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2800000043

第43章 廖平经学六变时间略考(1)

廖平(1852-1932),字季平,四川井研县人,是近代有名经学大师,以经学六变闻名于世,自号六译先生。他一生经学一变平分今古,二变尊今抑古,三变小统大统,四变人学天学,五变天人大小,六变以《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解《诗》、《易》。一生思想多变是廖平经学思想的特点。要掌握廖平思想发展的脉络,首先不能不解决经学六变的时间问题。

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廖平本人著有《经学四变记》,说明了经学前四变的时间;他的弟子黄镕、柏毓东分别写有《五变记笺述》和《六变记》,有廖平经学后两变时间的说明;廖平的孙子廖宗泽撰有《廖平年谱》,对廖平经学六变的时间作了较详细的说明。这些著作出自廖平本人和弟子、亲人,说法又基本一致,应该说是可信的。一些涉及廖平的论著,如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汤志钧的《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向楚的《廖平》、钟肇鹏的《廖平》(见《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评传》)都基本上采取上述说法。但是,上述说法之间也有某些不一致的地方,特别是与廖平各个时期的著作中关于经学六变时间的说明相比,又有很大出入。因此,廖平经学六变的时间问题仍值得探讨。

要确定廖平经学六变的时间,最根本的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判定尺度。这个尺度不是廖平本人,更不是他人关于经学六变的时间划定,而是廖平经学思想的客观进程。这个进程是通过廖平各个时期的著作反映出来的,因此,判定廖平经学六变的时间,应根据廖平各个时期的著作。下面依照经学六变的先后顺序,来一一讨论。

首先,关于经学第一变开始的时间。廖平经学第一变的基本思想是平分今古,认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区分的根本在礼制,今文经学所言礼制以《王制》为祖,古文经学所言礼制以《周礼》为宗。因此,廖平经学第一变起于何时,应看他在什么时候提出平分今古的观点。廖平在《经学四变记》中说:“癸未(1883)至今二十四年矣,初以《王制》、《周礼》同治中国,分周、孔同异,袭用东汉法也。”把经学第一变的开始时间定在1883年。廖宗泽根据廖平的说法,在《廖平年谱》也说,廖平从1883年开始说经分今古的。

但从廖平的著作和思想的发展来看,1883年说经分今古的讲法是缺乏根据的。考《廖平年谱》,在1883年春,廖平就离川上京应礼部试,试后又到山西太原看望了他老师张之洞,到当年12月才返回家中。《廖平年谱》虽有当年说经分今古之语,却查无实证。廖平在这以后几年的著作中,谈及1883年时,也没有说经分今古之说。如1884年秋天所成的《穀梁古义疏》说1883年“舟车南北,冥心潜索,得素王二伯诸大义”。1886年6月的《今古学考》,叙及1883年时的说法,同《穀梁古义疏》完全一致。经学第一变是廖平一生最重大的事件,如果1883年已开始说经分今古,像《今古学考》和《穀梁古义疏》这样重要的著作,在叙及1883年时,一定应有所说明。

就廖平的思想发展来看,所谓“得素王二伯诸大义”,还属于专求大义时期的思想。专求大义是廖平经学第一变以前的思想,开始于1880年,其特点是厌弃小学训诂的破碎,而热衷于今文经学所谓的微言大义。所谓“得素王二伯诸大义”,正是对微言大义探讨的结果。证以1883年廖平在太原时还欲作《语上篇》来纠正时俗株守小学的弊端,廖平在1883年的思想显然属于专求大义时期的思想。

甚至到1884年冬天,廖平所著的《起穀梁废疾》和《公羊何氏解三诂十论》,也仍未超出专求大义时期的思想。前书针对何休、郑玄而发。何休是东汉今文经学的公羊学大师,他著有《穀梁废疾》一书,攻击今文经学的穀梁学派。郑玄是东汉古文经学大师。廖平著《起穀梁废疾》一书,反驳何休。廖平认为,何休、郑玄的著作都“恒失本旨”,他著此书就是要发明《穀梁》中被歪曲了的微言大义。后书针对《公羊解诂》而发,中心是阐发《公羊春秋》中的微言大义,书中“《王制》为《春秋》旧礼传论”、“主素王不王鲁论”、“三世论”等,都属今文经学的公羊学的微言大义。因此,不仅1883年,就是1884年,也不是廖平经学第一变的开始时间。

廖平经学第一变的提出,有一个思想过程。他自叙说,经学第一变的产生,“盖尝积疑三、四年,经七、八转变”(《今古学考》。),根据紧接后文的论述,积疑三、四年,是指1881年到1884年这段时间,这是廖平专求大义的时期。在专求大义的基础上,廖平通过对《穀梁》的重点研究,而在1885年春天,启悟了平分今古的经学第一变:

乙酉(1885)春,将《王制》分经传写钞,欲作《义证》,时不过引《穀梁传》文以相应证耳。偶钞《异义今古异同表》,初以为十四博士必相参杂,乃古与古同,今与今同,虽小有不合,非其巨纲。然后忧然悟博士同为一家,古学又别为一家也。遍考诸书,历历不爽,始定今古异同之论(同上。)。

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廖平的经学第一变开始于1885年春天。他在当年夏天所著的《释范》,第二年春天所著的《何氏公羊春秋再续十论》,6月所成的《今古学考》,则反映了廖平经学第一变思想的发展和完成。

其次,经学第二变开始的时间。廖平的经学第二变是尊今抑古,认为只有今文经学才是孔子的真传,从春秋后到西汉哀平年间,一切地域的所有学派都属于今文经学,信奉孔子改制的《六经》;而古文经学则是刘歆作伪的产物,刘歆为迎合王莽和攻击博士,本《逸礼》伪造《周礼》,古文经学就是依靠刘歆伪羼的数条得以建立。根据经学第二变的基本思想,判定廖平经学第二变的开始时间,应以廖平提出尊今抑古之说为标志。

廖平在《经学四变记》中说,1888年为尊经者著《知圣篇》,为辟古者作《辟刘篇》。前书集中反映了廖平的尊今思想,后书全面地论证了廖平的抑古观点,这两部书是廖平经学第二变的代表著作。廖平把这两部书的问世,作为经学第二变开始的时间。廖宗泽在《廖平年谱》中认为,“《四变记》谓始戊子(1888),盖谓《辟刘》、《知圣》成书之年月”,而实际上经学第二变开始的时间是在1887年。

廖宗泽的说法是有根据的。当廖平完成《今古学考》时,他已开始对经学第一变有所不安了。他在《今古学考序》中说:“卷中多未定之说,俟有续解,再从补正。”1886年10月,廖平在刊印《今古学考》时,针对有人不满他的经学第一变,把混乱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罪归于郑玄,说:“刘歆乃为盗魁,郑君不过误于胁从。”(《廖平年谱》。)这已是《辟刘篇》思想的萌芽了。1887年,廖平执教尊经书院,多用自己在经学中的疑问来让学生探讨,《经学四变记》叙说道:“当时分教尊教,与同学二三百人,朝夕研究,推群言而定一尊。于是考究古文家渊源,则皆出许、郑以后之伪撰。所有古文家师说,则全出刘歆以后据《周礼》、《左氏》之推衍。又考西汉以前言经学者,皆主孔子,并无周公。”廖平又常和刘健卿等同学在一起,“见必谈论经文,其谈经多有关制度之言”(同上。)。在与学生的讨论和同学的辩驳中,廖平开始形成了经学第二变。

在1887年6月,廖平著成了《王制学凡例》和《周礼凡例》。前书以六经皆孔子改制之作;后书原稿不存,主旨讲《周礼》为刘歆伪撰,这两部书已经全面地提出了经学第二变的基本思想。8月,廖平又著《续今古学考》,此书为《辟刘篇》初稿,系廖平“自驳前说”之作,谓“周制全不可考,概为孔子新制。《周礼》固为伪托,即《左氏》之言《周礼》者,亦推例而得”(以上见《廖平年谱》)。因此,廖平经学第二变开始的时间是1887年。

廖平的著作谈到经学第二变开始的时间,也认为是1887年。《知圣篇提要》说:“丙戌(1886)以后,乃知古学新出非旧法”,丙戌后一年即为1887年。《古学考》说:“八年以来,历经通人指责”,《古学考》成于1894年,八年前指1887年,这是说《古学考》一书,是八年以来尊今抑古思想的成熟作品。《经学丛书百种解题》说:“丁亥(1887)后,左古右今。”这些资料表明,廖平虽在《经学四变记》中,把经学第二变开始的时间定于1888年,但在更多地方认为是始于1887年。

同类推荐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 每天读点菜根谭

    每天读点菜根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留下了许多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菜根谭》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一本语录体作品,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被中外名人称为是囊括了五千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菜根谭》包含了儒、释、道三家学说之精华,蕴涵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流传。无论在明清两代还是今日,都可算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历来为世人所珍视。
  •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说禅事,讲禅理,禅里禅外话人生。本书将通过讲述一个个禅理小故事,为你禅释生活大道理。当你疲倦时,当你内心迷茫时,在本书中畅游一番,就会感到有一个风月无边的广大天地。你心中的迷茫便如拨云见雾一般消散开来,啊!原来一切如梦亦如幻!请不要执著,速速把心清净下来!不要让尘境污染你的纯真心,不要让世情剥掠你的爱心,赶快埋弃一切妄想是非,就此泅出生命的苦海,恢复你内心和谐光明的理想世界!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罗素论两性价值互动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罗素论两性价值互动

    本书包括:关于幸福、悲伤的原因、情爱小析、妇女解放、论热情、家庭的地位、个人心理中的家庭、婚姻的解除等内容。
  •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这本《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由熊逸著,以假不正经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性学说。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导读者独立思考。你也许想知道这些问题——管仲最像人·最佳损友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为什么不是八百年?孟子编排河南人?《尚书》错了还是《孟子》错了?《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以史为镜?以史为哈哈镜?“以史为镜”这话谁都知道。可问题是,这面镜子真就那么可靠吗?灰尘擦干净了没有?镜面是不是平的?
热门推荐
  • 悬疑相谈社

    悬疑相谈社

    一样的推理故事,不一样的头脑风暴,体制下的侦探推理面临更多的困难。学生、警察、无业人员、杀手、罪犯……在夜幕之下上演最激烈的头脑碰撞!
  • 人间(下)

    人间(下)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奧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 不羁校花的清风校草们

    不羁校花的清风校草们

    当不羁校花韩亦晨在不同阶段碰到三位温柔如风的校草,她的人生就此打上了个问号,“我选择谁是我自己的决定,和他们没有关系!”......
  • 黑白学院

    黑白学院

    这是一位少年在生死挣扎的任务中,不断拯救着各怀心结的少女们,并且互相结下深厚羁绊的故事。少年即是拯救着少女们,也同样被少女们所拯救着,所有人的理念在不断地碰撞,摩擦之中,渐渐汇聚成了一股执着的信念。欢迎你来到象征‘黑’的绝望学院。现在,请感受这深沉的恐惧以及..........释放——你内心的信念!!!QQ书友群:575167641
  • 仙凡堕

    仙凡堕

    墨白,周游天下的青年,是才俊凌世还是井底之蛙?大秦、诸子、百家、星域、阴谋、堕天、堕道、人性、成仙……势力的角逐,高人的洒脱,热血的碰撞,真相的无奈……我只是个追寻仙的凡人。
  • 家庭和睦心理学

    家庭和睦心理学

    本书围绕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了爱情、婚姻、培养和教育子女、孝敬和赡养老人等一系列家庭问题,分析了家庭角色的微妙关系,并提出了许多自我调适方法。
  • TFBOYS倾梦一诺

    TFBOYS倾梦一诺

    『只为赴你十年之约』『只有深爱,才会心痛』王俊凯,你知道我喜欢你吗?——by:夏倾诺。王源,你呀,怎么总是那么迟钝呢?——by:许依依。易烊千玺,希望……我能解开你心中的锁。——by:韩凌希。【我们也和你们一样,深深爱着那三个发着光的少年。】
  • 郡主不可以

    郡主不可以

    奴家本是现代根正苗红的职业科学家,穿越到架空王朝成了刁蛮任性小郡主。凭得一身宠爱,敢把皇帝拉下马。“皇上,把玉玺拿来玩玩。”“郡主不可以。”“皇上,我看上丞相了,赐给我。”“郡主不可以。”“皇上,你看上去很可口啊。”“郡主,这样真的不可以!”吾家郡主初长成,专门扑倒自家人,十年前将她从雪地里救回来,她吃他的用他的住他的,还睡了他的!(这是好故事,我不该放弃,重新发,也希望以前一起写姐妹文的姐妹能看到)
  • 述尊

    述尊

    天地万物由一元起,而后演化两仪三才,变幻四象五行,延展六合七星,成就八荒九宫,最后衍十方乃至天地万物,至终焉复归一元。故有通天者道:“天地乃熔炉,千锤百炼,去芜存菁。芜者,通不得天,撼不得地,倒不得海,不明其身,不证其道者,蜉蝣渣滓也。而菁者,观天象,纳百川,其威搅动星云,其能破碎虚空者,乃称尊。——《述尊·总章》
  • 问天逆命

    问天逆命

    前世今生再续未了情緣脚踏风云只待笑尽天下手持雷电却是恩怨难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