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2500000046

第46章 他们在创造一种可能(1)

王玲探索医疗价格回归

2005年12月19日,北京市上地医院正式开院。这原本是一家二级医院,床位158张,隶属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管理。但是它的出世确有平地惊雷的震撼效力。原因很简单:“已是悬崖百丈冰,独有花枝俏”。

现任院长王玲记得,那天“剧冷”,是北京市多年来少有的低温。也许真正的寒冷来自于人们的心理。事实是,中国境内医疗价格已经飙升到大众难以承受的极限。在这样一个冷酷的现实面前,忽然有一家医院打出“平价”的字眼,展现“惠民”的姿态,简直就像黑夜中划亮的一根火柴,寒风中战栗的一支腊梅,稀罕得让所有关注它的人揪心。

北京市上地医院的面世需要极大的勇气,他们要面对几乎所有的同行,他们要对居高不下的医疗价格拿出一份否定的报告。这无疑是对盛行与潮流的反叛。自然,这么一家大冬天开张的小医院难得行内正视。

事实上除了同行,包括那些被高涨的看病价格搅和的身心疲惫的患者们,也多是心存疑虑。毕竟这消息太突然也太离谱,人们已经受伤的心一时还难以适应。

政府的态度则很明确。开院的当天,卫生部医政司领导、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海淀区四套班子领导、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亲莅祝贺。春节前夕,卫生部部长高强、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专程赶到这个位于北京西北角的偏僻地儿的小医院,慰问了上地医院初创期的百多名医护人员。海淀区公共服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于小千更是寄予这家医院特别的期望,“上地医院是海淀区2006年的创新工程”。当年6月,海淀区委区政府举办的创新大会上,上地医院被评为创新品牌,这也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医院工作的肯定与支持。

数月来,互联网上有关上地医院的说辞种种,褒贬不一。还有不少较劲儿的人或真或假、或明或暗地深入实地,为的是找找诱人的、实惠的感觉,也不排除是为了探查一下“不为利益所动”的真实性能有多大。好事的人们兴趣点普遍放在上地医院的价格上。末了,各种不同的心态至少有了一个趋同的结论——这里的价格确实低。

他们的价格为什么低?

用数字说话

北京市上地医院院长王玲和业务副院长聂素坤,2006年8月14日,也就是医院开院将近八个月的时候,对医院的运行状况公开了一组数字:

截至当日,医院接待门诊病人八万多人次;住院病人3000多人次;目前的日门诊量达到600人次左右。从就诊的发展势头看,病员的数量平均每个月以百人的速度递增。

值得注意的是,上地医院平均住院日仅为5.5天。而大医院这个指标几乎不可能低于两位数。

更惊人的是,这里的价格实况:门诊次均73元;住院次均1500元。

过度、虚高所在

上地医院看病价格的低廉确实惹眼。

据王玲院长介绍,这家医院的主打学科是妇产科。之前的八个月,他们接待的产妇已达2100多人。这其中80%是外地民工及家属。这样的趋向已经让他们无形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北京市海淀区流动人口定点分娩医院”。

他们的低标准价格在妇产科最为显现:一个顺产的产妇收费1000元左右。这其中包括床位、胎心音监测、分娩和产后护理等所有的费用;剖腹产的费用在2500元左右,实际操作下来,平均费用只是2100元。而北京市一般医院剖腹产的最低价格纪录是4000元。当然这之中并不存在可比性,档次不一样,像“和睦家”这样的外资医院,一个剖腹产的价格是以美元计的,为6000美元。

聂素坤说,这样的标准他们是经过严格的挤压测算出来的。比如床位费一律30元,这是当今产科病房中母婴同室、带卫生间的国家最低价了。相比较,假如放在其它医院,床位费可以从30元起价,之后150、200、300、400、600、800、1500等大约有十个档次。

他们的产妇检查费也相当经济,一般只做必须的四项检查。这被他们认为是保证母婴安全的最低底线。相比较,一般医院孕妇仅做一个大生化检查就得300多元。其它更细化的检查费用便另当别论了。

为产妇做产前指导、建立大病历的价格在这里300元即可。而一般医院建一个孕妇病历需要700元左右。

产妇专用的伤口贴价格悬殊也很大,从9元钱到200多元钱。同样的功能,几乎没有两样的效果,上地医院自然是捡最便宜的。只是每个医院的消费理念不尽相同。

上地医院除产科之外的其它科室,同样体现着这种为低收入患者设计的最简易的服务价格:普通挂号费一律是0.5元,诊疗费3.5元。按照国家二级医院的物价标准,副主任医师应该是6.5元,主任医师应该是8元。上地医院一律按普通号收费。也就是说,他们把专家个人收入的部分列入运营成本中,而不是由患者担负。

上地医院开出的处方也有他特殊的比例结构。他们的处方平均按70元计,其中药品的花消只占到25%,检查、治疗的费用占到50%。而目前市面上一般门诊次均处方大约为300元,其中药品、检查的费用要占到90%。聂素坤说,“显然,我们的医药费用含金量高”。

药品的价格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并且国家允许医院在药品的进出中获取15%的批零差价。按理各家医院的药品价格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上地医院的价格有明显的便宜特征。聂说,他们只执行了5%的差价政策,剩下的10%他们是有意地让利于患者。从这位副院长的说话中可以理解为,如果不是因为药品营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损耗,这5%他们恐怕也会抹掉了。

上地医院处方的面额少还与他们开据的药量有关系。例如普通感冒他们只开三天的药,一般就是一盒,病人如果需要再开。一个感冒一次也就二三十元钱。

上地医院的医生在药品的选择上没有太多的余地,医院里一个品种一个剂型的药一般只进一个。整个医院的药品不过六百多种。如果在其它同级医院的药房里,药品的种类估计会在两千种以上。由于功效相同的药品在同一个医院里重复进货,恶性竞争便容易出现在医生开处方时的笔头上。竞争的焦点难脱利益驱动的因素,其结果走得好的药往往价格的虚高成分大些。

尽量地压缩一次性耗材的使用。不知何时开始一次性的东西进入到我们的医院中,这确实代表着一种消费的革命,它既是品质和文明的标示,但同时也是资源和价格悲剧的开始。上地医院根据他们服务对象的定位,基本上不敢去碰一次性的东西。每天,他们要把一车的敷料送到他们约定的地方去消毒。这一车敷料大概有二十包,包包捆扎得瓷瓷实实,这些敷料全都是人工洗出来的。他们把这些洗过的敷料重复消毒再重复使用。对于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一次性消费品的其它医院来说,这样的操作确实不多见了。这种重复使用的敷料可以使患者的费用降低很多。以包皮手术为例,一般医院需要400元,上地医院只需要90多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敷料起的作用。

原则上杜绝高档耗材。

比如,镇痛泵是分娩中常用的一种镇痛的材料。但是,一经用在病人身上,开价就是500元。

又比如,伤口拉链是一种看起来很粗糙的东西,直观的感觉还不及服装拉链。但是国家给这种东西的定价在三四百元。上地医院的患者自然是用不起的,他们还是老一套,用可吸收肠线,就是可以自然被人体吸收的那种缝合线。可吸收肠线的价格最多50元,之间的差价一下子就是七八倍。

再有疝片,是一些腹壁缺损严重的患者手术时需要的一种辅助材料。高质量的疝片要2000多元一个,最低的价格也要400多元。上地医院自开业以来,做了几十例这样的腹壁缺损手术,仅用过一个疝片。这个病人已经80多岁,而且是双侧、巨大型疝气(30多公分)。他们在征得病人同意的前提下,院方批准购进了一个疝片,价格在五百多元。其余的手术他们全部靠手工缝合。

另外,严格控制检查项目也是他们费用下降的一个原因。他们只检查那些与疾病直接相关的必须项目。医院现在拥有的设备:化验室,普通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仅此而已。

探索另类的医疗规则

低价格的高效法则

低价格策略并不意味着赔本。上地医院运营策略恰恰是迎合了市场一部分特殊人群的需要:这个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低收入人群的看病问题;一是解决流动人口的分娩问题。这两点恰恰是医疗市场中两个被遗忘的角落。

上地医院妇产科不到八个月,分娩人数超过2000人,平均每个月260人。从趋势看,递增的速度只有更快。他们在开业第三个月的时候,便显现出了对产科病员估计的严重不足,迫于急需,他们不得不开出了产科第二病区。从目前的发展势头看,很快他们会开出产科第三病区。因为八月份医院分娩人数已经突破400人次。这样的分娩量继续下去,到年底他们在北京地区的接生排名有可能仅次于两家妇幼专科医院,排到第三。

目前,上地医院产科的床位66张,而每天实际收住病人在70位左右。

据一些来上地医院分娩的流动人员说,过去她们这样的妇女生孩子多是找黑接生婆。理由只有一个,图便宜。那是双方需求下的默契:生男孩给400元,生女孩给300元了事。

有资料显示,“九五”期间,北京地区的产妇死亡率一直保持在十万分之二十以下。这个比率与国际中等发达国家基本持平。但是近年来,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北京市孕产妇死亡比率已经不再维持在这个较低的水平了。

你要遏制这种生育方式,就要为这部分人群创造出安全的分娩环境,而争取她们走进医院生孩子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把价格降下来。上地医院无形中承担起了这样的责任。

同类推荐
  • 2012年短篇小说选粹

    2012年短篇小说选粹

    这部短篇小说集,是编者一年来的阅读所得。我相信这些小说的作者,都认真地从事着创造性工作。他(她)们不仅是现实生活强大的观察者,也是当下和历史的沉思者,更是小说艺术的行家里手。阅读的乐趣,就由此而生。
  • 爷爷进城

    爷爷进城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裤裆巷风流记

    裤裆巷风流记

    本书主要写的是苏州小巷里的人情琐事。浓郁的文化特色,生动的苏州方言,使其字里行间弥漫着真实可感的人情味。
  •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许你东向有晴风

    许你东向有晴风

    所有人都知道许东品很爱晴风,这份爱的厚度甚至不比于骆少,但是晴风的无名指最后套上的是于骆为她挑选的戒指。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会得到回应,也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以圆满告终。很遗憾没能陪伴你到未来,很高兴曾参与你的人生。东品东品,东边有人来,品阁夜闻香,晴乃朝夕雨,风过四季天。
热门推荐
  • 皓水莫负

    皓水莫负

    那人如桃花林里的谪仙,一双淡漠的眸子好似看破世间红尘。那人孤独十余年,笑容早已化为淡漠。但是那人的笑容却只为他绽放。“以后师父去哪,我就去哪。”他小声道着。“莫要随意的立下如此重的誓言,因为以后是否能做的到还不一定。”那人却用一贯淡漠的语气,轻声的说道。“我就想一直跟着师父,所以我一定办得到。”他说得信誓旦旦,而在后来知晓事实的真相之后,不知道自己能否继续履行当时的诺言。小紫的新文,是师徒文文~亲们多多捧场呀~
  • 血色剑道

    血色剑道

    一个人要想成为真正的高手,必须经历两件事,那就是享受孤独和习惯寂寞,因为孤独是大悲大痛大悟后的归属,寂寞是内心成长顿悟后的升华,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高手。不敢直面最真实的自己,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执念。解释,澄清,或许只有鲜血才能让世人看清……
  • 溺宠匪妻:二嫁高冷男神

    溺宠匪妻:二嫁高冷男神

    以前呢,我相信啥青梅竹马,毕业就领证。然后呢,在领证之后,婚礼之前发现原来青梅已经发了霉,可偏偏这颗发霉的还有人抢着要。好吧,渣男你喜欢你拿走就好,谁让我‘软弱可欺’呢。不过坏人自有天收啊,瞧瞧这发霉的青梅带着他小相好的,开公司,公司破产,买房子,房产商跑路,生活事事不顺,最后结局凄惨,可怜可怜啊。原本以为她只是一个婚姻的失败者,生活中的弱者,一脸可怜兮兮任人欺负的模样,他本想远离,却意外发现了她眼中的狡黠与得意的笑容,兴起,调查。却发现原来她的前夫所有的种种不幸皆是出自她手,那种种计谋即便是他也不得不叹服,果然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于是,纠缠,这样一个善于伪装的人,他倒想看看。
  • 苍穹星主

    苍穹星主

    一把断剑,一张破弓,伴随着一个少年,一段传说就此开启!孟星辰因武脉受损修为无法晋升却在失去至亲之痛的情况下得到了不知道多少个纪元之前的传承,以星辰之力修炼,铸就万古大道既然这老天让我无法吸收天地灵气,我便以这诸天星辰之力铸就我无上大道——孟星辰。
  • 就业工种需了解

    就业工种需了解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就业各个工种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营业人员、摊商人员、采购人员、保管人员、烹调师、餐厅服务员等。
  • 琉璃夜外

    琉璃夜外

    这部书原本是U17上的人气作品《琉璃夜》的外传故事,早先只是计划做一个短篇,不过后来作者发生了不幸,英年早逝。作为生前好友的笔者便打算把这部书做成正统的续作了。原作早前是一部恐(dou)怖(bi)漫画,不过后来画着画着就变成了正统的王道少年漫画。作品原本是一个屌丝少年和怨灵LOLI的冒险故事,后来摊子越铺越大,人物和涉及到的东西也变得非常多而杂(一方面可以看出原作者知识面是很丰富的)所以这部小说出场之时框架很大,人物很多,书里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复杂的内容。没办法啊,这都是原书的剧情,这毕竟是一个半途开始的故事。不过小说有没有人看其实无所谓还是希望大家多顶顶原作漫画《琉璃夜》
  • 反逆袭攻略:打倒女配计划

    反逆袭攻略:打倒女配计划

    林倾心就因为看了一本女配文就开始了她的女主反逆袭之旅,不过,面瘫这个设定她逃不过啊!肿么破!?在线等~急!
  • 婚姻保卫战

    婚姻保卫战

    出轨俱乐部的规模越来越大,丛苇决定上美容中心和健身中心,从身心两个方面为弃妇们塑造全新形象。而蔡琴心的事情牵扯到了华氏家族的核心问题,丛苇也卷进深不可测的旋涡,婆婆被撞成植物人,俱乐部遭遇了一系列麻烦……
  • 美好之剑

    美好之剑

    突然出现的流星雨带来了一道道空间裂缝,未知的物质融入空气中,面对现实的他选择了先活下去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法:遵纪守法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法:遵纪守法

    《法·遵纪守法》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