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2500000002

第2章 88岁不老(1)

中国小儿外科创建人张金哲院士

11月27日,我第一次见到张金哲院士。其实了解一位长者无须太多,只要留心他的面容就足够了。

张老的脸清瘦清净清朗,一头银发也是光洁的没有一丝杂色。只有身体健康、欲望淡薄、内心清澈的人才会活出这样的面容。

我们是并排坐着交谈,因为他的右耳听力稍好些,我便坐在他的右边。我们挨得比较近,这使我的眼睛正对着他的手。那手,指尖纤细不见僵硬粗糙。我不敢相信那是男人的手、是88岁老人的手。而且从这双手现在的状态看,我猜想它应该还能做手术。

我2006年还做了手术,是在山东医学院泰山医院做的。按照张老的说法他从23岁开始上手术台做助手,到2006年谢幕,拿手术刀的时间长达64年。

64年,而我们的谈话仅只一个小时。我只有聆听的份。聆听一位老者心的瞬间灵动。

我们的话题从张老的“院士自述”开始。1997年,他当选为工程院院士时总结人生写了四句话: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

他说,记不清多少年之后,有一回电视里访问裘法祖,裘老对人生的理解也有四句话,而且也是一二三四: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我们之间没有通过气呀,张老不可思议世上竟有这等巧合!

当然毕竟张老是张,裘老是裘,一位在楚地,一位在北国。裘老是一切看空了,张老则是至今不肯“脱俗”。

他承认自己的四句话是日积月累慢慢明朗而且坚定下来的。他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他的“努力”和他的“宽容”,说白了就是两项——做事做人。做事需努力,为人且宽容。

我注意到他在“努力”的前面用了“一生”这个限定词,足见他从时间上压根就没有给自己留有偷闲的余地,须尽一生所能。

想来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且有些“唯美”。

张老诙谐地自谦我是达不到成佛的境界了。但他坦承:我的想法是现实的,也是自己追求的境界。至于努力的结果怎么样?他笑笑,只能说努力了。如此说来,他绝对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总是带着明确的目的,看中结果,而且有点浪漫,有点玄。他却只在乎过程,而且出奇地实在。

此前我从相关资料中了解到,中国有专业形式的小儿外科最早现于北大医院,那是1950年,医生只有一名,就是张金哲。那年他30岁,是住院总医师。

有关1950年还有一段真实的记录。八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年轻的张金哲有幸到会。会上,他当着众多医学前辈的面,大着胆子把积郁心里的话说了出来——从临床统计情况看,12岁以下的外科患儿几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丧命;新生儿皮下坏疽病的死亡率将近百分之百;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并不复杂,死亡率却很高……最后他在向大会发出求助的信号:如果我们有专门的小儿外科,问题就不会这么严重了……可以想见,那一天他在说此番话时急切和痛心的程度。我推想,他当时的发言在现场专家们的心里留下的恐怕只有一个声音——救救孩子们吧。当即,诸福棠教授点将张金哲,让他创办中国的小儿外科。回过头来看,诸老把开启一个学科的钥匙交到这双手上实在是件幸事,既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幸事,更是中国孩子们的幸事。

之后57年,应该说是张老一部为中国小儿外科事业努力的历史。其间他的外科思路和他的手术技法曾被一次次地推为轰动一时的新闻,继而又被一行行地编著成教材,最后又被一笔笔地写入院志或史料。怎么说呢,这是经得住时间打磨,砸不烂,打不碎,蒸不熟,煮不透,响当当、硬邦邦的东西。我自知没有能力将这些绵延于不同时期的东西表述清楚。

张老的谈话比较轻松,没有刻意,在诸多的成果中他说到了“先天性巨结肠”手术。

他说,上个世纪60年代,新生儿的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率占到肛肠外科的第二位。那时国际上推崇的方法是做三次手术:第一回把肠子先拿出来,在婴儿肚皮上做个瘘;第二回清空肠子,把缺乏神经纤维细胞的病变肠子切除掉;第三回再把肚皮外的瘘接回肚子里。这样来来回回得开三次刀。

那时我们的家长对这种方法根本接受不了。现实环境是我们连洗澡的条件都没有。那个年头,当大夫一个礼拜才洗一回澡,还得到手术室去蹭。一般人到哪儿洗澡去?然后要让这些没有洗浴条件的家长们再去弄个浑身哪儿哪儿都是大便的孩子,实在不现实。你说洗不洗?怎么洗?洗不好孩子得肺炎了。还治呀?不治了。

1962年我们医院有一个大夫从苏联系统留学回来,给新生儿做了这种手术。开第一刀之后他给100个孩子发了100封信,等待着他们的二次、三次再回来。结果真正回过头来做二次手术的孩子没有了。那时候做这个手术只有我们儿童医院一家。孩子都哪儿去了?没了,不会回来了。

他不否认,其实外国人也面临同样的困顿,说是给孩子先做了个瘘,过会儿大夫下班开着车,看见电线杆子底下包着个孩子,下车一看就是他手术的那个孩子。死了,扔了。他们也知道这招不灵。

那时候我只有一个想法,把开三次刀精简为一次。我采用密闭的手术,不在肚子里打开肠子,将肠子拖出肛门外做切除。记得那时一次手术下来我们的白大褂可能要撤换几次,但孩子肚子里没有一点污染。然后我们用自己设计的钳子斜着夹住创面,等待伤口自行愈合。几天后,钳子会随着干瘪的肠壁自然脱落。

他说,其实这种手术最早是法国人Duhamel发明的,他的钳子叫Cocker氏钳。但是在使用中我们发现它有不少缺点。首先两个钳子又大又长,那样的家伙摆在婴儿的两腿之间,挨着稚嫩的皮肤很可怕,于是我们把钳子的长度缩短了。

不久在手术中我们又发现,Cocker钳子的牙齿设计在最外端,钳齿在这样的位置很容易伤及幼儿正常的肠壁,要知道那些薄得近乎透明的肠壁,一旦破漏了便会引发盆腔脓肿,这是要命的。于是我们再次改进Cocker钳,把牙齿设计到靠后的位置。让钳齿咬在即将萎缩脱落的肠壁上。

说到这时,张老用他纤巧的左手食指搭在右手食指上,做出一个重叠的手势。他说,“Duhamel”手术还有第三个缺陷。你看,直肠与结肠的吻合是这样相错的,这就很容易形成“盲囊”,这个“盲囊”日后少不了找麻烦。于是我改用环形钳进行斜吻合,这就避免“盲囊”的形成……

张老认为,任何的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不足开始。有缺陷才令人思变。思变是好事,事物总是推陈出新,“张氏钳”就是在“努力”中慢慢地成熟起来的。这种方法在上个世纪60-90年代一直很盛行,从此手术不再有噩耗相逼。

我似乎稍稍明白了一点,一个医生的不懈努力意味着什么,那是在一步一步地为病人找回活下去的机会。

1964年,张老在开罗第一届亚非医学大会上,介绍了自己完成的74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他的“环钳斜吻合”手法,折服了不同肤色的同行们。“环钳”也在这次会上被尊称为“张氏钳”。

但是世上的发明创造也没有哪个不存在缺陷。张老哈哈大笑,“张氏钳”也好,“张氏膜”也好,“张氏瓣”也好,虽然曾轰动一时,到头来不也统统淘汰了吗?他清楚世间万物缺陷是永存的,所以努力永远没有终点。

到了1999年北京儿童医院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开始采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的手术。至此这类手术根本不用开肚子了,连一次刀都不用了。

接下来张老的话似乎已经不局限于医学的问题。

他回忆,那年头没有一个工厂给我们做这些手术器械。但是我有办法,我喜欢自己动手,我的家里什么台钳、钻、锯、凿样样都有。难怪,医院的同事们背地把张老的家叫“张金哲作坊”。

那时候,我到哪儿都能买到螺丝钉、铁丝、铜片什么的。遇到手术中缺的东西我就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制作。遇到不顺手的东西,我就拿回家修整修整。那时候大到麻醉机、氧气筒我都敢把它拆了修理。

被国际同行尊称的“张氏钳”也是张家作坊的产物。张老说,我开始就是买的锁门的钌铞。我把钌铞的主页中间部分挖空,拿砂轮把毛糙的边缘打平了,然后把钌铞两页之间加上旋转螺钉,保证它可以任意调节松紧……

我终于明白了,那些被世界医学史记载下来的,以“张氏”命名的各种器械,竟是如此造作出来的。可爱就可爱在张老至今对那些土造的东西没有半点嫌弃:钌铞都是钢的,弹性很好,也很结实,大的小的都有,手术中使用起来方便而且很有效。

那是不可思议的年代,没有那么些的规章条例,于是许多发明从张金哲的工作台上飞了出来,尿道夹、简易气管切开刀、吸引器等大大小小的器械至少有五十种之多。他说,我们先在动物身上试试,行;再在尸体身上试试,行,接着就上临床了。

同类推荐
  • 红盖头

    红盖头

    《红盖头》是一部读起来让人酣畅淋漓又耐人寻味的小说。女主人公颇有脂粉英雄之意却无奈受着命运的嘲弄,在跌跌撞撞之中被引向未知的人生。作者阿娜尔古丽写透了女人,娓娓道来深宅女人的爱恨贪嗔痴,故事高潮迭起,用极致的手法完成了对女人自我的一次深刻地剖问!文中的翠莲注定是一个传奇。她嫁入顾家,成了漩涡中心的“掌柜子”;她大权在握,步步为营、机关算尽。纵使她八面玲珑,也改不了命运的轨迹:爱情渐行渐远,亲情若即若离。就如当初轿中的那顶红盖头,凄艳得如滴血的玫瑰,在路上缓缓行走。
  • 女少年

    女少年

    小女孩儿梁悠悠从5岁开始经历的各种成长之怪现状。涉及内容有家长婚变,亲子关系,校园生活,宠物,逃学,偷窃,幻象,寄养,离家出走……等等系列事件。涉及情感有快乐,孤独,叛逆,怀疑,冷漠,对抗,忏悔,信任和爱的建立……等等对心理变化的挖掘。由于内地“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兄妹”成了历史,这是一部怀念亲兄弟姐妹关系的小说……
  • 破碎的时光2:大结局

    破碎的时光2:大结局

    一路走在人生巅峰的纪忆,没想到有一天会被自己爱的人亲手推落谷底。而随着更多事情的发生,真相揭露的那一刻,纪忆才意识到,所有的幸与不幸都是假象,只有早已回不去的曾经。她只能期盼记忆里的“兔兔”和“熊熊”,能在另一个次元里彼此相拥,永不分离……当爱情、友情、亲情在时光里破碎,还有谁会在急景流年里,奠念那一年的往事前欢?
  • 旧院

    旧院

    《旧院》写了三代之间扭曲的关系格局,姥姥是“男人”,姥爷是“女人”,姥姥是奶奶,姨夫是舅舅,女儿是儿媳妇,儿子是女婿,母亲是婆婆。付秀莹的笔极细腻,母女之间、连襟之间、姐妹之间的小恩小怨写得风生水起。《旧院》没有浓妆艳抹的着墨,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轻描淡写,以一颗平常心娓娓道来。
  • 红顶商人胡雪岩6:悲凉醒世大结局

    红顶商人胡雪岩6:悲凉醒世大结局

    大清首富胡雪岩,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遇贵人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很快成为杭州巨富;王有龄兵败自杀,胡雪岩改投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垄断金融,操办洋务,阻击外商,筹措军饷,30年间扶摇直上,直至富甲天下,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衔,大富大贵,无人能比;更乐善好施,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
热门推荐
  • 罪之救赎

    罪之救赎

    传说,天谴是血星的伴生……传说,天启与天谴是死敌……传说,血星与妖星指腹为婚……传说,命运预言者是天启的追随者……传说,这个世界是命运开辟的战场……传说,龙幽是某个世界的皇族的姓氏……传说,一切的一切皆是传说……天下覆灭之时,救世主何在?天下亡,王者现。如若我想,天地共主!
  • 浴火的文明

    浴火的文明

    亿万年的自然变迁,造就了我们灿烂的世界。从钻木取火到核能时代,从结绳记事到大数据,从嫦娥奔月到阿波罗1号,从神话到现实……七八千年的智慧积累,创造辉煌的文明时代。一次意外的地外文明接触,给地球文明带来了灭顶之灾……林逸,22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命运让他来到了21世纪初,这一世他能否带领人类摆脱灭绝的命运,挽救地球文明,地球文明可否浴火重生,又能否在浩瀚的宇宙文明中永垂不朽……
  • 恨海

    恨海

    “好姻缘是恶姻缘,说是牵来一线!”小说的艺术技巧比较圆熟,结构上采取二线并进式方式,两对情侣的故事衔接严谨,富于创造性。描写细腻,委婉含情,全篇充满感人的悲剧气氛,把爱情悲剧和社会悲剧巧妙统一起来。
  • 地质之光:李四光的故事

    地质之光:李四光的故事

    本书介绍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李四光的故事,他在很多方面的都有很高的造诣,为中国的石油工业的研制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 北齐沐血

    北齐沐血

    这块血红色的玉玦从我出生起就陪伴着我,还有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是一个五官清秀的古装女子,她告诉我她叫乐陵娘娘。直到那一天,我作为一名缉私特警去追踪几名盗墓分子,那个奇怪的梦终于终止了!那一天,血月、孤坟、金棺、僵尸……而我梦中的乐陵娘娘竟然就是那个僵尸,她也有一块同样的血红色的玉玦,和我的一模一样!她是谁?我和她签订了生死状,是血的契约!她要我去完成一桩千年未了的夙愿,我则拥有了她给予的神奇力量!我的目的地是北齐——中国历史上的禽兽王朝。在这个疯狂的时代,没有道义,没有仁义,没有情义,也没有侠义。想要活着,那就得和他们一样疯狂!想要活的有尊严,那就得比他们更疯狂!北齐,我只能一路沐血!
  • 细节决定健康全书:影响一生健康的2000个生活细节

    细节决定健康全书:影响一生健康的2000个生活细节

    《细节决定健康全书:影响一生健康的2000个生活细节》是您全家健康的百宝箱,全新的细节资讯,为您送上健康的行动指南,让您轻松地登上健康快车!健康高于财富!身边许多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生活细节,不注意就会成为健康的隐患;生活中很多固有的观念,有可能正在吞噬着您和家人的健康;一些自以为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同样会对您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本书是在参考国内外大量前沿资讯的基础上,从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健康细节入手,向读者科学地讲述了与生活密切相关,却又极易被忽视的健康细节要领,重新规范了现代人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全新的健康观念,给所有关心健康的朋友们以科学细致的指导。
  • 我的数学天才

    我的数学天才

    我们从小便相识但有的不是浪漫温馨而是见面就掐但现在我们是相濡以沫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去爱是你教会了我爱情......南陌,我只想说我欧以沫,会永远在你身边爱你,喜欢你,珍惜你——数学蠢材。欧以沫我们从小便相知但有的不是唯美温暖而是见面就掐但现在我们相爱相杀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去爱是你教会了我爱情......欧以沫,我想说我南陌,会永远在你身边爱你,喜欢你,珍惜你,呵护你——数学天才。南陌
  • 星斗传奇

    星斗传奇

    中华古神话中的星辰之力,异世中的流传,因果循环一个中国的军人,有着龙的传人的自豪,为了回家,为了回答自己的祖国,为了在他乡好好的活着,他毅然走上了,战斗的道路
  • 幸运与倒霉

    幸运与倒霉

    所谓的金手指月初那天是倒霉的,月中的那天幸运。随着修为越高,发生概率减少。很鸡肋有没有!
  •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