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4600000008

第8章 宋辽金元(1)

一宋概说

宋代生产力加强,城市发展,经济繁荣。新儒学理学思想盛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流行。文化欣欣向荣,争奇斗艳。宋朝党派斗争激烈,官吏冗多,重用文人治军,军事实力不强。邻国军力却相对强盛。宋朝长期与外国进行战争,屡战屡败,大量赔款与割地致使国力虚弱。百姓负担着沉重的赋税和徭役,生活贫穷而痛苦。

金兵攻进宋朝都城开封,掳走钦宗和徽宗,结束了北宋王朝的统治。宋朝王室逃跑,渡过长江,在杭州建都。这就是南宋。南宋大致沿袭着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南宋在蒙古军的铁蹄下消失。

这是一个杜甫的时代。从北宋中叶起,杜甫就成为热门人物。人们在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杜甫诗,小学普遍教杜诗。那是一个诗的时代,而诗人差不多都学杜甫。学者更是“争言杜诗”,以善于谈论杜甫为荣。崇杜、言杜、学杜成为时代的风尚。宋代杜甫学之盛,令人惊叹。

学术的兴盛和时代的好尚与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到北宋中期,人们对杜甫的喜好已渐成风气。王琪说:“近世学者,争言杜诗。”(《杜工部集后记》)但那时,由于五代战乱将杜甫集毁坏,天下已无杜甫集完帙,人们搜求逸佚以为宝。“又人人购其亡逸,多或百余篇,少数十句,藏弆矜大,复自以为得。”(王琪《杜工部集后记》)在这种情况下,王洙将搜得的杜甫文集(包括小集)的多种残本和佚诗,去其重复,加以编排,得诗1405篇,成为《杜工部集》,后经王琪和人整理,在苏州刻印,成为第一部新生的杜甫集。它是后世一切杜甫集之祖。杜甫以文鸣世,如任其文集残缺散佚,作品传世大量减少,杜甫的影响力也会大大缩小,甚至连会不会有现在这样光辉的诗圣形象也很难说。因此,杜甫文集的重新编定,在杜甫学史上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自王洙编《杜工部集》问世,各种版本的杜甫集便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一般来说,一次杜甫集的重新编排出版,就是一种新的版本。杜甫集的版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注文的注本,一类是没有注文的白本。概括而言,每印制一次,就形成一种版本。有宋一代,杜甫集有多少版本,无法统计,推想应在二百家左右。徐居仁云:“近世锓版,注以名集者,毋虑二百家。”(《黄氏补注杜诗序》)徐居仁是南宋中期人,他说已有注本至少两百家,加上白文本,加上他说此话之后的各种版本,我们可从理论上推测宋代杜甫集的版本为三百家左右。为了保险起见,我们仅推测为二百家左右。宋代很多地方官府刻过杜甫集,如王琪刻于姑苏郡,郭知达刻于蜀中,曾噩又重校郭知达本刻于南海漕台,综合宋代的各种材料,我们认为这个推测是接近实际的。

宋代士人好杜成风,很多士人都有杜甫集。一些学者更藏有多种(不同版本)杜甫集。胡仔就藏有八种杜甫集(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八)。因此,杜甫集发行总量非常大。杜甫集可以说是宋代的畅销书。有时一版印量多,售价高。王琪为官时,官府亏空,王琪通过印发杜甫集,弥补了亏空,还有盈余。《吴郡志》载:“嘉祐中,王琪以知制诰守郡,大修设厅,规模宏壮,假省库钱数千缗。厅既成,漕司不肯除破。时方贵杜集,人间苦无全书。琪家藏本雠校素精,即俾公使库镂版,印万本,每本为直千钱,士人争购之。既偿省库,羡余以给公厨。”(范成大《吴郡志》卷一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杜甫集流行的盛况。

关于杜甫作品的辑佚。王洙编《杜工部集》,是利用多个残本杜甫文集与所搜佚诗编成,所收作品自然不全。故后来宋人不断有辑佚。今存郭知达《杜工部诗集注》、黄希黄鹤《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皆收有遗诗。宋代收录佚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其他书籍记载的《杜工部集》未收的作品;二是杜甫的刻石或书壁等未见于《杜工部集》的作品。这些佚文在收入杜甫集时,一般都标明是佚文,有的还标明佚文的出处。这对于研究杜甫作品的真伪非常有用。对于杜甫的佚诗,宋人也有一些不同意见:一是认为收入杜甫集的佚诗,并非杜甫的作品;二是认为有的杜甫佚诗并未收入杜甫集中。严羽云:“‘酒渴爱江清’一诗,《文苑英华》作畅当,而黄伯思注杜集,编作少陵诗。非也。”(《诗人玉屑》卷一一辑《沧浪诗话》)“‘迎旦东风骑蹇驴’,决非唐人气象,只似白乐天言语,今世俗图画以为少陵诗,渔隐亦辨其非矣,而黄伯思编入杜集,非也。”(同上)“少陵有《避地》逸诗一首云:‘避地岁时晚,窜身筋骨劳。诗书遂墙壁,奴仆亦旌旄。行在仅闻信,此身随所遭。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题下公自注云:‘至德三载丁酉作。’此则真少陵语也。今书市集本并不见有。”(同上)严羽的辨伪很有道理,但二诗至今仍在杜甫集中,人们仍然把它们作为杜甫的诗。因为要完全否定它们是杜甫的诗,仍显证据不足。《避地》一首从内容和风格看,确实都像杜甫诗,但严羽没有说明来源,仍未收入杜甫集中。总的说来,宋人编入杜甫集的佚文,基本上都是真的杜甫作品,误收或伪作比较少,而且现在已难以辨别。所以,宋代以后把宋人编入杜甫集的佚文,都视为杜甫的作品,宋人的辑佚是很有益的工作。宋以后,杜甫集基本上不再有辑佚,即便有,一般也不为学者所认可。

关于杜甫集的编辑与校勘。宋代杜甫集的编辑形式繁多。大致说来,可分为三类:(一)按诗体分类编排。王洙编《杜工部集》即分体编排。卷一至卷八是古诗,卷九至卷十八是近体诗。卷十九至卷二十是文。(二)按内容分类编排。佚名《分类集注杜工部诗》将杜甫诗分七十二门编排。其“杜工部诗门类”列:“月、星河、雨雪、雷云、四时、节序、千秋节、昼夜、梦、山岳、江河、陂池、溪潭、都邑、楼阁、登眺、亭榭、宫殿、宫词、省宇、陵庙、居室(上、下)、邻里、寄题、田圃、仙道、隐逸、释老、寺观、皇族、世胄、宗族、外族、婚姻、园林、果实、池沼、舟楫、桥梁、燕饮、纪行(上、下)、述怀(上、下)、怀旧、寻访、酬答、惠贶、送别(上、下)、庆贺、伤悼、鸟、兽、虫、鱼、花、草、竹、木、杂赋。”徐居仁《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也将杜诗分为七十二门,门类名称绝大部分相同,但排列却大不相同。其中徐居仁本的“绝句、歌、行”三门为佚名本所无,而佚名本的“千秋节、燕饮、疾病”为徐居仁本所无。这样分类太琐细,也不太科学,很难将杜诗编排稳妥。(三)按写作时间先后编排。在这些编辑形式中,宋人认为编年体最佳。而在实际编排中,很多编辑是将分诗体编排与分内容编排相结合。不少版本都是先分诗体,在分体下再按内容分门别类编排。从版本编排的发展看,北宋基本上是按诗体、内容两种方式编排,编年体则创自南宋。

用编年体编杜甫集,始于黄伯思。而文集编年的理论,则是苏轼提出来的。黄伯思“乃用东坡之说,随年编纂,以古律相参,先后始末,灿然可观”(李纲《重校正杜子美集序》)。黄伯思集流传不甚广,影响不甚大。其后鲁訔作《杜诗编注》,书名标“编”,可见他对编辑的重视。该书先按杜甫的生活经历划分为写作时期,按写作时期先后编次作品。能知道准确写作时间的,在题下标注具体年月。这种编排方法相当科学,操作也较为细致,编排大致准确。鲁訔书已佚,而他所编的成果完全为赵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和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所采用。因此,鲁訔的《杜诗编注》在杜诗编排史上有重要地位,在整个古代文集编排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王洙用唐五代多种杜甫集残本编《杜工部集》,其间多有文字差异。王洙在编《杜工部集》时,就有校勘和校语。蔡居厚说:“今世所传子美集,本王翰林原叔所校定。辞有两出者,多并存于注,不敢彻去。”(《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辑《蔡宽夫诗话》)从流传至今的宋人编注的杜甫集看,宋代的杜甫集大多有校勘。校勘的特点是一般只校异文,校于正文之下;有时也有校语,定是非;也有版本校勘不精,甚至以意改字的情况。从客观上说,宋代杜甫集的校勘各本虽有粗精之别,但总体较好。宋本杜甫集是我们校勘杜甫集最重要的依据。当然,杜甫集中有的错讹文字在宋代已无法校勘,恐怕只有存疑。而用其他方法校勘的机会也许有,但几率极小。

杜甫读书破万卷,知识渊博。其作品表现的社会生活广阔纷繁,思想内容丰富深邃,各种知识灿若星汉。学者普遍感到杜甫集深奥难懂。王得臣说:“予每读其文,窃苦其难晓。”(《增注杜工部诗自序》)因此,对杜甫集作文献注释,也就势在必行。

从现存资料看,杜甫集在宋代以前是没有注释的。最早为杜甫集作注的是编《杜工部集》的王洙(学术界多认为注乃出于伪托,非王洙所作。笔者认为伪托之说证据不足,详见后王洙一节)和稍晚的王得臣。王得臣在未见王洙注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了杜甫集注。

宋代的杜甫注家甚多,在当时就号称千家注杜。这自然是极度夸张了。其实,所谓千家注杜,并非实指真有千人,不过夸言其多而已。《黄氏补注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即自称千家注,而实际所列注者不过151人,距千家之数,实在遥远。且不说很多人并没有注,只有一两条论说而已。真正的注家,不过20家上下。说到这里,人们自然会想宋代到底有多少杜甫的注释家。

谈杜甫的注家,首先要弄清的是注家的定义。我们认为注家包括所有对语言和文字方面做注解的人。其工作包括一般意义的注、训、解、义说。宋代到底有多少杜甫的注家,文献大量亡佚,不可能做出精确的统计,但可以做出一个大致推测。在宋代,一些学者对注家的家数已做过一些估计。徐居仁说:“近世锓版,注以名集者,毋虑二百家。”(《黄氏补注杜诗序》)他所说,包括集注,自然其中还有同一种注本改头换面的情况。陆游说:“近世注杜者数十家。”(《跋柳书苏夫人墓志》,《渭南文集》卷三一)陆游所说是“近世”,注家数目也不确定。元好问说:“杜诗注六七十家。”(《杜诗学引》)元好问居金地,其所见宋代杜甫注本自然有限,很不全。故我们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推测,宋代的杜甫注家应在一百家左右。其中包括集注之家,包括有注释之稿未刻印而稿亡佚者。

杜甫注家,现在考知姓名者,尚有33家。蔡梦弼云:“又如宋道次、崔德符、鲍钦止既太原王禹玉、王深父、薛梦符、薛苍舒(今按:梦符与苍舒实为一人)、蔡天启、蔡致远、蔡伯世皆为义说。其次如徐居仁、谢任伯、吕祖谦、高元之既天水赵子栎、赵次翁(今按:“翁”当作“公”)、杜修可、杜立之(今按:修可与立之实为一人)、师古、师民瞻亦为训解。”其所说共18家。我们另外知道的尚有15家:王洙、王得臣、孙洙、刘克(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言尝注杜子美集)、黄庭坚、鲁訔、师尹、杜田、鲍彪、章国华(朱熹有《跋章国华所集注杜诗》,《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三五)、郭知达、黄希、黄鹤、蔡梦弼、陈禹锡(作《杜诗补注》,见刘克庄《跋陈教授杜诗补注》,《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〇〇,《再跋陈禹锡杜诗补注》,同上卷一〇六),共33人。其中重要的15人为王洙、王得臣、黄庭坚、赵子栎、蔡兴宗、薛苍舒、鲍彪、师尹、杜田、赵次公、鲁訔、郭知达、黄希、黄鹤、蔡梦弼。15人中,王洙、黄庭坚、赵次公、鲁訔、郭知达、黄希、黄鹤、蔡梦弼更重要,将有专节论述。现将其余诸人的生平与杜甫注著作简介于后。

王得臣,字彦辅,自号凤台子。郧溪人。“以文学政事,扬历中外。”(王明清《挥麈录》)著《增注杜工部诗》(宋本《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姓氏》)四十九卷(其中《和杜诗》三卷)。书亡,一些注尚存宋人集注中。《增注杜工部诗》是在未见任何杜集注的情况下完成的(亦未见题为王洙的注),是最早独立完成的注本之一(如王洙注伪,则此为最早的杜诗注著作)。它是杜诗的第一个笺注本,不仅注释典故、典章制度、人名地理等,还阐释诗的内容。王得臣《自序》云:“予时渔猎书部,尝妄注辑,且十得五六。宦游南北,因循中辍。投老挂冠,杜门家居,日以无事,行乐之暇,不度芜浅,既次其韵,因旧注惜不忍去,搜考所知,再加笺释。又不幸病目,无与乎简牍之观,遂命子瀓洎孙端仁,参夫讨绎,俾之编缀,用偿夙志耳。”(宋本《分门集注杜工部集》)

赵子栎,字梦授,宋朝宗室。元祐进士,官至宝文阁直学士。有《杜诗注》(《杜工部草堂诗笺》跋言其有训解,笺中并引注)。书亡,而一些注存宋人集注中。

蔡兴宗,字伯世(一作纪),东莱(一云蜀)人。生活在徽宗时代。著《重编少陵先生集并考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八《李伯纪杜工部集序》),二十卷。又名《注杜甫集》、《编杜诗》。书佚,而一些注尚存宋人集注中。

薛苍舒,字梦符,河东人,生活在北宋时代。作《杜诗补遗》五卷,《续补遗》八卷,《刊误》一卷(《宋史·艺文志》)。书亡,尚有一些注存宋人集注中。

鲍彪,字文虎,缙云人,登建炎二年进士第,官尚书郎。著《少陵诗谱论》(又名《杜诗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八《李伯纪杜工部集序》,又见光绪《缙云县志·鲍彪传》)。

师尹(?—1152),彭山县人,官终夔州通判。注杜诗,书名佚。魏了翁云:“予幼读杜起(工)部、苏文忠公诗,于师氏注释明辩宏博,心窃好之。”(《朝奉大夫通判夔州累赠正奉大夫师尹墓志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七)师尹书佚,其注有部分尚存宋人集注中。

杜田,字时可,一字汝耕,号樗叟。开城(嘉庆《四川通志》作安岳)人,大邑县丞。生活在南宋初期。著《注杜诗补遗正谬集》(又名《杜诗拾遗》、《补遗正谬注》、《注杜诗》)十二卷(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八《李伯纪杜工部集序》)。惠栋尚谈及其《杜诗博议》(惠栋编《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此书或即《注杜诗补遗正谬集》。书已佚,一些注尚存宋人集注中。

在这里,还要谈谈杜诗伪注的问题。历来造伪的目的都是牟利与钓名。宋代杜甫学大盛,为作伪者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故宋代注杜作伪者风起,伪作泛滥。最著名的是《东坡故实》,托苏轼之名,捏造事实,解说杜诗。陈振孙说:“世有称东坡《杜诗故事》者,随事造文,一一牵合,而皆不言其所自出,其辞气首末若出一口,盖妄人依托以欺乱流俗者。书坊辄剿入集注中,殊败人意。”(《杜工部集注三十六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东坡故事》被宋人辑入集注中,影响后世学者。至今仍为一些学者所采信,其流毒可谓深广。另一种伪注是托名王十朋的《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是纂辑宋代已有注,伪造王十朋注而成。刘世珩云:“宋人之议,杜注如‘苏曰’‘师曰’之类,严氏羽、陈氏振孙皆直揭其伪,此注具录无遗,显为南宋坊刻。龟龄所见,不至此也。”(影宋刻本《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认为王十朋不会不识当时伪注,而采入自己集注中。洪业云:“窃疑伪王集注编纂之法,乃取《六十家注》及《门类十注》等书,依鲁訔编年之目,而改编焉。”(《杜诗引得序》)揭示王十朋伪注的作伪途径。

同类推荐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俾斯麦

    俾斯麦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以事件发展的脉络为序,叙述了俾斯麦一生中经历的重大事件。解放以后,我国只出版过一本英国学者帕麦尔著的《俾斯麦传》,他那是以读者多少已了解那个年代和多少已了解俾斯麦的事迹为基点而写的,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读来未免吃力。这本书在叙述中夹以介绍了有关的时代背景,特别是文化背景,望对了解传主有所裨益。而在叙述严肃的重大事件之余杂以散文笔调,以趣文逸事点缀其间,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颠覆了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政治传统,开创了现代竞选活动,使总统制适应了现代化的需要。从宏观角度讲述了约翰·肯尼迪从学生到士兵,从众议员到参议员以及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狐妖夺心手册

    狐妖夺心手册

    【叮!狐妖,你还在担心没有人类的感情吗!你还在担心人事的变迁吗!还在担心女娲护不住你,让你被姜子牙砍死么!那就和我签订契约吧!】一只高冷的狐妖妹砸,一只时常犯二的系统君,两只诡异的生物,怎么我就觉得不靠谱呢!【女神呀!夭寿了!你是妖呀!修仙任务不得了呀!会被仙尊劈死的!等等,那个仙尊你朝我家女神的哪里摸呀!我凑!】【太子殿下我求你放过我家女神吧!给跪了!】总之,这是一个萌萌哒的快穿故事!喜欢的话就收藏了吧!
  • 修真三界

    修真三界

    天下万物皆有灵,只要有灵,我就能把他炼成丹,法宝、仙器、修仙者、妖修,统统炼成丹,就是神仙我也敢把他炼成仙丹……
  • 千秋醉:重生言灵三小姐

    千秋醉:重生言灵三小姐

    她是言灵最后的血脉,重生为了陆府三小姐,这个爹竟然不是原装爹?就连娇滴滴的三姨娘也是玩蛊高手,自己还是她养蛊的容器?!
  • 青梅娇妻竹马爱

    青梅娇妻竹马爱

    她是冷家千金,背后势力众多,他是她青梅竹马:情哥哥,璇儿想吃冰激凌。:“那就亲亲情哥哥”当两家集团合并,喜欢安情的女人出现,他们是否还能守住青梅竹马
  • 笑看江湖路

    笑看江湖路

    莫名其妙的穿越,莫名其妙的被拜师学艺,这是什么情况?她,是一个只爱钱财不爱美男的贪金女。愿望是搜刮全世界的钱财,不过既然有美男,那就勉为其难的收下吧,不要白不要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New Burlesques

    New Burlesqu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邙岭秘事

    邙岭秘事

    所谓邙岭,就是人们熟知的北邙。古人有云: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古往今来无数的帝王将相、贩夫走卒,长眠于邙岭地下,墓门关闭,一段历史也随之尘封。一次儿戏般的探墓,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与古墓有过牵连的人,相继出事。作为直接参与者的我该何去何从呢?
  • 明媚庶女

    明媚庶女

    姐姐算计,嫡母打压,在这内宅儿里,似乎没谁待见她。不能投想投的胎就算了,还不能嫁想嫁的人,也不能离想离的婚!难搞的婆婆小姑,难搞的妾室小三儿。男人明明有真爱,为毛把咱娶回来?莫明穿越为小庶女的明玫,觉得被命运撞得不轻。不过命运既然耍流氓,咱也不能任由它调戏。
  • 鸿蒙斩天录

    鸿蒙斩天录

    一介凡人如何笑傲天地,天欲逆我,那便斩天而行!
  • 宫院深深

    宫院深深

    前世,她嫁给了她的盖世英雄,生前最后一刻看着妹妹趴在她的床前,满眼泪水,那张俏生生的脸上写满了愧疚。嘴里不停地说,姐姐我和姐夫不是有意的。她不怨他们,只叹是命。而命却让她死而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