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2800000037

第37章 王闿运与廖平的经学(1)

——清末今文经学发展的重要一环

王闿运(1833-1916),湖南湘潭人,字壬秋,号湘绮,近代著名学者,其著作由门人辑为《湘绮楼全书》。廖平(1852-1932)四川井研人,字季平,晚号六译,近代著名经学家,其著作有《六译馆丛书》。王闿运以诗文见称于时,廖平则以经学蜚声全国。

廖平虽以经学名家,但他的经学却师承于王闿运。王闿运治经主《春秋公羊传》的今文经学,廖平发挥其师的今文经学,构成了清末今文经学发展中上承龚自珍、魏源,下启康有为的重要环节。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都对此有所论述,但语焉不详。拙文从王、廖的师生关系入手,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一、王闿运对廖平的影响

王闿运是在主讲尊经书院时给廖平传授今文经学的。尊经书院是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采纳在籍工部右侍郎薛焕等人的建议,于1875年在成都设立的。尊经书院成立之初,薛焕就聘请过王闿运主讲。后来,四川总督丁宝桢又五次相请,王闿运才于1878年12月17日来到成都,次年2月就任尊经书院山长。

由于王闿运的学识和声望,他的到来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王闿运在《致裴樾岑书》中说,其时“自督部将军皆执弟子礼,虽司道侧目,而学士归心”(《湘绮楼笺启一》。)。尊经书院由是气象一新,王福源叙说当时情景:“诸生喜于得师,勇于改辙,宵昕不辍,蒸蒸日上。”(《尊经初集序》。)王闿运执掌书院,直到1886年春才去职。此间他曾三次返回湘中,1881年10月回到湖南,因代替郭嵩焘主持思贤讲舍,未能抽身,至1883年5月才回到尊经书院。在王闿运主持尊经书院的数年中,他对四川学界作出了很大贡献,培养了一批全国知名之士,廖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王闿运主持尊经书院以前,书院盛行的是重考据的汉学。这是由尊经书院创始人张之洞所定下的基调。张之洞在书院成立之初,就以纪(昀)、阮(元)之学相号召,规定了重文字考据的办学方向。而重文字考据的汉学,推崇东汉古文经学家贾(逵)、马(融)、许(慎)、郑(玄),奉《说文》为圭臬,在治学方法和学风等方面接近汉代的古文经学,具有重名物训诂、学风朴实的特点,但又有烦琐和脱离实际的弊端。清代汉学兴盛的乾、嘉年间,兴起了《公羊》学的今文经学。今文经学是与古文经学相对立的经学基本派别,其特点是好讲微言大义,不重名物训诂。讲求今文经学的学者,常把自己的社会政治观点,与今文经学联系,说成这是圣人微言大义之所在。因此,讲今文经学的学者就多附会之风,其说往往流于怪诞。

王闿运笃好《公羊传》。《近代名人小传·王闿运》说:“(闿运)二十八而达《春秋》微言,张《公羊》,申何学。时则学者习注疏,文章皆法郑(玄)、孔(颖达),有解释,无纪述;重考证,略辩论。读者竟十行辄引几卧,慨然曰:‘文者,圣人之所托,礼之所寄。……’遂溯列、庄,探贾、董。”这一段话说明王闿运在经学上不满重考证的汉学,而信从以《公羊》学为主的今文经学。他不仅著探求《春秋》微言大义的《春秋公羊笺》,而且把今文经学的治学方法运用于《诗》、《礼》的研究。因此,叶德辉曾这样指责他:“笺《礼》补《诗》,抹杀前人训诂,开著书简易之风。”(《经学通诰》。)

王闿运主讲尊经书院后,打破了这个书院以前重汉学的风气。在他的诱导下,学生们纷纷由信守汉学变为接受今文经学,王福源所谓诸生“勇于改辙”,正是对这一学风转变的描述。不到一年时间,王闿运自己也说:“此来居然开其风气。他日流弊,恐在妄议古人。”(《湘绮楼笺启三·与黄运仪书》。)“开其风气”一语,正指今文经取代汉学而言。“妄议”则是指牵强附会地解经之流弊。

廖平在尊经书院成立第二年,以优异的科试成绩,被张之洞调入尊经书院就学。他早年本笃好程、朱宋学,但在书院汉学学风熏陶下,改而喜爱考据训诂。《经学初程》叙说这一转变:“余幼笃好宋五子书、八家文。丙子(1876),从事训诂文字之学,用功甚勤,博览考据诸书。冬间,偶读唐、宋人文,不觉嫌其空泛无实,不如训诂书字字有意,盖聪明心思至此一变矣。”王闿运执教后,廖平勤于请业。他在老师的今文经学影响下,感到名物训诂的破碎,遂改而信从专讲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经学初程》说:“庚辰(1880)以后,厌弃破碎,专事大义,以视考据诸书,则又以为糟粕而无精华,枝叶而非根本,……是心思聪明至此又一变矣。”从此,廖平的经学就沿着今文经学的方向发展了。

廖平改从今文经学之初,特重《春秋穀梁传》,这与其师王闿运重《公羊》不同。《穀梁》亦属今文经学,但为鲁学,而《公羊》为齐学,二者虽同重微言大义,可是又存在不少差异。廖平弟子蒙文通在《廖季平先生传》中说:“湘绮言《春秋》以《公羊》,而先生治《穀梁》专谨,与湘绮稍异。其能自辟蹊径,不入于常州之流者,殆在于是。”的确,廖平经学上造诣最深的是《穀梁传》,他对此精研而写的著作有数十种,其中《穀梁春秋古义疏》十易其稿,为《穀梁》学研究之集大成者。他的平分今古的经学第一变,也直接启悟于《穀梁》学的研究,而平分今古是廖平在经学上最重大的理论贡献,它与阎若璩辨证《伪古文尚书》、顾炎武发明古音一起被学术界并誉为三大发明。但是,就廖平一生的思想而论,对他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他老师的《公羊》学,而不是《穀梁》学。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就学风来看。在今文经学内部,《穀梁》的鲁学较多原始儒学的成分,而《公羊》的齐学多杂纬候术数,因而齐学学风较之鲁学学风,多放肆无衍。廖平治《穀梁》,王闿运治《公羊》,理应王肆廖谨。然而奇怪的是,王、廖的经学学风恰恰相反。尊经书院学生刘子雄(《近代名人小传》有传)评论王、廖说:“师(指王闿运——引者)解经,九处可通,一处不通,则九处皆不通。廖解经,一处可通,九处不通,亦必强通之,此谨肆之分也。”(《刘子雄日记》。)书院同学甚至认为,“廖盖王伯之流而加利害者”(《廖平年谱》。),王伯是经学史上以说经放肆而著称的人物。廖平去世后,其弟子胡翼(曾任广州大学教授)在挽诗注中说:“先生从王湘绮于尊经,初以《王制》话《春秋》,同学有根据其文呈对湘绮者,湘绮辄批曰:‘此廖平新例,尚未颁行。’”廖平好“自创新例”,正是典型的放肆学风。在廖平后来的思想发展中,这个说经放肆的特点愈演愈烈。因此,廖平一生的思想实属《公羊》风格。

其次就廖平经学理论的基本内容而论,也是沿着《公羊》学的方向发展的。他一生学经六变,除经学第一变以外的其余五变,都是以《公羊》学的素王改制说作根据,来建构其理论的。他一生的经学理论,都可以说是对《公羊》学素王改制说的发挥(参阅拙作《廖平与经学的终结》,《哲学研究》1987年第10期。)。所以,就廖平一生的思想而论,无疑是《公羊》学的影响在起决定的作用,而这个影响又显然来自王闿运。

二、廖平的经学特点

廖平师承王闿运的《公羊》学而加以发扬光大,形成了清末今文经学发展的新环节。廖平在今文经学上的造诣,大大超过了王闿运。因为王的成就主要是文学,对经学却造诣不深。他虽讲《公羊》,但主要是对历史上《公羊》学进行某些研讨,并未以发挥微言大义的形式,来建构自己的理论。《清代学术概论》说他“经学所造甚浅,其所著《公羊笺》尚不逮孔广森。”这一评价基本上是正确的。廖平则充分发挥《公羊》说经放肆的学风,借助讲求微言大义的形式,建立了自己的今文经学理论,直接开启了康有为的今文经学思想。

康有为接受廖平的今文经学影响,主要是《知圣篇》和《辟刘篇》(此书后经修改更名《古学考》问世)两部著作。他据前书撰写了《孔子改制考》,据后书撰写了《新学伪经考》。梁启超认定康有为是清末今文经学的代表,乃“斯学之集成者”(《清代学术概论》),即就康有为这两部书而言。因此,王、廖作为从龚、魏到康有为的中间环节,是通过《知圣篇》和《辟刘篇》两部著作来连接的。要认识清末今文经学发展的这一环节,就应当对这两部著作进行一番研究。

《知圣篇》以“知圣”为中心内容。而所谓“知圣”不过是发挥《公羊》学的素王改制说,对孔子和相传孔子删定的儒学经典予以神化。其主要内容有四点:

第一,孔子素王说。此说始于西汉《公羊》大师董仲舒,后来在谶纬中得到恶性发展。廖平在《知圣篇》中,继承了先前的理论,广引经传,博征子纬,以论证孔子是受命于天的圣人,西狩获麟是孔子受命于天的瑞符,但因孔子有天子之德,无帝王之位,因此只能称素王。同时,廖平把孔子素王说抬到经学根荄的高度,总领《六经》:“素王一义,为《六经》之根株纲领,此文一立,则群经皆有统宗,互相启发,箴芥相投。自失此义,则形体分裂,南北背驰,《六经》无复一家之言。”(《知圣篇》。)这是前人没有的新说法。

第二,孔子托古改制说。廖平认为,孔子作为受天命的圣人,负有代天立法的神圣使命,《六经》就是他的代天立法之作。“帝王见诸事实,孔子徒托空言,《六艺》即其典章制度。”(同上。)帝王可以依借权势,把理想变为事实,而素王则有德无位,故孔子只好把代天立法之意寓于《六经》之中。这种说法把《六经》神化成了体现天意的经典。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儒·光耀万古

    中国大儒·光耀万古

    他们各自分立于不同时代,屹立于学术巅峰:他们又上下彼此传承,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中接衲传灯……本书将带领大家穿越千年时空,从隋唐五代至宋元,与一代代光耀万古的儒学宗师并行,领略他们风华绝代的儒者风采,死守善道的儒家本色,以人弘道的儒学旨归……
  • 读懂中国智慧

    读懂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本质上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只有身心渗透了这种文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大谋略家、大智慧家。在本书中,人大教授、通俗历史畅销书作家冷成金用独特的“以智论史,以史说智”的手法,博采史实,剥开传统文化内核,详实生动地向今人阐释了中国智慧的六个主要组成部分: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求佛与求己中选择追求内在本心。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热门推荐
  • 女总裁的特种保安

    女总裁的特种保安

    特种兵王,重回都市,搅天动地,登顶为王。七年前,他是社会底层的小混混,七年后,他是经历过战与火考验的特种兵王。因为非法杀人被部队开除,重回都市的他,面对年迈的父母和破旧的小屋,毅然决定从最底层的保安做起面对不断的陷害与追杀,他勇斗杀手,狠斗富豪,智斗贪官带着一腔热血和一帮热血青年,奋斗在这轰轰烈烈的凡尘俗世中。
  • 爱玲珑

    爱玲珑

    古人云“一入宫门深似海”,害怕深宫寂寞的她,却被亲人无端“出卖”到深宫。君王自古无情,他会是一个例外吗?被迫纳她为妃令他心烦意乱,她还不知好歹地一再拒他于千里之外,他的忍耐可是有限度的!
  • TFBOYS之最美的你

    TFBOYS之最美的你

    那一年的盛夏,他们相遇了,而且成为了三对甜蜜的情侣,但老天会让他们安逸的在一起吗?还是会让他们的爱情,一波三折。。。。
  • 你我曾听过的歌谣

    你我曾听过的歌谣

    在青春里,我们曾经历过得事,看似平淡无奇,却让长大后的我们啧啧称奇;你以为只你一个人才这样?其实我们都经历过!
  • EXO之那年冬天风在吹

    EXO之那年冬天风在吹

    ——命运偷走如果只留下结果时间偷走初衷只留下了苦衷你来过然后你走后只留下了星空#柠檬QQ:1480786327##读者群号:460760711#
  • 道逆九霄

    道逆九霄

    一个人,一座城,一个宗门,一段传奇,一个承诺
  • 猎杀印记

    猎杀印记

    这是一个黑暗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怪物的世代,贵族和骑士世世代代统治者这片土地,争夺生存空间是唯一的主流,失败者将会亡族灭种,一个来自现代社会的穿越者,又将何去何从?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奥秘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奥秘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喂!我等你

    喂!我等你

    喂!记住不管有多远,我都等你喂!记住不管有多难,我都陪你喂!记住不管有多假,我都信你只因为你,只因为你是你
  • tfboys之她的后邂

    tfboys之她的后邂

    一个普通的女孩在小时候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认识了王源,在上初三的时候没想到看到了小时候和自己玩过的王源,但是他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了……在这个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偶尔会有一些坎坷,自从认识了三小只以后,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而这些麻烦都是因自己而起,所以很自责,生死之期自己却无能为力,所以很自责,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和别人亲亲我我,所以很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