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4900000003

第3章 最好的安眠药是放下(3)

英文“guts”这个词很有意思,既有“内脏”的意思,又有“胆量”和“勇气”之意。“只要你抓住了他的睾丸,你就抓住了他的思想”,这是前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名言。现在是谁抓住了男人的guts,就抓住了他的思想。于是,时代盛产公公知道分子,公公学者,及公公校长。

陈丹青曾言:中国有老百姓,但没有公民;有人口,但没有现代人。此外,各阶层全是无比严密无比细腻的奴主关系:主子原先就是奴才,奴才则巴望有一天当主子。全中国的人差不多都给摘除了胆囊。中国连真的公共空间还没出现,哪来“公共知识分子”?我们都是奴才,望不到边的奴才。

“文革”前制度性阉割就开始了。当林昭、张志新挺身反抗谎言与谬行时,男人们都到哪里去了?陈少敏是“九大”时对开除刘少奇党籍决议唯一投反对票的女人,她成为那个时代良知尚存的稀有鉴证。男人们又到哪里去了?

制度性阉割导致权威人格。权威人格也称专制人格,其表现为:一方面对弱者夸耀自己的力量,排斥、拒绝,另一方面对权威者又卑躬屈膝,绝对服从。形象点说,就是在家打老婆,在公交上和女人争位置吵架,在单位对领导点头哈腰。

中国式成功学是男性成功学。他们大面积丧失了责任感和勇气及个性气质,努力成为混世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再有家国情怀,不再写诗,不再浪漫,不再教子,甚至不再在母亲和妻子身上花时间,更热衷于赚钱、钻营和享乐。

不论是官场、职场,还是情场,男人们的担当在哪里?对族群的担当与对价值观的担当又在哪里?简单讲就是:你对民族的子孙后代怎么交代?这是个经济腾飞、礼崩乐坏的时代。如果一味追求个人所谓成功,我们这几代人,没有一个能逃得过子孙的咒骂,有人甚至会被掘坟槌尸。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阉割文化。但传统文化之下也有士大夫精神与君子风度,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至少也有梁漱溟、王国维、朱自清们的清高。假如权威人格盛行,还不如去当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呢。

男人的职责是什么?男人不只是把面包带回家的那个人。男人的职责是担当。当危险降临,他是挡在门外的那个人;当邪恶当道,他是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当世道衰败,他是力挽狂澜于既倒的那个人。男人还是培养子孙成为男人的那个人。

为什么我们离自己越来越远?

远离了自然,远离了理性,远离了良知,我们的内心就会被黑暗占领。

一位80后与其50后父辈有如下区别:他借百度或谷歌思考并得出答案,而父辈的信息源仍是报纸、电视或单位;他借手机、电脑表达情感,而父辈诉诸笔和纸;他的朋友都挂在网上,而父辈的朋友都是小时候光屁股的发小儿;他的钱全在网银里并通过网上支付,而父辈认为钱不握在手里、不面对面交易心里就不踏实……

新世代生活在一个外包的世界。从思想、情感、生活、娱乐到观念,什么都是外包的。其结果就是你人格的外化。父辈人格是外化到组织或单位,新世代则是外化到了财富、商业和科技。在一个外化的世界,人们不诉诸内心,也懒得诉诸内心。当然,今天比父辈们当年“狠斗私字一闪念”表面看是进步了。

但父辈的世界没有毒奶粉,没有地沟油,没有闯入小学砍小孩的疯子。

人心是最大的变量。什么制度变革,什么经济发展,什么社会重建,人心不强大,再绚烂的表皮都难掩内部的溃败。

众愚成智,还是众智成愚,网络让我们更接近还是远离了自己?

多数时候,我们是在跟屏幕交流,而不是实实在在的人。熟悉的陌生人取代了熟稔的亲朋好友。

网络让我们更聪明还是更愚蠢了?一派认为,网上信息的劣质化必然导致我们注意力的退化,“无所用心”的感官浏览网上信息,而少有深度思考和创造行为。另一派强调,是网络让人们掌握了知情权,明了真相。

肯定的是,网络快速改变着人们的心智状态,让人们始终处于“在线”(on-line)状态。所以不再有伟大的著作,不会有诗。所以不再天人合一,远离了大自然(nature)。最终瓦解了农耕文明的和谐幸福感。

《科技想要什么》的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则更加乐观向前,他提出原子是20世纪科学的图标,网络是21世纪的图标。要想领悟复杂事物的本质,需要一种“蜂群思维”,我们的思考是众包的、公布式的,不再有中心—无论是个体中心或网络中心。这如同揭秘一起恐怖事件或某位贪官,需要开动所有的信息挖掘机,分布式解构,还原真相。

但当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云亦云。只要是官员必是贪官,只要是专家肯定是砖家,看似较“二”的言论大家一齐恶搞。在这些习惯性思维主导下,网络一片谩骂恶搞之声。最后自己灰头土脸,一派不高兴。

美化的说法这叫众神狂欢。其实网络延续了现实社会的金字塔关系。有发言权的还是那些意见领袖,没有的依然没有。众生总是看别人在发表什么观点,总是听别人在聊什么话题,于是转发,转发,再转发。

你看姚晨做公益,你跟任志强骂房价,你随薛蛮子转发,你学李开复做自己,你在方韩大战之中站队……你的内心是由他们构成的杂拌儿。可你自己呢?

网络似乎让我们更聪明了。但心智心智,有智无心,更明白了也更不快乐了,聪明难成智慧。

到底是众愚成智,还是众智成愚?网络让我们更接近还是远离了自己?Think about it(想想吧)。

少即是多,少但是多。少则得,多则惑。我们肯定是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

有人说,我们就生活在这么个喧嚣的末法时代,人人都看似能讲道理,但言不由衷、言行不一。“春秋战国时期如果有电视这个东西,孔子也不会拒绝的。”易中天如是说。

为什么我们今天读老子、孔子,或《易经》《内经》,觉得说的都对,但一做事就错?因为古人一生研究天象、养生或做人,那是他们的专业,“吾道一以贯之”。而我们一生心多旁骛,在网络上漂浮,临到做人做事总不地道。

少即是多,少但是多,古人不贪多但求精。网络海量资讯,我们是更有还是没有了判断力?

手机还没用熟就换新款最后还是那几个应用,书还没看完就赶着看名人推荐的书最终是看不完的书,看了N多微博之后心智并未增长,赶不完的潮流上不完的当……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其实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设计哲学和实践,早就被老子说过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少则得,多则惑。我们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借智慧。

中国山水画中的人居图,可谓人居与山水高度合一。居于山水之间是古人人文的生活理想。例如《富春山居图》中,人之于山水,就是隐的关系,人是自然有机的一部分:虽然古画中人物很小,但人却拥有了整座山林。反观现代人,虽寄居在自己的所谓豪宅之内,其实不过是给自己造了或买了一座漂亮的监狱罢了!因为他是与山水隔绝的!

与自然贯通,方拥有丰富的灵魂。今天的儿童借宫崎骏的眼睛看自然。是啊,如今写书的人比买书的人还多,网络和书店的图书汗牛充栋,但人们却忘记去读大自然这本书。

简单就是最大的美德,既是消费观,也是生活观。

什么是真正的环保?把东西做经久耐用了就是环保。那些老皮包、老单车、老手机一定会再回来的。

在这个喜新厌旧的时代,所谓“环保秀”皆是伪环保。

改革开放后,我们经历的世界是一个“去魅”(disenchantment)后“再入魅”(enchanting a disenchanted world)的过程:世俗化将伟人搬下神坛经历了一个“去魅”过程,现在,消费主义令人们“再入魅”—人们虽然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比如时间、金钱和产品,但都被无穷无尽的奢望和消费嗜欲所吞没。传媒正是造就这些超级欲望的元凶。世俗化之后社会又有了新的宗教—商品拜物教。

市场经济当前,“消费拉动经济”不仅影响西方,也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有两方面值得警惕:一是社会生产消费的麦当劳化,使产品廉价制造,人均消费量剧增,最终抛给大自然不能承受之重;二是炫耀性消费,颠覆传统的低调做派,极尽张扬之能事。

少是一种美德,少是一种追求,少是一种智慧,少是一种力量。

宜家的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在《一个家具商的自白》中提出“简单是最大的美德”。简单是一种美德,既是消费观,也是生活观。我们可以少得恰到好处,少得精致,少得奢侈,少得美妙。

回到自己,回到自身需求,回到够用原则,回到情感的真实,不贪多贪新。

所谓“正规教育”是批量扼杀孩子灵性,使之变成平庸之辈。教育不教会做人等于白教。

莫言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不懂什么叫成功。他小学没念完就被迫辍学,一个人孤独地在草地上放羊和冥想;后来又混迹于民间社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与传说,并铭记在心。所以经济学家盛洪谓莫言是条“漏网之鱼”。

所谓“正规教育”就是批量扼杀孩子灵性,使之变成平庸之辈,于是“有知识,没文化”,或“有文化,没主见”的“产品”批量产生了。

乔布斯也是条“漏网之鱼”。他一开始就不想上大学,讨厌学校强迫他上那么多他不喜欢的课。他认为把父母省吃俭用的钱花在学校是不值得的。而比尔·盖茨退学则不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但他也从人人羡慕的名校哈佛大学退了学。正是这两个人,以他们没有被教育磨损的天赋灵性,领导了现代最深刻的革命—个人电脑的革命、手机革命,从而改变了世界。

地方政府要“打造100个乔布斯”,“打造莫言产业”,但政府永远不会明白乔布斯和莫言是怎样成功的。

南怀瑾的太湖大学堂的孩子们有定力。记者在那里的孩子身上看到了另一副面孔,儿童的本真面孔,那种远离成功学、远离功名的淡定。大学堂的学生不许用手机、电脑,不看电视,有不懂的字查字典,比如查“虎皮鹦鹉”,电脑是点对点一下子查到了,而查辞典要经过什么科什么目,对同类鸟群也有了解,知识就这样增长了。

大学堂的老师说,我们的小孩是跑长跑的,越大了越厉害,因为他们会有慧根,懂得取舍。

南怀瑾曾答记者,文化是个什么东西?文化是个空洞的名词。衣食住行,坐卧起念而已。做人和生活比读书更大。最怕读书读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美枪击案凶手曾经是优秀学生,河南小学生被砍案凶徒是信奉世界末日的邪教徒,但他们都是社会教育的产品。教育不教会做人等于白教。

温故《1942》,想想《少年派》,我们需要理性和良知填充那颗“黑暗之心”。

《少年派》和《1942》提出的命题是,当人为了活命而奔波,他与神灵光相交,或擦肩而过。我们为什么要在豪华影院里品味一个少年的历险或中国人的苦难?并非为了励志或吃得更多一点,而是一个人怎么活的问题。理想的人生,是让一个人少年出家接近神性,中年到人生战场搏杀,晚年又回归寺庙的。岂不妙哉?

李安整部电影都是在布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要降服的孟加拉虎。从虎眼中看到的,是自己情绪心性的倒影。驯服老虎,就是驯服自己。

《少年派》告谕人们的正是“生存、生活、生命”这“三生”教育,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懂得生活,最后探寻生命的意义。现代教育者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1942》提醒我们是怎样一个健忘的民族!我们这个民族,说好听点是修复能力极强,说难听点是健忘症深重,直到再来一次。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而丰厚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中国历史上每次中兴只需三四十年,中国人就发起来了,然后堕入灾难只需一次政变或一位昏君。

某位重庆老板感慨:“我感觉‘文革’随时重来太容易了。没有是非,没有真理,只要符合自己利益就支持。太可怕!”“文革”离大家并不远,反日游行变成打砸事件,“文革”标语又走上街头。

将自己依附于某个强权之上,将自己交给权力机器,由它来为我们做主。这是《逃避自由》一书探究的主题。作者弗罗姆(Fromm)写道,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自由……逐步培养起人们的权威主义性格,而法西斯纳粹主义正是人类关系异化的顶点。

没有理性,没有良知,黑暗之心就占据内心的空白。针对小学生的枪击事件或砍伤事件就发生了。这不是将犯罪嫌疑人说成精神病就一推了之的。河南当地领导说:“讨论这有啥意义?”更显示出传媒所说的“结构性冷漠”。

一心想成功会让我们输掉什么?

因为诱惑太多,我们都在奔跑,筋疲力尽,但遗憾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奔跑;因为成功至上,我们都在拼搏,蓦然回首,却发现我们需要把握住的其实很少。

远离了自然,远离了理性,远离了良知,我们的内心就会被黑暗占领。

当代人尤其缺乏“同理心”(empathy),一种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的能力。这个社会和教育的设置就是让我们互相疏远,考试和应聘就是打通关,大家的“任务”就是打败其他所有人。

我们的父母真心实意地急于帮助我们做得比别人更优秀,我们的老师一门心思地要求我们考取各类证书,于是,从孩提时代开始,我们很多人就成长为情感麻木、对内心良知视而不见的人。我们对大自然的认知是残缺的,我们对社会关系的认知是残缺的,我们对自己内心的认知是残缺的。

在追求竞争和超越的过程中,我们都变得与他人疏远了,他人即成功的障碍,自然即无尽索取的矿产,见山开山,见佛灭佛。这样,自然不可持续,社会不可持续。我们一心要赢,结果却是通盘皆输。

所以,请想一想。

“砸烂电视”之后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不能只有“转椅”和“灭灯”节目。时代在剧变,事件在发生,需要更多有价值的观点。

回顾1984年的苹果电脑广告:

哐,哐,哐,哐……一个昏暗的大屋子里,跑进来一群人,排排坐下,仰头而待,表情木讷。大屏幕上,一个大佬在喋喋不休。突然,一位白衫红裤的姑娘冲了进来,将手中的铁锤掷向屏幕……这则广告不仅将苹果的Mac(苹果电脑)打出了名声,也将反叛精神植入了苹果公司的每一款产品。

该广告选择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1984》为背景。既是终结,也是开始。它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开始。

如今,一锤砸碎的那个大屏幕,已幻化成千千万万个掌上小屏幕。千千万万个智能手机或PAD(平板电脑),无时无刻不解构着高大全、假大空。既是终结,也是开始。

键盘在瓦解纸媒,现在,DV(数字视频)开始瓦解电视。新技术让传播过程去金字塔化,节目去魅化,资讯消费分众化与碎片化。

视频能否瓦解电视?只是个假想。但互联网在削平话语权金字塔,网络视频在改变收视习惯和阅读趣味,这两点是看得见的。

遥控器只有选择键,人们还需要不选择键和删除键。拜互联网所赐,现在有了。

同类推荐
  •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本书通过轻松易懂的心理学故事,揭示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谜团,并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并且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加以应用。
  • 社交要懂心理学

    社交要懂心理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围绕现实生活中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加以阐述,笔者运用通俗流畅、简练生动的语言,结合大量的故事、案例,多角度地介绍了心理学的知识,指出常见的生活困惑并提供了实用有效的心理建议,同时还阐述现代人常见的不良心理、心理障碍及其防治策略,相信能够给读者带来积极的影响。
  • 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

    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

    人们常常会人云亦云,从众的魔力是如何产生的?权威为何如此可怕,让人不得不服从?为何会出现“黑色星期一恐惧症”,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催眠术到底有何奥秘,让人做出不可思议的举动?看似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实则暗藏神秘的心理玄机!《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选取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事例,通过众多著名心理学家的实验“现身说法”,深入浅出地揭开生活中各种有趣现象的成因,让你领略心理学的神奇力量!破译性格密码,揭开行为动机,遇见真正的自己!习得心灵窥探术,洞察百态人性!
  • 特工心理学

    特工心理学

    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最早建立的大型情报警务机构。它是司法部下属的主要特工调查部门,成立于1908年1月26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它成立的最初,职责只是打击联邦犯罪,而这一特质使它在短期内便凌驾于地方警察之上,20世纪30年代因破获了一些绑架、抢劫和杀人案,使其名声鹊起。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取得的不俗成绩得到了美国当局和民众的认可,并由此开始了它的辉煌生涯。
  •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看到这本记录中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心路的书让人由衷地高兴,这本书不但是送给心理咨询新手的一本比较系统、从心理学角度表达对心理咨询师培训理念及操作实务的手册,它还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上海国家心理咨询师培养的历程。在严文华的笔下,心理咨询师的训练不光包括面接技术的训练,不光包括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更包括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修炼和成长,包括形成心理咨询师新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是一本来自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实践,发自内心、有自己独到看法的书。
热门推荐
  • 神武叶心

    神武叶心

    叶心,有一双非常漂亮的眼睛,卧蚕眉下,一双虎目,清澈明亮。白净的面庞,一脸的文秀之气,更显得英俊儒雅。他本是一介书生,怎么看都不像身怀武技之人,但他偏偏就是这样的人。他平易、淡泊,除凶惩恶却也妙趣横生。他机智、果敢、善良,牵动几多倩女柔肠……他起初,除凶惩恶,为的是家人和乡亲们的一方平安,却没想到……与亲人挥泪话别,被强人“护送”到了城里,又演绎出了一系列扣人心弦的别样故事……国家危难之时,他毅然放弃了诸多不舍,奔赴热血纷飞的杀场,即使当一名小兵,……也能看到他灿烂的微笑。
  • 异世唐门

    异世唐门

    唐门,唐天。人说百年难得一见形容天才而唐天却被说为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二十二岁暗器、毒、玄功大成被世人看中成为唐门下任掌门第一人选~~~~~~~~~~~~~~~~~~~~~~~~~~~~~~~~~~~~~~~~~~可是这样的他就因爱自杀天公作美又给了他次机会来到异世这里没有炫丽的魔法只有练武者着的斗气翻江倒海、临空飞行、成神成魔。都靠着斗气来到异世的唐天还会在因爱自杀吗?拥有唐门绝学的他巅峰在哪里?
  • 无良特种兵

    无良特种兵

    特种兵混都市,先遇到和美女合租,再遇到清纯学妹,随后还有黑帮千金和世家娇女,霸气警花冷傲却饱含魅力,校园混个风生水起,娱乐圈名声四起,在黑道又有怎样一段经历?
  • 时间之牙

    时间之牙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傲娇太子:求别闹

    傲娇太子:求别闹

    她,一名卖艺的青楼花魁,却是高高在上的九界公主;他,一国太子,在她面前却好似萤火堪比与之皓月。他对她一见钟情,他发誓,一定要娶她为妻,他以为,他当上了皇帝,自认为结束了,却不知,这只是新的开始。
  • 凌风之笔

    凌风之笔

    什么?我凌家人竟然是神笔马良的后代?刚成年就被传入了异世界!?什么鬼家族?什么鬼族规?神秘的匣子,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魔法?斗气?NO,NO,这些都是浮云,在我的神笔面前不堪一击!凌万里洪波,我书,你研墨,挥毫风云动一荷千娇媚,暗影,只为你沉浮。
  • 独尊寰宇

    独尊寰宇

    江潇潇穿越男,到了异界后,拥有了阴阳体制+五行之灵力,属于修真界中的极品废才。可在拥有了紫菱珠之后,它又能给潇潇带来多大的惊喜呢?是否能改变潇潇的命运呢?紫菱内界里的元神又是谁呢?紫菱珠与翌神殿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拥有紫菱珠到底是福是祸?紫菱珠又拥有怎样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呢?答案还需您亲自来寻找。亲爱的各位大大,喜欢就收藏吧!!!希望各位大大多多留言,多多支持,爱你们没商量!!!!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 蜜糖砒霜

    蜜糖砒霜

    爱情本就是一颗包裹着蜜糖的毒药。有人说——爱到最后要么伤人,要么受伤,何必呢。可是在爱情里流的眼泪告诉我们能够爱才是最美好的事情。伪兄妹文,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偏执腹黑的“哥哥”拿下“妹妹”的故事,披着伪兄妹的外衣相爱相杀的故事。P.S(不喜欢的绕路哟)他说:“这辈子我可以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求,但是你我非要不可。”那些年我躲在你的粉丝团里说了无数遍我爱你,却终究没有勇气站在你的面前说这三个字。我爱你这件事情太美好,时光它都知道。可是命运总是不尽人意。那么爱,却爱到了分开。最后他笑说:“洛城樱,千山万水,生死轮回,我可能就是为你而来的。”旧梦如疾,岁月缱绻,无论是蜜糖还是砒霜都是我们珍藏的爱情时光。
  • 征天圣战

    征天圣战

    在自由港相遇的三位少年,在命运几经波折的戏弄下,终于走向了世界的顶端。开朗热情的烨磊,交天下兄弟,拼死抵抗异族入侵,战绩斐然。莫名背叛的费迪,携亡灵大军,与昔日好友决战与人族圣城城下。无欲无求的林落,谋惊世棋局,引世界崩塌危机。三个草根少年的故事,在战争的呐喊声与钢铁声中展开,在世人的泪水与悲伤中落幕。人族王者最后感叹:英雄可悲不过无名!简单八个字,震哭数万弑神军团铁血男儿。千年以后,通天塔下一座雕像耸立,雕像下用密密麻麻的古海族文字记录着一个故事。名为“逆天圣战”
  • 我的生只为爱你

    我的生只为爱你

    一直生活黑暗中的他却爱上了活泼开朗的她,一个心灵纯净的她,是爱亦是恨,是喜亦是悲。只记得他一直生活,一个心灵纯净的她,是爱亦是恨,是喜亦是悲。只记得他说:“舞儿,等我,今生今世无法给你幸福,来世我定付出我所有给你幸福。”说:“舞儿,等我,今生今世无法给你幸福,来世我定付出我所有给你幸福。”当花儿飘落,当白雪飘零,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