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44500000026

第26章 爱没法照搬,爱的分寸靠自己(1)

1.尽信书不如无书

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相同的。书中的例子大多都具有代表性,但家长在运用书中的理念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孩子来,不能完全照搬照抄。

周末,一个好友来看我,还带来了她的一个好朋友。这位朋友在教育上有点困惑,让她很想不通。

刚坐下,她就急急地开始介绍自己的情况。

她今年将近四十,毕业于上海一所不错的大学。在当时还没扩大招生的时候,能考入这样的学校,是很不容易的。毕业后,她工作也干得有声有色。因为自己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她深刻意识到,对于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把孩子养大,所以在刚怀孕的时候,她就读了不少教育方面的书,以期让自己做个负责的好妈妈。

等孩子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她就把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育当中。书上说对孩子要无条件接纳,所以她很努力地去做这一点。孩子的表现却一直差强人意,这让她很失望。她觉得这套教育方法可能不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又买了一批理念完全不同的书。比如书里介绍让妈妈懒一点,她就尽量不再帮孩子做事,可孩子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差。后来,她听一位同事说×××老师写的书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帮助,她赶紧又把这本宝典请回了家,按照书上的指示教育孩子。可孩子总是一阵好一阵坏,反反复复,这可愁坏她了。

她说她知道打骂孩子、唠叨孩子都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可是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尽量科学地去爱孩子、教育孩子,为什么孩子还变成这样呢?到底是自己的孩子是特殊中的特殊,还是那些书都是胡编乱造的?

好友为她补充道:“她可一点都没有夸张,我没见过比她还用心还负责的妈妈了,家里光教育的书就摆了一橱窗,没事就跟孩子交流沟通。我认识她到现在,都没见她和孩子大声说过一句话。要说她家孩子也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就是这付出和回报严重不成比例啊!”

她点点头说:“我知道所谓的天才啊神童啊千百年出不了几个,我也不奢望,我只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好好教育我女儿,使她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可现在她不但不优秀,甚至比一般的孩子还显得平庸,这实在有点让我接受不了。要说我女儿智力有问题,我肯定不承认,我带她去检测过,她的智力完全没问题,我想我自己是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了。”

我说:“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大概就是犯了这个错误。”

她不解地问道:“这些书都是专家写的,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有他们指导,教育孩子不是更加事半功倍吗?”

我分析道:“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相同的。书中的例子大多都具有代表性,但家长在运用书中的理念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孩子来,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如果看几本书就能够教育好孩子,那教育真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哪里还会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呢!比如外国教育家写的那些书,如果全部用在中国孩子身上肯定行不通,因为国情不同,整体社会环境也不同。但是有些理念是先进的,父母借鉴的时候既要吃透它们的意思,又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再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如你刚才说的要无条件接受孩子。这点我非常认同,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孩子需要百分百的接纳和肯定,但是这只是前一部分,百分百的接纳是为接下来的教育做铺垫的,是为了让父母有更好的心态去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不管孩子做了什么,父母都认为自己应该完全接纳,不去引导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某些毛病不能得到及时纠正,甚至孩子都意识不到这是缺点,更别提去改正了。”

她似乎有点听明白了,点点头说:“好像是这样呢。”

我继续说:“当这种教育没有产生积极的结果时,你并没有及时去总结它的优缺点,而是立刻认为这种教育可能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在孩子还没适应这种教育方法的时候,立刻给她换上另一种相反的教育方法。在你用前一种方法的时候,孩子觉得你很爱她,可是你换了一种之后,孩子一下子什么都要亲力亲为,就会觉得你不再那么爱她了。这种认识相当糟糕,她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你才不满意她、不爱她。”

她一听这话,立刻辩解道:“怎么可能啊,我不知道多爱她,不管我做什么,都是因为爱她啊!”

我点点头:“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如果你不爱她,现在就不会这么苦恼地坐在这里了。但孩子不明白啊,她在你反复的做法里完全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不可能把所有心思放在成长上。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孩子表现一阵好一阵坏了。当她缺乏安全感需要你爱她的时候,她就努力让自己表现好,来换取你的爱;而当她反感这种不稳定的教育时,她的表现是反感,也就懒得在你面前表现了。”

她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我说:“其实你采取的两种方法不可能完全没用,也不可能完全有用,关键还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教育孩子,一定不能急于求成,不可能家长上午看了一本书,下午孩子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根本不可能。但是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假以时日再看,一定会发现孩子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在实行教育的时候,要及时反思,不断调整,关键是不能人云亦云、盲听盲从,必须结合孩子的特性。”

好友插嘴道:“其实说穿了就是古代经常说的因材施教嘛!”

我笑着点点头:“可以这么说。”

现在,家教书特别多,书中的理念很多完全不同。比如这本书说若要让孩子好,妈妈就必须狠,可另外一本书说,妈妈必须充满爱。到底哪种观念才是正确的呢?只能说都有一定的道理,至于具体实施哪一种,要根据孩子的情况,也要根据不同的事情。比如孩子吃饭不听话,这时候妈妈就要学会狠了,如果端着碗追在孩子后面,苦口婆心才能喂上一口,肯定会害了孩子。

另外,很多妈妈在购买这类书籍的时候,往往是已经在实际教育中遇到了难题,期望找到解决办法。但是教育是个完整而系统的工程,即使书上的问题和自家孩子差不多,也要具体看程度是否一样,否则也未必有效。对于孩子的顽疾,有时候甚至可用一些常人想不到的办法。

下面这两个故事,也许会让家长们得到一些启示。

有一个高中生,因为学习压力大,于是模仿别人开始抽烟,抽着抽着就上了瘾。父母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他,勒令他必须戒掉。孩子表面答应了父母,可还是忍不住偷偷地抽。父母又苦口婆心地劝他不能染上这个坏毛病,他很无助地说,其实自己也希望可以戒掉,可是一烦躁起来,烟瘾就上来了,忍着很辛苦。

有一次,妈妈看见他又在房间里偷偷地抽,问他烟就这么好抽吗?孩子说是的,那是一种精神依赖。妈妈一听,什么都没说,转身下楼去买了两条香烟给孩子,说:“既然你觉得抽烟的感觉这么好,妈妈不再阻拦你,你也不用再偷偷摸摸地抽。从现在开始,你就正大光明地抽烟,必须把两条烟抽完了,你才能干其他事情。”

孩子开始不停地抽烟,但抽完第二包的时候,孩子把剩下的烟往地上一扔:“妈妈,我受不了了,嘴巴都麻了,嗓子也很难受,我现在看见烟就要吐了。”就这样,这个孩子真的把烟给戒了。因为他一想起这次的经历就对烟再也提不起兴趣来。

这位妈妈用这种特殊的方法成功把孩子的烟瘾戒掉了。

一个孩子迷上了网游,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经常趁父母上班后溜回家打游戏。父母气得把电脑砸了,孩子干脆在外面上通宵。父母经常满大街找他,甚至用经济制裁来对付他。但孩子手里有着为数不少的压岁钱,又有长辈的疼爱,根本就不缺钱。父母怕他在外面彻底学坏,只好又买了台电脑回家。

期末成绩出来,孩子门门功课都红灯高挂。父母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这个孩子就彻底毁了。第二天,妈妈跟单位请了半个月假,孩子对于妈妈不去上班很意外。妈妈说:“游戏这么好玩,妈妈陪你一起玩。这半个月里,我不去上班,你也不用去上学,我们就好好玩半个月吧。”

孩子一听有这种好事,高兴得很,非常耐心地教妈妈玩游戏。妈妈说一起玩游戏可以,但是这半个月里两人都不能出家门,并且不准干其他事情,就是一门心思玩游戏。孩子愉快地答应了。

前三天,孩子玩得特别高兴,以前玩游戏还得担心挨骂,现在可是妈妈恩准的。到了第七天,孩子渐渐觉得有点厌烦了。以前爸爸妈妈经常阻止,所以想玩的欲望特别强烈;现在妈妈不但不阻止,还跟自己一起玩,完全没有以前那种感觉了。到了第十天,孩子跟妈妈商量能否干一会儿其他事,妈妈说不行,咱们有言在先的。到了第十三天,孩子受不了了,实在不想玩了。他想出去透透气,想做点其他事,但妈妈坚决反对,要求他言而有信。这样坚持到十五天,孩子跟妈妈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想碰电脑游戏了,快点把电脑从我房间里搬走,我一看见它就想吐!”果然,孩子对电脑游戏彻底失去了兴趣,半年后,电脑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劝导压制,特殊问题可以用特殊办法解决。教育本身根本没有框架,就像水没有形状一样,我们根本无法说出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但它装在不同的容器里,就会呈现不同的形状。如果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育好孩子将不再是难题。

2.实施快乐教育还是成功教育

如果把快乐教育和成功教育当作两个需要分离的方法,那则是教育观念中最大的误区。在现实社会中,处处不成功的人,很难获得快乐。但是以极端的方法去追求成功,同样也不快乐。

我们希望孩子快乐幸福,也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可是很多时候,总会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到底是对孩子实施快乐教育,还是成功教育呢?

之所以想在此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源于一次和朋友网上聊天。

那天上午,我在网上碰到了曾经的同事,彼此聊了聊近况,她突然问我:“你会对孩子实施快乐教育还是成功教育呢?”

不等我回答,她又发过来一句:“你这么重视孩子情感发展的人,肯定会选择快乐教育吧!”

我回过去:“快乐教育和成功教育有冲突吗?我们必须得二选一?”

她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很多时候必须得有所选择。比如,孩子不喜欢去学校,可是为了他好,我必须逼着他上学;孩子喜欢打游戏,为了他好,我一定要阻止他打游戏。如果我对孩子实施快乐教育,我应该让孩子想干吗就干吗。”

然后她说了一件事。上个星期,孩子在班级里排名倒数第八,全家都很不高兴,所以决定剥夺孩子的一些兴趣,比如打游戏等,好专注于学习,可是孩子变得很不快乐。这使她产生了疑问,自己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如果想让孩子快乐,必须放弃对成绩的追求。所以,她特别纠结。

我想她是真正爱孩子,在乎孩子的心情,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而很多家长明明知道孩子不快乐,但是依然会逼着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不会把孩子的情绪太当回事。

实施快乐教育还是成功教育?这其实也是很多家长想不通,甚至有误区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本来是两个完全可以相互促进的选择,家长却把它们对立起来,非得逼自己做二选一的选择题。

老公问过我一个问题,他问我更喜欢辰辰还是更喜欢他。我当时的回答是这样的:“我喜欢你,也喜欢辰辰,不存在更喜欢谁。何况你们两个一个是我的爱人,一个是我的孩子,并不冲突。我喜欢你,自然喜欢和你一起生的孩子。我喜欢孩子,也因为我喜欢他的爸爸。何况,这两种爱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如果我不喜欢和你生的孩子,你会觉得我足够喜欢你吗?而如果我很讨厌你,你觉得我面对和你生的孩子,会没有遗憾吗?”

成功教育和快乐教育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做一下假设,家长给孩子一个完全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快乐地成长,随便孩子干任何事而不做引导。孩子不爱做作业,那就不做吧!孩子不爱去上学,那就不去吧!孩子想买什么,那就给买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就会快乐吗?我想当其他孩子学有所成,而这个孩子学习和生活都是一团糟的时候,他内心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即使父母愿意给他完全的自由,还有社会和学校环境在影响他。

孩子虽然不是成年人,但是他同样会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且孩子越大,这种制约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比如,人家毕业后,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而他什么学历都没有,根本找不到工作,因为从小到大的放任自流,更使他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连立足都成了问题,这个孩子还能快乐得起来吗?连自立都是问题,他以后的爱情和婚姻会很成功吗?肯定不会。

快乐来自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来自于成功。事业的成功、爱情的成功会使一个人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就是快乐的最大来源,并且会从快乐上升到幸福。

很多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就让孩子去追求成功。但成功了就快乐了吗?这显然也不是绝对的。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像绕口令。既然快乐来自于成功,那么显然就是成功更重要啊。成功了,孩子就快乐了,那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呢?所以,我们再来把这个问题抽丝剥茧一下。

从心理学上来讲,只盯着一件事,比如成功,是非常累的,因为过于强化目标,一旦目标没有达成,会使人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和焦虑感。所以不能把成功当作唯一的目标,那样既不现实也不可取,只会把家长和孩子都弄得疲惫不堪。

所以,我提出一个新的理念:用快乐的方法取得最大的成功。

我曾把这个理念告诉身边的人,很多人刚听到的时候都有一个反应:我们谁不希望这样啊?问题是这现实吗?你是不是太理想化了啊?

如果我们真的能明白快乐教育和成功教育之间的联系,那么这个命题既是现实的,更是最好的选择。

前提是,我们要先认识几个问题:

(1)家长追求成功的方法正确吗

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学习,孩子都觉得很痛苦,所以只要让孩子学习,就是违背了快乐教育。可事实是,不让孩子学习,孩子一样不能获得快乐。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要过于苛求成绩,只有把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以一种积极愉快的态度去影响和引导孩子,孩子感受到了轻松和自由,才会不排斥学习。只有这样,孩子取得的成功才会越来越多,并且不会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感到痛苦。

同类推荐
  •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本书介绍了日本时下最为流行的婴幼儿饮食新理念——“食育”。让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强调的只是摄取营养,而“食育”专注的是“怎么吃”,怎么让孩子有吃的欲求:既爱吃的东西,又爱吃的过程。
  • 中国顶尖学生的5种能力

    中国顶尖学生的5种能力

    本书列举了中学生铸造辉煌人生所需要的五种能力,每一种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学生想成就大事必须有成熟者的思维和心态,去做成熟的事情。当然,这对于中学生来讲是非常难的,甚至对于一个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人来说也是非常难的。在这里,中学生就必须要注意,这五种能力是需要慢慢培养的,不可能在朝夕之间拥有。力戒浮躁,认真踏实,就能获得你想要的一切。本书告诉中学生要铸造辉煌人生所需要的五种能力,包括:培养良好心态的能力、积累丰富的学习能力、追求卓越的创新能力、增强高超的记忆能力、提高缜密的思考能力。这五种能力就是中学生成就大事的五把利剑。
  • 怀孕优生靠自己

    怀孕优生靠自己

    了解自己身体的秘密,孕育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当代年轻人应该,也是他们希望做到的。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优生优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愿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
  • 与男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

    与男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男孩和女孩有很大的差别。这一方面是由他们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也和他们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要想实现和男孩的畅通交流、谈话,就要都从细节入手。从而,给孩子以帮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在这里,我们通过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男孩开心时、生气时、烦躁时、胆小时等十多个方面,来给家长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案例和方法。
  • 家有小女:杰出女孩的培养圣经

    家有小女:杰出女孩的培养圣经

    本书主要介绍了女孩品德、智能、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家庭培养之道。
热门推荐
  • 风流公子多情剑

    风流公子多情剑

    白天,他是天和大陆二皇子墨轩,他还是天和大陆闲王墨轩,他为人风流,喜爱美女,挥霍无度,欺善忠良,空有一副俊俏的皮囊。可是到了夜晚,他是天和大陆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杀人如麻的幻影楼楼主,人称:血修罗暗夜,他是杀手之王暗夜,他的实力与手段使所有人折服,所以他的地位无人撼动。天和大陆江湖中如巨擎一般的云城,云城圣女云千雪三千青丝以一发带轻轻束起,白衣如雪,倾国倾城。当一古木牌横空出世,究竟是新秀幻影楼,还是老牌云城,凭借这古木牌笑傲天下?
  • 绝世狂妃:邪王狠狠爱

    绝世狂妃:邪王狠狠爱

    一场意外,她二十一世纪顶级特工,穿越异世,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她,必将欺她者,辱她者,百倍奉还。没想到,却遇到了扮猪吃老虎的他。“娘子,咱什么时候双修呀!”(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宠文)
  • 全能硬盘

    全能硬盘

    宅男林凡携硬盘穿越异世,成为废材,开启硬盘,踏上不一样的武修之路。
  • 觅仙谛

    觅仙谛

    他本不喜修仙,却被推上了修仙路。他本渴望自由,却被无数枷锁捆绑。在无尽的无奈中,他渐渐喜欢上了修仙,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他才能寻觅到真正修仙的真谛所在,自己心中真正的自由所在……
  • 幽魂大帝

    幽魂大帝

    作者有事儿暂停更新。作者有事儿暂停更新。
  • 狐仙倾天下

    狐仙倾天下

    她是一只狐仙,差点修炼成神却被自己的老爹赶下凡间寻找什么五灵珠。当真相浮出水面,又是谁应了睡的劫又成了谁的执念
  • 无冕兵王

    无冕兵王

    飞云大陆,诸国争霸,姜小飞靠着机智一步步打出属于自己的天下,兵者为王,将之号令,违者必死,君之霸气,荡天动地
  • 等一个他

    等一个他

    你会等一个人七年吗?--------会,因为我爱他
  • 老女再嫁

    老女再嫁

    二十七岁的年纪,怎样都不算年轻了。经历了七年之痒,被曾经山盟海誓的夫君以七年无所出的名义休弃,她心碎欲绝。本以为就这样了此残生,却没发现,有两道目光,已追随了她经年之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苍兰巷

    苍兰巷

    「周更」苍兰巷,本意幸福,却满悲伤“这是你所剩余的时间。”难以置信的开头,豪无厘头的原因专门大远而来只是为了告知自己的死期?本应有的幸福被无情拆分仿佛被诅咒的厄运巷子里,有一个无数人知晓又无数人毫不知情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