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1600000021

第21章 魏延的“反骨”

自从《三国演义》问世,人们就爱把那种心怀叛逆的人称做“脑后长了反骨”。这个典故的主人魏延,很可能蒙受了千古奇冤。

在为数众多的蜀汉将领之中,魏延是一位难得的将才。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颇有韬略,是一位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然而,这员大将一出场,就受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一场下马威。《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魏延杀了韩玄,救了黄忠,将长沙城献给了关羽。关羽和黄忠,都得到了刘备的厚赏,而魏延却被诸葛亮“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刘备大吃一惊,孔明解释道:“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后来因刘备求情,孔明才饶了魏延一命,还警告了他一顿:“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之,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可怜魏延,早在刘备从襄阳溃退的危难之时,就有心投奔,而终于如愿以偿时,却劈头盖脑挨了一顿“杀威棒”,从此被打入另册,此后几十年间,一直在“内控”之下被使用。虽然后立殊勋,却一直得不到当道者的信任。其原因很简单,他脑后生有“反骨”,是一个天生的叛逆者。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不出其所料,举兵夺权。但他这个猢狲,又怎么能跳出诸葛亮这尊如来佛的掌心!在一道锦囊妙计的安排下,“野心家”魏延终于成了马岱的刀下之鬼。读《演义》至此,不知读者诸君是为魏延的悲剧下场惋惜呢,还是为诸葛亮的鬼神不测之机叹服?也许兼而有之吧。

其实,无论魏延的“反骨”,还是魏延受到“内控”,统统都是小说家言。历史上的魏延,原来是一位一帆风顺,深受刘备、诸葛亮重用的大将。至于他是否造反这桩公案,千百年来人们对此众说纷纭,看来很可能是一桩有待平反的“冤假错案”。

历史上的魏延,出身行伍,在战场上舍生忘死,一刀一枪逐渐因功升迁为大将。刘备在荆州时期,魏延还只是一名士卒。所以,他既没有杀韩玄,也没有救过黄忠,自然也没有挨过诸葛亮给他的那顿“杀威棒”。直至刘备入蜀时,魏延还是一名“部曲”——普通士卒。大概是在刘备取西川的战争中屡立功勋,到刘备取得汉中时,魏延已成为军中知名的大将了。

刘备在汉中称王之后,准备班师成都。临行时,须挑选一名可靠的得力大将,留守汉中这个战略要地,以确保西蜀的安全。当时,全军上下都以为这副千钧重担会落到张飞肩上。张飞自己也深信非己莫属,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刘备选中的大将竟是魏延。刘备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任命颁布,“一军尽惊”。对此,诸葛亮发表了什么意见呢?史书上没有只字记载。刘备大会君臣,当众问魏延:“现在我委派以如此重任,你打算怎样来完成任务呢?”魏延慨然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使刘备欣然放心,众将也深受感奋。魏延果然没有辜负刘备的重托,他多次抗击了魏军的入侵,因功受封都亭侯。

汉中是蜀汉的咽喉门户,没有汉中就没有蜀汉。刘备敢于把这个重任交给魏延,可见他是无条件地信任魏延的才干和忠诚。刘备、魏延君臣间的这番信任和忠诚,以及精采动人的场面,本可以成为小说的极好素材,如果加以渲染,即使赶不上白帝城托孤,起码不逊于刘备、诸葛亮向关羽托付荆州。遗憾的是,这段历史场面在《三国演义》中却被淡化了。对此,《演义》中只留下简单至极的一句话:“魏延为汉中太守。”(第七十三回)

《演义》的作者这佯做,原因很简单:魏延是一名脑后长有反骨的天生叛逆,如果对他大肆渲染和赞扬,岂不是丧失了“阶级立场”。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演义》舍弃了真实感人的历史场面,反而虚构情节来贬低魏延。《演义》第六十二回“攻雒城黄魏争功”,就把魏延写成一个自私、偏激、不顾大局而又无能的一介武夫。读者有兴趣,可以参看小说。

同历史上的许多良将一样,魏延也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善待士卒、勇猛过人,这使他在战争中常常无往而不胜。魏延还是一位善用奇谋的大将,他多次作为先锋随诸葛亮北伐。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愿意率万人出奇兵,由子午谷直捣长安,就像当年韩信暗渡陈仓一样。可是,素性谨慎的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冒险,宁愿出祁山,从陇右取大道,按部就班地推进,每次都否决了魏延的意见。魏延的奇计是否能奏效,已经无法证明了,但诸葛亮六出祁山,安取陇右的实践却已被历史证明是失败的。由此看来,陈寿批评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确实不无道理。而魏延的计策,起码是符合“兵行险道”这一古代兵法原则的。

现在,来谈一谈“魏延叛汉”这桩公案。

关于魏延之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三国志·魏延传》的正文;一种是《魏延传》裴松之注引的《魏略》。这两种说法,都同杨仪有关。

魏延有一个严重的毛病,就是骄傲自大,看不起旁人,连诸葛亮也被他视为胆怯之辈。魏延功高位重,旁人都让他几分,唯独杨仪不买他的账。杨仪是诸葛亮的丞相府长史,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是个实权派。此人颇有才干,很得诸葛亮器重,但他同样自命不凡,而且比魏延还要偏激狭隘。两人互不买账,势同水火。诸葛亮为这一文一武两条臂膀的不和伤透了脑筋,既感到惋惜,又很难分出谁是谁非,也未能说服他们,使他们和解。

《三国志·魏延传》说,诸葛亮临终前,秘密与杨仪、姜维等人商量他死后退军事宜,决定由杨仪节制全军,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大军便自动开拔。魏延知道此事后,很不以为然,他对费祎说:“丞相虽然死了,但我魏延还在。丞相府的亲信官属可以扶丧回蜀,我完全可以率诸军击贼,怎么可以因一人之死而荒废国家大事呢?况且,我魏延是什么人,怎么能被杨仪节制,为他断后呢?”后来,魏延见诸军果然按杨仪的部署,拔营退还,不由大怒,乘杨仪还未开拔,便率所部径自南归,所过之处烧毁栈道,并向朝廷上表称杨仪反叛,而杨仪也同时上表称魏延造反。一时表章交至,搞得后主莫明其妙。魏延退入汉中后,占据了要隘南谷口,派兵迎击随后而至的杨仪。杨仪的部下何平当阵斥责魏延道:“丞相刚死,尸骨末寒,你怎么敢这样做?”魏延的士卒知道曲在魏延,纷纷逃散。魏延只得与儿子等几人逃亡。杨仪派马岱追逐,斩之。魏延的头颅献到杨仪帐下,杨仪居然用脚踏住骂道:“庸汉,复能作恶否?”于是魏延被诛灭三族。

《魏略》的说法不同。诸葛亮临终前,把军权交给了魏延。诸葛亮死后,魏延秘不发丧,率军南撤,行至褒口才正式发丧。这时杨仪怕魏延加害自己,就放出谣言,说魏延打算投降曹魏,并率领部下去围攻魏延。魏延不愿与自己人残杀,不战而走,被杨仪部下追杀。照这种说法,魏延完全是被冤杀的。

无论按照以上哪一种说法,魏延之死都是因为与杨仪不和而造成的,这里只有争权夺利,绝没有叛逆蜀汉、背叛刘氏的成分。充其量,是一个违背丞相遗命的罪名,这样的罪名足以论死,但绝不是造反。

魏延造反的罪名,是被《演义》坐实了的。在小说中,魏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反贼。《演义》一开始就把魏延写成脑后长有反骨的天生叛逆,并让诸葛亮一语道破,长期以来一直对其不信任。诸葛亮既利用他的英勇善战,又准备在适当的时候除掉他。小说第一百三回写诸葛亮为火烧葫芦谷,有意命魏延去诱敌深入,打算火起之后塞住谷口,把魏延同司马懿父子一同烧死。只因为天降大雨,魏延才幸免一死。诸葛亮临终前,又断定魏延必反,秘密地授给了姜维和马岱“锦囊妙计”。结果,魏延果然造反了,而且还亲口对马岱说:“我等投魏,若何?”这样一来,魏延成了名副其实的反贼,他被马岱一刀斩于马下,也就死有余辜了。

马岱这一刀,把历史上诸葛亮对杨仪、魏延“不忍有所偏废”的一番苦心,砍到了东洋大海之中去了。这是对历史的歪曲。不过,小说毕竟是文学创作,这样的改变,就突出了诸葛亮“知人善任,料事如神”的“多智”。

不过,一代名将魏延却因此蒙受了千古奇冤。

同类推荐
  •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上)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曼珠

    曼珠

    在五代十国的后蜀乱世,为了活下去,他成为了野外生存之王;为了复仇,他摈弃了人性;为了活着,他可以杀人无数;丛林求生、复仇、杀敌、建功、立业,他奋斗不息。而幸福仿佛总是在彼岸,他该何去何从......
  • 回到明清当军阀

    回到明清当军阀

    明清交接,大厦将倾,天下变色,中华民族,走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转折点,萧远,无意闯入,成为一名看客,一个本来只想着赚几个小钱的小市民,渐渐震动起了雄心壮志,他要让中华文明免遭铁蹄与蒙昧,在这个全世界最重要的转折时期,得以发扬光大,光耀全球……男人,除了金钱和女人之外,还应该有一种东西叫做梦想。
  • 霸主春秋

    霸主春秋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谓一代霸主;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亦可谓一代霸主。然两国霸业皆二世而亡!唯晋国霸业,晋文始创,终春秋之世,长主诸侯盟会;南方楚国,自楚庄王以来,一直有问鼎中原的野心。直至公元前546年,诸侯弭兵盟会,确立了晋楚共霸的地位!然而,楚灵王弑郏敖之后,楚国数世不宁,至楚昭王之时几于灭国!假如,郏敖不死,那么楚国的霸业又将是怎样一幅图景?
  • 西晋世子

    西晋世子

    这是一个故事得从公元265年的上元节说起。。这个故事就从,司马衷遇到蘭妍开始讲起。
热门推荐
  • 灵天神魂

    灵天神魂

    废物,怎么可能,雷霆大帝残魂变成的神魂,杀天才,灭宗门,都不在话下
  • 天才小笨女的王妃生涯:戏夫记

    天才小笨女的王妃生涯:戏夫记

    他娶她,是因为她笨,笨到不会妨碍他的生活。她嫁给他,是因为嗜赌如命的爹中了他的圈套,把她当作赌注输给了他。可是,为什么娶了她之后,吃瘪的总是他呢?小笨女原来也是个天才。天才小笨女与古怪王爷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趣事呢?表面平静的如王府内疑云重重,表面放浪不羁的如王爷究竟有着怎样沉重的背负?且看天才小笨女在拔开层层迷雾的同时,如何一步步俘获如王爷的心。
  • 懵懂之放荡一下过往

    懵懂之放荡一下过往

    事件的记录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并加以有趣的故事相糅合而成。全书开始的基调都是以一种黑色幽默开始的,人生的主线是灰色的,到最后却变成了纯黑色。书中更涉及了,当今社会的敏感话题,升学、早恋、沉溺网络、校园暴力、同居等……主人公董浩云,由一个懵懂好少年,变成了一个思想不稳定,性格双向的青年。
  • 爱情的那些事随笔集

    爱情的那些事随笔集

    这是一个生活随笔集,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灵魂夜行

    灵魂夜行

    有的人死了会上天堂,而有的人死了会下地狱。当人死了之后,灵魂又会飘荡在何处呢......
  •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从哲学本体、哲学流派、哲学术语、哲学名家、哲学名著、经典命题、名家名言、哲人轶事八个方面普及与哲学有关的常识。《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将指导读者爬上思想阶梯,从异彩纷呈的哲人流派中体会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力图给读者提供一部了解中西哲学的基础常识,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畅游哲学的乐园。
  • 灵枢传

    灵枢传

    天地轮回,无情,有情,情起,情落,即使所有人都抛弃我,只希望你还能在我身边,陪我看那日出,日落。打破这天,踏出这地,剑指凌霄殿,怒战斗阎罗,没有你,又有什么意义。只为佳人傾一笑,赴往轮回又如何!天道灵枢,魔道穹屠,正与魔,人与人的羁绊,莫明,你又能创造出怎样的传说。
  • 皇室冰山公主驾到

    皇室冰山公主驾到

    她冰冷,护短的皇室冷公主。他冷酷,帅气的韩氏继承人。她可爱,贪玩的皇室公主。他玩世不恭的蓝氏继承人。他们在一起又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呢?
  • 我所祈求的明天

    我所祈求的明天

    故事始于遥远的移民星球:尼翁。在进化波的干扰下,尼翁的生物迅速变异,成为了高度进化的屠戮机器。人类在与异形的战争中失利,沦陷了整个北半球,而剩下的人类则蜷缩在了世界的一角,彻底沦为难民。在这样的绝境中,青年巅佩自愿成为了“监察官”,一项专司研究并屠杀异形的可怕工作。而他的战友则是手段高超的星光灿和元气满满的凝,三人协同作战,并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中,挖掘到了异形的真相......以战火星球为主调,一场沉重的生存之战就此打响。
  • 神王之天使之城

    神王之天使之城

    没死就别把自己当废物,或许你只是运气差了点而已。没事就起来继续,你不是没用,只是实力衰了点而已。世界还等着我去拯救,和平还等着我去维护,幸福还等着自己去创造。不过在这之前,自己能不能先睡一觉.....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