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5000000012

第12章 五、势篇(4)

韩信起身,向刘邦作了两个揖,赞同说:“是呀,我也认为大王你比不过项羽。不过我曾在项羽手下干过,很了解他的为人。项羽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一声怒吼,千百人都怕他。但是,他不能任贤用能,驾御良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恭敬慈爱,说话客气;部下有人病了,他泪流满面,端茶送水;可是当部下立了功,应该封赏的时候,他又很悭吝犹豫,把印拿在手里,直到玩弄得磨去了棱角,还舍不得给人家。这样的仁爱也就是所谓的妇人之仁罢了。项羽虽然称霸天下,统治诸侯,但却不占据关中,而建都彭城。他又违背义帝‘先破秦入关者为王’的约定,而把自己亲近喜爱的封王。对这一点,诸侯都不满意。诸侯见他把义帝迁赶到了江南,也都在受封回去后,赶走原来的王,自己占据好的地方称王。项羽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残毁灭绝的,天下的怨愤很大,老百姓都不拥护他,只不过是慑于他的威力,勉强屈从罢了。项羽名义虽称霸王,实际上不得人心,因而他的强大容易削弱。现在大王你要是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哪里不能平定?将天下的城邑分封功臣,又有哪个不服?用义兵跟着想东归的士卒,谁的军队又不能击溃?而且项羽分封在秦国旧地的三个王,都是原来秦国的将领,率领秦国的弟子已经多年了,被杀死和逃亡的不可胜数。他们又欺骗部下投降诸侯,到达新安后,项羽用欺骗手段,坑杀了秦军投降士兵二十余万,惟独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脱身。秦地父老兄弟怨恨这三个人,恨之入骨。项羽现在借用威势,勉强把他们三人立为王,秦地百姓并不拥护。大王您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秦朝苛刻法律,和秦人约法三章,秦人没有不希望你为秦王的。按照诸侯事先的约定,你应当在关中为王,这是关中百姓都知道的。你失去应得的职位进入汉中,秦人没有不感到遗憾的。现在你率军东进,三秦一带只要发布一道文告,就能收服。”

刘邦听了韩信的一席话,喜出望外,只感叹自己与韩信相见恨晚。随即根据韩信的计策,部署各路将领准备向东进攻。

刘邦择人任势,拜韩信为大将,在韩信的帮助下终于击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正确“择人任势”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不能正确“择人”,那必然会“失势”,造成战争的失败。战国时,赵孝成王就是因为错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造成长平大败,赵国四十万大军全部覆灭。

战国末期,秦昭王按照丞相范雎“远交近攻”的计谋,一面和齐国、楚国等离秦国较远的大国交好,一面不断地攻打临近秦国的小国。

公元前261年,秦昭王派大将王龁率军攻打韩国,攻克了野王(今河南沁阳),将韩国拦腰截为两段。韩国上下一片惊恐,慌忙派遣使者到秦国,愿意献出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一带),向秦国求和。

消息传到上党(今山西长子西南),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却不愿意将上党郡献给秦国。他对部下将领说:“与其把上党献给秦国,不如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国得到了上党,秦国一定会去争。这样一来,赵国和韩国就不得不联合起来抵抗秦国了。”

众人都赞同冯亭的这个办法。于是冯亭就派使者带着上党地图到赵国去,把上党献给了赵国。赵国马上派相国平原君赵胜率领五万人马去接收了上党。

赵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秦国的极大不满,秦昭王命令王龁率大军攻打上党。守卫上党的赵军抵挡不住,只得退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

赵孝成王得知秦国大举进攻的消息,连忙派遣大将廉颇率领二十多万赵军主力救援长平。

廉颇抵达长平后,与秦军多次交战,都因秦军过于强大而没有能取得胜利。廉颇不愧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老将,见进攻失利,就及时改变战略方针,转而采取守势,命令赵军退守阵地,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以逸待劳,疲惫秦军。

王龁多次向赵军挑战,廉颇只是命令赵军坚守,不与秦军交战。两军在长平一带相持了整整三年。

秦军屡次进攻长平不能取得胜利,秦昭王召丞相范雎商议。范雎说:“廉颇老成持重,久经战阵,他知道我军路远,不能持久,所以坚守不出,想等我军疲惫的时候才出击。如果不除去廉颇,恐怕难以打败赵国。”

秦昭王问:“有什么办法可以除掉廉颇呢?”

范雎说:“要除掉廉颇,必须用离间计,……”

秦昭王听后,拍手称妙,便叫范雎快去实施。

范雎派人携带二十四两黄金,前往赵国的都城邯郸,收买赵孝成王身边的权臣。

没过几天,赵孝成王就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如果赵括当上赵军的统帅,秦军想逃都来不及。廉颇年纪太老了,不足畏惧,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投降秦军的。”

赵孝成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即召见赵括,问他能不能打败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一定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杀他个片甲不留。”

赵孝成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要他去代替廉颇。

上卿蔺相如知道拜赵括为大将的事后,警告赵孝成王说:“大王因赵括有点名气便任用他,事实上,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而不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赵孝成王不听蔺相如的警告。

赵括虽然从小就跟着他父亲赵奢学习兵法,自以为天下无敌,其实他并没有学到一点真正的用兵本领,只会讲一些空道理。在辩论书本上的道理时,连赵奢也驳不倒他。然而知子莫如父,赵奢认为赵括是个只知空谈的人。赵奢的妻子曾问他其中原因,赵奢说:“战争是很危险、很复杂的事情,而赵括却把它说得那么容易。赵括不带兵打仗那就算了,如果他真当了军队的统帅,那么葬送赵国军队的,一定是他。”

当赵括受命动身之前,他的母亲向赵孝成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不要任用他的儿子做军队的统帅。赵孝成王把她召来,问她为什么赵括不能做军队的统帅。赵母回答说:“当初我嫁给他父亲时,他父亲已经是大将了,他的长辈有十几人,他的朋友有上百人。可是大王或王族赏赐的财物他都不拿回家与亲朋分享,而是全部送给部下和幕僚。每当他接到了出征的命令,就全身心投入军务,不再过问家里的事情。可是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就高高在上,摆架子,显威风,弄得部下都很怕他。大王赏赐的财物,他全都拿回了家,每天打听到什么地方有便宜的房屋、田地,就赶快去买,一点不操心军务。大王您以为他像他父亲,其实他们父子的品行是不一样的。我请求大王不要任用他为大将。”

赵孝成王根本不听赵母的劝告,说:“老太太不要管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

赵母无奈,就说:“假如赵括有什么差错,请准许他的家属不要被连坐治罪。”赵孝成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公元前260年,赵括率领二十万赵军来到长平,加上廉颇原来率领的二十万赵军,共四十万大军。赵括一反廉颇的作法,撤换了廉颇原来的将领,改变了军中制度,搞得赵军上下离心,斗志消沉。他还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方针,撤除了防御工事,积极准备战略进攻。

秦昭王得知赵括出任赵军主帅,心中大喜,认为全歼赵军主力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于是秘密任命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代替王龁统帅秦军,并下令:“有谁胆敢泄漏武安君为上将军的消息,立即斩首。”

这年八月,赵括认为向秦军进攻的机会已经成熟,就率领赵军主力大规模出击。两军刚一交战,白起就命令秦军假装败退。赵括以为旗开得胜,不禁大喜,立即率军追击。接着白起又故意败了几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

当赵军追到秦军营垒前,遭到了秦军主力的强力抵抗,赵军一时无法突破。这时,白起预先埋伏在营垒两侧的二万五千秦军士兵已经悄悄迂回到了赵军的背后,截断了赵军的退路,将出击的赵军与留守营垒的赵军分割为二。白起派出的五千精锐骑兵也插入了赵军营垒之间,防止留守赵军出营增援,并截断了赵军粮道。白起同时又派出小股突击队不断袭击赵军。

赵括无法攻破秦军营垒,四面又被包围,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战不能战,只好就地构筑营垒,等待支援。

秦昭王听到赵军主力被包围的消息,便亲自赴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征发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编组成军,增援长平,担负堵截赵国援军,截断赵国粮道的任务。

九月,赵军已经断粮四十多天,饥饿难忍,以至杀人来吃。而秦军的包围圈则越缩越小。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击队,轮番突围,都没有成功。绝望之中,赵括决心孤注一掷,亲自率领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仍然遭到惨败。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

赵军见主将已死,就不再抵抗,全部向秦军投降。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就因为一个错误的国王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统帅而全部覆灭了。

同类推荐
  • 舰娘来啦

    舰娘来啦

    写打炮的书,真的只是打炮,海面上轰轰响的那种……算了不解释了
  • 千古炎皇帝国梦

    千古炎皇帝国梦

    炎国铁蹄,无坚不摧!沉睡雄狮,大梦初醒。
  • 特种作战

    特种作战

    特种兵龙翔奉命潜入滨海,侦破贩毒集团。龙翔一身正气,面对金钱、美女的诱惑,岿然不动,正义之剑,高悬于朗朗乾坤;浩然正气,涤荡污泥浊水。长剑如虹,上演一曲正气之歌。
  • 寂静的城市

    寂静的城市

    这是一部战争幻想小说,但这不是一部YY小说。小说的内容虽然是被人用烂了的中美大战,但作者在这里并不想以一个运筹帷幄的大将军的角度描写这场战争,而是以最基层的、士兵们的角度,来描写一场残酷的、不对称的现代战争。作者相信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场战争,无论它是否正义,结局是胜还是败,最受伤的依然是最无辜的平民。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外科浸淫疥癣门

    外科浸淫疥癣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主要内容分为姜霓编著的《铁马红颜(萧太后)》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萧太后传奇的一生。《铁马红颜(萧太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绝顶华娱

    绝顶华娱

    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一个地球的平世界,在这里,即熟悉又陌,熟悉是因为他跟前世有着极大的重合点,陌生是因为……什么?金庸没人?星爷是谁?耳熟能详的音乐找不到,广场上也没有大妈们的身影,看个小说吧,网络上也找不出前世那些大神和他们的神作,想玩个游戏,这都什么破玩意?LOL呢?我的世界呢?切水果呢?植物大战僵尸呢?没有,通通找不到,这是一个多无聊的世界,这是一个多梦幻的世界,这种无聊就让我用另一个世界的事物来洗刷掉吧!
  • 倚剑皋歌

    倚剑皋歌

    相传,宇宙初开,混沌本为一体,其内孕育一物,后世称为盘古,其顶天立地,气贯乾坤,化臂为斧,开天辟地,以身铸造万物,“世界”自此诞生……太古年间,洪荒蛮兽,神魔横行,天地浮沉,谁与争锋?主宰之位,继盘古意志消散后,万物生灵为之一战,致使乾坤动荡,天地破碎,原始世界崩为万千星辰,散布无尽虚空……且看人族小子,云信小儿自逐族中奋起,一路高歌,结识良友,红颜,神兵利器,再续一段惊天动地传奇……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殿下,妾身很低调!

    殿下,妾身很低调!

    她,是被遗弃府外自生自灭的镇国大将军之后,是笑里藏毒的紫魅毒仙,还是江湖中闻名的大判官。受无数追捧,黑白两道路路亨通,一双魔眼,未卜先知。他是东楚皇唯一封王的皇孙,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夺命魔尊,他尊贵高傲,亦正亦邪唯我独行,翻手云雨,一念之间。当她遇见他,他说:你不过是我眼中的一个小丫头,永远跑不出我的掌心。她说:你就算是整个天下的主宰,也要乖乖称我一声老婆大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代嫁丑妃

    代嫁丑妃

    他是北国轩辕王朝无人不知的十六王爷,战功无数,俊美无敌,他在战场是嗜血的魔,在朝野是鼎力的天。她是当朝丞相之女,本是千金之躯,却过得水深火热之中,六岁被逼离家,逃的过无情的家人,逃不过命运的愚弄,貌丑无盐的她却还要为妹妹代嫁,换来的却是他给她嗜心的痛。大婚之夜,他说:“慕容冰,你处心积虑的想嫁给我嘛?你现在得偿所愿了,但是我会让你后悔的,我要让你为自己的错痛苦!”她云淡风轻的说:“轩辕昊,如果可以我不想和你有任何牵连”表情那样淡然。可是只有自己知道心中听到他的话有多痛,这就是他念了十年的人吗?他一步步将她伤至最深,却在伤她的同时,发现一颗心早已遗失在她身。他突然发觉她是那么倾城,可是她却已与他渐行渐远了。轩辕昊:“冰儿,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光,离开你我的世界只剩黑暗,你别想逃,上天如果你要让我唯一的光离我而去,我会让这天下所有人都活在黑暗中。”
  • 文青是不是种病

    文青是不是种病

    二十六岁的李唯七看了十年网文,仍然忠爱小白和升级,对于文艺风深恶痛绝。然而在书评区讽刺文青病作者后的第二日,李维七车祸死亡,一个自称为“文青系统0号”的系统带他重生平行世界。从此,更名白安的李维七过上了幸(苦)运(逼)重(改)生(造)、冶(致)愈(郁)心灵的生活,并逐渐走(重)上(组)人(个)生(人)巅(三)峰(观)。
  • 萌学园之星宫花

    萌学园之星宫花

    大家好!这是羽霜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不要见怪。羽霜是学生党,可能会更很慢,但我会加油
  • 遗失的那两年

    遗失的那两年

    终究会离别,因为有相遇。我们的缘分也随时间的流逝缓缓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