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4900000005

第5章 最好的安眠药是放下(5)

中国的企业家是世界上最累的企业家,FT中文网的调查显示41%以上的CEO(首席执行官)每天睡觉时间少于6小时。中国企业家身体不健康,跟中国企业所处环境不健康是紧密相关的。权钱交易,累;行政审批太多,累;要处理的关系太多,累;合作伙伴闹权争,累;劳工纠纷,累。企业家身兼创业者、大家长、公关人员和三孙子众职,岂能不累?

企业家俱乐部正和岛最近发出倡议:“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商言商,只讲商业不谈政治,在当前的政经环境下做好商业是我们的本分。”王瑛发出“退岛”声明:一个拥有2 000多名新生代企业家的群体里,做出了如此之提示,难道忘记“重庆模式”,施虐数年,企业主们苟活难安,凄苦惨烈?

企业家不该谈政治?也不对也对。不对的是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与富人脱不了干系,躲也躲不掉。你不干涉政治,政治却干涉你。对的是中国当下太需要本本分分的企业家了!

企业家甚至整个富人群体的价值是:富人当好富人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你合格生产、安全生产、照章纳税、不行贿就是好企业家、好富人。另外,富人更应守住社会信托的那份财富,创造出良好的游戏规则。如果他们还能做做慈善,则阿弥陀佛了。

新中国的前30年把富人灭了,也顺道把企业家连同企业精神灭了,可中国人还是没富起来。当下,有追求有价值观的企业家还是中国的稀缺物种,社会应当百般呵护。

富人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官商关系、贫富关系和商商关系。尤其是商商关系,企业家帮助建立一个社会稀缺的游戏规则如阿拉善的良性治理模式,其意义远大于环保。

大家的祖坟都在这里,中国合伙人们别成了中国散伙人。

中国式合伙就是散伙,小股东不满大股东,大股东算计小股东,都不尊重公司法。不合我意我就闹,就拆台,谁也别想搞成。这不是民主的预演吗?

中国富人们成长于一个先天不足的年代,缺少最基本的制度体系和信用体系。中国的计划经济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中国的市场经济却没有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只能叫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或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走过三十年后是“社会基础失序”,重建社会已经成为一件愈益迫切的任务。富人作为社会精英分子要边生产边建立制度,又要与权力划清界限,在一个权力中心的社会,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当前中国经济正走向一个大拐点。企业大佬们在做什么?王健林和张朝阳一起卖游艇;宗庆后准备去澳洲“养牛”;潘石屹海外扫楼;王石“跟着移民客户”去海外投资;马化腾海外收购。更多老板则选择用脚投票移民海外。

富人与穷人、官人三者关系纠缠了几千年。当前摆在富人面前的选择题是,坚持下去还是一走了之,这是个问题。有人提议给一切贪污受贿的划一条红线,之前的只要吐出来就既往不咎。照此,一切原罪也应既往不咎,大家从新开始。退一万步讲,只要肉烂在锅里都是可以原谅的。要我看,雷政富比那些裸官强,人家300多万愣是没怎么花都烂在了锅里。

既往不咎,因为大家的祖坟在这里。

以无用之事治时代焦虑症

生活方式就是限制方式。你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了某种限制,无一例外。卢梭早就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20世纪70年代安东尼奥尼(Antonioni)所拍纪录片《中国》,意外为中国保留了那个年代国人生活淡定的一面。倘若这位意大利导演今天再来,会发现中国淡定不再,代之以急急火火的追名逐利。

在《论美国的民主》(1835) 一书中,托克维尔(Tocqueville)用了一章的篇幅述说“为什么富足的美国人常常如此焦躁不安?”“永不知足”同“过高期望”以及“妒嫉”:美国自杀率不高,焦虑症人数却猛增。可见美国梦也有它病态的一面。

今天,美国梦消停了。轮到中国人焦虑了。身份焦虑症中的中国人

陈丹青在一次《新周刊》的“生活方式论坛”上感叹人们的生活总是被“规定”着。所幸,他干了两件无用的事:写文章与画画。所谓艺术家就是能干自己认为爽的事的人。

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人们被闹革命、批判、下乡、回城规定了;在计划体制下,人被粮票、布票、油票等规定了;现在,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们又陷入商业集权的规定,被电脑、马桶、空调和手机规定了。陈在现场发问:我们今天谁可以不靠手机过日子,请站起来!

要不就活在被权力规定的生活下,要不就活在被商业规定的生活中。

中国古人被三纲五常规定着,淡定安逸。改革开放前有单位规定着,生老病死有人管。现在没人规定了,那就接受市场经济的苦逼历练吧!

生活方式就是限制方式。你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了某种限制,无一例外。卢梭早就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相对三纲五常和单位领导,本人宁愿选择被商品经济规定。理由简单,因为有相对的选择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

焦虑是自由的伴随物。当你能相对“自由”地追名逐利时,焦虑即空前增加。《身份的焦虑》(Status Anxiety)的作者阿兰·德波顿(Alan de Botton)提示中国人: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为何身份的问题会令我们寝食难安呢?原因甚为简单,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逢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只落得人走茶凉了。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地位……”

是的,我们每时每刻都被成功人士的故事所包围。传媒、饭桌、颁奖大会,无孔不入地叫嚣:要成功!要成功!

我们能接受一个远在天边的人的成功,却不能接受一个身边的人的晋升或中彩。

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感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为了什么呢?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对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把他扔到繁华的大街上却无人关注。

假如“自我”是一个气球,里面装着别人对你的评价,那你就被别人的尊重或鄙视规定了。

对身份地位的渴望,同人类的任何欲望一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发潜能、力争上游、阻止离经叛道的行径。于是你不可避免地患上身份的焦虑症。而做一些“离经叛道的行径”或许正是救赎之道—做些无用之事以治愈时代焦虑症。你有过一个幸福的童年了吗?

关于该不该让孩子做“没用”的事,力挺派认为“没用”的东西最有价值。伟大的艺术都是在“没有用”的情况下诞生的。但多数中国人成长的路径,都是被逼去做那些社会认可的“有用的事”、“正确的事”,我想,这正是这个时代的人不快乐的根源。

逼孩子去学奥数、学英语是“有用的事”,让孩子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管理好情绪是“无用的事”,而往往这些看似无用的事却又与孩子的幸福息息相关。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孩子们的生活被格式化为单一的应试教育菜单,你不选择,就被抛到这架庞大的成功机器之外。

国外教育界日益宣扬一个人具有“同理心”的重要:一种能深刻感知和分享他人情绪的能力,所谓感同身受。“同理心”是同情心的前提,被《全新思维》的作者概括为右脑六大能力之一。我以为,微博就是个锻炼人同理心的地方,是对现行教育缺失的一种意外的补偿。90后为何频频被曝发飚?同理心缺乏,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温室,基本没有机会领教这个真实世界是怎么看他们的。

我可以自豪地说,我领孩子去捉过蛐蛐、钓过鱼,让他们夜晚走过玉米地。但多数时候,为了“培养成人”,经常逼其就社会的范。不打不成材。打儿子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在长大可能没出息但有个快乐童年,与长大变成功人士但童年痛苦之间,我倾向于前者,但总有反复。我清楚,这是社会拧巴父母,父母再拧巴孩子。

杨振宁曾寄语年轻的清华校友们:“发现偏好、培养偏好、发展偏好。”他说得没错,人有18种天赋,发现一种你就跳出来了。让艺术系的过英语关,让物理系的过政治关,那是“毁人不倦”。

我读了17年的书,最后发现,90%所学是无用的。你说说,啥是有用的事,啥是无用的事?

《新周刊》鼓励去做无用之事,你可能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尤其对那些贫家子弟。“我用了18年夜以继日地苦读,才有资格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在中国,读书是穷苦阶层改变身份的唯一途径,因为他们无“爹”可拼。赚钱养家,哪有工夫做“无用的事”?

时代正做一个国家崛起、经济腾飞的大局,这个局把所有人夹裹其中—你被胁迫着去追求成功。可我告诉你,当所有人都在苦逼的成功大道上狂奔时,其结果可能是崩溃。假如有可能,停下来做些看似无用之事,笑看风云吧。

同类推荐
  • 男人女人心理咨询

    男人女人心理咨询

    魅力是不可抗拒的。有魅力的女人宛如芝兰,身旁的人莫不沉醉于其阵阵幽香之中。对于男人来说,生活处处都是竞技场。虽然人人都在苦苦拼捕,但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男人毕竟只占少数。竞争也许是残酷的,但对社会来说去是绝对必需的。只有在残酷的竞争面前,最杰出的人才会脱颖而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竞争使优秀男人更为优秀。本书作为指导男人女人生活与事业的实用读本,不仅拥有最新的知识、最新的观点、最新的思路,而且为男人女人创造性地设计出了开发自身能量的指导方案。
  • 跟专家学心理调适

    跟专家学心理调适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学会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把脉,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进行调适,把心理问题的危害降低到最小,是成就美好人生的坚实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心理专家的点拨和指导。找到权威的心理专家,获得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才能确保个人心理的健康状态,同时也为幸福美满的人生提供保障。
  • 中国人行为特征与中国式管理

    中国人行为特征与中国式管理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严苛政策的高压让国人“修炼”出了活络的脑筋,使之很难管理,也很难对付。他们顺而不从,奉行中庸之道,攀比从众心态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等等...真正高境界的管理,恰恰在于对人对己内心世界的洞察与感知……
  • 控心术与分心术:受益一生的心理控制技巧

    控心术与分心术:受益一生的心理控制技巧

    如何转化负面情绪、摆脱负面思维?如何修炼左手画方、右手画圆的“一心二用”术?如何让躁动的心灵归于安详与宁静?《控心术与分心术:受益一生的心理控制技巧》不仅包含了简单轻松的心理学小技巧,还添加了作者自己运用这些小技巧时的观察结果和经验教训这些切实可行的心理控制训练,将更有效地影响和帮助你自如控制自己的心灵。
  • 心理密码:最实用的社交心理操纵术

    心理密码:最实用的社交心理操纵术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学原理和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对社会交往和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帮助读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热门推荐
  • 我是天尊之修真界

    我是天尊之修真界

    一个平凡的少年,一次意外踏上了修仙之旅,磨练与机遇并存,使他在强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惊变144周

    惊变144周

    他玩世不恭,却是预言之子,在一次绝望之后,上天给予新生,战事再起,他将如何力挽狂澜!
  • 婚婚恋恋:霸爱总裁弃妇妻

    婚婚恋恋:霸爱总裁弃妇妻

    结婚六年的纪念日这天丈夫亲口告诉兰馨语从来没有爱过她,让兰馨语痛不欲生差点车祸时,被妖孽一般的霸道总裁宇艾辛救下,从此后,兰馨语就沦陷在这位妖魅霸气地男人手里,被纠缠、被折腾、被爱恋……就在她决绝拒绝时,又发现了另一个真相,原来她也是他的……
  • 怪医之圣手宝典

    怪医之圣手宝典

    救治身染男性重病的皇亲贵族,将其完整的转化为女性,让他继续玩弄权势。爆发第一次病毒战争,研制让所有女人都为之抓狂的养颜制品,化解无数奇难杂症。曾经悲痛的年奇幻神秘的宝典无法预知的年代
  • 湮末之日

    湮末之日

    如果每一秒都被穿胸破腹般的疼痛折磨着,这个人能活下去吗?一个邪恶的诅咒,一段丧家之恨,一场永不停息的折磨,一名幸存者……为了找到仇人的踪迹,孟衍堕入更深的黑暗之中,冷酷的凝视着,化为最恐怖的传说。
  • 绝望地域

    绝望地域

    孤儿出生的天才高校生秦云,因为一次意外的暴力事件误入了绝望地域,不得已的他只能成为绝望之地的绝望使徒,将绝望洒满整个位面世界
  •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 留别复本修古二上人

    留别复本修古二上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湖荆

    湖荆

    她是戴罪之身叛臣之女;他战功显赫少年封将,一次伸手相助,令他俩的人生产生了交集。他收留了她和母亲,她对他感激不尽,涌泉相报。一副暗藏机密的绣品,一段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其中还夹杂了另一个他。到底谁和谁是天定的姻缘、命中注定?她和他,能否排除万难,共度一生?
  • 依依的星星

    依依的星星

    本作品实名为《星星》……额……好像也没什么可以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