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4600000052

第52章 清(19)

翁方纲非常重视杜诗的版本校勘。《杜诗附记自序》说《杜诗附记》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而第一方面则是“古体之编次,如宋椠某本下略有次第可见者,如句字以诸本参合者,更宜精其剖择也”(另一方面是探求杜诗所以为杜诗,已论述如上),足见翁方纲非常重视校勘。《杜诗附记》校勘记有多条,条条都非常精彩。这些校勘记不仅用版本比勘,列出异文,同时用自己渊博的学识进行取舍判断,是非分明。翁方纲有正确的校勘理念,他主张不迷信石刻和古本,而是对校勘的材料具体分析,主要根据诗的文意定是非。《哀江头》(卷二),翁方纲校:“杜诗‘一笑正坠双飞翼’,‘正’昊作‘笑’,别本作‘箭’,蔡君谟作‘发’。”《附记》云:“‘一笑’既与‘翻身’相对,又与‘明眸皓齿’相生。其作‘一箭’者,乃适与‘带弓箭’相复耳。作‘一发’则更无谓。”《酬孟云卿》(卷四),翁方纲校云:“‘移官运至尊’,‘远’一作‘岂’非。”附记云:“‘远’自伤违君侧也,作‘岂’字者谬矣。人臣唯君所使,若迁谪果由于君意,遂可怨望耶?此等版本悖理伤教,学者所当辞而辟之,不特文义欠通而已。”《小寒食舟中作》(卷二○),翁方纲校云:“‘娟娟戏蝶过开幔’,‘开’一作‘闲’。”附记云:“‘开幔’正承隐几来,亦正承看花来,此犹言开幔而蝶过也。若作‘闲暇’之‘闲’,则此处无着。”从内容、文义来判断是非,非常有力。在异文多可通的情况下,则不下判断,或虽下判断,而其他字亦可参考。《杜诗附记·喜雨》(卷一二),翁方纲校:“杜句‘佳期赴荆楚’,‘赴’一作‘付’。”附记云:“‘付’字亦正可相参。”《西郊》,翁方纲校:“杜诗‘无人觉来往’,旧作‘竞’,一作‘与’,荆公定作‘觉’。”这样处理校勘,态度严谨,方法科学。

学术离不开学者之间的商榷与评论。翁方纲对一些重要的杜甫研究学者也进行了评论。对王士禛的评论最可注意。他认为王士禛是清代杜甫研究的极有见解的学者,往往能发杜诗的奥秘,但由于王士禛论诗主神韵,并不能完全理解杜诗的博大精深,所以很多评论是错误的。《杜诗附记自序》云:“始于诸家评语慎择之,惟新城王渔洋之语最发深秘,乃遍摭其三十六种书,手抄一篇,题曰杜诗话,自以为有得矣。然而渔洋之言诗,得诗味矣,深绎而熟思之,此特渔洋之诗耳,非尽可以概杜诗也。”《八哀诗》(卷一四),翁方纲云:“《八哀诗》,渔洋诗话竟评其冗杂不成章,又以啽呓语目之。盖渔洋于诗专取轻圆俊利之句,于杜法无当也。如是,则《三百篇》变雅中亦颇似多后人不可尽晓之句,又当如何?”《舟中雪夜有怀卢十四侍御弟》(卷二○),翁方纲云:“阮亭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者,岂必尽于三昧诸家得之乎?杜公之大,已自无义不包矣。”论述王士禛的杜甫研究成就和得失缘由,都客观公正,合情合理。他还批评王嗣奭《杜臆》关于杜诗版本文字的说法有很多错误,对于仇兆鳌盲从《杜臆》也进行了批评。《催宗文树鸡栅》(卷一三),翁方纲云:“《杜臆》谓旧本颠错,移‘踏籍盘按翻’句在‘终日’句上。移‘课奴杀青竹’句在‘塞蹊’句上,移‘避热时来归,问儿所为迹’二句在‘我宽’上。仇本从之。不知‘踏籍盘按’正接上句‘憎’字也,‘织笼曹其内’正接上句‘问儿所为迹’也。此所谓‘一一当剖析’也。‘不得’二字,直贯下‘稀间’二句,则‘我宽彼免变’接更从容不迫耳。岂有此间插入‘来归’‘问迹’二句之理耶?《杜臆》之不可信,往往如此,仇本妄从之,而外间学人或有执以为说者,故不可以不辨。”翁方纲的批评甚为有理,版本校勘非王嗣奭所长,故多曲说。他还批评朱鹤龄注释错误。《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卷一),翁方纲云:“谢灵运拟阮瑀诗:‘步凌丹梯。’注:丹梯,陛阶也。又《游敬亭山》诗:‘即此凌丹梯。’注:谓山也。朱鹤龄曰:‘二注不同,当从前说。’方纲按,朱说非也。此句上承鸿宝,下接淮王孙登,则此丹梯正谓登山耳。”其说甚是。

翁方纲是清代一位重要的杜甫学家。他的杜甫学成就斐然,颇具特色。然而也有明显的不足。翁方纲大约是为了研究有新意,刻意避开杜甫学一贯的一些重点与热点,如杜甫其人、杜诗的思想内容,这本无可厚非,但却使他的研究成果显得不那么完整,也觉得分量不沉。研究中,往往过分重视诗的所谓关键部位,“笋缝簇节”,有点目无成竹,所见难免褊狭,论述不够大雅。解说杜诗时,有些地方说得太玄。如《望岳》,翁方纲说:“‘夫如何’三字,乃是从下句倒卷而出,‘夫’字即坐实岱宗如何者。”(《杜诗附记》卷一)“夫”字不过是语助词,将疑问句化为陈述句,说它“坐实岱宗如何”,有点莫名其妙,不着边际。我们的批评近乎有意挑剔,而所得也不过是微瑕,更表明翁方纲杜甫学成就的特出。

一四潘德舆

潘德舆(1785—1839),字彦辅,又字四农,山阴(今江苏淮安)人。为人至孝,父咯血,割臂肉和药进。对祖母孝敬弥至。抚寡妹嗣子,教养尽二十年。一生信奉儒家思想,“尝以挽回世运,莫切于文章,文章之根本在忠孝,源在经术”(《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传·潘德舆传》)。道光八年,举江南乡试第一,座主侍郎钟昌对人说:“四农乃吾师也。”潘德舆以知县分安徽,未到官卒。著有《养一斋诗文集》二十六卷,《札记》九卷,《诗余》一三卷,《诗话》十三卷。潘德舆是清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对杜甫非常崇敬,一生研究用力甚勤。他在充分吸收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可称为一位集成式有创新性的杜甫研究学者。

古代品评人,首先是看思想品德,儒家尤其如此。潘德舆研究杜甫,也是通过对其著述与行迹的研究,对他一生进行评定。根据儒家品评人物的标准,潘德舆对杜甫作了极为崇高的评价。他认为杜甫有救世之心,有经邦济世的伟大才能,可惜不为世所用,故将其思想表现在诗中,而成为最伟大的诗人。其出处与孔孟合,是一位圣人。他说:“赵氏次公曰:‘杜陵野老负王佐之才,有意当世,而肮脏不偶。胸中所蕴,一寓于诗。’其曰:‘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又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其素愿也。至其出处,每与孔孟合。‘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则有迟迟去鲁之怀。‘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则有皇皇得君之意。按杜公之诗,人之推服至极者,如秦少游以为孔子大成,郑尚明以为周公制作,黄鲁直以为诗中之史……王元美以为诗中之神,亦蔑以加矣。其为人,则《新唐书》本传云:‘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数语亦简而核。然本传又谓‘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则于杜公之经济出处,犹未之识也。考杜公诗,于国家之利病,军国之成败,往往先事而谋,援古而讽,无不洞中窾要。而其难进易退,去就皎然,亦何尝非‘接淅而行’‘三宿出昼’之宗派哉!详见集中各诗,不及备述。赵氏只引二联,尚属挂漏。然断之曰‘王佐之才’‘出处与孔孟合’,则信非溢美矣。故杜公祠堂,凡有数处。而鄜州学孔庙戟门,则祀子美。夫以子美之诗,抉经心,执圣权,以从祀孔子庙,不较胜于唐人之从祀何休、王弼哉?……黄氏彻曰:‘东坡问:老杜何如人?或云似司马迁,但能名其诗耳。愚谓老杜似孟子,盖原其心也。’据此,则谥以文贞,其美尚有不尽者欤?”(《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三)虽然结论言辞闪烁,而所引的都是对杜甫的顶级品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推崇杜甫为孟子似的圣人。这是古代对君王之外的人所能做的最高品评。尽管前人也有隐隐推杜甫为圣人者,但只是提出观点,很少论述。潘德舆荟萃众家极度推崇杜甫之说,加以详细论证,可以说达到历来推崇杜甫的极致。杜甫确实是历史上完全践行儒家思想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儒家思想也产生了变化,而像杜甫那样践行儒家思想的人,更显得可贵与令人尊敬。潘德舆推崇杜甫为圣人,是对历来尊杜说的总结与拓展,也符合学术发展的潮流。

杜甫所以伟大,是因为《杜工部诗集》。潘德舆认为,杜甫诗的价值就在于它表现了杜甫的“发乎性,止乎忠孝”,就在于杜甫把儒家思想运用得非常得体。潘德舆说:“苏轼曰:‘太史公论《诗》:《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以予观之,是特识变风耳,乌睹诗之正乎?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作。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而已矣。若夫发乎性,止乎忠孝,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与?’按少陵之诗,千古无不推奉,然至比之变风雅止矣,东坡更谓其为风雅之正,尤在‘发乎情止乎礼义’者之上,非徒以大言伏世人也。‘发乎性止乎忠孝’七字,评杜实至精矣。荆公诗‘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又足为‘发乎性止乎忠孝’注脚也。”(《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二)尽管文章主要引苏轼的话,但却不是苏轼之言的简单重复,而是有所发展。潘德舆认为,忠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杜甫已将忠孝化为自己的性情,将忠孝化为自己的灵魂,因而杜甫这样的人所写的诗表现的也就是天然的忠孝、纯粹的儒家思想,这样的作品也具有造化般的力量。潘德舆的论说极为深刻,完全抓住了杜诗的本质,揭示了杜诗的魅力所在。

在学术上,潘德舆非常耿直。他虽然极度推崇杜甫,但认为杜甫还是有违背儒家思想的地方。他认为杜甫早年有些躁率,与一些位高的小人交往;后来对一些失节的朋友,不能毅然断交,并为其辩解与惋惜。这些都是杜甫违背义理的地方。他说:“总之,爱古人者当为其诤臣,不当为其佞友。少陵只以中允、司户文学绝人,遂成偏好。然文章本非性命,朋友究次君亲,此义偶疏,难为典训。故‘食肉不知马肝,未为不知味’。学者不读昌黎上于襄阳、京兆李实等书,少陵赠张学士、鲜于京兆、哥舒仆射等诗,未为不知韩杜,而况《赠王中允》《送郑十八》等作,大有累于义理哉!别其繁枝,乃识孤松劲柏之成就非常处。此予之爱杜,而非予之谤杜,深于诗者必知之耳。”(《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三)批评非常严肃,但又有分寸。从儒家角度看,事关大是大非,批评是完全应该的,很有意义。在整个杜甫研究过程中,像这样剀切的批评非常少见。潘德舆这样批评杜甫,是防止不符合儒家思想的部分产生消极影响,从而让杜甫的诗更好地宣扬儒家思想,其目的完全是为了维护儒家思想。

潘德舆非常重视对杜甫艺术性的研究,有很多创造性的见解。

首先,潘德舆发展儒家的诗有六义之说,认为杜诗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善于运用比兴,表现自己的忠君爱国思想。他说:“李氏纲曰:‘王者迹息而诗亡,《诗》亡而《离骚》作。《九歌》《九章》之属,引类比义,虽近乎俳,然爱君之诚笃,而疾恶之志严,君子许其忠焉。汉唐间以诗鸣者多矣,独杜子美得诗人比兴之旨,虽困踬流离而心不忘君,故其词章慨然有志士仁人之大节,非止摹写物象风容色泽而已也。’按作诗当先辨六义。《风》《雅》《颂》,朱子谓之三经,赋比兴朱子谓之三纬。三代以后,《风》《雅》《颂》之体不可摹袭,而赋比兴,则作者之性情触物流露,虽无风雅颂之貌,而实风雅颂之心也。作诗若有赋而无比兴,则诗心凋丧,而去风雅颂益远。唯子美以志士仁人之节,阐诗人比兴之旨,遂足为古今冠。学诗者熟玩《三百篇》之比兴,而子美之真心不难求,大节不难见矣。”(《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二)潘德舆论述的核心是比兴。他所说的比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内容方面的,即所谓“比兴之旨”,其含义即相当于陈子昂所谓的“兴寄”(《与东方虬论诗书》)、白居易所谓的“风雅比兴”(《与元九书》);二是艺术方法方面的,即“作者之性情触物流露”,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形象化的方法。他认为杜甫超过一般作者的地方在于,站在儒家立场上,运用各种比兴的形象化的艺术手法,敦厚深沉地表现思想感情。他认为杜甫真正实践了儒家六义之说,得六义之实。

同类推荐
  • 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本书在梳理史料的基础上,生动翔实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任省(市、自治区)委书记走上岗位的的传奇人生历程,通过这些历史记忆的片段,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到第一任省委书记的革命经历,感受到建国背后的艰辛,还可以激发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法国东部乡村里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穿上男装,骑着战马,娇小瘦弱却也无比坚强。贞德的一生只有短短的20年,可是她在生命最后的4年里,解救了奥尔良城,促成了法国查理七世的加冕。为什么这样一个对法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女孩,最后却被巴黎大学神学院以异端罪处以火刑。
  • 传奇林绍良

    传奇林绍良

    本书介绍了林绍良先生传奇的一生。全书分为“故乡,难忘的记忆”、“印尼,血玉火的商机”、“庞大的林氏王国”、“红顶商人的风风雨雨”、“远离政治,投资海外”、“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六章内容。
  • 美丽王朝:我的人生我的传奇

    美丽王朝:我的人生我的传奇

    是中国的“阿信”还是中国美容业的“松下幸之助”?一部中国美容业发展的篇年史;一个成功女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一本化妆品企业经营管理实录。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同时他又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其所著家书,涉及的内容广泛,本书特选取其中150余篇,编为修身劝学、持家理财、治军为政、交友处世四个部分。编者为每封家书注有准确的日期,并进行了现代文全译,以便读者能够深刻地了解道光、咸丰、同治三个不同时期的曾国藩,了解其真正智慧之所在,读者从此书中可见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深刻体察和感悟。
热门推荐
  • 萌女攻势

    萌女攻势

    是怎样恶毒的诅咒让骁悍的火氏在一夜之间灭亡?是谁的手在幕后拨弄着琴弦让这个诅咒世代延续?火月痕,一个拥有前世灵魂今世肉体的柔弱女子,因前世男友背叛而发愤图强成为十二宫之一的赤凤宫祭司长。从此踏上寻找诅咒之源,洗清后世罪孽的道路。灭亡、重生,原来是可以无限循环的词语,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风雨飘荡中的赤凤该如何应对?芦苇般的女子是如何一次次爬起,用沾满鲜血的双手为后人支撑起这片蔚蓝的天?
  • 超强对决:魅影重重

    超强对决:魅影重重

    拥有高智商大脑以及身怀武艺的他,面对恐怖的刺杀;巧妙的离间,临危不惧。外,冷血无情;内,情深意重。国际神秘组织的侵入,令他险些丧命。三大国际组织的超强对决,歼灭——他的一贯风格。
  • 梦留在樱花盛开的春天

    梦留在樱花盛开的春天

    一段岁月泯灭不了的友情,一切都变了,我们两次站在同样的位置,内心的怀恋比风景更牢固,比时间更久远······
  • 天降萌狐:妖孽帝尊莫追我

    天降萌狐:妖孽帝尊莫追我

    在走投无路之际,蓝汐一跃而起,跳上了前方一辆马车,本以为脱险成功,却不知落入“狼”口……“大人,这几天我太过劳累,想请假休养几年……”“哦?请假?好说,咱们榻上慢慢谈。”“啊!非礼啦……”长的是挺帅的,但我爱的可是小鲜肉!可我和小鲜肉搭讪时,某大叔十里飘酸的坛子是什么情况?当晚某狐被吃干抹净,而某人却理直气壮“我怕那些男的勾引可爱的你。”嗯,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 情迷女职员:野蛮总裁索爱记

    情迷女职员:野蛮总裁索爱记

    想不到,这个外表冷冰冰,发起火来凶巴巴的女人,竟有一个脆弱的灵魂……好吧,看在她为他公司出力的份上,他就免为其难帮她治治那个“恐男症”。可是,这女人也太嚣张了,他好声好气哄着她,宠着她,还恶心叭叽的向她求婚,她居然……和男人过夜?!他这辈子就没受过这份闲气!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天底下又不只你一个女人!
  • 灾厄纪元

    灾厄纪元

    新西兰突然发生异变,所有人类和动物全部变得无比的饥饿,疯狂暴食的同时,身体变化成为怪物。厨师白易带着女儿一步步挣扎求生,然后才发现,整个新西兰已经成为了魔鬼岛。而这,仅仅是世界变化的开始。从强大的肉体力量开始,到玄奥神秘的功法、再到绚丽强大的战技、悠长肆意的人生,这样的未来是否存在?由人类自身所引发的生命进化,将彻底扭转世界的命运。
  • 魔法学院:魔法校花驾到

    魔法学院:魔法校花驾到

    一个魔幻的世界里,池小诺拥有着魔法,她一心想帮助别人,怎知,踏进了一个紧密的复仇计划————
  • 点裙臣

    点裙臣

    本是侯门嫡女的萧问筠,在前世与三皇子李景誉情投意合,哪知这一切只是李景誉设下的局,最终,妄自痴情的她被李景誉摆上祭坛,遭逢灭门之祸。重生之后,萧问筠决意复仇!她扮痴作傻,扮猪吃老虎,实则冷眼旁观,暗下棋子,步步为营。而与此同时,不明真相的大皇子、二皇子和四皇子又对她格外垂怜。真心假意之间,让萧问筠的复仇之路险象环生……
  • 绝无生机

    绝无生机

    讲述一个发生在3千以后的故事,地球生态系统完全崩溃,人类被迫回到地下,开始穴居人的生活,一波一波的遭难袭来,哈恩带领人类决出逢生,讲述一个强者的心路历程。
  • 少了一双鞋

    少了一双鞋

    童叶身亡的消息震惊了整个普宁大学,她的死几乎把柳若轩吓死,怪事不断地发生在柳若轩的身上。黑影的出现到底是人还是“鬼”,一切的谜底即将要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