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作回目:活冤孽妙姑遭大劫死雠仇赵妾赴冥曹忏宿冤凤姐托村妪释旧憾情婢感痴郎最不能容忍的是,续书人玷污了曹雪芹笔下的妙玉。妙玉不该有如此下场的。她应当永远是洁白清香的。我欣赏刘心武《妙玉之死》中的那种英雄志士式的结局。我要问高鹗:你为什么要这样糟蹋高洁的妙玉?是不是你恨妙玉的高洁品格?在你看来,一个知识分子,对上司,应当低眉顺眼;对世俗,应当随波逐流。而妙玉,却是个“天子不朝,诸侯不友,壁立万仞”的志士,和你不是一条路上的人,“道不同,则不相与谋”,你的恨她,要糟蹋她,乃是情理中的事。写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之死,死得非常凄惨,露着胸膛,蓬头赤脚,眼睛突出,口吐鲜血,是被鬼活活抓了去的。赵姨娘为甚有这种凄惨的死法?从她的死的过程来看,似乎是她在生前用魔法整害凤姐、宝玉的一种报应。其实,比起凤姐来,赵姨娘还不算太坏。她身居下贱位子,受王夫人、凤姐的管辖,连自己的亲生女贾探春也鄙视她。她在许多时候想挣扎,梦想争取一点做上等人的地位。为此她挖空心思,勾结道婆,陷害凤姐和宝玉。这种举动自然未免下流,但也并非是十恶不赦。比起王夫人的杀害金钏、晴雯,比起贾政的包庇杀人犯薛蟠来,赵姨娘的罪恶还是轻微的。而王夫人却落得个仁慈的美名,贾政却被皇上认定是清官忠臣的称号。世道之不平如此(帆:庄子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同类推荐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三)
本丛书精选各类散文、随笔等,内容细腻,感人肺腑。如果你把你在各学科领域中所知晓的东西,完全告诉一个在这些方面一无所知的人,他因为得到了全新的知识,故绝不会说:“这有什么新鲜!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吗?我老早就知道了!”之类的话。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通过诗人曼德施塔姆的个人遭遇来折射俄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悲惨命运,来反衬当时社会的反人道、反文化本质,曼德施塔姆夫人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于是成了一个大恐怖时代的文学见证人。《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体现了二十世纪俄国“遗孀文学”的几个主要特征:首先是作者的遗孀身份,这类作品大多写于作者的丈夫去世之后,是孤独中的寡妻们回忆往事、记忆亡夫的途径和结果;其次,此类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关于逝去丈夫的,它们作为一种回忆录体裁所体现出的形式特征,即它们大多并非自传,而是“他传”;最后,则是此类作品中所渗透着的作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女性作者们写作此类作品的目的大多仍在于为亡夫树碑立传,或正名申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