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48200000003

第3章 初悟神通,般若心鉴

“师父——”

玄藏悲号一声,跪落尘埃,双眼流下泪来。没想到师父竟这般入灭了,自己又变成孤仃仃一个人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德清宣了一声佛号,稽首一礼,转身走出禅房。

悟性目瞪口呆,看到师父走了,回过神来,双手合什向云床拜了拜,又向玄藏挥了一下手,也跟着出去了。

弦断曲终,人死灯灭,除了悲伤,玄藏心中还满是遗憾。

玛瑙状的珠子是师父的舍利子,九颗舍利子光华流转,温润如玉,弥漫着淡淡清香。这说明,师父的禅功已经不俗了。

但可惜的是,师父的禅功,也只是在临终前,到达第五级“荣枯禅”,尚未达到极致境界,圆寂时还是入灭了。

据传说所言,若是辅以神通,精深下去,到达下一个层次“金刚禅”,圆寂之时,修禅者就可化为一道虹光,到达彼岸,完全消失,无物可留。

到底是没有修过神通啊!不出神通,终究成空!

师父也算长寿了,120岁,修行少说也有100年,但也只能修到第五重,荣枯禅。这说明,仅靠枯禅,终是没有成就。

恍惚跪立良久,玄藏收回心神,擦干眼泪,压下悲伤,叹息一声,起身离开。

他很快回来,拿着一只金柘锦匣,三寸见方。将床上的九颗舍利收进去,密封之后,玄藏捧着木匣,出了后院,来到一片塔林中。

穿过塔林,走到在最里边,有一座丈许高的石塔,形制为方形单层中空式石塔,上下雕着覆莲花和仰莲花。这是几年前就修好的墓塔,澄光早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好准备。

玄藏在墓塔中放置好舍利匣,立好墓石,封死墓门,恭恭敬敬地拜了九拜。

……

收拾完师父的禅房,德清让悟性来告诉他,明天他们就离开般若寺。

悟性又和他说了一会话,吃过午餐,他才回到自己的禅房。

关上门,他一屁股坐到云床上,考虑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他脑子一片空白,像是想了很多,一凝神,却又似什么都没想。

也不知过了多久,屋内弥漫着一股清香,似麝非麝,似兰非兰,飘渺不定,淡而不绝。清香飘入鼻中,他恍惚的精神顿时一振,神清气爽,仿佛刚出定的感觉。

他好奇的寻找香源,张望了一下,才发现是师父留下的那串柘木佛珠手串。

柘木又称黄金木,具有金光灿灿的色泽,不但迷人,还具药用价值,有化瘀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

不过,柘木本身并无香味,以前师父带着这串佛珠时,玄藏也从没有闻到过这股香味,为何现在手串会发出如此怡人的清香呢?

他将佛珠手串凑到眼前仔细打量,佛珠十八粒,加上主珠19粒,大小相似,皆龙眼大小,晶莹温润,表面已经釉质化了,仿佛是天然形成的石头,带着玉质的细腻光滑,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离得近了,那股清香反而显得似有似无。

佛珠在手,心静神清,心气渐伏。不动禅境界,五感敏锐,远胜常人,他瞬间便分辨出此珠的第一个不凡之处来。

这串佛珠有镇定心神之效,对常人而言,或许用处不大,戴着只觉心平气和罢了,对他而言,却是益处无穷。

常人不修禅定,不知控制心思之难,这串佛珠能清静心神,就如一颗定风珠,可定住他丝丝缕缕的杂念。

以后坐禅、修真,只要佩戴此珠,必可一坐即定,一定即深,可免走火入魔之虞,可谓无价之宝。

玄藏心头灵光一闪,霎时明白,佛珠经过师父涅槃时的异时空能量加持,已具有了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

其实,他现在还不知道,这串佛珠,还具有很多神奇的功能。

他想了想,放下佛珠,合什对其一礼,然后戴到自己手腕上,佛珠是师父遗物,自己继承,也不算僭越。

得此异变的佛宝,玄藏心思一振,便想起师父所传的观照图来。

他在云床上盘膝坐好,从怀中取出那本薄册,封皮无字无图,也不知是什么观照图。

他不急着翻看,而是细细抚摸,这册子的材质古怪,似纸非纸,似帛非帛,不知何物所制。

他定力已深,明明心痒难搔,却能抑住冲动,慢慢体会。

他禅境精深,精神力强大,冥冥中感觉到了此册与自己有一丝牵连,自己的心中,波涛起伏,显然,此册对自己事关重大。

能被本寺作为一脉传承,师父百八十年都参悟不透的,想必不是什么俗物,他隐隐生出几分期待来。

细细体会过后,心绪渐平,他才慢慢翻开此册。

除了封皮,内里仅有一页,中脊处可看出被撕去了好些页,现在仅剩此页了。这一页比较厚,胜过寻常纸张的三四页厚,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奇异的彩色图画。

一株盛开的莲花浮在湖面上,巨大的莲台上,一个神像盘膝而坐,浑身迸射光芒,如一轮太阳。光芒掩住她的五官,仅看清一个轮廓,柔和秀美,似是女人。

难道是十大菩萨中的观世音大士?

光芒之中,隐约可见她跏趺而坐,双手结印,宝相庄严。

她双眼紧闭,做入定状,额头有一只竖眼,左胸口有一个万字符“卍”代替了心脏。

玄藏凝神望去,“卍”似乎在旋转,她也仿佛活了过来,不着一物,舞蹈翩跹,比心魔里看到的美女,还要娇媚诱人。

他心神一阵恍惚,畅美难言,飘飘欲飞,似欲脱身而出,投入虚空。

他一个激灵,马上闭上双眼,目光脱离图画。双手迅速结出金刚不动根本印,随即定住,浑身一动不动,所有一切都停住,呼吸,血液,思维仿佛都停止了。

半晌之后,他才“吁”的一声,重新睁开眼睛。

他暗道好险,亏得禅功迈入了第四重,不动禅的定力深厚,如果是在出欲禅境,只怕马上就会着了道。怪不得流传下来的规矩,要到第四重禅境以后才能修习神通。

其实,历经生死,心志坚如磐石,也是他能及时醒觉脱身的重要因素。

如果迷失于畅美之中,难以自拔,下场怕是灵魂离体,变成活死人。

没有传承指教就是这点不好,独自瞎练,什么时候跌到坑里都不知道!因为但凡威力强劲的秘笈,往往皆会留下一些不易察觉的陷阱,专坑偷学者。

他重新拿起册子,不敢再凝视这旋转的“卍”万字符。

他往下看,图下有一行字,不是什么梵文、也不是异界不知名的字体,乃是正宗的简体汉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照图”。

这个师父口中称为元灵星的世界,说普通话,书简体汉字,他早就感觉古怪,感觉必有秘密。现在看到这一行字,他心中疑惑更甚。

但此刻他按下心中对世界的疑惑,凝神思索这几个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照图”?

观照图,很容易理解,就是在脑海中观想此图,这是佛家修行的一种方法,称为“观”法。至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那是什么?

翻来覆去咀嚼这几个字,他尘封的记忆才慢慢找到熟悉感,这不就是他前世最常用来装神弄鬼的《心经》嘛!

《心经》,又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260字和262字两个版本。在前世做假和尚时,他就读得滚瓜烂熟,就连相差的两个字,他也能瞎掰出一二三来,唬得一般信众一愣一愣的。

但是,来到此世后,他一直没听说过这部经书。

般若寺的功课,就是一部《般若经》。听悟性说,华严寺也就一部《华严经》,由此看来,此世的经典书籍,不是一般的珍贵!

其实十余年来,师父和他说的故事不少,但关于修行的事却很少,因为《般若经》有经无图,不能修行神通,多说无益。

神通修行的法门,就是经图同修,舍此别无他法。

自从神通修行断绝后,本寺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师父的师父的师父……那一代,就开始一个人单传了。

师父教他《般若经》时,也是口口相传,教会他吟诵之后,从未解释过经义。只说读得多了,念得熟了,其义自现。

反正多少代下来,神通都无法修行了,念经,只是为了更好的禅定而已。

所以,关于《心经》的事情,师父根本没有和他说过。

他只知道很久以前,元灵星遭过大难。很多门派都受了劫,加上劫后又马上飞升了一批高人,许多古老门派都绝传了一批奇功绝技。

损失最大的是佛宗,四十八寺全部绝了神通法门,般若寺也是残了一脉、断绝了一脉。

“难道本寺另一脉原来修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藏心中暗想。

师父入灭时说,这一脉有图无经,难道这幅观照图要配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来观想?

他想到就做,再细细看了一遍此图,记住此图的所有细节,心中默诵前世的《心经》咒文,双手结印,合鼻定息,再次进入禅定之境。

寻常人若闭上眼睛,眼前是漆黑一片,有了禅境之人入定,闭上眼,眼前却一片光明,如沐浴在阳光下,此乃心中明光亮点。

随着时间流逝,他心湖一片澄澈,心经经文在心中流转,神志愈加清明,几缕杂念很快沉寂下去,淡淡的喜悦泛上来,恨不得永驻于此,与天地同化。

忽然,他一念乍起,观想起那幅图画来。

才一动念,光明迅速褪去,一团漆黑涌上来,迅速扩散,弥漫开去,刹那间脑海中便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

不仅那幅图画没有出现,便是平时入定感觉到的光明都全部消退。好像时间倒退,回到了禅功未现之时。

原来,这就是观照此图的难关所在。仅凭观想,脑中是无法成像的。

在这黑暗中,玄藏不慌不急,冷眼旁观,似看天上浮云,继续默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遍、二遍、三遍……九遍,蓦然,灵机迸发,脑海中一点清光从无边无际的黑暗中亮起。

这点清光,从针尖大小慢慢变成一团烛火大,接着,清光中心显化出一片清澈的湖水,一株莲花袅袅破开湖面,亭亭玉立。

时光流转,明媚的光线下,皎洁的莲瓣缓缓盛开,宛如薄薄的琉璃,晶莹剔透,一瓣,两瓣,三瓣……,十二瓣。一阵微风吹拂,莲瓣轻颤,皎皎无瑕。

成功了,那幅观照图的一部分,纤毫毕现的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他没有欣喜若狂,仍然保持心湖澄澈,明心见性。

接下来,他开始观想那莲台上的神像。念头一起,图像便一阵摇晃,光芒闪烁,模糊一片,仿佛要崩溃一般。

良久之后,莲台上才缓缓现出神像的轮廓,却无法看清面目,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阻碍他的观想,念头流转滞涩,感觉也变得迟钝。

他仍然不慌不急,淡淡观之,对眼前异状,不为所动,保持默诵心经,超然物外。

经文如暮钟晨鼓,回荡在脑海中,泛起一圈又一圈的透明涟漪,每道涟漪过后,脑海中的图像都如同相机对焦,让神像渐渐从模糊变得清晰。最终一尊神像浮现在脑海虚空,栩栩如生。

只见她盘坐莲花,双目紧闭,五官清晰,双手结印,一动不动。周身放出毫光,照亮莲花、湖水、虚空。

成了,灵台成像,观照成功!

玄藏寂然不动,心中波澜不兴,只是继续流转经文,脑海中神像、莲花、湖水的清光慢慢扩大。

定中不知时间流逝,不知观想了多久,经文流转了多少遍,脑中的清光已弥漫开来,一片清明。

蓦然间,神像双目缓缓睁开,两道电光划破虚空,辟开他脑海中隐藏着的混沌,他只觉得千百道霹雳轰隆炸响,神像、莲花、湖水化成无数碎片炸开,流光飞逝。

无数光点摇曳盘旋,猛然向中心收缩,“叮——”的一声清音响过,他脑海虚空中,现出一片丈许方圆的镜面,仿若一轮明月。

般若心鉴!

神通初成,他获得了一枚般若心鉴!

神通既成,心中自明。

般若心鉴——天眼通与他心通的融合神通。共分四层境界:“观、报、摄、神”,妙用无穷。

何谓般若心鉴?般若既智慧,心鉴既心镱。

般若心鉴,遍观诸界,洞彻万物,透视人心,清净不染。

般若心鉴所笼罩范围内,天地万物无不洞彻,包括人体内外,骨骼、肌肉、血液、经脉、精气、内力,甚至脑海中即时的影像,第八识里的前世今生。

当然,现在他神通初成,道行尚浅,只处于“观”这一境界,般若心鉴还没有那么牛哔。但是,这神通绝对值得期待!

他乍一心喜,眼前画面忽然化为碎片炸开,眼前重陷入黑暗。

他缓缓睁开眼睛,放开手印,解座下榻,推开窗户,月华倾泻而入,照上他的光头,闪闪发亮。

午夜了!

他心中一片静谧祥和,只觉周围一切变得格外清亮,生动,好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一切变得真实鲜明起来。

有了般若心鉴神通,他终于在这个神奇的世界,有了立足的资本!

他知道,自己的般若心鉴神通,尚处于第一层的境界,发动神通的时间、范围等方面或许还会受到制约,这能力的实际效用,尚需试过方知。

但是,这个神通的未来却是无限的,随着自己的禅功加深,心经观照修为的精进,神通必将越来越厉害,对自己的帮助越来越大!

下山前有此意外收获,实在是令他大喜过望,他的人生选择,不再是只有娶妻生子,不再是进入名利场,与人勾心斗角。

他儿时的梦想,学武,修道,长生,再度成为了选项,虽然难度仍然很大,但也不再是没有一丝希望。

当然,如果没有两个世界的见识阅历,没有第四重禅境——不动禅,般若心鉴神通也不可能修成。

这就是生命的厚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没有17年日复一日的苦坐不缀,也就没有第四重禅境——不动禅;没有两世为人,也就不知缺失的心经经文。

这就是命运对他此生勤勉珍惜的馈赠,他心中充满感恩,感恩师父,感恩上苍,感恩自己。

如果十年前离开,还能拿到此册观照图么?如果十年前离开,自己的禅境能晋入第四重么?

他不知道!因为许多错过,就是一瞬间的选择。

可惜,这个世界的佛宗绝学,大多历劫失传。不然佛宗的神通之路,也是一大选择。

般若寺中,连最基础的修身之法都没有,更没有辅助神通晋阶的金刚身修行之法。

传说古代修神通,一定要练金刚身,就是要神、体同修,体为神之本,神为体之用,这两者需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由此看来,自己在寺中,在佛宗,确实已没有了晋阶之路,只能走曲线救国的道路,下山另求武道。

不过,他决定不急着下山,先花一段时间,熟悉一下这个般若心鉴神通,待能熟练地使用之后,再考虑如何另寻道途。

同类推荐
  • 失传唐门

    失传唐门

    唐风,唐门弟子,因为眼睛从生下来就是红色,被其他弟子称为“怪物”。他努力的修炼,在这个大陆上战斗力分为战者、战灵、战弛、战王、战锋、战神与战圣,为何他化身黑暗与大陆为敌!……
  • 吞噬天下

    吞噬天下

    妖弓在手,天地四方皆为禁域!噬灵逆天,看缺血少年如何吞噬天地,成就真仙!修士等级:蜕凡,化灵,凝液,化晶,结丹,玄婴,化神,幽玄,合体,大乘,渡劫飞升。
  • 入梦文明

    入梦文明

    梦魇轮回,以梦构世。文明的征途,由此开始。虚幻的文明,既定的结局,毁灭,亦或新生。死寂的沙漠,毁灭~涅槃;高武的王朝,勾心斗角;崩坏的世界,吃人的历史;蛮荒的世界,纯朴~野蛮;机械的国度,无限沉沦;鬼怪的世界,诅咒唯一;进化的世界,优胜劣汰;神灵的国度,信仰迷失;修仙的世界,跌下仙坛;理想的天朝,人人如龙。文明的征途,在这里,探究文明的始末,轮回,你,准备好了吗?
  • 全王至上

    全王至上

    我没有容身之所,所以才想要去保护别人的容身之所。这也许就是我存在的价值————赵一楠
  • 疯战星空

    疯战星空

    流浪星空的青铜巨柱,绝望的飞向未知和迷茫,它……究竟承载了谁的希望?万丈峰崖的禁忌之巅,四个被遗弃的奇怪婴儿,他……为何不离不弃的守护?灭绝人性的万族战场,交织着人族的血与耻辱,谁……一怒之下挥刀屠至尊?轮回更替的无休之战,葬下了一世又一世英豪,谁……冲冠一怒横扫万古劫?踏苍之巅的无上伟业,诸天万界的千古盛世状,谁……一剑绝情空留万年恨?一个希望的起点,一家妖孽的传奇,一群热血疯子的故事,一曲疯战星空的悲凉之歌!
热门推荐
  • 遗珠无憾

    遗珠无憾

    大争之世,天下四分,精英辈出,谁执牛耳?明明是文科奇才的张崇炫,为了惩罚自己,选择进修商科,表面的玩世不恭,是否真能掩饰她的凌云之志?一场辩论赛,商界天才的青眼,使她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无休止的斗争,是与人斗?是与己斗?又是怎样的信念与坚持,才能让她渡尽劫波,悟得真道?阻碍重重,最后的赢家是如何炼成的?波诡云谲,谁又掉进谁挖的坑?豪华落尽,不忘初心。洗尽铅华,始见真淳。
  • 法天武域

    法天武域

    谋天下之先,武尘寰之最。盛武时代,世间强者为离火、息壤、真阴之水、无是之风相互争夺不休,而在尘嚣之外,一株周陶之木悄然生长着……九百年后武学衰微,一个孩童的小拇指被斩去,埋在周陶之木的根下。步武、开阳、大宗师、化道,步步走上顶峰。只是,你能留下明月,明月却留不下你。那痛,从九百年传来,带着沧桑的黯哑,你感觉到了么?你还寻的到么?PS:写权谋,诡计略多一点。设定偏向中武世界,打不爆星球,活不过纪元。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两晋演义

    两晋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本书的主题就是为人处世的分寸,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真与假的分寸、虚与实的分寸、隐与显的分寸、屈与伸的分寸、深与浅的分寸、进与退的分寸、软与硬的分寸、忍与争的分寸等。这些“分寸”都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人生大问题。如果你不以精明的头脑去解决它们,找到隐藏于其中的秘密,随时都会误入人生的败局。
  • 帝麟

    帝麟

    自神话纪元以后,天道巨变,众人修仙,无人修神,修神者必遭天谴,无人可躲,沉沦苦海不得其道。。。。。
  • 浊世清墨

    浊世清墨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重生之武仙

    重生之武仙

    少林弟子钟不凡因为路见不平与歹徒搏斗不慎落入悬崖而穿越到一个神秘的修炼世界,且看外表纯洁的钟不凡如何逆流直上的攀登顶峰,如何演绎一段可歌可泣的神话
  • 恶少,别闹

    恶少,别闹

    她,从出生就开始受到全家人的保护。被家人,亲戚,朋友宠爱着。然而,她并没有被宠坏。独自一人离开家,离开那个她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借着要独立的名义。想要好好的度过高中三年生活的她,却在不经意间认识了他,这是要说幸运呢?还是不幸呢?他,一切的生活都应该说是被安排好的。从小,就被父亲抓着训练这个,训练那个。除了父亲,母亲,没有人敢对他说一个不字。却在偶然的相遇后,认识了她,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竟敢对他大吼大叫。原以为平凡的生活,就这样充满了乐趣。
  • 痛,就哭出声来

    痛,就哭出声来

    性格怪异的他不相信爱情,却偏偏被亲情、友情、爱情苦苦地纠缠着,折磨着。“最好的、最爱的并不在遥远,其实就在你身边,而你从来没有在意过”,便是这部小说的真情告白。作品通过描写师生间的暧昧,夫妻间的疏离,朋友间的虚伪,进行时空上的亲情、友情、爱情转换,刻画了现代都市人的一种莫名的悲痛。一个在成长中辄生意外,在情感上时见错乱的失意文人形象跃然纸上,而连带着托出来的,还有当下社会生活的丰繁万象,都市男女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景象。作品藏狡黠于忠厚,寓谐戏于质朴,使得嬉闹背后有悲凉,痞顽背后有严正,让人随着故事的牵引慨叹世情,顺着人物的命运思索人生。
  •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只兔子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只兔子

    这是一个长长的故事,暑假就要来了,我能否坚持呢?不管怎样,都希望自己继续码字,这可是我工作外的最大娱乐之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