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1600000038

第38章 从“水淹七军”到“走麦城”

关羽这颗辉耀华夏三十年的名将之星,在放射出最后一道夺目的光辉之后便突然殒落,其转折前后不到半年时间。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水淹七军”和扼腕叹息的“走麦城”。

汉建安二十四年(219),是刘备一生事业的鼎盛时期,也是关羽这颗将星闪耀最辉煌的一年。在这一年秋天,关羽举兵进攻曹操的军事重镇襄阳、樊城,全歼于禁、庞德率领的援军,威震华夏,连曹操也打算迁都以避其锋芒。

几乎就在同时,东吴大将吕蒙从关羽身后袭取了荆州。关羽连遭败绩,军心涣散。当年十二月,关羽被东吴军队俘虏并处死。

这颗辉耀华夏三十年的名将之星,在放射出最后一道夺目的光辉之后,突然殒落,其转折前后不到半年时间。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水淹七军”和扼腕叹息的“走麦城”。

就这两件大事的总体线索而言,《演义》与历史记载是基本相符的。但在具体情节上,小说仍作了多处的修改和虚构,其目的仍然是拔高和赞颂关羽。

据文献记载,建安二十四年春夏之际,刘备取得了战略要地汉中。七月,在汉中即位,称汉中王,大封功臣。关羽受封为前将军,居众将之首。刘备命他伺机进攻曹仁镇守的樊城、襄阳。就在这个月内,孙权派兵进攻合肥,曹操调兵到淮南增援。

关羽利用这个机会,率军北上进攻樊城,就此开始了他军事生涯中最光辉的时期。

关羽进攻樊城之初,曾分兵包围襄阳,但并没有攻下襄阳城,只取得了一些小胜。《演义》对此却极力夸张、渲染。说关羽自江陵北上,第一仗就大败曹仁,杀死其部将夏侯存和翟元,占领了襄阳,取得了一场子虚乌有的胜利。

襄、樊战役开始前后,曹操派大将于禁督率七支军队前往增援,这就是著名的“七军”。曹仁命于禁、庞德率军驻扎在樊城以北,成犄角之势。庞德是曹仁的部将,一直随曹仁驻守樊城,并非曹操临时委派的“七军”先锋。

当年八月,襄、樊一带连降暴雨,汉江决口,平地水深数丈,淹没了樊城以北的曹军,关羽乘机发动攻击,俘虏于禁,擒杀庞德,全歼了这支援军。可见,“水淹七军”本是一场天灾,关羽不过及时利用了这个机会取得了胜利。

而《演义》却说,关羽仔细考察了樊城以北的山川形势,发现襄江(即汉水)和白河(汉水支流)水势甚急,又发现于禁和庞德的军队屯于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然后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了敌军。这样一来,“水淹七军”就不再是一场偶然的天灾,而是出自关羽的计谋。

在襄、樊战役以前,小说中的关羽尽管武艺绝伦逸群,但只是起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战将作用。在这里,作者通过虚构的“取襄阳”和加工过的“水淹七军”,就把关羽刻划成为一名对于大型战役也指挥若定的杰出统帅,其用兵之高超,似乎比起诸葛亮来也不逊色了。

“水淹七军”之后,关羽一直屯兵坚城之下,无所作为。后来吕蒙“白衣渡江”,抄了关羽的后路。曹操的大将徐晃又率军前来解救樊城、襄阳。从此关羽一败再败,直到被擒章乡,身首异处。分析其中原因,关羽长屯顿兵坚城之下,又忽略了后方的防守,无疑是他失败的根本所在。

关羽未能攻克樊城,本无可厚非。但《演义》作者仍要煞费苦心为他找个理由,于是便把发生在这之前不知有多久的“刮骨疗毒”移植到此时。

作者先让关羽“光荣负伤”:水淹七军之后,关羽率得胜之师四面围攻樊城。一日,关羽亲临城下,向曹仁劝降。“正言间,曹仁见关公身上铠甲只披掩心甲,斜袒着绿袍,乃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公急勒马回时,右臂上早中一弩箭,翻身落马。”这支弩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主帅受伤,进攻自然停顿。

然后,作者又让已死十余年的华佗“复生”,为关羽“刮骨疗毒”。毒质虽去,仍须加意调护,百日之内,不得动怒。这样一来,关羽只得“将息箭疮,按兵不动”,已经危如累卵的樊城这才“幸免于难”。

写关羽的“光荣负伤”,还为他日后的战败打下伏笔。不久,大将徐晃率军前来增援曹仁,连续打败关平、廖化,与关羽对阵。“战八十余合,公虽武艺绝伦,终是右臂少力”,终于在徐晃、曹仁前后夹击下大败。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想到,关羽的失败,乃是因为伤势未愈。对于他所向无敌的将才,仍然坚信不疑。

其实,关羽的失败,主要由于他骄傲、轻敌,和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关羽屯兵樊城之下,久攻不克之时,孙权已经暗中布置兵马,准备奇袭荆州。同时,还写信给曹操,请求联合,共同打击关羽。曹操有意把书信的内容泄漏给关羽,目的在于使关羽主动撤离樊城,去对付身后的孙权。自己既可以不战而解樊城之围,可又坐山观虎斗,收渔人之利。

关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出于自身的利害,本应果断退兵。然而,素来骄傲的他,既不愿示弱于曹操,又不愿轻易放弃看来不久即可攻下的樊城,再加上他素来轻视孙权,视江东众将为“群鼠”。因此,犹豫一阵之后,仍然不愿撤兵,反而续调荆州兵粮,加强对樊城的进攻。这个错误,决定了他的败亡。

对于这件史实,《演义》完全避而不谈,却在一场子虚乌有的箭伤上大做文章,目的就在于维护他的“一贯正确”。

刘备、诸葛亮、关羽长期以来苦心经营的荆州(其实主要是南郡),旦夕之间就被吕蒙轻而易举攻占。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关羽不注意团结镇守后方的两员大将糜芳和傅士仁,致使二人归降孙权;二是对孙权军队的偷袭缺乏警惕,受了吕蒙、陆逊的欺骗。在这一点上,《演义》大体上遵照史书,描写了关羽的上述错误,对他的骄傲自满和不纳忠言有所批评。

不过,《演义》的作者仍然挖空心思为关羽的最后失败寻找客观原因,尽量减轻他丢失荆州的主观责任。

《三国志·刘封传》记载,关羽在围攻樊城和襄阳时,曾经传信给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要他们发兵相助,刘、孟二人借口“三郡未附,未可动摇”,拒绝了关羽的请求。刘、孟二人的兵力较少,他们发兵与否,对整个战局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演义》把这件事改为,关羽在围攻英城、褒阳时,并没有要求刘封、孟达发兵。后来困守麦城时.才不得已派廖化冲出重围,向两人求救。刘封和孟达只顾保存实力,置关羽的生死于不顾,托病不肯发兵,导致了关羽的败亡。这样,就把关羽最终败亡的责任转嫁到了刘封和孟达身上,更引起了读者对他的惋惜和同情。

据史书记载,关羽困守麦城时,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孙权派使者劝他投降,他口头上答应,暗中却悄悄逃走,结果在章乡被吴将马忠俘虏。《演义》的作者当然不愿自己心爱的关羽在临难之际还有这样的苟且行为,于是上述史实便被修改成为:诸葛瑾到麦城劝降时,关羽并未假投降,而是义正辞严地表明:“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待之,安肯背义投敌贼乎!城虽破,但有死而已……吾何惧哉!”然后,关羽率骑兵自麦城突围,连续打败吴将朱然、潘璋,最后被伏兵用长钩和套竿绊倒了战马,才最终被俘。以后,孙权又亲自劝降,关羽只是破口大骂,终于被杀。这样的写法,自然处处表现出关羽临难不苟的坚强意志,他虽然丧失了生命,但丝毫没有丧失尊严。

威震华夏三十年的关羽终于身首异处了。但作者兴犹未尽,还要让关羽的“英魂”不散,为自己报仇雪恨。

据《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吕蒙在攻取荆州之后不久,即病发而死,年仅四十二岁。《演义》作者把一腔愤怒发泄到吕蒙身上,让他在庆功宴上突然被关羽英魂附体,大骂东吴君臣一番,孙权等人被吓得魂不附体,无不屈膝下拜,最后吕蒙突然倒地,七窍流血而死。一场自然的病故就这样变成了“英魂索命”。

关羽最后是落在潘璋的部将马忠之手,《演义》作者自然也不能饶过潘璋。据《三国志·潘璋传》记载,潘璋死于孙权嘉禾三年(234)。《演义》却写道:关羽之子关兴,随刘备征吴。在—次战斗中遇到杀父仇人潘璋,遂穷追不舍。天黑失散,借宿农家。恰好潘璋也来此处借宿,“恰入草堂,关兴见了,按剑大喝曰:‘反贼休走!’璋回身便出,忽门外一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飘三缕美髯,绿袍金铠。按剑而入”。正是关羽显圣。潘璋被吓得魂飞魄散,被关兴手起剑落,斩于地上,取心沥血,在关羽神像前祭奠。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复归儿子之手。

连关羽的那匹赤兔马,也像主人一样“深明大义”。第一个主人吕布死后,它毫无反应,第二个主人关羽死后,它居然“数日不食草料而死”。无怪乎毛宗岗读到此处,禁不住如此批道:“此马不为吕布死而为关公死,死得其所矣。”

《三国演义》对关羽的尊崇和维护,真可谓苦心竭虑,无微不至。

同类推荐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圣玺之谍血暗卫

    圣玺之谍血暗卫

    战国七雄:齐(姜子牙)、魏(曹操)、楚(项羽)、韩(韩信)、赵(赵匡胤)、燕以及秦为了争夺某个可以实现任何愿望的许愿机——名为圣玺的至宝而展开的惨烈厮杀。故事为战争和修真双线。七位王者携七位英灵的华夏特色战争。
  • 天波府

    天波府

    爱与恨的洗礼,冰与火的不容,人与魔的分别。
  • 穿梭千年闯三国

    穿梭千年闯三国

    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情结,也有各自喜欢的君主、谋士或是武将,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三国这段历史的韵味就不同。
  • 三国权谋

    三国权谋

    他本以为自己熟读三国.能知前后事,定能保自己与身边的人安全,然而三国众人都与所知有异。他不像别的穿越者那样赋予开外挂式的智慧与武功,他只是一个21世纪的普通学生,他为了保全自己能在战乱年代能活命,他为了他身边的人能活下来,他一次次的在阴谋诡计下死里逃生,一次次的与那些三国名人斗智斗勇,究竟他能否活下来笑到最后,他能否保护他身边的人?
热门推荐
  • 传奇之血雨江湖

    传奇之血雨江湖

    江湖武林,这是一个血与泪共存,正邪难分,正不正,邪不邪,一招半式的绝学,亦或者一件神兵利器,随时都能在江湖掀起腥风血雨,震动武林,侠骨柔情,一入江湖,身不由己
  • 邪帝追妻爆宠天才妃

    邪帝追妻爆宠天才妃

    慕玥是22世纪杀手之王,经爱人背叛而死,没想到因祸得福重生了,天生废材?姐我是绝世天才好不好,天赋在手,美貌我有,偶尔虐渣男打绿茶婊,可这时却出现个腹黑的货要她负责,靠,这怎么可能?直接逃吧……
  • 狐狸宝宝倒追夫:和尚夫君哪里逃

    狐狸宝宝倒追夫:和尚夫君哪里逃

    靠之,她好不容易修炼了千儿八百年才将这一身狐狸毛幻化成了人行,看多了人间的话本子,对那些双双对对的鸳鸯交颈好生羡慕,也想找个俊俏小生来个一夜海棠承恩露。却不想她这么倒霉,第一次就把那颗红彤彤的狐狸心掉进了无底深渊,捞也捞不回来了。可偏偏那人却是——和尚?莫非真要应了那句话般:向来情深,奈何缘浅?“你看你这眉生的,这眼生的,这唇生的,叫小女子好生爱慕,官人你不如就从了我,与我一夜欢好。”那剑眉微微一挑,墨玉般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深沉的火苗,好大胆的妖精,。
  • 凤破九霄:邪妃难惹

    凤破九霄:邪妃难惹

    她,世界头号杀手组织的首领,意外身亡,重生为煞星,就不再是任人欺辱的孬种!什么?她勾引太子?她不屑地惊天一问,“我有没有上了你?”“白家二小姐又怎样?千金之躯又怎样?只要我愿意,这世上就没有什么得不到的东西!”而他狂傲之极的话炸响,任何人都妄想欺负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楼之幸孕生活

    红楼之幸孕生活

    清穿?红楼?穿成林黛玉的姐姐,结果妹妹还没出生就要进宫选秀!还进了四爷府!这是什么剧情!说好的拯救林妹妹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黄河异事录

    黄河异事录

    传说,黄河上有一个最神秘的职业——黄河捞尸人。他们繁衍上千年,经历了无数奇诡往事,也掌握着黄河最大的秘密。我自小随身为捞尸人的爷爷在黄河上干着捞尸的营生,耳闻目睹了各种诡异的现象。一次,爷爷从黄河里捞出一具藏在巨型龟壳里的棺材,由此引出一桩桩离奇事件。我、爷爷、叶教授、古枚笛四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在浩荡不息的黄河中寻找着上古的秘密。阴兵渡河、幽灵船、鱼骨神庙;龟型巨棺、死亡灵蛊、巨型石碑出世,真相尚未水落,谜团蜂拥而至,我们一行四人更落入一个步步为局的阴谋之中……
  • 退魔人

    退魔人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已经五次高考落榜的周成昱无意中拔出了祖传宝物退魔剑,从而成为“退魔家族”的继承者。同时怪诞有趣的事情也随之发生: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繁杂乏味的学科考试,接踵而至的妖魔鬼怪,扑朔迷离的案件,纷乱如麻的感情游戏,以及频频降落到自己头上的麻烦,既是大学生又是驱魔人的他如何应对?对此,周成昱洒脱地甩出一句话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欢迎加入《退魔人》读者群:16703787(顾三的群)顺便提一句:群主名字就叫周(成)昱哦!
  • 桃色保镖

    桃色保镖

    看雇佣兵进入大城市,意外得知自己的身份,之后称霸都市,小弟万千,美女无数!
  • 醉雨江湖

    醉雨江湖

    江湖上突然传出消息,一个被遗忘多年的宝藏又出现了新的线索,据说里面某样东西可以颠覆朝廷,引各路人马齐齐出动。机关算尽,却只是一个少年的复仇,
  • 玄天道心

    玄天道心

    一个门派的延续,究竟要动用多少阴谋?六道轮回究竟代表着什么?道的传承是对是错?守护还是毁灭?一切的一切,都只能用心去了解,用一颗永恒不变的道心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