轮转,受苦无尽。要能背尘合觉,可以出六道,得到彻底觉悟,成为九界导师,普施救度,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弭悖害之虞,往来自通消息。

吕真人曰。何谓弭悖害之虞?悖害者,互相妨害。万物并生育于天地间,飞者自安其飞,潜者自安于潜,动植各安其动植,各遂各生,不闻互相妨害。其中分时分地而生育者,自不待言。又如星辰轨度,黄道、赤道,日月运行,列宿旋转,亦各循各度,行度不紊,次舍不乱,亦安见有悖?至于地之产育,土之性不无稍殊。然其所产之物实与之相宜,物随土气而生,气至而复,气住斯剥。物气合乎九土之气于殊中自见合,亦居然顺行而不悖。究之不害不悖者,物象之机。而所以弭之,使不于悖害者,天地中和之一气,陶镕鼓铸,自然万物各安其所。于此中和之一气,便可窥见天地之心。人禀天地之全,具天地之心,而往往互相悖害者,是自有生以后,或受气质之拘,或为物欲所蔽,至丧失其本来之真一。故三彭日肆其毒,而心已非厥初矣。苟能逆而复之,则一心即天地之心,而不悖不害之妙,自蕴蓄于中。将天地包藏于心,又何天地之不可参耶?何谓往来通消息?往者,剥之义;来者,复之义。天地以一生二,故二气日周流而不滞,气复而伸,则阳神也;气复而反,则阴鬼也。阴阳互为消长,其消者,即长之机;其长者,即消之渐。故二气一往一来,其盈虚消息,万物实咸通焉。善观物者,可悟天地之消息。既知天地之消息,而苞符之奥,自无不达。古来圣神仙佛,可与天地参者,不外一心。符天地之心,同其消息盈虚耳。人同此心,心同禀于天地,亦何惮而不求复其最初,使自见本来真面,以几于无极境界耶?学者勉之。

疏:

此言维护天地生生之机,使之不互相悖害者,乃天地之心。

此回答:天地心能使万物不互相悖害,人心为什么互相悖害?

同类推荐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本书共分十七章,内容包括:绪论、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并附有相关的实验要点。
  • 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

    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

    本书按人体的九大系统进行编排,各系统独立成章,各章节内含目的要求、教具准备、实习内容、复习思考题和重点掌握等内容。
  • 孙朝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孙朝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传世密录”5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张学文中医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分五章共62节,着重阐述了重要外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并同时注重介绍重要的外科诊疗新技术、新疗法。书中的每节内容在体例上分前沿学术综述、临床问题、建议阅读的书目和文献等几个部分。前沿学术综述重点介绍近年来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临床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阐述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以使读者浏览时更易快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推荐阅读的书目和文献每节仅介绍一到两篇,这些文献都是相关领域中极具影响的学术论著,阅读这些著作一定会对读者有所裨益。另外,每节末还列出重要参考文献若干,大多数为近年的资料,可供读者做深入查阅。
  • 妇儿常见疾病诊疗与护理

    妇儿常见疾病诊疗与护理

    妇产科常见疾病干扰、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本书重点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共涉及疾病112个。本书根据每种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因病理、鉴别诊断,做出最后的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本书力求新颖、实用、贴近基层。为基层医护人员提高妇产科疾病的诊断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热门推荐
  • 刺猬行状录

    刺猬行状录

    每个人的少年时期----尤其是男孩总是充满着混乱、血气、性的懵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的少年血气伴随着丹凤故乡的气息不断在我的黑白胶片里闪现,皎洁如半月的李月和素净如新月的小玲让我时时在梦中缠绵……90年代初,丹凤活过这样一拨少年,那时他们年少,丹江、陈言、小玲她们等,还有稍许年长一点的慧姐,打架、酗酒、偷鸡摸狗、拉帮结派,曾经年少当轻狂,所谓的“动物凶猛”-----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天生一肚子坏水的孩子基本平安地长大之后回想起来的感受是:长大了,太不容易了,是知识是一点一滴的文明把我从蒙昧中拉将出来的啊(伊沙语)!有些须惆怅,有些须失落,有些须困惑,回想当年,曾经蒙昧,曾经无知,曾经狂野,真有些不堪回首,一声太息。乡村、小县城,男孩、女孩,就这样在平淡中而又残酷地上演了一场青春剧,当年华已逝,我们平安长大成人的时候回头再看的时候,不禁替自己捏了一把汗……
  • 万古主宰

    万古主宰

    洪荒时代落幕,不周山倾塌已经过去十万年,这十万年间,人族天骄辈出,慢慢走出了上古大战的衰败。这一年,东皇钟带来一个少年,他誓言要成为强者,把天捅个透:“万古苍穹亿万民,唯我东皇与天平!!”
  •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

    本书从企业制度的视角入手,系统的对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基础、制度失衡与制度变革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 祖瞳

    祖瞳

    一个资质平平的少年,因融合一只太古生灵的眼睛,从此鱼跃龙门,如一束耀光升起,踏上传奇修行之路,进入强者如云的大时代!十万大山南部区域,有一洞天石室;十万大山西部,有一山中之宗;十万大山北部,有一鬼嚎之地;十万大山西部,通往外面大时代!
  • 我想陪你缠绵终老

    我想陪你缠绵终老

    他是背景神秘,呼风唤雨的娱乐圈大佬。她是无权无势的新人十八线。在娱乐圈,女明星上位靠什么?撒娇、发嗲、抱大腿!可惜这些技能钟情一件都不会……那她有什么?有颜有演技还有一颗敢摸老虎屁股的胆儿。没错,签约辰天的机会,是靠强吻某人得来的!
  • 浴火圣王魂

    浴火圣王魂

    “老子就打你了,怎么着,不服?不服你就来打我呀,我绝不还手。”
  • 世界的尽头,会有你吗

    世界的尽头,会有你吗

    世界有没有尽头,我不知道,就像我不知道是否有天涯海角一样,但是有那么个人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仿佛这对于另一个人来说,那就是世界的尽头…“我这一生只愿相信两个人,一个曾是我十年的朋友,另一个就是你楚烨,而你们一个背叛了我,另一个…”另一个曾今把我从深渊救出来的人,如今却…即使是痛到骨子里去了,苏晓荪她都没有流一滴泪,只是这样说着,仿佛在说着别人的台词,然后回过头看了一眼楚烨,然后就这样朝着门口走去,甚至脚步没有一丝的犹豫…楚烨皱着眉头,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心被人撕裂,一点一点的…看着她离去,他知道他终究是失去她了,永远的,因为他不会有第二次走进她的世界的机会了…
  • 星云修真志

    星云修真志

    星辰漫天有蓝鼎,云端踏剑履仙途,修身养性煅异能,真灵幻化药香浓,网罗天地三妙印,游戏三界意随心,绝处鸿运险化夷,品味人生此中尽。——风神之魄
  • 凌傲寰宇

    凌傲寰宇

    悟,重修之道毁,杀戮重生战,妖魔孺道灭,八方神魔纵,举世皆敌唯,兄弟在侧终,举世皆寂
  • 来自阴间的快递

    来自阴间的快递

    少壮不努力,长大送快递,已然黯淡的命运,还要遭受快递包裹带来的杀机,是命运的黑手,还是隐藏的阴谋?尼玛小小的快递包裹,竟牵扯出一段秘辛和隐于芸芸众生中的四大道法家族!天下苍生,神秘使命,始于来自阴间的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