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7600000012

第12章 论野心的起源及社会等级的区分(2)

温文尔雅似乎是大人物的专属气度,那些费力模仿的人只会贻笑大方。有些纨绔子弟装模作样地模仿达官贵人的礼仪行事,结果却招来加倍的轻视。有人神情举止一丝不苟,指手画脚装出一副显贵的派头,以为自己像个人物,到头来却没人买他的账,他的派头也太过做作了。作为平民百性中的一员,就应该谦虚朴实,不拘小节,这样大方自然的做派自然可以赢得朋友的尊敬。如果有谁迫切地渴望出人头地,就必须具备更重要的素质。他必须努力做到知识渊博、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他必须开创一番大事业,通过艰苦的努力,不懈的奋斗和精明的眼光,让人们了解他的才干。无论在什么场合,他都要做到通情达理、慷慨大度。同时,合适的时候,他应该被委以大任,以他过人的才干和优异的品质圆满完成艰巨的使命,从而博得人们的一片掌声。等待这些机遇的到来,需要格外的耐心。生不逢时总是让他们闷闷不乐,所以那些野心勃勃却为环境所限的人,整天心急如焚,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出名的机会。他甚至幸灾乐祸地盼望国内国外发生战争或冲突,想在动乱和流血中抓住机会一展雄才,以此吸引人们的目光。

与追逐名利的人的作为相反,那些位高名重的人只要平日循规蹈矩就能保全自己的名声。他对此心满意足,他不愿意再冒险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舞会上的风光和情场上的得意就让他很有成就感。他讨厌老百姓闹事作乱,这不是因为仁慈博爱(其实权贵们从来不把草民当兄弟),也不是因为胆小怕事(这种时候他不大会害怕),而是因为他知道在这些情况下,总会有些黑马跳出来,展现出他们所没有的才能,这会威胁到他的地位,抢了他的风头。他偶尔也会冒点小风险,在群众运动中投机取巧。可是时势一旦要求他以一种百折不挠的毅力做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时,他就会畏缩不前,那些出身名门的人几乎少有例外。因此,在所有国家甚至包括君主国的政府机构中,出身中下层的人们都是依靠自己的勤奋和才能爬上了最高的职位,然后包揽了大小事务。而那些名门之后总是形成反对派,对前者满怀嫉恨。他们的态度往往先是瞧不起,然后是嫉妒,最后当后来者掌握了权力,他们也只能像曾经别人对他们卑躬屈膝那样对新的掌权者屈服。

正是丧失这种对人类感情的从容不迫的绝对控制,使高贵地位的降低变得如此不能忍受。当马其顿国王一家被保卢斯·埃米利乌斯在胜利中带走的时候,据说他们的不幸使得罗马人的注意力从征服者的身上转到了国王一家身上。看到王室儿童因为年纪还小而不了解自己的处境,旁观者深受感动,在公众的欣喜欢乐当中,带有极为微妙的悲伤和同情。在行列中接着出现的是马其顿国王。他像是一个神志不清和惊骇不已的人,由于遭受巨大的灾难而丧失全部情感。他的朋友和大臣跟在他的身后。当他们一道行走时,经常把目光投向那个失去权势的国王,并且一看见他,眼泪就夺眶而出。他们的全部行为表明:他们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而全然是国王的更大痛苦。相反,高尚的罗马人却用一种轻视和愤慨的眼光看着他,认为这个人完全不值得同情,因为他竟会品质低劣竟到在这样的灾难中忍辱求生。可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灾难呢?根据大部分历史学家的记载,他在一个强大而又人道的民族保护之下,在一种富足、舒适、闲暇和安全的状况中度过了余生。这种状况本身似乎是值得羡慕的,因为他甚至不会由于自己的愚蠢而失去这种舒适的生活。但是,他的周围不再有那班颂扬他的笨伯、谄媚阿庾者和扈从。这些人先前已习惯于在他的各种活动中随侍左右。他不再受到民众的瞻仰,也不再因他拥有权力而使自己成为他们尊敬、感激、爱护和钦佩的对象。他的意向不再对民众的激情产生影响。正是那难以忍受的灾难使国王丧失全部情感,使他的朋友忘却自己的不幸,气质高尚的罗马人几乎不能想象在这种灾难中还会有人品质低劣到忍辱求生的地步。

罗斯福哥公爵有句名言:“爱情往往会让位于野心,而野心却极少被爱情压倒。”野心膨胀的人,往往容不得别人跟他竞争。对于那些习惯于受万众仰望的人来说,除了野心的满足能够让他感到愉快,其他的一切乐趣都已经黯然失色。而那些失势的政客们为了寻求安慰,会想方设法熄灭自己的野心,努力忘记昔日的荣耀,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得到。除了与人谈起昔日的无限风光,或是忙于拉帮结派、重整旗鼓,才能让他们容光焕发、得到一点满足外,大部分人只是百无聊赖地消磨时间,为一些无关紧要的想法自寻烦恼,对所有日常的娱乐都提不起精神。很少有人能够真的放弃那尊荣体面的尊贵头衔,去追求一种虽然逍遥自在、无忧无虑却默默无闻的生活。求得这种难能可贵的选择恐怕只有一种途径:彻底远离名利场,拒绝野心勃勃,不要去攀比那些实权人物。一句话,把自己的心思彻底从那个是非之地挪开。

凡人都渴望受到众人的关注和同情。除非他真的洞察事理,非常自信,对别人的看法、评价毫不在意;或者是自甘堕落,把欲望和野心忘到了九霄云外。否则的话,攫取权力的野心,让多少人夜不能寐,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多少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也让这世界充满了怎样的贪欲和野心!与凡人不同的是,明智之士们不把地位放在眼里,谁掌权对于他们来说都无所谓,他们不争,大到家国天下小到鸡毛蒜皮,这些俗事他们概不关心。这样的状态固然让人钦佩,但是除了那些世外高人,恐怕谁也不能完全把地位和荣耀置之度外。

由此说来,最郁闷的事莫过于自己的不幸不仅不被人同情,反而招来他人的白眼和嘲笑;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受到别人由衷的关注与理解。因此,人们最害怕的可能并不是将他们置于人生谷底的灾难,反而是那些使自己不见容于众人的事情。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人现眼常常比表露自己的巨大不幸更让人难堪,因为前者只能招来嘲笑,而后者能够得到别人的强烈同情。旁观者对受难者的同情减轻了受难者心中的痛苦。在盛会上让一位绅士衣衫褴褛地出现还不如让他遍体鳞伤更为体面,因为后者能得到人们的关切,而前者只会让他们哄堂大笑。国王在军队面前鞭笞一位军官要远甚于刺他一剑,因为前者会让他颜面无存。按照荣誉的法则,鞭刑是一种人格的羞辱,剑伤显然不是。一个视耻辱为最大不幸的绅士如果受到那种较轻的处罚,在君子眼中就无异于遭受极刑。因此,法律一般不对贵族阶层判处带有侮辱性的刑罚,即使在处以死刑的时候,也要尊重他们的名誉。无论一个身份显赫的人犯了什么罪,除俄国以外,欧洲各国政府都不会对他施以鞭笞或枷锁示众这样的有辱声誉的暴行。

人们不会因为勇士被送上断头台而蔑视他,带着枷锁在大街上游行示众却是对勇士的极大侮辱。前者为他赢得万人的景仰,后者却让他沦为笑柄。在前一种情况下,观众的同情给了他力量,使他摆脱了羞耻感,以及独自承担不幸的孤独感。在后一种情况下,人们不会同情他,即使同情也不是因为他的痛苦,而是因为他所受到的耻辱让观众也感到了羞愧。即使他认为自己无罪,也一样抬不起头来。毫无疑问,从此他是声名扫地了。相反,犯人临刑前镇静的行为和刚毅的表情能够让人肃然起敬,不管他曾经犯了怎样的罪行,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出于对生命的尊敬,在观众心理都会产生一种肃穆的感觉,而如果此时死刑犯的表情平静如常,无疑会让人心生尊敬:他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

卡迪纳尔·德·雷斯的名言与我们上面的论述如出一辙:“重大的危险往往能给我们带来种种荣耀,所以敢于奋不顾身去面对。可是一般的危险只能让人害怕,而一旦失败就会名誉扫地。”

一个坚强的人能够无视痛苦、贫穷、危险和死亡带来的困境。但是,如果他的痛苦遭到侮辱和嘲笑,如果他在胜利之中被俘,受万人指责,他就很难再坚持下去。所有外在的不幸都没有别人的轻视造成的伤害大。

同类推荐
  •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对《道德经》的解读既尽力合于原文之文体,又不囿于原文之句法而因文害义,力求抓住其精神实质而予以解读之。根据笔者研究,《道德经》原文在章序结构和思想内容上存在“道”、“德”含混的实际情况(是否由于流传错简不得而知),故对原章序进行了重新排序,使其思想内容更具逻辑性、连贯性和区别性。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孝道(青少版)

    孝道(青少版)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本书先秦是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灿烂的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和此后发展的基本格局,并因此成为世界性的永恒研究焦点。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作者坚信人类思想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系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以此项研究挑战了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相对注意倾向及其相关预设。
  • 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传习录

    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传习录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热门推荐
  • 玄门茅道

    玄门茅道

    简介:亘古以来,正邪对立,天地间有浩然正气,邪秽之物虽凶,但却始终邪不压正,魑魅魍魉等邪秽之物不甘被压制,于是它们积蓄力量,在世间降下劫数,妄图颠覆乾坤阴阳,这劫数便被称之为——乱世劫!每当乱世劫降下,世间必会有应劫而生之人,他修得一身茅山道法,二十岁出山,一路成长,终令妖魔鬼怪闻风丧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彪悍皇后:异世倒追爱

    彪悍皇后:异世倒追爱

    肩挑国仇家恨,单瑞滢放手了爱情。浴火而亡,有让那人重生的途径摆在她面前,要抓住吗?当然是必须滴!穿越异世?可以!历经多个世界?可以!完成不同的高难度任务?可以!一切条件都可以,通通放马过来吧!只要能够重塑爱人三魂七魄,使其重生,她单瑞滢愿意付出一切!(注:这文本质上是个快穿文,穿越的世界还不少,作者脑洞强大……1V1,金手指貌似蛮粗?雷者误入的哟~~)
  • 极品太子落红尘

    极品太子落红尘

    她的哀求声又细又软,却更加令人亢奋,他扯下薄纱带子,将她双手绑起来,咨意蹂躏那份特有的盈润,另一只手扯开多余的阻隔,将滚烫的尖端抵在一团黏窄的火热上。“无论你要什么,我都会给你的。”她弓腰挺起,不住轻轻颤著,忽然眯眼喘息道:“如果……我要这天下呢,哥?”用肉体交换爱情,用爱情交换权力……而权力,能换来什么?看苏清用一把入世情剑,在这恨欲情仇的纷扰中斩出一个星垂平野阔来!
  • 朝秦“慕”楚

    朝秦“慕”楚

    一场刻意为之的“乌龙”拉开了楚薇大学悲惨生活的帷幕。室友“落井下石”;学长搞怪无厘头;而他却是腹黑狡诈……这一切的一切是楚薇幸福的起源,也是悲剧的开始。她是追爱而来,阴差阳错地竟然成了被追的那个。她虽然富贵不能淫,却在他的威武之下屈服。在感情这条路上,不是先爱就先输,而是看谁的恋爱等级比较高。
  • 嗜剑仙

    嗜剑仙

    在一次意外,她被下了魔心咒,变得冷漠无情,受人控制。剑中书————焓嗜剑的剑谱中的禁页,上面记载了七七四十九个特殊的男子,要将他们一一杀尽,他们的血可以唤醒焓嗜剑的魔性。所以她便无情无义的杀了四十八个人。杀到第四十九个时,突发变化,她竟会犹豫不决并且心如刀割般的痛,却怎么也下不去手。也就是因为他,此后她的人生将迎来五彩缤纷的炫丽!!
  • 宠妻无度之穿越古国

    宠妻无度之穿越古国

    穿文,一次重生可重生错了,不是在2015年间,却重生在自己看过的小说里,让自己没有办法去报复渣男腐女,这让她很愤怒,来到了不熟悉的古国,好在自己是女主角,可不幸的是女主角被女配角害死了,我一定要在这异世活下来。
  • 血浴苍穹,谁与争锋!

    血浴苍穹,谁与争锋!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既然龙珠选择了你,从此以后,你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鬼!”碧海龙珠从天而降,很不幸,某女躺着也能中枪。紫红龙珠化作一粒朱砂印入她的眉心,怎么抠也抠不下来。“吖地,我才不要做你的皇后呢!”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为了往后更自由的人生,某女拼命反抗,誓死不从。“由不得你!”一代浪漫的穿越传奇故事由此拉开序幕!一次偶然,女扮男装,她误扰了平静的他!至死不渝,他从现代追随她到古代,就因为欠下她一生爱恋。他爱她入骨,却同样被诅咒困扰,不幸成为今生姐弟,让他们相爱却永世不能再相恋。至尊君王,却由一颗小小的龙珠将他们牵扯到一起……为破解灵之诅咒,她不惜杀破苍穹,地动山摇。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又是谁与她一起共惊天下!血浴苍穹,谁与争锋……!
  • 异界云游

    异界云游

    主角不像主角,主角不止一个,主角很多个,就是这么任性异界打闹的小故事
  • 命破天盘

    命破天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便是所谓命由天定。或富有、或贫穷,或显贵、或卑微,此多种种,在你出生那一刻或更早以前,便在天道轮回之中,逃不过也躲不了。只是凡人怎会了解其中的玄妙,唯有强者修炼有成,方能让命运天盘显化、强化、涅槃,最终超脱,命破天盘。
  • 仙道狂

    仙道狂

    仙,追风逐月,长生不死!道,天地之理,三界之律!狂,纵情随性,狂放不羁!谁说修仙只能循规蹈矩,且看狂者吞吐天地!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