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18300000004

第4章 :宵小再起血朝堂

唐中宗明白凭着自己的妻子和这几个左道之士,蒙蒙老百姓还行,朝廷百官是绝不会买账。所以他不仅开始模仿母亲的政治手段,也开始接受母亲的政治遗产。这第一样遗产就是武则天本身。

在唐中宗复辟后尊奉母亲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这个时候无论从个人感情和凸显李唐宗室正统性这两方面来看,都不应如此。但是唐中宗却极力抬高母亲身份。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强调武则天正统性的同时也强调自己这个被武则天所立的前任太子的正统性。这样一来,这一次的政权交接就是帝位的正常传续。神龙政变中一众功臣们的功劳就要大打折扣。

而唐中宗继承的第二项遗产就是武则天晚年的心腹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出生在公元664年,她刚出生时整个家族就因为她的祖父上官仪得罪了武则天而被抄家。(唐高宗曾经想废掉武则天就让上官仪起草诏书,结果诏书还没写好武则天就堵上门来。唐高宗当场认怂把废后的锅甩给了上官仪。)年幼的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一起被没入掖庭宫(宫女居住地和犯罪家属妇女发配入宫劳动的场所)为奴。不过郑夫人实在了不起,知道人衰就要多读书的道理,硬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把上官婉儿培养成了一代才女。之后上官婉儿凭借着文学才华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免去了奴婢身份并逐渐高升。到了武则天晚年不仅让她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还让她起草所有的皇帝诏书,号称“女中宰相”,同时她还有着“大唐第一才女”之名。神龙政变后这位主动投身“革命”有着卓越文学才华和政治头脑的知性美女就被唐中宗纳入后宫封为二品昭容,成了中宗夫妇的政治参谋,仍旧替皇帝起草各种诏书。诏书也多是扬武抑李,强调武曌的正统性,让中宗这的太子继位也显得更加名正言顺。

之后中宗又着手收编母亲最大的政治遗产——武周时期强势崛起的武氏宗族。当时武氏宗族虽然受到神龙政变打击,势力大减。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武氏宗族在朝廷中仍然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只要收编了他们,中宗在朝廷上的势力就可以立刻提升一大截。当时的武氏宗族首领是武则天的族侄武三思,而收编武三思这对中宗来说并不困难。

首先武三思是上官婉儿的情夫早在武周时期,二人就暗做一对。(现在的主流说法是上官婉儿为了自保才依附武三思。)现在深受唐中宗信任的上官婉儿自然乐得为中宗牵线搭桥。再者中宗和武三思是儿女亲家,早在神龙政变之前还在做太子的李显就把他和韦氏最宠爱的女儿安乐郡主(那时还不是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二儿子武崇训,不过当时李显是个无权无势受猜忌的太子,武三思是风头正劲的皇亲而现在形式反转,武三思自然不会拒绝中宗伸出的橄榄枝。第三点说来就很尴尬了,那就是韦皇后对武三思的强力推荐。经过上官婉儿的推荐,武三思和中宗夫妻就成了各自府上的常客,武三思经常出入宫禁,中宗夫妻也常到武三思府上做客。正当虎狼之年又深具政治野心的韦皇后看上了武三思的人还有他背后的政治势力,于是一来二往两人就勾搭上了,正所谓日久了深情。韦皇后对丈夫大力推荐这位新相好。而中宗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和对妻子近乎畸形的依恋(见前文分析。),让他不仅接受了韦皇后对武三思的推荐,也选择对二人的私情视而不见。

就这样在武则天退位之后,武三思出乎意料的重新崛起,被中宗封为司空并且拜相,强势回归朝廷。不久之后中宗太子时期的旧属魏元忠、韦安石、杨再思、祝钦明、李怀远、唐休璟在同一天拜相。这样一来,整个大唐官场都明白中宗要动手对付五大臣了。于是许多投机分子,自然而然的聚集在了武三思身边,其中有几人成了武三思的得力爪牙。

第一个来投奔武三思的人是时任考功员外郎(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的崔湜。这位崔小哥出身当时的望族博陵崔氏是洛阳闻名的帅哥和才子也是前文提到的李隆基好友崔涤的哥哥。当时五大臣之一的桓彦范眼见武三思是一天比一天强大,就派崔湜去武三思身边当卧底。但是桓彦范看人的眼光实在有问题,崔湜直接当了带路党投靠了武三思。(桓彦范这个人称得上识人不明、料事如鬼。不仅把崔湜看走了眼,就连之前他使劲提拔的大舅子赵履温也背叛了他。)武三思大喜之下让崔湜做了双面间谍,给他提供五大臣的动向。

第二个受到武三思重用的人叫郑愔。此人原来依附“二张”兄弟,是搞打击迫害的行家里手。神龙政变后被贬到宣州(今安徽宣城)当了个从九品下的参军,结果在这芝麻大的官职上郑愔还搞幺蛾子犯了贪污罪,事情暴露后他就弃官逃回了洛阳。当郑愔知道武三思重新得势,便赶紧前去投奔。据说郑愔见到武三思,先是一阵大哭然后一阵狂笑,搞得武三思一头雾水。然后郑愔说:“我哭是哀悼大王即将死掉,我笑又是为大王得到我这样的人才能逢凶化吉而高兴。”武三思自然知道这是郑愔自抬身价的说词,但如今正要对付五大臣,郑愔这种“专业人才”来投奔他可谓是正中下怀。边把郑愔留在身边做了参谋。

第三个人则是当时的诗人宋之问,宋之问和同代的沈佺期并称“沈宋”不仅擅长五言绝句还对七言律诗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可惜宋之问的人品是那种骂他人渣,人渣都不乐意的程度。宋之问早在武周时期就曾自荐想要当武则天的面首。可惜宋之问虽然有才气又帅气,但是还有口气,武曌就拒绝了这位“三气合一”的宋大才子。之后宋之问一门心思的巴结“二张”兄弟,结果神龙政变后宋之问和弟弟宋之逊一起被流放岭南,过了一年宋氏兄弟也像郑愔一样逃回了洛阳。他们的朋友当时的驸马王同皎看他们可怜就收留了他们,宋之问和宋之逊有了落脚处就在京城四处活动意图复官,理所当然的把目光投向了大红人武三思,在暗暗心中定下了投靠武三思的决定。

随着武三思势力的逐渐坐大,当时的政治局势已经险恶起来。一向政治嗅觉敏感的李旦和太平公主兄妹都开始变得低调起来。李旦先是主动辞去太尉和宰相这两个显赫官职。然后又推掉了李显要封给他的“皇太弟”头衔,跑回相王府继续做他的逍遥王爷。太平公主则是在朝堂上眼观鼻鼻观心,绝不多话。朝堂下她用一桩磨盘官司来自污。(富可敌国的太平公主跑去和一帮和尚争一个寺庙里的磨盘,不仅争输了还留下了一个执法如山的成语典故。)兄妹两人之所以躲这么远就是怕武三思出手对付五大臣时把血溅到他们身上。面对武三思的强势崛起,五大臣能做的却只有一遍又一遍的上书请求中宗将武氏一族贬官削爵。但是今非昔比绝大多数的朝臣都能看出站在武三思背后站着的是唐中宗,朝臣或是明哲保身或是直接依附武三思。被孤立的五大臣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果然没过不久,武三思就对五大臣动手了。武三思先是用了一招“明升暗降”让中宗将五大臣全部由郡公加封为郡王。爵位虽然上去了却罢掉了五大臣“知政事”的权力夺了他们的实权。之后不久为表公正武三思又自请中宗降诏削减武氏一族的封爵。武三思自己由梁王降为德静王、定王武攸暨降为乐寿王、河内王武懿宗等十二个原本的郡王则全部由王爵降为公爵。武氏一族爵位虽然降下来了,但是都掌握实权担任要职。之后武三思就开始“复修则天之政”凡是不肯依附武氏者全部借机贬谪,同时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信条,凡是被五大臣排斥的人则全部提拔拉拢。就这样中宗复辟后短短的四个月,武氏一族再次重掌大权。

接着武三思又寻机把五人全部分开贬到外地,把他们赶出政治中心。当时的驸马王同皎因为看不惯武三思和韦皇后乱政秽乱宫廷,给自己的老岳父大戴绿帽。王同皎自己也是神龙政变的功臣之一。于是自然而然就有了武力除掉武三思的想法,开始和一帮亲信谋划起来。结果宋氏兄弟恩将仇报出卖了王同皎,悄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武三思。得到消息的武三思不仅先下手为强杀了王同皎,还让郑愔上奏朝廷说五大臣是王同皎同伙借机把他们一贬再贬。

最后武三思使出了杀手锏。他命人暗中将自己和韦后私通的事在长安城中大肆宣扬,接着上表中宗说是五大臣所为,为的就是煽动叛乱情绪,托言废黜皇后,实际上是要废掉中宗。对唐中宗来说戴绿帽事小,掉黄帽事大。这一下五大臣政治上彻底出局贬官变成了流放岭南。到此为止这场权力斗争已经分出了胜负,但是先前已经投敌的崔湜却想再在老上司身上榨出更多的利益。于是五大臣还在流放岭南的路上崔湜就向武三思提议将五大臣彻底斩草除根,并且推荐自己的表兄周利贞去执行这一任务。武三思深以为然于是伪造圣旨,让周利贞去追杀五大臣。当时五大臣中的张柬之和崔玄暐已经病死在贬谪路上。其余三人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则全被周利贞追上并当场虐杀。(桓彦范被用竹槎刮净身上皮肉,然后乱棍打死。敬晖被生生活剐,做成了人肉刺身。袁恕己被灌下毒汁,肠穿肚烂哀嚎了半日后被乱棍打死。)五大臣被彻底铲除,武三思论功行赏。崔湜和郑愔被升为中书舍人、周利贞被升为御史中丞、宋之问被升为光禄臣。再加上武周时期就是武三思党羽的宗楚客、纪处讷一行人,一时之间朝堂上全是武三思的势力。武三思一跃成为大唐第一权臣,声威竟然比武曌当政时期还要大。

唐中宗也终于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五大臣全部死掉,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都噤若寒蝉小心翼翼的过着日子,而武三思是他绝对可靠的战友,屁股下的这把龙椅终于坐稳了!

同类推荐
  • 逃亡吧,尤倍尔

    逃亡吧,尤倍尔

    距离施梅德·贝克曼皇帝五十五岁诞辰还有二十七天,一场风暴即将扫过这个看似不可动摇的帝国,而拯救帝国的英雄,还不知道自己的责任与命运。
  • 有关征服的正确方式

    有关征服的正确方式

    我们的世界,大陆和海洋都呈现出本应如此的形状。一切文明,历史与政治建立在如此的世界之上,我们只能应对。我们的宇宙,物质由分子、原子乃至夸克构成。一切世界,银河建立在如此的规则之上,我们只能接受。但是如果改变了呢?如果大陆被我扭曲成如同柔软的绳索,如同蜷曲的蛇,如同一个标准的英文字母“s”?如果物质的构成被我分离成种种元素,精神的物质的,好像一部正常的奇幻小说?但是这个世界的真相还没有被认识,魔法等等光怪陆离的奇迹还没有被发掘,大家平平常常的进入了平平常常的中世纪。我们要进入的是在这平常,远古的时代行将结束时的世界。这是有关征服与被征服的第一个故事。
  • 尚武大明

    尚武大明

    有人说大明亡于流寇,有人说大明亡于异族,有人说大明亡于天灾,更有人说大明亡于党争。大明亡国的原因,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可是,对于张武来说,大明亡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失去了尚武精神。大秦时期,人人从军入伍,贵族发于行伍,大秦锐士横扫天下,震慑匈奴。汉唐时期,武风强盛,文人以投笔从戎为荣,华夏扬威天下。大明初年,大明将士驱逐鞑虏称雄四方。到了明末,文贵武贱,文人统兵,当朝大将可以被文官肆意欺凌杀戮,普通士卒生活朝不保夕,好男不当兵,备受歧视。当年的尚武精神,早就被磨灭了。“想要挽救华夏,不但要驱逐鞑虏,更是要找回当年华夏的尚武精神,这个是我一个赳赳武夫的责任!”张武说道。
  • 一个人的二战

    一个人的二战

    文青少年被逼吞下游戏卡,重生民国东北,眼前的世界多了一种模式,英雄模式。山岗之上,一眼看去,黑压压的老毛子,小鬼子,好多的怪,老毛子血厚经验多,小鬼子血薄好收拾,打哪一个,好难选择,算了,反正都是打,一起打好了。
  • 刘天子

    刘天子

    天有姓乎?有。何姓?姓刘。何以知之?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
热门推荐
  • 龙崎大陆

    龙崎大陆

    多情总被无情伤,无情最是有情人。吾非无情!只因世道沧桑人心皆恶。且看一个乡间少年、如何几近生死、屡遭背叛…
  • 她是命是梦是永远的

    她是命是梦是永远的

    早晨,郝晨开着车来到自己的公寓,这时程欣柔,漠漠也是刚刚起床,看着程欣柔穿着睡衣在自己面前走来走去,鼻子一下子流出殷红的鼻血,程欣柔用纸巾温柔的帮他擦拭去鼻血,微笑的看着她,“郝晨,你怎么了?脸那么红,是不是生病了?”“没有。。”郝晨摇头,漠漠突然笑了,“宝贝妈妈,我知道叔叔怎么了,他一定是害羞了!”“漠漠你好聪明啊,郝晨,你脸红干什么,是不是觉得我这样很好看呢?”程欣柔依旧一脸笑意温柔,郝晨脸更红了,干脆撇过头去,程欣柔却扭过他的脸,笑意邪肆,“郝晨,你好坏哦!”。。。。
  • 穿越暗黑世界的幸福生活

    穿越暗黑世界的幸福生活

    轻松诙谐的异界生活,充斥着钢铁一般的友谊,还有着嗤之以鼻的尔你我诈,爱情与暧昧在这里是不可多得的宝物,他只是想赚点小钱,喝点小酒,平淡的混居在这个充满着血腥与杀戮的未知大陆,但命运却注定了他那不平凡的一生。
  • 摄政王的拽丫头

    摄政王的拽丫头

    啥?她穿越成了婴儿?赚了赚了,连本带利地赚了啊!啥?三岁的她对二十岁的他一见钟情?这个这个……啥?他是腹黑多金,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利用咱聪慧的现代大脑,追!啥?摄政王爱的是她的母亲……有没有搞错?
  • 王俊凯不是我要离开你

    王俊凯不是我要离开你

    王俊凯跟倪茜是青梅竹马!一起走到初中,王俊凯成为了了明星,倪茜知道自己配不上他,所以选择离开他.....
  • 堕落公主复仇记

    堕落公主复仇记

    一个黑色的身影,带着种种忧伤,慢慢的走了出来,她还未忘记当年她的闺蜜是如何背叛她……
  • 科学探索百科——宝藏新探百科

    科学探索百科——宝藏新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传说有片海

    传说有片海

    是个不定时更新的小小脑洞。不要抱太大希望,已经坑过无数回了,嗯哼。
  • 爱已成魔我为妖

    爱已成魔我为妖

    她主动送上红唇,“有感觉吗?”他尽是嘲讽,“你和容斯岩……有感觉?”她挑衅,“我们打赌,如果我赢,你就归我。”他反问,“如果你输呢?”“我不会输……”直到输得一败涂地,陶夭夭才明白一个道理。幸亏爱情不是一切,幸亏,一切……都不是爱情。又或许,从一开始就错了?
  • 粗线女孩爱满满

    粗线女孩爱满满

    粗线条?不!那不是真实的她!会甘心让一枚戒指左右她的爱情?不!她会扫平爱情路上的一切阻碍!男人,来和她过过招!女人,敢和她抢男人?且看优点多多,缺点也多多的她如何抱得美男归!插播:善良‘粗线女’也能创造属于她的一片天?***************************每天至少两更,坑品保证,大家尽请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