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13500000013

第13章 谋划

上文书说道,皇太极得知范文程有打击袁崇焕的计谋,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详情。

之间范文程胸有成竹的说道:“可汗,之前微臣也说过了,我军野战是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就是袁崇焕的宁锦防线也必须依靠坚城利炮才有可能拒我军于城外。所以我军侵袭,明军凭坚固守,早已成为双方交战的主要方式。想必袁崇焕也已经习惯此种方式对我军作战的优势,即使我军袭击北京,微臣认为其将采取的主要方针,亦是据坚城以守,在我军呈现疲态之前,避免与我军野战。但是北京毕竟不同于边地的荒凉,即使其周边亦是富庶之地,而且还跟北京城内的权贵们有着复杂的关联。所以,即使进不了北京城,我们也也可以大肆掠夺京郊及周边城镇,亦可满载而归,而他袁崇焕得罪的人就多了,上至明朝皇帝下至文武大臣乃至北京的市井之人,都必将痛恨袁崇焕之作为。而北京汉人自视甚高,所谓天子脚下三品官,本来就瞧不上地方官员,有功不赏有过重罚时有发生。如果我们再放出一些消息称此次行动是我们与袁崇焕有约,那些言官士子们,不管是义愤还是私愤,都会一人一口唾沫就够淹死袁崇焕的。”

皇太极皱了皱眉:“如果真如章京所言,自然是极好。可是,如果北京成了战场,即使袁崇焕仍然想拒城而守,可是明朝的崇祯也不可能让他那么做,袁崇焕想不到的崇祯和明朝大员绝不会想不到,崇祯绝不可能坐视我等劫掠的。而且一旦崇祯命令袁崇焕在通州等要冲阻击我军,待我部劳师以远,明军援兵云集而至,我军后勤不济,必将会陷入极度被动的局面,如此将如何是好?”

范文程稍显自得的微微一笑,对皇太极解释道:“微臣之所以敢如此笃定,是充分分析了袁崇焕的心性。此人虽然在镇守一方时是个优秀的统帅(此处有皇太极沉默的点头作为注脚),但是却丝毫不懂政治,他的决策完全是在从单纯的军事因素进行分析的,很难顾及其他因素;而且此人自认胸有韬略刚愎自用得很,仅其在辽东各个职位任上,就与同僚或者上司多次爆发争斗。可见其不能容人,更别说接受别人意见,而想让他服从调遣就更加困难。他就像一匹孤傲的烈马,看不上同僚,同样在他的心底也不会认同远在后方的崇祯的命令。所以,微臣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袁崇焕会不理会明朝京城的命令,执意在北京凭坚固守。”

皇太极听后,倒也认同了范文程的说法,但是转而又疑惑的问道:“即使如此,也只能是让我军沾到一点小便宜,对与袁崇焕的影响也有限啊,崇祯毕竟还是认可袁崇焕在辽东的作用,不可能因为这一件事就将其弃用。”

范文程闻听此言,摇头道:“可汗,此言差矣!首先,明朝的言官文人,只图自己扬名立万,少有顾忌社稷江山的稳固,在袁崇焕得罪了这么多人之后,明朝堂上对其的弹劾必将如涛涛潮水,汹涌而至,且多半只顾自己名声和发泄自己不满自然会帮我们添油加醋的往严重了说。而且明朝一直重文抑武,文人知兵事者凤毛麟角,所以明朝言官的弹劾一定会不会从军事角度分析袁崇焕的决策,而是以书生见识乱谈,绝对会是对我们最大的助力,这一点可汗毋庸担心。再次,当崇祯发现对袁崇焕无法指挥调度之后,后者又手掌明朝辽东边防重任且兵权在握,其内心也势必产生忌惮怀疑之心,失往昔之信任。最后,汉人有一本小说叫《三国演义》里面有一个故事叫蒋干盗书,讲的赤壁之战之时,吴军都督周瑜用反间计除去曹操的水军都督,这一点,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利用反间计进一步加重崇祯的疑心,乃至让崇祯生起杀心来!剩下的就看明廷内部党争的剧烈程度了,以微臣的算计如此数管齐下,袁崇焕丢官罢职都算轻的,就算崇祯心里想保住袁崇焕怕是也顶不住朝野上下的一片讨伐之声!”

皇太极听闻之后,心情大悦,忍不住大笑道:“明朝的文官和皇帝还真是有意思啊!当皇帝的竟然能被臣下牵着鼻子走,汉人书生不是强调君臣父子么,什么君为臣纲,做起事来却如此言行不一,着实可笑。不过如果真的如章京所说,孤可无忧矣!”

范文程也是立刻随声附和,虽然他也是汉人,但是自从投降后金之后,一直也在刻意忽略自己的汉人属性,生怕被女真的贵族们认为是心系汉人,即使皇太极到时候依旧信任他,恐怕他的仕途也将黯淡无光;虽然他也是读书人,但是本来也就是个落第的仕子,心中难免有所愤懑之意,所以其对明朝的文官自然也是也是颇多敌意,这应和倒也是真的出自内心。

不过,范文程也随即正色对皇太极奏禀:“可汗,正如袁崇焕的最致命的对手不是可汗一样,可汗的最大对手同样也不是袁崇焕,袁崇焕意识不到这一点,早晚会中了我们的计谋,罢官殒命,而可汗也请一定要慎之又慎啊!”

范文程所指的后金的内部问题,皇太极当然知道,就是当年和自己统称四大贝勒的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这几人中尤其是阿敏,屡屡狂言犯上桀骜不驯,虽无不臣的举动,却也根本没把皇太极放在眼里;莽古尔泰则是沉稳而阴鸷,如果说阿敏是一只狂吠的草狗,莽古尔泰就是一只匍匐的藏獒,表面恭顺,却不知内心所想;唯一稍微能放心点代善也是个老油条,形势如果对皇太极不利的时候,想来他一脚踏上来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明朝内部错中复杂,自己治下也不是铁板一块啊!皇太极不禁在心中暗暗叹气,抬眼看看了范文程,心想还好自己打破成见重用汉人,才能收获这么个无根无基肱骨之臣为自己所用。

长长出了一口胸中抑郁之气的皇太极,敬重的对着范文程施礼说道:“天幸让孤有章京相助!真天助我大金!”

范文程深受感动,哽咽道:“老臣深受陛下知遇之恩,为肝脑涂地以报!”

在这一对相互感念自己能遇到对方的君臣的感慨之下,大明运势又被推动者向着毁灭缓缓滑动,仿佛缓慢,却又似乎无可阻挡。

同类推荐
  • 花煞之不动声色

    花煞之不动声色

    宋家是北方大户人家。大喜之日,突遭灭门,全家男人被杀,留下一个老太太和三个年轻寡妇。族人觊觎丰厚家业,日本人、汪伪政权、共产党的游击队、土匪等,各方势力角逐,宋家女人必须用尽各种手段,在乱世之中好好活下去……
  • 长恨玉

    长恨玉

    刘义灭晋建宋、与拓跋极建立的魏朝南北对立,史称南北朝!刘义病重、却临时改意、欲废太子刘重而立周王刘隆?为何周王提前知晓太子欲逼宫?刘义还未断气、周王便发动“正安门变”灭了东宫上下一百余三人!顺利登位、隔年又主导“班门叛案”!亲令影林卫诛杀上将军班卫一家四十三口!一时悬案重重如迷雾萦绕整个应天城。然、太子心腹汪伦潜逃,帝设赤幽营极力追杀,已然一十三年!汪伦终于死了、民间却有先太子后人存世之说,建有“旧龙会”。流言四起、刘宋皇帝的即位之谜再次被推倒风口浪尖。几乎同时、大将军王晓突然发难,明乃班卫之子,欲求皇帝平反当年弥天惨案!大宋皇朝、如同春木逢雷,浊烟四起,孰是孰非、谜团不解、何以为存……
  • 惊世骇俗两百年

    惊世骇俗两百年

    如此尤物本天生,奈何谪落至凡尘?今生有幸得窥见,来世折岁亦难寻。江湖四美?江南一后?泡泡妖姬,追追仙子,不亦乐乎!岂知不久中原大地一片浩劫,八王乱晋,五胡乱华,既然天翻地覆,我且为王!于是打打石勒,斗斗慕容~~~且看赵旭然如何惊世骇俗两百年。
  •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本书系中国历史知识读物,以牛津大学教授汤因比的历史观点为理论基础,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各种天灾人祸,并分析共对思想文化的繁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民族优良本质的形成,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多难兴邦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启示。
  • “胡”说宋史

    “胡”说宋史

    这是一本有关宋朝人和事的书,这是一本不太正紧却又遵循基本史实的书,这又是一本每天只更新千字左右,无法让你大饱眼福,不为稻粱谋的书。
热门推荐
  • 恐怖异能

    恐怖异能

    普通大学生王浩炎突然遭遇重大人生变故,女友被凌辱,自己为救堂哥入狱,最后更是得知女友自杀的消息。在陆续而来的打击中他终于疯魔了,觉醒了异能,且看草根少年在得到奇遇后如何翻天覆地,闯出一番精彩的人生。
  • 姐夫的复仇工具

    姐夫的复仇工具

    传说,他有着一张妖冶魅惑的脸庞,传说,他是上帝所造的完美者,前一秒可以令你欲仙欲死,下一秒可以突然间扭断你的脖子,他是她的姐夫,也是她的噩梦。当她变成他向姐姐复仇的布偶,她该如何逃脱这个恶魔的禁锢?心死情灭,谁能救她出地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痞子当保镖

    痞子当保镖

    葛天本是b市的一个小混混,但每一个小人物都有自己的大梦想。一次偶然救了一个千金小姐,从此卷入豪门争斗。
  • 世界首富卡洛斯的赚钱奇谋

    世界首富卡洛斯的赚钱奇谋

    墨西哥的财富何故如此钟情于卡洛斯?他凭着什么能够如此自如地操纵财富,以至于让自己的腰包比比尔·盖兹的还鼓?本书将向你展示卡洛斯富有传奇色彩的理财和投资人生,带你追寻他问鼎财富的足迹,让你从中获得致富的启示。
  • 凤舞九天

    凤舞九天

    [花雨授权]俊美无比、富可敌国的凤城城主凤天影猝死家中,数日后,一个“死而复生”的凤天影回到凤舞山庄,而他的三位夫人,个个出生不凡,容貌不俗。谁是真正的弑夫元凶?抽丝剥茧,拨开层层迷雾。真相却出人意料——
  • 最重要的小事

    最重要的小事

    在平淡无奇的青春里,她的校园时光是因为有他而变得明亮而生动。她仰望着他,仿佛他就是光芒,而他从她的身上却收获了简单的力量。
  • 最后底线

    最后底线

    从地狱归来的人啊,请不要再软弱,征伐那些踏足汝之底线的人吧!
  •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法师们之龙之骨

    魔法师们之龙之骨

    《魔法师们》系列的一个部分,讲述几个刚从魔法学院毕业的魔法师们一起创办一所佣兵团之后发生的故事。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本书按照不同时间、地域、部门等多条线索讲述了中国历史微观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和宏观上的经济现象,内容涉及政策制度、赋税制度、典籍、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介绍了几千年来中国经济层面上的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