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63700000001

第1章 忠君之臣心憔悴

李醇。

睁开眼,就是一个新的世界。

你睁,还是不睁?

......

炙热的烈日,无情的映照向大地。

正午时分日头更加毒辣,直到傍晚时分,空气中才起了点风,气温才有了些缓和。

天干地燥,农活难务,收成就更不要提,往年到这时节,两湖地界长庆府内呈现的是一片富庶祥和,但在今年,官道两侧却已经密布了一拨又一拨从附近州府逃旱入境的难民。

长庆府这边,有苛江、庆湖在,不惧连旱。水域水量比往年相比足足少了一半,虽与外面的州府比起来简直犹如人间仙境,但也仅能勉强维持自给自足。

原本只有少量灾民沿着苛江逃荒,在上叉子堰苛江分流处的渡口旁边搭建起临时的歇脚处,暂时借着捕鱼为生,没想到不出两日,下江捞鱼的灾民就越聚越多,很快达到成百上千人的规模,又因争抢河中鱼类水产,不同地域的灾民还各自抱团,相互之间甚至还发生了殴斗,没过多久就惊动了长庆官府。

长庆府州府衙门紧急调了一营卫军沿着苛江南岸布设了戒备营,派步军沿江驱散灾民,谨防灾民变成暴民。

官军驱散的紧了,灾民无处可去,离开长庆回乡几乎是没甚么活路,渡口就有灾民领头闹事,跟官府对抗起来。

戒备营内,一位身材高瘦的中年官员,头戴乌纱,身着绘熊团领青袍,腰系束带,正从一座营帐里大步走出,也不顾头上烈日如火,径直朝着上叉子堰渡口走去。

一哨披了轻甲的卫所官军紧紧护在中年官员身后。

上官带着兵甲出现在渡口,引来灾民一阵惊疑,有人担心跟官军对抗已经引来上官,灾民只怕没甚么好果子吃,但多数人想起官军对灾民一贯强行驱散的作风,看向中年官员的眼神就充满了愤恨:

“这就是长庆府官军卫所的狗官!大家伙就看个仔细!”

“我认得他,他是戚武隆!他哪里是长庆官军卫所里的破落小官?他可是西南十二营虎贲军的总兵大人!”

“胡说八道甚么!戚帅忙着在蜀州剿灭闵氏乱党,哪有空跑回长庆来欺侮乡民!”

“还剿个甚么蛋子?朝廷上月就下令招安闵氏,还给乱党头子闵凌云赐了国姓,从今往后闵凌云就叫赵凌云,乱党也就成了卫军,连蜀州也重新名正言顺赐给了闵氏!戚武隆一力主战,逆了朝中大人们的心意,能重新调回长庆任个卫军指挥使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也就只能拿灾民泄泄气...”

中年官员,正是原西南虎贲军总兵戚武隆。

他文官出身,却在军事一途展露锋芒,蜀州闵氏作乱时横扫西南无可匹敌,眼看就要打过西山岭,朝野都被震动。

闵氏军作战勇猛,手法凶残,不纳降,不收俘,杀尽本朝败兵败将,满朝文武被吓破了胆,无人敢与闵凌云对阵。

还是戚武隆自动请缨,临危受命,从各地卫军挑选十二营精锐归入麾下,他本人受封总兵,十二营精锐受封“虎贲”,毅然出兵抗闵。

戚武隆率虎贲军出征,凭借杀伐果断的主将风范与高人一筹的战略运筹,才将闵氏凶悍的爪牙牢牢遏制回西南地域。

早在蜀州世袭蜀州王闵氏内乱时,闵凌云弑父夺权,权力交替不合法礼,戚武隆就主张朝廷派军干涉,却未被采纳;闵凌云一战功成,一举将蜀州纳入掌控,上书朝廷请朝廷封他做蜀州王,偏偏朝廷竟还让其得偿所愿,没过多久,就展现出狼子野心...

“再敢胡言乱语,就捉出来割了舌头!”面对民众非议,卫所官军连连制止。

戚武隆听着周围灾民的议论,心里也不是完全不受到影响。

他在西南剿匪三年,成功采用步步缠食的法子,稳扎稳打收复失地,闵凌云纵然是天纵英才,却也被他牢牢紧箍咒似的压在老巢无法动弹。

不能动弹就没有发展,闵凌云最等不及被困守,只因害怕本朝一旦从与北方建州女真连绵的战事中腾出手来,几十万本朝大军班师回朝时,只怕就是他闵凌云的末日到了。

戚武隆却哪里知道闵凌云还没有等不及时,他戚武隆却是已经等不及地跪在朝堂上,领到一纸将他调离西南,返回最早任职的长庆府担任官军卫所指挥使一职的调令。

戚武隆接着调令时只觉得圣旨如山,压得他喘不过气。等他前脚一走,后脚就传来朝廷招安闵氏的消息,当场就气得他从胸口憋出两口鲜血,只觉得回天乏力,却又痛心疾首:朝中腐儒其多,庸臣误国啊!

闵氏这么大的隐患,朝廷也敢任之休养生息地放在身边,难道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

闵氏一族在蜀州一地经营百年,早已根深蒂固,名义上接受朝廷招安,可手里却拽着十五万蜀州精锐不肯放手...

回到长庆足月有余,戚武隆几乎无心事事,也没人敢真个派些事务给他。

也就是这几日,他听说苛江边上灾民聚众,知府衙门发文到卫所军营,要在苛江沿岸设戒备营,他才忽然打算从百无聊赖中找寻一点事做,也不管这点事原本轮不上他亲自上阵,就亲自带着一营兵马过来。

先前在营帐里听到灾民闹事,戚武隆带着他在西南用惯了的参将陈宗具急匆匆赶来,本意是想安抚民众。

前两日见到民众凄惨,因暑热而患病、因饥饿而争斗的人比比皆是,每一日苛江江面上都会多出数十具浮尸。他虽说是奉命设戒备营拦截民众闯入长庆,却又于心不忍,担心民众被逼急了会产生民变,便试图派人到知府衙门进言,希望长庆官府能出面开仓赈灾,哪里知道却被一口回绝!

知府是文臣,岂能同意武官干政?

看在是戚武隆的份上,才用一种表面上客气万分,实际却带着戏谑的语气告知:戚帅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想要做好人赈灾不是不可以,但是却需要去自筹米粮物资,长庆官仓里的米粮绝不会为别的州府涌来的难民浪费一颗。

官粮要是全用来赈济外面的流民,不一定就能得到朝廷的表功;但长庆府要是饿死人,这责任却要由长庆府的父母官来背。

即便看情形长庆府是不会遭灾害影响多少,但谁又肯担当这个风险?

至于灾民或许会民变暴动,戒备营那么多吃饱了饭白拿着饷的官军,手里拿的又不是烧火棍?

......

渡口人员混杂,灾民挡着不让官军前行,戚武隆此行本来是欲安抚灾民,但见到灾民这番激动情绪,哪还不知道光是开口解释拿不出实质的东西就还是于事无补。

戚武隆不怪民众对他的误解,心中却对本朝的官僚之风大失所望。

想当初明末国危,建州女真破关入侵,势如破竹,扬州三日,嘉定三屠,汉家天下危若悬卵!是当时任南明将领的太祖皇帝赵酂力挽狂澜、挽救汉家天下,率军依托南方地形与敌周旋多年,后来竟渐渐在南方站稳脚跟,将原本全面侵入的外敌一举赶回黄河以北,奠定了新朝基业。

后来南明皇帝主动禅让皇位,太祖皇帝赵酂建立新朝,建都临安,国号大华。

那时候的赵家天下,是何等锐意进取,勇于革新,民众衣食无虞,国泰民安,绝不会像几十余年后的今天,日落西山,暮色垂垂,腐朽的何其之快。

戚武隆出戒备营时将官服穿戴得整整齐齐,回营时却恨不得将这身狗皮拔下来扔进火里。

这时候,天气热得可怕,戚武隆心中阴郁,更无法静心,就干脆出了营,只让陈宗具陪在身边,沿着江滩到营地左面一座半高的山坡上去趁凉。

刚登上山坡,找了处树荫地方歇息歇息。

耳中却忽然传来一阵阵敲锣打鼓的喜庆声音。

原本即将日落垂暮的江滩上先前一直有人因亲人饿死病死而嚎啕大哭,这时一阵喜庆欢愉的锣鼓唢呐声就显得格外突兀。

四下里江滩上的喧嚣也一下子陡然安静下来。

戚武隆皱起眉头,循着声音看去。

不远处苛江上游江面缓缓驶来几艘三桅舫船,甲板上各自摆放着一面红绸大鼓,鼓手迎风敲鼓,两侧唢呐相伴齐鸣,正发出节奏紧凑的喜庆乐声。

舫船经人精心装饰,高挂红色灯笼,船身打扮成花船样式,游动在江上煞是惹眼。

戚武隆锁起眉头,仔细观望了一会儿,问道:“是长庆府哪个豪族在娶妻嫁女?”

陈宗具遥看一会儿,答道:“大人,长庆府平安镇夏氏勋族嫁女,已经游船撒食、祭奠江神、庆贺多日了。”

戚武隆这才注意到几艘舫船沿河抛撒倾倒吃食糕点,最领头一艘船上还有个法师模样的人物在开坛炼法。

“平安镇可就是那个声名远播的勋族汇集之乡?”戚武隆从回到长庆任事,意志就颇为消沉,少有亲自理事,但也听说过长庆府最出名的就是功勋氏族。

勋族,顾名思义,就是本朝太祖开国年间,一批跟随太祖立下汗马功劳的功勋们所开创的氏族。昔年太祖赵酂处境维艰时,正是涌现了一批功勋之臣为其拼死效力,方能挽救汉家天下,开创崭新王朝。

功勋们在王朝建立之后得到太祖允许,纷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勋族,那时整个王朝形成勋族之风,勋族人得到极大礼遇,地位极高。

勋族在地方上,也属于豪强。

而平安镇,则是勋族的汇聚之地,起码有四五家勋族一同掌控着这个地方。

“正是此地!”陈宗具道:“勋族夏氏在平安镇更是属一属二,平安镇勋族大多信奉江神,子女婚配时要先由一对新人携手沿江祭神七日,方能行大婚之礼!”

戚武隆沉默片刻,突然愤恨地道:“士族豪强,为富不仁;士绅官僚,明哲保身!明明眼前苛江沿岸灾鸿遍野,豪族却能婚庆七日祭神撒食;官府自顾自保强行驱逐灾民,来个眼不见为净!世间不公正如斯,我大华朝岂能没有叛军寇匪?北方晋州、河州,兵灾连年!西南乱军也肆虐多年,这两年两湖富庶之地竟也蜂起盗匪,就是因为别的州府百姓穷困得活不下去,到了长庆逃荒求活却也得不到官府半丝救济,方才迫不得已落草为寇!”

陈宗具生怕戚武隆再次情绪激动将身子气坏,陪着义愤道:“两湖督抚秦处义调任两湖多年,却毫无建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却是让两湖成了滋养匪寇的温床,庆湖匪,西山寇,日渐猖獗!有人传言秦处义也不像表面那般老实,其实暗地里只顾吸食民脂民膏,好端端一个富庶长庆,只怕就是被这等碗大蛀虫吸食掉大半,否则又岂能无力赈灾?”

听到陈宗具提起秦处义此人,戚武隆神色间尽是鄙夷不屑的神情:“秦处义言官出身,早年的确有过建树,帮护圣上剪除过几个贪脏枉法的毒瘤,但他这些年削尖了头皮也想往两湖地界里钻,宗具莫非还以为他身家能够清白?这些年圣上对一干勋族早有不满之心,却苦于没有插手的理由...”

陈宗具心头一凛,戚武隆言辞转折,前后不接,他虽能听懂里面的意思,却不敢在这个问题上接话,言及圣上,已经是属于妄议朝政的范畴。心想长庆府是出了名的矿金宝地,平安镇更是其中的佼佼,偏偏这些地盘被从百余年前就被勋族占据,独霸金银矿的开采之权,官府每年只能分润两季贡金!就如同明明是自家后院里的娇滴滴的小妾,侍寝权却被他人占据,自己只能每逢初一十五才去一亲芳泽、泻泻火气。

圣上调言官出身的秦处义任两湖督抚,只怕难免是有期望秦处义整治勋族之心,哪里知道秦处义这些年早已经与勋族同流合污...

戚武隆越想越是生气,竟咬牙切齿道:“知府衙门不是放话让我自己去筹措米粮?长庆府豪族林立,我就不信募捐不到救济灾民的米粮?我看就从这夏氏勋族开始!别人不敢招惹这等豪强,我戚武隆却是想试试这水!夏族若是不从,大可问过我麾下的兵甲!”

戚武隆在西南时,生杀予夺,雷厉风行,手上没少沾染鲜血人命,陈宗具丝毫不敢怀疑他的脾性!不由有些心惊肉跳,连忙惊劝道:“夏族与位于上游东林湾的李氏勋族结亲,听闻是昔年明启皇帝巡游两湖,专程到了平安镇,夏、李两族身为两大勋族,曾代表平安镇向皇帝献礼!皇帝龙颜大悦,就给当场给这两族御赐的姻亲...”

“先皇御赐,圣旨指婚?”戚武隆埋头思索,先前的雄心壮志霎时像是野火被水浇熄,喃喃叹息道:“勋族地位高崇,平安镇又牵扯矿金,的确有接触到先皇圣上的资格...”

戚武隆一生,不怕艰险,不畏生死,不惧权贵,唯独忠君!但凡是皇帝的旨意,就绝不会违背,哪怕只是一次赐婚。

眼看着戚武隆瞬间像是老了十岁般垂下背脊,身子外形不过四十岁出头,精神上却已经形同朽木,陈宗具只觉得喉头都被甚么东西堵住般哽咽,心中大为不忍,道:“大人若是想要征粮,属下愿替大人走一趟夏族。”

......

陈宗具带着一哨卫军,在上叉子渡往下游里许处的浅水滩上走,不远处有几艘舫船停靠在岸边一个古旧的码头边,江岸上有一座小庙,供得是本地的江神。

岸边停的就是夏族人的舫船,往日舫船一路顺江祭神到小庙这里,夏族人就会在此地休憩个把时辰,陈宗具看准时机,心想趁这时间与夏族人先碰一碰,也好探探平安镇勋族的底。

他本不愿趟这浑水,但又怕戚武隆届时再惹出甚么乱子:他心中虽敬重戚武隆,陪着戚武隆被贬回长庆他也无甚么怨言,但总不能眼看着戚武隆再闹出甚么岔子,到时候只怕连身上仅剩的这身官皮也保不住,家里总是有那么几口人要养活...

他打定主意先去与勋族协商,请勋族在能承受的范围内捐出一些米粮,先将戚武隆心头郁结的恶气除去。

陈宗具走在江边,只觉得脚步沉重,心里七上八下,十分担忧夏族是否能接受他折衷的提议,心想如今戚帅失势,又从文职转成了武职,也不知夏族到底给不给面子。

陈宗具略略叹息,没过多久抬头一看,发现竟已经走到了小庙附近,脚下生了些半人高的杂草,眼前是一方荷花池,池中水面清幽,新荷正娇艳绽放。

他刚欲抬脚跨过荷花池与小庙中间仅隔着的一座独木小桥,冷不经有一个中年女人突然从草丛里窜出来,将他吓了一跳。

中年女人穿得花里呼哨,一副神婆打扮,正慌不择路地乱跑,看见陈宗具和他身后一排全副武装的兵甲,瞬时也吓了一跳,好半晌才突然回过神,猛然朝着陈宗具嚎啕大哭:“官爷救命!官爷救命!夏族...夏族大小姐杀人啦!她谋杀亲夫...竟触怒江神,那李家少爷明明被她推进荷花池里淹死...尸身躺在江神庙,谁曾想...江神显威!他竟然睁开眼!诈尸啦!”

同类推荐
  • 快活管家

    快活管家

    回到古代当管家,奴颜屈膝,欺下瞒上?非也!敛巨财,解国难……好生快活!有新颖的敛财手法,有曲折的情感故事,更有铁血的沙场看小人物如何腰缠万贯,如何博得佳人芳心,如何权倾一时逍遥快活!
  • 民国物语

    民国物语

    ‘物语’本是日本流传一种文学体裁,意即故事。二十世界初是世界大变革时代,有那么一伙人坠入民国,他们该怎样演绎这段自己的民国物语呢?无论是时局动荡不安,商海变幻莫测,国仇家恨,他们却生死契阔。李太白曾曰: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然即便心若磐石,也敌不过沧海桑田。
  • 大明书生

    大明书生

    某毕业男穿越到大明万历末期,被迫开始了大明版的读书人生活,身怀利器,科场得意、入仕升官,发财扬名,妻妾成群......咳咳咳,有点俗套了,故事不仅仅如此,应该还会有更多精彩的事情发生,敬请期待O(∩_∩)O~......本书已经正式A签,评价打赏窗口已开。状元、榜眼、探花之位虚位以待,还请兄弟姐妹们不吝投票,不要让那位置空着太难看!石头一直坚信,收藏养肥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O(∩_∩)O~
  • 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园梦

    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园梦

    本书以历朝历代的第二世国君太宗文皇帝为主线,讲述他们上位、治国、传位的故事。作为王朝的二世主,太宗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塑性成败。而一个个太宗的塑性串联起来,就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基本轮廓。通过这个轮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使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引领人类前行的开拓意义,不再迷蒙于西方人编造的“东方停滞论”。
  • 科技强汉

    科技强汉

    街头长大的真龙天子、让匈奴人跪地称臣的汉宣帝,率众归汉、坐拥绝色美人的呼韩邪大单于,号令西域诸国、横扫大漠的西域之王郑吉,当这些人都拥戴同一个老大,这个人会演绎怎样的传奇?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汉匈之战最光辉的一幕,人们只记住了封狼居胥。但又有几人知道,真正打败匈奴的,是那个一心屯田的皇帝和他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为什么用“十一”这样奇怪的数字,而不是“十二”?难道堂堂大汉帝国竟凑不够十二功臣之数吗?那消失的一位大功臣究竟是谁?===================================================这是一部以汉朝科技为背景的书,希望大家喜欢。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电竞之光

    英雄联盟之电竞之光

    (书友群437955603)意外重生异国他乡,回到3年前的S2赛季,作为后世顶尖玩家的苏浩宇,将创造一个怎样的传奇?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天才少女很嚣张

    天才少女很嚣张

    天才的较量?长期试练?人类世界之旅……花痴甲:“蘺大人到底是男是女?”
  • 铸天台

    铸天台

    丹器神体三千道,筑基无尽上天台。天台一万八千丈,道行千年难成仙!大道三千,筑基河沙,神物无数,也不过划分四仙。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巨擘擎空,却难及万仞天台。一元十会,十会万载,纵然活过千万年,登不上天台成仙,一切始终道成空。
  • 奴儿甜

    奴儿甜

    夜露万万没想到,七阿哥永硕简直和外传的判若两人,他不是好色的风流胚子,亦不是爱采花蜜的狂蜂浪蝶,随着服侍他的日子愈长,她愈是无可自拔地爱上了他,然而,她的爱却说不出口,低下的身分也无法与之般配,眼见他的大婚之日就要到来,她的心,彷佛被撕裂了……
  • 妄神诀

    妄神诀

    天穹降落,日月逆转;吾妄成神,逆天篡世。
  • 乱世孽恋

    乱世孽恋

    神秘的预言,究竟是真是假。跨越两国的爱恋,究竟是奇缘还是孽恋。——————————————————
  • 婚宠夜未眠

    婚宠夜未眠

    "第一次见面,她毫无预兆的被他看光光,遭遇强吻。第二次见面,他摇身一变成为她的男友,解救她于危难之间。第三次见面,两人为了各自的目的相互靠近。婚前,他是叱咤风云的战狼。婚后,他是翻云覆雨的色狼。众所皆知,储振辛宠妻无度,常嘉欣吼一吼,本市抖三抖,偏偏有人不信这个邪,触及了某人的怒火......"
  • 七星秘录

    七星秘录

    千载悠悠纷乱间流过了多少无名之血又有多少秘辛被白骨掩留一个少年立于世间能否看到曾经的七星闪耀
  • 王者荣耀之斗神塔

    王者荣耀之斗神塔

    什么?得有竞技情节,这里有!什么?必须得是同人的,放心吧,点进来!!什么?不是玄幻不够爽,里面没写玄幻我倒着走!!!脑洞大开,这就是我的——斗神塔!!!
  • 重生萌娘

    重生萌娘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名门才女,为了逃避每世轮回的情感孽缘,穿越到了现代,却成了一个半文盲废柴。一个是叱咤风云、雷厉风行的古董大亨;一个是来自三国对现代两眼一抹黑的千年前的小古董。演绎了一段可悲可注的啼笑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