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54200000004

第4章 从楷书入手(1)

1

常有人问,想学书法,应先从二王学起呢,还是从颜体开始?

这不太好说。但如果从未学过的话,应该先从楷书入手入门,当无疑问。书法的基本功包括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内容广泛而具体。一般说,基础知识买两本书翻翻,几天就能略知一二,就像现在书店里的一些历史知识读物,起名叫一本读完“大宋史”或“大唐史”,而掌握技法相对不容易,所需的时间也长。

古人说“用笔千古不易”是总体而言,就像说“千古月色”,“秦时明月”,照今人也照古人。但月也有“阴晴圆缺”,在于你怎样理解,从哪个角度来观察,没有必要为“千古易”还是“不易”争执不休。书法有真、行、草、隶、篆等各种书体,所以用笔也是有变化的。

因为楷书又叫正书、真书,[唐张怀瓘《六体书论》:“字字真正,曰真书。”《书法知识千题》:“真书、正书、楷书是同一种字体的三种不同称呼。”]也有把楷与正放在一起,叫正楷。它的特点就是字形相对稳固端正,点画分明,布白平整,篇章行列均匀,书写速度也比较缓慢。楷有“楷模”、“法度”、“标式”、“样板”的意思。顾名思义,楷书是一个时代正式的、应用普遍的主流书体。

中国书法真草隶篆诸体及其审美的形成,已经有上千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从篆、隶到今天的楷书,有一个演变和成熟的过程。

秦汉时期,主流的官方书体是篆、隶。隶书在其盛行的年代也曾被称为楷书,如“隶楷”,但那已经成了书法史上的名词了。

一般地说,从大篆到小篆,从石鼓文(公元前375年)到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结合六国文字,进行增删,制定小篆,统一中国的文字再至汉、唐,无论是汉隶、章草、今草、楷书和行书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传承有序的。从篆字到隶书,是一次文字大变革;从隶书到楷体,又是一次大变革——这期间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人才辈出,不变的大抵是用毛笔作为书写工具。

唐代张怀瓘在《书断·隶书》中说:“隶合文质,程君是先,乃备风雅,如聆管弦。长毫秋劲,素体霜妍,推峰折剑,落点星悬,乍发红焰,旋凝紫烟。金芝琼草,万世芳传。”——程君是指程邈,相传他是秦始皇时下杜人,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监狱,他搜集当时的大篆进行整理,制创新体。这种新体简单易学,当时主要在下级官员中流传使用,因此被称为隶体。秦始皇知道了此事后,把他从监狱中放了出来,提拔为御史。当然,隶书的形成与技法的成熟,也不可能只是程邈一人,而是众多书家的创造与大众普遍的认可。

风风雨雨,历经多少坎坷。隶书向真书、行书演变,更经钟繇、王羲之等大书法家的努力日臻完美。楷书则至唐代才跃上高峰。

历史上,一种书体发展到高峰,往往也伴随着衰落。其原因比较复杂。

秦统一中国的文字,主要是六国古文及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这些字体中包含了不少象形文字的元素。篆的含义解释不尽一致,无论是“传”还是“椽”,都与记录历史的史官和司职官方文书有关,它高古优美,但书写起来相当麻烦。小篆和大篆笔画的细瘦,方圆相间,字形长方而少顿挫,都留有古代书写工具骨板和刻刀的痕迹——这种字体显然与后来笔墨纸张的广泛应用不相适应。

就像隶书从草篆演变过来一样。汉代隶书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之后便如草篆一样逐渐成了“古书体”。虽然今天隶书还在应用,但现今多作为“美术字”出现。

只有楷书例外。从形成至今,已近二千年,先后形成了魏晋和唐代两个高峰,至今其主流的态势未改。今天印刷上广泛应用的宋体或仿宋,其实都是由楷书加工定型而成的,其点横撇捺还保留了楷体的一些基本特征。至于行、草,就像隶书有草隶、章草一样,可视作楷书的草写、简写,又当别论。

据史料记载,楷书的创始人是王次仲。

最早的可见到关于王次仲记载是在唐代。

张怀瓘在《书断·八分》里引用了北魏王愔的话:“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即章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建初是东汉年号,但他又根据《序仙记》中的记载,认定王次仲是秦始皇时的人,这就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卫恒的《四体书势》云:“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韦续的《墨薮·九品书人论》列有王次仲的正隶及八分,因此他留名书法史中,当是无疑。

宋《宣和书谱》称:“东汉章帝建初(公元76年—84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隶书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日之正书也。”因为《宣和书谱》是北宋官方的国家工程,集中了米芾等众多杰出人才,而且时间也早在千年以前。它首先确定了时间为东汉末年,当时正处于草隶向楷书的演变期,楷书在民间的应用已相当广泛,所以王次仲作的楷法应当是“今楷”,这样解释大概有点“靠谱”。

2

楷书具有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而且千年基本不变,可见其生命力。

想想吧,几千年来,中国南北各地的族群、人群说话的语音口音,发生了多少变化。今天在一些地方听俚语乡音,与听外国人讲话无异,但一写成文字,便是汉字——我们现在的字,与千年前古人的手书,仅有繁简之别。我曾写过一篇研究方言的文章《聆听遥远的绝响》,今人念唐诗,哪还有唐音?可我们读唐帖、临唐碑,如见古人秉笔思生,临池志逸。两千多年来,书法传承——主要是行楷——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

从楷书入手,也可看作从主流、从应用最广泛的书体入手。

虽说从楷体书开始比较枯燥,书写中起、收、钩,转折和撇捺,字形结构掌握起来也比较费劲,但想想以后,“由繁入简易,由简入繁难”。真性情方有高境界,不管哪种书体——这如同习武之人——基本功都有正不正、是否扎实的问题。若想有点“花拳秀腿”就可以了,又当别论。街头地摊上,替人“设计签名”的多得很,只要是常人容易辨认的“连笔体”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见得比较多的是魏碑和唐碑。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是书法史上两个楷书的高潮。

但“后浪”没有把“前浪”拍在沙滩上。魏晋南北朝楷体书的发展期,其体势、运笔、结构等方面变化比较大,再加上国家南北分裂,北中国动荡更甚,政权更迭频繁,还有地域交通的阻隔,各地书家交流少,风格上的差异大。现在能看到的北魏时期的书迹多碑刻和墓志,不少是地方性无名书家所作,所受的约束也更少,虽质量参差不齐,但不少楷书行笔挥洒自如,意态丰富,神韵灵动。——但对初学入门而言,还得稍往后放放,可多观而少临摹。待有一定基础后,若从魏碑中取其一二,从大海中取几瓢饮,或端厚壮严,或啸傲风骚,必定受用。

唐代是楷书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书体纷呈。从唐楷入手,也最为相宜。不管是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稍晚一些的褚遂良,还是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根据自己的爱好,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帖子,进行反复临摹研习,大抵都不失为正路。

当然,入得门后,达到一定水平,不妨再往前走走。如智永的《真草千字文》,钟繇的《荐季直表》、《宣示表》等。而年代往下,则有赵孟頫的楷书,都是好帖子。

在写此书时,我从一个移动硬盘里面找到十多年前的一个“碑帖目录”,一看,全是当年临写过的字帖,目录分为“熟练”、“一般练过”、“部分练过”和“未练”四个部分。——从现在看,所谓熟练也只是多次临过而已,还远谈不上精熟。我想原封不动地附在后面作为参考。[熟练的碑帖:颜真卿《颜真卿勤礼碑》、《多宝塔碑》、《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放生池碑》、《颜氏家庙碑》、《王琳墓志》、《颜真卿行书习字帖》。智永《真草千字文》,《陆柬之文赋》。徐浩《不空和尚碑》、《李岘墓志》。北魏《张黑女墓志》、《董美人墓志》、《崔敬邕墓志》、《元瑛墓志》、《元鉴之墓志》、《元腾墓志》、《元怀墓志》、《元释墓志》、《城阳康王寿妃墓志》。唐李邕《麓山寺碑》。怀素《自叙帖》。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岳飞《前后出师表》。颜真卿行书《争座位帖》。一般练过的碑帖:汉隶《曹全碑》、《朝侯小子残碑》、《礼器碑》。北魏《石门铭》、《苏慈墓志》、《元勰墓志》、《刁遵墓志》。东魏《史敬君碑》、《敦煌写经》。王羲之《兴福寺半截碑》、《十七帖》。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张旭《郎官石柱记》、《灵飞经小楷墨迹》。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李邕《李思训碑》。孙过庭《书谱》。怀素《草书千字文》、《草书要领》。鲜于枢草书《石鼓歌三种》。传《王羲之草字诀》,明释德清行书证道歌。]其中一些帖子,现在我已经不太临了。从这个目录上可以看出,当时临习的主要还是楷书。毕竟,我只是个业余书法爱好者,可利用的时间也有限,权作自学书法的一个记录。

当时,还要每天来回30多公里去中南海上班,或坐地铁,或打出租车,甚至来回骑自行车。上班时起草文件讲话,撰写决策参考调研报告。往返在长安街上,我就把工作完全放下了。车来车往,行人熙攘,热闹非凡,我骑着车,像沿着喧嚣滚涌的河水随波逐流,感到近且远,常常一脸茫然,心里琢磨着古人的书迹,有时想起来也觉得好笑。

好在我转车和存放自行车的地方,正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前,回家路过免不了要进去转一转,情不自禁便买了很多碑帖书籍。——那些日子甚至觉得北京图书大厦就是“自家的书房”。节假日我还常去琉璃厂转转,出差时也不忘顺便寻访各地书迹,加上家里原有的,就累积了相当一批,有的还是很难见到的碑帖。

我觉得,一个人的爱好要坚持下来,以致学有所成,是不太容易的,毕竟世界上的诱惑太多。只有摒除功利杂念,学问尽量向深和广不断拓展,才能保持兴趣和热情。同时也想告诉大家,书法确实没有秘密,书法也是最适合自学的,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就是这么走过,博古通今,不傲不厉,积累多年精进之功,把这门学问或者技艺推向了高峰。

从楷书入手,要以法为上。多看多练,才能见多识广,博采众长。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所偏好,自己喜爱的,临写的效果也会更佳。据记忆所及,当时临得最多的是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多宝塔碑》,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北魏《张黑女墓志》、《崔敬邕墓志》等几种,有的评价很高,像《颜氏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但可能是碑刻拓本上的原因,似乎已下真迹二等。后来我找到祖父的一本《宋拓麻姑仙坛记》,民国初年求古斋书局影印的,质量就要好得多。

智永(510—608)的《真草千字文》有两个版本,一是根据流传到日本的真迹本影印;还有一个是宋刻本,以智永真迹摹刻上石,现在西安碑林,因而又被称为“关中本”。

智永身处陈、隋之间,上承魏晋南北朝“尚韵”的余绪,下开唐五代“尚法”之先河。他的楷书深受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的影响,其风格秀润圆劲、绰约闲适,工稳严谨,轻重得宜。身为王羲之的七世孙,他遁入佛门,献家宅为寺院,深居阁楼,除了参禅礼佛,其余全部时间用来研习书法,极可能就是为了延续“二王”之书风。因此,学习“二王”楷法草法,从临摹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起步,也不失为一个好路径。

同类推荐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戏曲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戏曲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耕香堂艺文杂录

    耕香堂艺文杂录

    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与反省,是为了让一代又一代人都能勇敢地正视和面对生与死,寻找和创造更具生命意义中的生活形态。珍惜生命,珍爱生活,从真实的生活中创造真实的人生意义,人类文化代有传承,生生不息……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罗伯特·麦基被公认为世界银幕剧作教学第一大师。《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是麦基第一次以书的形式揭示其屡获大奖的银幕剧作方法。本书不同于其他流行的讲述银幕剧作手法的著作,它所论及的是形式而不是公式。麦基以一百多部影片作为示例,向读者传授了一种银幕剧作的原理,它超越僵死的教条,发掘出名品佳作中那些使其卓越超群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组成部分。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热门推荐
  • TFBOYS我们相遇

    TFBOYS我们相遇

    林凯第一次写小说多多指教:这部小说讲的是三小只爱上了全国前三富的事想仔细了解就看看吧!
  • 白樱超人气学园

    白樱超人气学园

    我不和女生这种愚蠢的生物比试!因为银熙陌的一句话,超元气少女叶小北发誓要打败这个讨人厌的天才少年!天啊,传说中的白樱超人气学园果然是满园美色关不住,到处是闪闪发光的美少年!可是,老天爷爷偏偏不长眼睛,竟然让她和对手成了“同居关系”?她每天不但要忍受王子们的光芒,还要时刻提防银熙陌的冰山大爆炸,小心脏要足够有力才可以啊!注意,在少女们最向往的梦幻美少年国度,超华丽的贵族式白樱之恋绚烂开启啦!
  • 师姐:以身相许如何

    师姐:以身相许如何

    苏岚觉得要装小白,必然要装得像,于是,她在新手村待了整整一天,才到10级。可是……那个绕了整个新手村也没找灰狼王的师弟又是怎么回事?苏岚觉得作为师姐,见死不救是不对了,于是……多年以后,苏岚想起来,悔不当初。从此,江湖上,一个叫苏幕遮的琴师旁边,必然有个叫一曲歌风的归墟。师弟:师姐,你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到这么大,你说我该怎么报答呢?苏岚:师弟觉得呢?师弟:以身相许如何?
  • 欢喜冤家三公主

    欢喜冤家三公主

    她们是皇室公主,一场相同的命运使她们永远相聚在一起。“我会让你们三个身不如死,哈哈哈,你们死了,我、紫晴和紫妍就是真正公主了。”苏紫琪说道“姐姐你好坏,你妈咪害死我妈咪,还抢走我爸比,现在还要害死我和姐姐,我恨你,你是贱人。呜呜呜。”小雨蝶依偎苏颖儿和苏梦蝶怀里。“呵呵,你才是贱人,你跟你姐姐还有你妈咪都是贱人,来人呐,把她们三个毙了。”“姐姐,我怕。”“雨蝶乖哈,姐姐带你出去。梦蝶快走。”在那些人还没到苏琪身边的时候苏颖儿和她的两个妹妹逃走了,苏琪心想她们逃出了皇宫也不能回苏家,肯定是死路一条就没叫人去追了。可惜她猜错了。十年了,苏雨蝶她们回来报仇,后面会发生怎样的风波呢?抱歉,题目出错了。
  • 曹操来了

    曹操来了

    左边的水穿越到三国杀传奇,驰骋疆场消灭反贼最终左拥右抱的故事
  • 为什么男人爱说谎,女人爱哭

    为什么男人爱说谎,女人爱哭

    幸福是一根线,这一端牵着女人,另一端牵着男人。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但是,他们总是相互埋怨,搞不懂对方:男人为什么要用拙劣的谎言伪装自己?女人为什么动不动就发动眼泪攻势?如果你总是觉得另一种性别的人莫名其妙,那么通过阅读本书后,相信你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得到一些解决问题与改善关系的方法。或许,你会从中找到幸福生活的秘诀。
  • 花痴龙女快快跑

    花痴龙女快快跑

    沐子鱼,一代腐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可以遇见一个帅哥,摸摸帅哥肚子上八块腹肌。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居然是因为偷看帅哥而从树上掉下来。她更加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简单居然穿越了。好吧,穿越就穿越吧!自己到哪里也一样生活,不过,小说里常常说女主角会遇见帅哥的,但是不知道自己能否可以遇见帅哥呢!不过,自己居然穿越到龙王的女儿,小龙女身上。太幸运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限大道

    无限大道

    仙,一眼可看穿苍穹,一口气可移山倒海。我欲成仙,不为无限星空,只为与你相守永恒。
  • 疯帝之路

    疯帝之路

    自大荒之地崛起.他挑魔尊.斗鬼帝,斩妖王.宿命的相逢.巅峰的对决,生死的磨炼.爱恨的纠葛.面对重重险境.陆风能否逆转乾坤,打破这天地之道呢?
  • 芳忆怜忻

    芳忆怜忻

    我是黑道公主遭最亲的舅舅陷害重生为世界首富的千金大小姐还有一个腹黑的弟弟是肿么回事啊?在还没搞清楚之前愁人撞上门来就别怪本小姐心狠手辣了。在一堆棘手的事情中腹黑公子送上门来!!!算了吧本小姐勉强把你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