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69900000021

第21章 惨遭灭门

林得福心里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没有把看到的不祥天象告诉林韩成,希望这种不祥,不要降临到我们林家。心里在林家默默祈祷。

对一个阴谋家来说,任何一根枯枝、一片烂叶都能成为他进身的阶梯;对一个卑鄙龌龊的小人来说,哪怕一点小小的误会,都会激起他报复的心理。林韩成已成为赵高的眼中钉、肉中刺。赵高利用与皇帝接近之便,总不忘造谣、诬蔑、诽谤林韩成。

虽然秦始皇有些讨厌林韩成不分场合地直谏他。但是,他还是深知林韩成是一个忠义可嘉、顾全大局、心忧天下的大臣。假话重复一千遍便成了真理。赵高不仅自己经常在皇帝面前说林韩成的坏话,而且利用各种手段让朝中趋炎附势之人跟着他起哄。当然也不时传到秦始皇的耳中。渐渐地,秦始皇改变了对林韩成的印象。

林韩成因“家有急事”而告假回家,这给赵高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放心大胆、放开手脚去做他那见不得光的勾当,捏造林韩成的“罪证”。

还在嬴政封林韩成太尉之职时,就有一些功高的大臣对此颇有非议。虽然后来林韩成的功劳和为人证实了皇帝的任命没有错,但心里还是有几分不舒服。赵高对怀有这种心理的人逐一摸查,并进行心理攻势,让其站到自己的阵营中来。

一个名叫郑能的人,其功劳曾与林韩成齐名,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了不朽战功。林韩成做了太尉,而他只做了个掌管刑辟的副职。此人对林韩成颇有不满:凭什么林韩成的官要比我大、地位要比我高?林韩成在宴请好友时偏偏又漏掉了他。当赵高去找郑能合谋陷害林韩成时,二人一拍即合。

这回反倒是郑能为赵高出主意了:“赵大人,我们要想整垮林韩成,必须抓住他的要害,一击就中。”赵高高兴地问:“郑大人有何高见?”郑能阴险地道:“他林韩成不是口口声声要为百姓着想吗?我们就把他与吕不韦扯上关系,而吕不韦又是皇帝的死敌。这样一来,皇帝一定会认为林韩成与吕不韦是一伙的。”

赵高听后,一拍大腿:“郑大人说的极是,怎么我没想到呢?”郑能得意地道:“赵大人,你想呀,吕不韦不是一贯主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这就是与皇帝唱反调。而现在林韩成总是口口声声江山社稷、天下百姓,这不是与吕不韦的主张如出一辙吗?”

赵高听后连忙道:“郑大人高见。我们把他与嫪毐、吕不韦扯到一起,对皇帝说林韩成是吕不韦的心腹、嫪毐的帮凶。如此一来,皇帝一定不会放过他的。”郑能补充道:“仅仅这样还不行,我们还得为他捏造一些事实,让皇帝信以为真。”

一时间,俩人暗自高兴,他们在为无中生有,诬陷忠良而设计着。赵高先开口了:“郑大人,我看这样,吕不韦在位时结交非常广泛,就说林韩成原来是吕不韦的常客,后来成为了至交好友。嫪毐这样一个市井流氓能进入宫中,是林韩成给吕不韦出的主意,让嫪毐做吕不韦的替身,摆脱太后对吕不韦的纠缠。”郑能对赵高的想法很是满意:“不过,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攻击林韩成,就说当时军队在围剿嫪毐叛乱时,是林韩成秘密放走嫪毐的。”

赵高似乎受到了启发,便道:“我看还可以更进一层加大林韩成的罪责,说皇帝将吕不韦逐放后,林韩成与吕不韦还在暗中勾结,经常上门互访。正是由于林韩成这位常客才引来了各诸侯国的宾客和使者,其意就是想要吕不韦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赵高、郑能为林韩成制造了一条完整的“犯罪链”。他们为自己密谋的“杰作”而高兴、庆贺,杯盘交错,醉态醺醺。

在赵高心里是挡我者死。一定要趁着林韩成不在宫里的这段时间,捏造好将他置之死地的“罪证”,将他彻底整垮。赵高心想,目前这些“罪证”不仅足以将林韩成定为死罪,而且完全可以满门抄斩了。

可是,赵高还想拉拢一些“重量级”人物,把事情做得更实、更彻底。于是,他想到了丞相李斯。因为李斯也曾是一位无名小卒,靠他的所谓“老鼠哲学”,善于投机钻营,才一步一步爬到今天的位置。虽有功于秦,但其人品并不高,只要把他拉拢了,有可能站到自己一边。如此一来,他林韩成就必死无疑了。

有一天,秦始皇与李斯在外面巡视,君臣两人在讨论当前的军事和国家存在的问题时,李斯特别提到了“三步走”的“反间计”来统一天下。赵高记在心里,也决心用此计来离间李斯与林韩成的关系。回到咸阳城后,赵高想好了如何拜访丞相之计。他认为李斯已是六十岁的人,算是老人了,而老人最怕的就是死。他想到了在十年前秦国大军攻占韩国时,有一名大将在韩国都城阳翟韩王安的宫殿里搜到一支千年人参,这员大将为了讨好赵高,把这支千年人参送给了他。而赵高几次想送给秦始皇,又几次舍不得。为了能除掉林韩成这颗“钉子”,宁可忍痛割爱,送给李斯。

戌时过后,赵高敲开了李斯的府门,奴颜媚骨地道:“下官深夜造访,请丞相大人见谅!”李斯不明就里,以为是皇帝有什么大事吩咐,便急忙地问:“赵大人,是不是皇帝召我进宫?”赵高连忙道:“非也,非也,是下官特来拜见丞相大人。”李斯道:“我们白天不是与皇帝在一起吗?怎么晚上又想来见我了?”赵高恭维地道:“白天,我见丞相大人已是六十岁的人了,还在为国家日夜操劳,而且看到大人比以前苍老、憔悴了很多,真有点于心不忍啊!所以,今晚特来慰问丞相大人。”说完,心腹随从赵小苟献上千年人参。

赵高谄笑道:“这支千年人参本是韩王安的御用人参,还没来得及服用就被俘了。今特将此献给丞相大人,盼望丞相大人能有好的身体辅助皇帝。”李斯知道赵高是个不好惹的人,便推却道:“赵大人还是留着自己用吧,因为你身体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皇帝的安危啊!”李斯起身推却拒不收受,继续道:“赵大人是不是有事要说?就请直言吧!”

赵高假惺惺地道:“丞相大人,这是下官的一片诚心,请一定要笑纳!同时,您这么为国家操劳受累,的确辛苦了。人参这东西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安神益智,生津止渴,补脾益肺等多方面的功效。但愿我对国家、对皇帝的一片心意能通过丞相大人而发挥作用。”赵高不愧为一个十足的奸臣,不仅对贿赂之物用心研究,而且一番行贿之话也说得冠冕堂皇,很“诚恳”。李斯也不是一个很高尚的人,赵高又是皇帝身边的人,也不敢过多的忤逆他,便不十分情愿地收下了:“那就多谢赵大人了!”

李斯收下了千年人参,赵高就有话要说了。在赵高看来,只要你收下了,我就打开了你的缺口。便对李斯又进行了一番吹捧:“丞相大人乃国之栋梁,没有您的精心策划定计,那皇帝一统天下的雄心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实现。可是某些人同样位列三公,却比您差远了。”

李斯立即阻止道:“赵大人,快别这么说,皇帝心愿的实现,我们大家都有功劳,我李某可不敢居功啊!”赵高辨解道:“某些人凭借自己有点功劳就自以为很了不起,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敢正面冲撞,居功自傲,盛气凌人,真不知天高地厚。”李斯知道他说的是谁,便不解地道:“赵大人为何如此憎恨林太尉呢?”

赵高见李斯直接说到林韩成,便也直截了当地说:“丞相大人有所不知,据下官调查了解,林太尉罪可当诛:匈奴再敢冒犯我大秦边境,是林太尉通敌叛国之祸;皇宫建设失窃,是林太尉准备造反;更有甚者,嫪毐、吕不韦叛乱,有林太尉的间接参与。”

这时,李斯不仅没有惊讶,反而对赵高嗤之以鼻:“纯属子虚乌有!以林大人的为人,这样的事有可能吗?反正我是不会相信的。”赵高知道仅凭口说,谁也不会相信的,更何况是李斯这样的人呢?便道:“我已搜集到了林太尉大量证据,让人不得不信。”

听赵高如此一说,李斯感到很惊疑:“果真如此?”赵高斩钉截铁地说:“铁证如山!”李斯仍然怀疑道:“赵大人,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赵高知道李斯与林韩成毕竟都是位列三公之人,不会对同僚太过狠心,便用商量的口吻道:“丞相大人,我知道您一时难以接受,但事实的确如此,我已将人证和物证交给皇帝了。不求您对林太尉绳之以法表示支持,也请您别反对对林韩成的处理,听凭皇帝的裁决。好吗?”

李斯叹息道:“唉,劝你还是慎重为好!若果真如此,那是诛灭九族之大罪啊!我始终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从李斯的话中,听出了丞相观点的转变,赵高终于轻松地吐了口气,便顺势道:“多谢丞相大人伸明大义,为大秦帝国除去一大祸害。”李斯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

赵高见目的已经达到,起身道:“丞相大人,时辰不早了,下官告辞!”李斯道:“谢赵大人客气,我送送你吧!”赵高起身告辞,李斯随后相送。

这一晚,有两人几乎没有入睡:李斯始终不相信一个如此忠心可嘉的人会干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我作为一个丞相,该如何是好?赵为自己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争取到了丞相而高兴。与我作对?哼,挡我道路的林韩成,等着你的将是“法律制裁”。

秦始皇接到赵高送来的状折,拍案而起,大发雷霆之怒:“这还了得?林韩成,朕待你不薄啊!为何要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无论哪一条,都是满门抄斩之罪!”嫪毐和吕不韦叛乱之事,始终是秦始皇的一块心病和奇耻大辱,你林韩成参与其中,这不是给皇帝脸上抹黑吗?让皇帝难堪吗?匈奴一直敢挑衅大秦,原来有你林太尉作“内奸”,这还了得?这不是对我秦始皇的挑战吗?偷盗宫殿建筑材料,这不是暗地里对我秦始皇政策的反对,对法律的藐视吗?难道你真想聚众造反不成?

在秦始皇看来,反正恩公林海深已死,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还是维护自己的统治要紧。可是,他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丧心病狂的赵高因报复林韩成,为皇帝设计的陷阱。

第二天,秦始皇召集文武百官朝中议事,他向大臣们宣布了林韩成“三大罪状”和处理决定:“太尉林韩成,不思报效皇恩,反而犯下滔天罪行,助嫪毐、吕不韦叛乱,通敌叛国,聚众谋反,按大秦律法,以满门抄斩,诛夷三族。着御史大夫立即拟旨,廷尉朱魁元即日领兵赴林犯老家诛杀,其尸首不得入殓,任其暴殄!各位大臣不得为林犯求情!否则,与林犯同罪!”

朝堂之上,无人敢做声,只有原与林韩成一道的反对派和有交情的大臣为他感到痛心和惋惜。

当天,朱魁元带领一百兵马直奔窑店林府。顷刻间,林府三十余条人命成为了冤魂,林府大院成了屠场。世代忠于秦家的林家人,被灭绝人性的嬴政化为乌有。

林韩成这位忠良之后、忠臣代表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就糊糊涂涂地成了秦始皇的刀下冤魂。这血腥的一天,为嬴政二十六年二月十九日。

假如,舍命相救嬴政性命的林海深尚在人世,将作何感想?

唉,也真应了那“相命先生”“独木不成林,单舟险滩行;小心遭厄运,孤掌自难鸣”的预言。

同类推荐
  • 二十八星宿图

    二十八星宿图

    宋,是一个烽火连天的岁月,宋朝的故事总是诉说不尽。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短暂的和平之后,暗藏着一场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一个关于星空的传说,将在这战火纷飞的世界中上演。
  • 嗜血归来:不服来战

    嗜血归来:不服来战

    三年的错爱使得家人惨招毒手,嗜血归来,报仇雪恨之后,是否就能放下?这是爱,还是其他?六界诛灭与我们何干,我只求你不要离开我……
  • 吾名为王

    吾名为王

    剑与扇的速度都快到极致,这平淡多年的竹林也被毁了一片。又一阵翠绿的竹叶雨飘落,冰冷的剑光直逼少女心口,铁打的扇子也紧贴少年脖子。
  • 无上剑典

    无上剑典

    一把剑,一个人在破灭的星际边缘进行修炼求生的故事。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一把自己心中的剑。这里的人为剑生、为剑亡,忘记了心中哀伤、忘记了生命烦忧。他们一心向剑,别无所求,人们则称之为剑魔。=======苍山路远,御剑腾空,今夕何夕,佳人与共。
  • 仙界刺客

    仙界刺客

    刺客之道,需备、快,稳、准、狠、之术,而其之外犹以隐匿见长。正所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虎牙少年

    王俊凯之虎牙少年

    “我们做朋友吧!!”“嗯嗯!”“做我女朋友吧!!我爱你!”“嗯嗯!我答应你”……一如既往的话成了后来的美丽的后懈!!……
  • 傲娇妹子惹不起

    傲娇妹子惹不起

    开学第一天,遇到一个野蛮霸道的女同学,她嫌弃我穿着太土,说我是乡巴佬,还让我看到她就躲着远远的;我以为只是巧合,没曾想她却一次接一次的找我麻烦......
  • 生命密码解读

    生命密码解读

    本书介绍了时刻保证活力充盈、拥有创造新与奇的能力、拥有自助的力量、洋溢着动人的微笑、确认自己的世界、光荣的荆棘路等九项创造幸福生活的秘诀。
  • 情碎义绝

    情碎义绝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我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龙潭塔第十层,程无恒脚踏长椅,斜依在塔柱下。吟完那首她最爱的词句,注视着依旧清澈的龙潭水微微泛起涟漪。再大口灌下一坛陈年清水香。山风吹来,他身上的布衣一角被轻轻掀起,犹如多年前她温柔的动作。不知不觉间,脸上已有湿意。无恒拼命告诉自己那只是残留于脸上的酒液——当初她是那么深情叮嘱他要好好活下去,要开心活下去……忘了她……但为何这么多年后,还不能忘怀?要活,易。要开心,难。你想我开心的活,为何当初你选择离我而去,独留我一人?依萍啊!你知否,我情已碎!
  • 与校痞同居的日子

    与校痞同居的日子

    他是我的男神,我第一眼看到便认定的男人,他却说别爱上我,我对你没有任何男女之情,只限于妹妹,仅此而已。什么?妹妹?该死的,我才不要妹妹……我说:“郁神殿,两年之内我一定会让你爱上我!”但他却说:“呵呵,做梦!”为了这个目标我使出浑身解数,然而他却无动于衷,最终我陷入绝望,冲他嘶吼:“可是既然不爱我,为什么要呵护我、保护我、爱护我?”但他却说“我明确地告诉自己要远离你,但是……我的心却早已爱上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百万妖魔

    百万妖魔

    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手中握有一本可以召唤出百万妖魔的书,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他将如何生存?
  • 挚爱触手可及
  • 被冰封的少女:驭兽狂妃

    被冰封的少女:驭兽狂妃

    她是绝情冷艳的杀手,却死于心爱人之手。一朝穿越成众人耻笑的废物身上。谁知废材得神物转神身,丑女变美女,还拥有罕见的驭兽之术,众人仰慕。昔日欺她者,通通跑不掉!一根银丝无人能敌,一只火狐伴随左右,且看风华绝代的她,如何一手遮天,睥睨天下!他是赤沙国的太子,却对她情有独钟,欺她者,不可活!辱她者,杀无赦!
  • 无尽星系

    无尽星系

    30世纪,科技快速发展,地球已和宇宙接轨。探索遥远的星空已不再是梦,亿万宇宙种族争芳斗艳,地球人又该如何在这庞大的体系中生存下去。宇宙探索小队队长杨镇天执行国际机密黑河任务中不幸遇难却发现一个大机缘,从此将地球人类扬名宇宙。
  • 青春的记忆:江南槐

    青春的记忆:江南槐

    少女时期的殷琦,无意邂逅远志,从此便在心间种下情愫,默默的在心底喜欢着他。后来得知自己原来并非单相思,远志也同样在暗暗的喜欢着自己。只是苦于自己当时年纪尚小,不敢表白。后因见她对学业轻慢,对前程漠视,才出言相告,希望她能为自己努力,一样考出去,一样去见识外面的大世界,创造一番辉煌的事业。殷琦为了能同心上人朝夕相伴,比翼双飞,从此发奋学习,却阴差阳错的落了榜。故事中,因着殷琦的祖父母是1942年河南大饥荒时逃难流落到江苏的,所以有着不同于南北文化的乡土风情描写。并参插了祖母、母亲、木兰姨、尧年等人的一些爱情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