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3000000015

第15章 唐代类书的编纂(7)

夫论人道之中,身形浮。多诸罪业,喜造諐瑕。仁智道消,恩良义绝。所以崔杼杀君,商君害父。七雄並争,六国连纵。互骋憍奢,各衒淫荡。淳风永尽,美化不行。三毒兢兴,十缠争发。四流浩漫,五盖幽深。颠倒无明,转复滋甚。遂使生同险树,命等危城。口蜜易消,井藤难久。垄头松下,哭响摧残;广巷重门,悲声呜咽。今人中,悉皆忏悔。絓是圆首方足上智下愚。西尽瞿耶,东极于逮,北穷单越,南罄阎浮,乃至板屋毡帷,文身被髪,饮血茹毛,巢居穴处,雕蹄黑齿,倒住傍行,弱水毛浮,危峰绳度,边城远戍,装甲负戈,囹圄鏁囚,檐金棒木;並愿各修礼让,人禀孝慈,息放荡之心,断荒淫之色。质齐金石,体类高华。八难不侵,九横长遣也(《法苑珠林校注》,150页。)。

《道教义疏》每一条目下,分“义曰”和“释曰”两部分。“释曰”相当于《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的“叙事”部分,杂引群书,对相关事类进行阐释。“义曰”相当于《法苑珠林》的“述意部”,是用骈文写成的总纲(关于《道教义枢》的体式,请参看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之《道教义枢》校勘部分。)。《法苑珠林》的“述意部”、《道教义疏》的“义曰”,与《後汉书》、《文心雕龙》等书每篇後的“赞曰”近似,都是用骈体所写的总纲或者概论。

9.问答体

问答体采用问答的方式组织各类知识。一般来说这些知识都是很基本的常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唐代问答体类书祇有一些敦煌残卷,这些残卷都是些启蒙读物,如[《节本珠玉钞》甲](转引自《敦煌类书·录文篇》,561页。):

孔子问曰:人皇之後,有谁承之?

老子答曰:有伏羲代之。

孔子问曰:伏羲之後,治化何似?

孔子曰:神农之时,何以治化?

老子答曰:在有伏羲,逢男夫,逢女妇。无有尊卑,走及禽兽,茹毛血食,不立礼仪而治。

传说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节本珠玉钞》甲]就假託孔子与老子的问答,普及一些历史文化常识和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礼貌规则。

王三庆先生认为问答体“实自文赋体中之策问进化”(《敦煌类书·研究篇》,9页。),也就是说所以采用问答体,是受科举考试策论的影响。王先生的观点自然很有道理,不过,就“问答体”类书的兴起,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别的意见,这些意见与王先生的观点並不衝突。在展开论述之前,我们再引录一段问答体类书。《杂抄》[六]论五姓五行三老三备(转引自《敦煌类书·录文篇》,550頁。):

何名五姓(声)?宫、商、角、徵、羽。

五姓作何声色?黄声宫、白声商、青声角、赤声徵、黑声羽。

何名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各有何味?金味辛、木味酸、水味鹹、火味苦、土味甘。

五味各属何色?辛色白、酸色青、咸色黑、苦色赤、甘色黄。

何名三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

何名三备?君、父、师。

唐代有一本解释佛教名词的小类书《法门名义集》。此书虽不是问答体,但其体式却和《杂抄》很相似,我们也将此书引录一段:

三毒贪欲、嗔恚、愚痴是也。此毒能生万咎。

五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是五欲也。……

四惑我见、我爱、我慢、无明、谓之四惑。是第七阿陀那识生。

八邪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

如果在“三毒”、“五欲”等专名前,加上表疑问的“何名”,变成“何名三毒?……”“何名五欲?……”不就和《杂抄》的问答体一模一样了吗?

《杂抄》並非全都是问答体,其中最末几条都不是。这裏我们摘录其中一条,《杂钞》“世上有十种劄室之事”(转引自《敦煌类书·录文篇》,558页。):

见他着新衣,强问他色目,是一。见他鞍乘好,强逞解骑乘,是二。见他人书籍,擅把披览,是三。见他人弓矢,擅拈张挽,是四。见他所作,强道是非,是五。见他书踪,強生弹剥,是六。见他鬥打,出热助拳,是七。见他诤论,旁说道裏(理),是八。卖买之处,假会鄽谈,是九。不执一文,强酬物买,是十。

这就和《法门名义集》没啥差别了。李商隐编有一本小书《杂纂》。《直斋书录解题》评此书曰:“俚俗常谈鄙事,可资戏笑,以类相从。今世所称‘杀风景’盖出于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评此书曰:“(义山)书皆集俚俗常谈鄙事,以类相从,虽止于琐缀,而颇亦穿世务之幽隐,盖不特聊资笑噱而已。”《杂纂》的内容和《杂抄》最末非问答体的这几条非常相似,比如其中“强会”那一段曰:

见他文籍,强披览。见他鞍马,逞乘骑。

见他弓矢,强弹射。见他文字,强弹驳。

见他着衣,强问色目。见他人家事,强处置。

见他鬥打,强助拳(《杂纂》卷上。)。

因此我们可以说所谓“问答体”,其实和《法门名义集》、《杂纂》的体式差不多。问答体的兴起或许不祇因为有科举策论的影响,其他一些流行于民间的通俗书籍,如《法门名义集》那样的宗教小册子,或者《杂纂》那样的俚语彙编,都有可能激发它的生长。事实上,较之王三庆先生所列举的宋代文赋体策论类书《璧水群英待问会元选要》(《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璧水群英待问会元选要》提要:“宋建安刘达可编,元华亭沈子淮选,宁州查仲儒、吴江徐珩评点,俱不知何许人,盖麻沙书坊本也。其书为太学诸生答策而设,故有璧水群英待问之名。分十六门,每门之外分二例,一曰名流举业,又分立意发端、稽古伟议、法祖嘉猷、时文警段、绮语骈珠、当今猷策、生意收结等七子目;二曰故事源流,又分经传格言、皇朝典章、历代事实、先正建议、文集菁华等五子目,大抵当日时文活套,不足以资考证。”),《杂纂》这类小书与《杂抄》等问答体小类书在精神气质上更相近。文赋体策论是针对科举的,读者群是举子;《杂抄》、《杂纂》等关心的是日常文化生活,读者群是普通民众。

在上面我们概括了九种唐代类书的撰述体式,在这裏我们必须还要指出:一部类书的撰述体式往往不纯粹,不整饬,往往是多种体式的杂糅。比如《初学记》每一个条目下分“叙事”、“事对”、“诗赋”,“叙事”部分属于书钞体,“事对”部分属于对语体,“诗赋”部分则是作家作品选。又比如李若立的《籯金》,其序言中说明自己的体例是“先录其事,後叙其文”(《敦煌类书·录文篇》,393页。),所谓“事”相当于《初学记》的“事对”,是把同一条目下的事类、词藻组织成对偶,比如其“帝德篇第一”下“三皇”对“五帝”,“至化”对“淳风”。所谓“文”相当于《兔园策府》或《事类赋》的单题赋,是赋体。然而通观整部《籯金》,其体式却並不像其序所说的那样整饬。有的部类有“事”无“叙”,有的部类有“叙”无“事”;有的“事”被组织成对偶,像《初学记》;有的“事”未被组织成对偶,像《六帖》。再比如王三庆先生拟名的《北堂书钞体丁》,其中既有骈语体,又有对语体,还有志人小说体、书钞体,甚至有一些没办法纳入我们所归纳的九体的散句,其撰述体式简直可以说毫无规律可言。

类书体式杂糅有两方面的原因。有的类书体式杂糅是因为编纂者的精心设计。《初学记》“叙事”、“事对”、“诗赋”,三部分体式不同,是因为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叙事”负责灌输常识,“事对”负责提供词藻,“诗赋”负责提供创作样板,各有分工,却又互相配合,三位一体。有的类书体式杂糅却是因为编纂得太粗糙,例如《北堂书钞体丁》。《北堂书钞体丁》那种毫无规律的杂糅让人觉得它祇是处于草创阶段的一部书稿,而不是一部完成了的著作。类书对文人来说算不上著作,地位很低,不被重视,再加上私修类书,又受到人力、物力诸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做到体式上的整齐划一。

根据本书的附录一“《唐代类书存佚表》补”,附录二“唐代类书提要彙编”,以及本章“唐代类书的编纂”,我们知道唐代是我国类书编纂史上很繁荣的一个时期。类书在这一时期的繁荣,体现在类书的编纂、传播、运用等各个环节上。

从类书的产量来看,《隋书·经籍志》所载《皇览》以下的唐前类书不过十数家,而根据附录一中张涤华先生的统计和我们的统计,唐代类书有约一百五十种之多。

唐前类书几乎都失传了,没办法从体制上对唐代类书和唐前类书做比较,但通过与宋元以後类书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类书的编纂水平。从部类结构上看,唐代类书虽不如後世类书精密,但已经相当完整、成熟。从撰述体式上看,唐代类书也已经很丰富、全面。很明显,类书编纂发展到唐代已经有很高的水平。

唐代类书有的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帮助朝廷标榜文治;有的祇是潦草随意的民间小册子。类书的编纂者,既有朝廷组织的官员,著名文人,也有民间的一般文人和方外的僧侣、道士。类书的使用者也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识字阶层,上至皇族、宰辅大臣,下至三家村学究、村夫牧童。类书的生产与消费体系发展到唐代已经相当完备。

宋以後因为印刷术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民间书坊。这些书坊为了射利,大量编印实用型类书,如对付科举考试的类书。商业运作给类书编纂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说有关类书的方方面面在唐代就已经成熟了。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果戈理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果戈理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读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一分册介绍的是十九世纪前半叶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和他的主要代表作品: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和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得》和《彼得堡故事》也作了介绍。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心灵写意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心灵写意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给阅读留一份纪念:一位学人的读与思

    给阅读留一份纪念:一位学人的读与思

    本书是一位学人的阅读之旅,也是一个读者的心路历程,书中收录文章有:《像人一样活着——读张中行想到胡风》、《萧乾是如何沦为右派的?》、《胡乔木的另一面——给杨绛先生补白》等。
  • 月光旋梯

    月光旋梯

    本书是诗集。是邓叶艳的诗歌作品集,作品辑录了诗人2005年到2011年的11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余味不尽的想象空间。
  •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是麦家对自己的人生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他将自己的身世,经历,亲人,挚友,好恶,困惑,恐惧,念想……一一如实道来,毫不躲闪。
热门推荐
  • 律师复婚

    律师复婚

    刘润石与前妻非法同居一年,无名无份的日子总是让他心里不安宁,说好了复婚的,可是结婚证呢?终于在一次大吵之后,堂堂七尺男儿像小媳妇受了莫大屈辱一样离家出走,从此这扇婚姻之门就成了他余生的坎!
  • 终极人类

    终极人类

    一个得到了特殊科技帮助的人类在地球的人间叱咤风云的生活,尝尽了人生所有的事情后他又想去哪里生活呢?生活的意义又何在呢?各个国家是否早就知晓了一些特殊的秘密存在?
  • 碰巧牵到你

    碰巧牵到你

    明明互不相干,可缘分却总是悄然无息地来了。。。没有任何理由
  • 项氏皇朝

    项氏皇朝

    西楚霸王自刎乌江的遗憾就要在这儿得到改写,项氏王朝带你见证又一个秦汉时期项氏的兴起。
  • 逆天追妻:邪王豪宠妖孽妃

    逆天追妻:邪王豪宠妖孽妃

    她是仙胎神女,也是千年不遇的鬼神小姐,她白天是个瞎子,晚上却能看的见世间一切的鬼妖狐仙,于是她三次上了诛仙台。他是风流殿下,九岁沾草惹草,十岁上青楼,十一岁睡遍青楼楚馆大小头牌,随身一本仇人录,辨识天下仇人。上仙白帝发布诛仙令,他发布恩宠令,世人皆知她邪仙下凡,他却从第一次见她就喜欢上了她。她说:殿下的一部风流史,写尽半个苍云海国的青楼楚馆。他说:那是因为没有遇见你,要么你嫁我,要么我娶你,单选。
  • 华丽一族

    华丽一族

    22岁的大男孩,误打误撞,阴差阳错的进入了这个模特圈子。从一个漂泊者,到闪光下的T台秀,还有那一帮坚实的“好基友”后盾,他从质疑中脱颖而出。秉着初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在这个艰难的圈子里能走到最后吗?
  • 恶魔唯宠绝爱萝莉

    恶魔唯宠绝爱萝莉

    “唔,好热,难受”她热得扯着衣领,可她哪里知道,这样的话语,只会更让男人无法把持。他似水柔情的眼神却闪烁着如猛兽般的欲~望:“我想,要你”被最亲爱的人背叛,酒吧买醉,被送上床。那晚,居然奇迹般的没要了她,真让人怀疑是他亲戚不行了。
  • 重生之衣食无忧

    重生之衣食无忧

    没爹没娘,缺衣少食,她的命从来如野草般低贱;既然如此,咱就带着一帮小乞丐骗骗银子,混混日子;世事难料,一不小心她却成了别人手中的棋子;最严苛的训练,最精心的布局,最周全的陷阱;进退维谷之间,她却只想过上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
  • 茫界

    茫界

    没有超然脱俗的家族,没有冠绝天下的武力,更没有执掌江山的大权!十方,且看一介小小的布衣怎样在这片群雄并起的世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势力!
  • 娇妻太甜,恶魔总裁太会撩

    娇妻太甜,恶魔总裁太会撩

    刚刚回国的涂安可为了避免和林尚远的商业联姻而逃婚,陪室友捉奸时错将季冬白痛骂被记者拍下……季冬白身为堂资影视总裁,新闻瞬间热炒,故事也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