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2500000036

第36章 医者,先为仁(2)

“你看,本子上写着:在浙江医院……局部麻醉,于右侧大隐静脉切开,X光下插入导管……接着安装美国CPR公司起搏器……”

“这个起搏器是在香港买的,那时还没有开放,到香港像出国一样。我去买这个起搏器的时候,层层审批,一道道办手续……”

“你往下看,这是唐某1997年的手术记录,虽然这时候我已经做院长了,但是,我还在做手术。上面记录着手术情况,在什么地方做的,当时诊断的是什么情况。我的老病人来了,一般还是我为他们做更换……”

医院已经给每个病人建立了病历档案,又干吗还要再另外保存一份记录呢?

“那个病历放在医院,用起来不方便,还要到病历室去调档案。我这个本子随时可以看到,而且很细致,全部都有的。”

高炎边说边翻病历。

“就是这个病人,林云兰,现在还在,当初是从浙江省中医医院转过来的,1989年12月5日做手术,安装起搏器;1996年10月6日,在我们医院更换第二台。当时,她听说我要调走了,很急,赶着来,对我说,你给我换了再走。我在调走之前给她做了更换手术……2003年10月,她再次到医院更换第三台,是永久性的。我立刻拿出本子,她的资料清清楚楚,情况怎样、怎样,当初是怎么做的,用的什么机器,手术过程……”

这么有价值的资料,可惜当初没有电脑,就是手写,终不免有翻烂的那一天。

“这么多病人要来随访,不一定能找到我,做院长很难控制自己的时间。后来,我就把这本子交代给一个医生保管,他做导管一直跟着我做的。我跟他说,千万记牢不要丢掉,所有病人资料都在这里。我虽说时间不由己,但是,病人知道我调到哪里,硬是找到哪里。我手上没有本子,一些资料记不住了,很不方便。我只能打电话去问他,特别是一些参数。他看我做了院长还是离不开这个本子。后来,有复印机了,他把本子复印之后,把原本又还给我。”

“别人说我,做医生做得名气很大。我说,什么大不大的,就是从小医生积累起来的。”

2003年春,再次成为新闻焦点人物,他说,是因为个性……

“我这个人不喜欢温吞水,我有激情。为了工作,我可以几天几夜兴奋得睡不着觉。每周的事情每周必须完成,每天的事每天必须完成。我有时躺在床上想起一件事,马上会爬起来,趴在书桌上把它写下来,第二天早上起来把它带到医院。”

“还有一个习惯,每晚梳理当天的工作,这叫回顾、排查,一天中该做的事到底做到没有?每天要做的事情,每年要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我的工作笔记上都有记录。”

“人要正直,要友善。这是从小受的家庭教育,做领导干部也好,做医生也好,做普通人也好,需要有一个素质基础。这是做人的基本的底线。医院里的人对我的评价是:真实,不虚夸。”

“我的实事求是是有名的。一到关键时候就出来了。2003年开春,杭州发生SARS。这么大的疫情从天而降,我当时是传染病医院的院长。”

“省领导部门很急,人命关天。他们要求我在两三天内把在传染病医院里所有的其他病人全部转出医院。当时,我不同意。轻的病人可以暂时回避,但还有些重的不能出去,必须隔离。当时的情况,医院里很多病人正躺在病床上,怎么出去?到哪里去?一下子让我叫几百病人全部出院,顾了SARS,那么多其他传染病病人怎么办?我坚决反对。”

“但是,我同时表示,SARS病人我保证接收,来多少接收多少。我有办法把传染病人与SARS病人隔离开,并且保证不发生院内二次感染。我当着领导的面发誓,如果发生院内感染,我全部负责,甘愿就地免职。”

“当然,我还有自己的小算盘:医院要生存,病人全部出完了,我的收入从哪里来?政府虽说给我补助,那是挂在账面上的钱。我心里不踏实的。”

“当时,省主管部门一位主要领导坚持己见,不同意我的方案。他看我这么拗,不听从命令,气急之下拍了桌子,红了脸。我不怕,你拍桌子,我也拍。当时,我一巴掌下去,在场的所有的人都吓坏了。拍桌子也不行,我还是那句话,我有把握!”

“其实,之前,我一直与广州、北京保持着联系,每天在通电话、在请教,该怎么隔离?怎么预防?怎么避免传染?别人的一套措施我已经非常清楚。所以,我有把握做到万无一失,有底牌,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结果,全院病人一个没有赶出医院,SARS病人收治得很好,而且如我所料,也没有发生一例院内交叉感染。事情过了以后,那位主管领导见到我,格外地感激,他专门拉着我的手说,你们辛苦了。”

“说实话,医院做院长很难的,很不容易。威信和威望是靠自己树立的。权威,权威,‘权’可以是上面给你的,但是,‘威’是要靠自己做出来的。”

看高炎角色变迁

旧事重提

我第一次见到高炎是2006年,他那时已经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了。而且之前他陆续在市属的四家医院出任过院长一职,那年他医院管理的经历已经十载有余。但是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职业角色依然偏重于医生。

高炎行医出名很早。他1977年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1978年便有报纸登载了他的消息——杭州市第一例心脏介入手术顺利完成;起搏器临床应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55分钟的患者获得成功……

有关高炎的报道最轰动的一次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的《浙江日报》用了整整一个版面的篇幅,力图把高炎打造成好医生的典型。

这件事情的起由来自浙江省委组织的一次民情调查活动。那次省里的干部在民间走访,路经湖州,在一户普通农家院里硬是被男主人缠住了。这是个性情固执的农民,尽管他要反映的事情已经远去数年了,但是看得出对于他那是一段必须告之天下的头等大事。

原来男主人讲的是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有个医生,这个医生如何、如何的好。他认定省里来的同志一定有办法,于是苦苦恳请他们无论如何帮他找到这位好医生,以便了了他积蓄多年的遗憾。其实情绪激动的湖州农民诉说的好医生就是高炎,那时他在市第二医院心脏内科是一名主治医生。随后,高炎的事迹便被敏感的报社记者追踪起来。

记者找到高炎时,早已淡忘的小事突然被重提起来,倒是搞得高炎很被动,甚至让他脸红。他说,哎呀,那是1982年的事情了,不值得提了。

来访的那位记者也不是个善罢甘休的人,他一再追问,认定事情绝不那么简单。他向高炎摊牌,人家病人反映你这个医生和其他医生不一样,你不怕病人嗦;你自己做手术而且自己抬担架;你白天做手术晚上还要查房看病人;而且你对城里人和乡下人一个样……

面对记者的步步追问,高炎只得笑笑,他说,那个年代,我们用的起搏导管不像现在这么精致,手术过后搬动病人的时候就非常有讲究了,稍有不当,可能也就那么一个“寸劲”,导管极有可能移位,甚至滑脱、跳掉。所以那段时间手术后,最保险的做法是自己抬病人,因为只有医生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搬动病人时能顺势而动……其实这样的状况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记者还是不依不饶,他说湖州的农民又何止这些,人家的原话是,“哪有这么好的医生,中午下班时间了,饿着肚子给我看病,我一次次劝他先吃饭,他就是没舍得把我放下,直到两三点钟把我送走……我人走了,心里却挺难受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想起这事心里就不安呢……”

经过记者反复的提示,高炎总算想起来了,“有这么一位湖州的病人,那次他是手术后到医院复查,非找到我不可。医院其他接诊的医生告诉他,高医生在外面开会去了。结果,这个病人既不让别的医生看病,也不走,就牢牢地等在那里。这样一来,其他的大夫只好把电话打到我这儿。我当时正在杭州的郊区,离医院蛮远的,接到电话我匆忙赶回医院,已经是中午了。到了医院,我当然要先给他看病,所有该做的事全部给他弄完。中间病人是几次提醒我,让我先吃饭,我说这个不要紧。

“为什么不要紧?我心里说你们路远呀。湖州到杭州,现在高速路一个小时就到了,那个时候,三四个小时的车路才能到县城,而且往返的班车没有现在那么多。到了县城以后他们还要坐船才能到乡下,湖州是水乡那……我抓紧点时间,他们不就能赶上下午的最后一趟长途汽车么……”

就这样,当时高炎越是解释,记者越是觉得他实在,可敬。随后这位叫易先锋的记者笔触生花,写出了洋洋数千字的文章。

记得第一次和高炎见面,印象最深的还有一本属于他的、作为医生的、独一无二的病例记录本。那是一本三十多年前,纸张粗糙,横条的学生练习本。本子保存得相当完好,里面的字迹是手写的,图是用钢笔画的,墨迹是上个世纪中期最常用的蓝黑色墨水。不同的病人名字下面,还间或贴着心电图的报告单。

这个本子记录着高炎经手的每一位病人:第一个病人,67岁,南京市的,1977年11月5日11点做的手术……第一次手术,第二次手术,第三次手术,每一次手术都有记录,还有家里电话;病人孙席珍,74岁,杭州大学老教授,1980年8月28日手术……局部麻醉,于右侧大隐静脉切开,X光下插入导管……安装的是美国CPR公司起搏器;病人林云兰,1989年12月5日做手术,安装起搏器……1996年10月6日,更换第二台……2003年10月,再次到医院更换第三台,是永久性的……

记得当时高炎对我说,医院给病人建的病历存放在档案室里,用起来不方便,我这个本子带在身边,随时可以翻看,每个病人的情况可以非常熟悉。就是这么些普普通通,又点点滴滴的事情,当然也同样感动了我,2006年夏天我又原原本本把这些琐事写给我的读者,题为“医者,先为仁”,讲述得多是高炎行医的往事。

其实那次访谈中我已经觉察到高炎作为管理者很有个性。

他说到2003年春,杭州出现SARS病例。高炎当时正好在市传染病医院当院长。这么大的疫情,必须是万无一失。浙江省的主管部门当即指令高炎,必须在两三天内把传染病医院里原有的病人全部转出医院。军令如山,谁人敢违令?高炎敢。他的态度很明确,重症的传染病人必须隔离。SARS固然紧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它传染病可以放纵不恤,那么多重症的传染性病人正躺在病床上,怎么出去?到哪里去?他无论如何不能通融此令。

同类推荐
  • 红杏出墙记7:风波背后

    红杏出墙记7:风波背后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留学生

    留学生

    小说记录了主人公易添及其一群情投意合的留学生朋友独特,有时甚而荒诞不经的成长、恋爱、留德历程。由于大多没有父母伴读,寂寞、虚无、叛逆成为他们在德国留学的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主题。他们在这种孤寂,近似隔绝的环境中慢慢磨练了自己,语言班学习、学籍登记、缴纳保险、租赁房屋、拼伙做饭、打临时工、参加各种派对、到申根国家旅行,一切的一切,他们必须亲自完成,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会因此而迅速自立并变得成熟、抗压,小部分则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而无法自拔,最终走向彻底的虚无、崩溃。
  • 又见废都

    又见废都

    小说记录了导致各种心理病征最为高发的时代,一群都市70后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职场、事业以及精神世界,可谓当代社会白领阶层的情感报告与心理病案。情感饥渴、爱无能、谎言、妄想、幻视幻听、暴饮暴食、习惯被精神绑架……故事弥漫着深重西安气息,其实不过一段假语村言,因为它可以在任何城市发生。
  • 铅笔债

    铅笔债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千舌舞

    千舌舞

    一个荒落的深山,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一座废弃的军马场。支教教师唐九月,一次喜宴之后,被好友赵喜悦告知了一个骇人的秘密。此后,赵喜悦神秘失踪,生死未卜。紧接着,带血的神秘县报、洒落一地的舌头、老马场里的鬼魅、床底的黑骷髅、山林里的逃犯都与这个小村子缠绕在一起。友情、认知、信任一切都被打乱,唐九月几次试图接近真相,却如抽丝拔茧,越陷越深。灵魂的肮脏,也许真的需要明亮的鲜血来润洗,怨恨浸染了夜色,谁会是那个一直站在她身后的嗜血人……她,能否打破荒村的咒怨……
热门推荐
  • 寒门孤儿的商业帝国

    寒门孤儿的商业帝国

    他出身寒门,却又生于传说中的风水宝地,童稚少年,确真表现出高奇才气,从小就被家族寄予厚重的寄托与希望,历经一次次奇遇,受到一次次培育,所有的历练都是极大人生财富,长大后势道却一次比一次衰落,成功、失败,再成功、再失败,起起伏伏,朋友的背叛、亲人的离散、敌人的打压,一次又一次的算计,一个又一个圈套,令人目不暇接,防不胜防!但是………
  • 失落神迹

    失落神迹

    神迹时代后,世界被忏悔者的恐惧所笼罩,连神也抛弃了萨瓦达大陆。有一群人不想这个世界被他改变,于是往过去送回一个人,希望改变这个世界。于是旧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故事开始诞生。这是一个西幻的世界,有魔法,有骑士,有精灵和兽人,所以也会有传奇。巨龙能展翅高飞,我为何不能鸟瞰这世界?
  • 三国之疯狂系统

    三国之疯狂系统

    帝泽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在一次偶遇中通过一块“白玉”穿越到了三国时期。“什么,你说刘备派十万大军杀过来了。”看我在商城了兑换一枚导弹炸死你娘的。“郭嘉,你说我们没粮草了。”看老子现在就去商场买三十万石粮草。
  • 遗弃栀子

    遗弃栀子

    他步步紧逼,她再次落入虎口,不温不火的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命运的坎坷再次来临,厌诗绝想彻底远离这个男人,结果发现自己怀孕了………
  • 无情杀手三世恋

    无情杀手三世恋

    为什么老天要如此对我?我做错了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惩罚我。哈哈哈,三世,三世终有花无果,啊——。落花有情,流水无意,情根深种,识人不清,众叛亲离,终得魂断殇的悲惨结局。但愿,此后生生世世不会被蒙蔽双眼
  • 星辰之座

    星辰之座

    真的只是因为巧合吗?很多事情都不是帮你,而是你知道的实在是太多了!是吧,上官枫阳?
  • 蛇郎君

    蛇郎君

    本以为心爱之人战死沙场悲痛难过之时,他却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相公没有死?然而此相公非彼相公,他既温柔又体贴,却让人感到陌生。没关系,许久未见,陌生是正常的。唉呀呀!她的相公是蛇变的,妖怪啊!救命啊!哼!以为她小女子好欺负是不是?骗她心还不算,竟然还想让她为他生小孩。是可忍,孰不可忍,俗话说一女不侍二夫,敢这样欺负她!走着瞧,且看看小女子怎样对付大妖怪。
  • 亿万宝宝,爸爸去哪!

    亿万宝宝,爸爸去哪!

    顾子堔,钻石单身男人,所有女人梦寐以求下嫁的男人。某天却意外收到快递包裹,白捡一个聪明的儿子!崔云曦,单纯善良的美国华裔女孩,所有男人想娶回家做老婆宠爱的女人。某天一次善意的援手,却被某个男孩拉住认做妈妈!“宝贝,我不是你妈妈,我还没有结婚,哪来的孩子!”某女惊讶。某小宝眼睛微微眯起,踮着脚尖趴在崔云曦的耳边悄悄说……
  • 我是藏獒

    我是藏獒

    藏獒是世上拥有最纯净灵魂的神犬,它们心里只有忠诚和战斗。藏獒串儿并不是纯种藏獒,为此它有些许骄傲,亦有些许自卑。它跟随主人王兵一路从东北到西藏讨生活,既为了保护主人,也为了寻找亲生父亲。然而当主人王兵灵魂扭曲不断杀戮的时候,当亲生父亲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时候,串儿为了保护雪山上的生灵会如何选择呢?
  • 黑暗笼罩下的世界

    黑暗笼罩下的世界

    一个漆黑一片的无穷尽的世界,没有自然光,每个生物都有着能够看穿一切的慧眼。这里上演着一幕幕杀戮的惨剧,谱写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