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49000000024

第24章 情感的需要(3)

人的一种自然倾向是,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中与某个更重要的人物作比较(孩子与大人相比较,较卑微的人与较高贵的人相比较),并且模仿他的方式。这种模仿仅仅是为了显得不比别人更卑微,进一步则还要取得别人的毫无用处的青睐,这种模仿的法则就叫时髦。所以时髦是归在虚荣的名下的,因为在这种动机里没有内在的价值同时又归在愚蠢的名下,因为它同时却有一种压力,迫使人们奴颜婢膝地一味跟从社会上许多人向我们提供的样板的引导。入时是一件鉴赏力的事情;不入时而束缚于一种旧时习惯的人称之为因循守旧;把价值完全放在不入时的事情上的人就是一个古怪的人。但是,如果人们一般地想用“呆子”这一严厉的称号来判定那种虚荣的话,那么做一个人时的呆子总还是比做一个不入时的呆子要强。然而,如果对时髦的追求,为了那种虚荣而牺牲了真实的利益,甚至牺牲了职责,这种追求倒的确值得呆子这个头衔。一切时髦顾名思义已经是一种变化无常的生活方式,因为一旦模仿的游戏固定下来,那么这种模仿便成了习惯,因而也就不再被看作鉴赏。因此新奇性是时髦惹人喜爱的地方。并且,在各种各样外在形式中富有创造性,哪怕这些形式往往变成离奇怪诞的和部分丑陋的东西,这也属于高雅之士的风尚,特别是那些妇女的风尚。然后,其他的人对这些人趋之若鹜,而当这些人已把那些形式抛弃掉了的时候,其他人还在卑下的状态中背负着这些形式蹒跚前行。这样看来,时髦终究并非一件鉴赏的事情,(因为它可以是极端反鉴赏的),而主要与纯粹虚荣有关,是一种相互之间用来争强斗胜的事(那些宫廷摩登人士,又称为花花公子的,是一些轻浮的家伙)。

壮美可以和真正的、理想的鉴赏力相联结,因而可以和某种本身就美的崇高(例如美丽的星空,或者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如果这听起来不显得太微末的话)相联结。但虚夸地展示在人眼前的华丽,虽然也能与鉴赏力相联结,但对鉴赏力并不是没有拒绝的。因为华丽是为了迎合大多数群众的,包括许多顽劣之徒在内,他们的迟钝的鉴赏力要求感官的感受比要求评价能力更多些。

我在此只援引语言艺术,即雄辩术和诗艺,来作考察,因为它们是指向心灵的某种情绪的,这样就直接唤起了心灵的活力,因而语言艺术在实用人类学中有它的位置,在这里,人们是试图根据人从自身作出的东西来了解人的。人们把由理念灌注生气的心灵原则称之为精神。鉴赏力是对在想像力中联结杂多的形式作纯粹范导性评价的能力,而精神则是为这种先验想像力的形式提供基本模式的创制性的理性能力。精神和鉴赏力,前者是为了建立理念,后者是为了那些与创制的想像力的法则相适合的形式而要限制这些理念,以便把它们首创性地(而非模仿地)塑造出来。一件用精神和鉴赏力所创作的产品可以一般地称之为诗,并且是一件美的艺术的作品,不管它是借助于眼还是耳直接对感官呈示出来;而美的艺术也可以是被称为诗艺(即拉丁语意义上的诗,无论它是绘画、园林、建筑艺术,还是音响和押韵的艺术即严格意义上的诗)。但与雄辩术相对而言的诗艺,却仅仅是按照知性和感性相互从属关系如何而与雄辩术相区别的,所以,诗艺是由知性所规范的一种感性的游戏,而雄辩术则是由感性而变得生动的知性工作。但演说家和诗人(在广义上)两者都是作家,而且都从自己本身中通过想像力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即对感性事物的新组合)。

因为诗人的天赋是一种艺术技巧,并且是一种与鉴赏力联系在一起的、针对着美的艺术的才能,而美的艺术部分地包含着欺骗的目的(虽然是甜蜜的,往往也是间接有益的欺骗),所以,在生活中让这种欺骗有一个不大的(即使常常虽有害的)运用,这是免不了的。因此对于诗人的个性,甚至对于他的职业给他和别人的影响,以及应如何评价这种影响,也许倒值得提出一些问题和解释。

为什么在美的(语言)艺术中,诗所赢得的评价比为了同一个目的雄辩术更高?因为它同时又是音乐(可以歌唱),是一种本身即已使入感到快适的声音,即音调,它与单纯的语言不同。甚至雄辩术也从诗那里借来一种接近于音调的声音,即重音,没有它,讲演在平静和激动之间就缺乏必要的顿挫。但诗还不光是赢得了超乎雄辩术之上的评价,而且还赢得了超乎每种其他美的艺术之上的评价,它高于绘画(雕刻也属于此列),甚至高于音乐。因为音乐仅仅是作为服务于诗的载体才成为美的艺术(不光是快适的艺术)。甚至于在诗人中也没有像在音乐家中那么多的浅薄的(不适于工作的)头脑,因为诗人还要用知性说话,音乐家却只用感官来说话。一首好诗是给心灵灌注生气的最深入人心的手段。然而,不仅对于诗人,而且对于每一件从事于美的艺术的人来说,他们都必须具有这方面的天赋,能够不借勤奋和模仿而达到这一步;同时,艺术家要使他的事业成功,还需要一种不期而至的好兴致,仿佛是一瞬间的灵感,因为,凡是按照规章和规则而做的事,其结果都是枯燥乏味的(无创见的),而一种美的艺术作品却不仅要求有可以建立于模仿之上的鉴赏力,而且还要求思想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当它从自身之内鼓动起来时就叫作精神。手拿画笔或鹅毛笔(它也可以用来写散文或诗)的自然画家并不是美的精神,因为他只是模仿,只有观念画家才是美的艺术的大师。

为什么人们通常把诗人理解为一个构想诗行的人,即构想一种抑扬顿挫的语言(像音乐那样有节奏地说话)的人呢?因为他用一种庄严的态度预示着一件美的艺术品,这种庄严(根据其形式)必定能满足最精致的鉴赏力,除非这艺术品不美。但由于这种庄严最经常地被用来满足对崇高的美的表现,所以如果没有诗行,这一类矫揉造作的庄严就被(按胡果·布莱尔的说法)称之为“不堪忍受的散文”,另一方面,拼凑诗行也不是诗,如果它缺乏精神的话。

在欧洲,为什么当近代人诗人们诗行中的韵与思想内容结合得很巧妙时,它就成为我们的鉴赏力大力追求的东西呢?反之,为什么这种韵与古代的诗相违背、相干犯,以致于,德意志无韵诗很少让人喜欢,而拉丁诗人维吉尔的这首押韵的诗则更加不能使人满意呢?这大概是因为,在古代的古典诗人那里,诗体学已得到了确立,但新的语言大部分还缺乏这种诗体学,所以,通过音调相同而把一行诗与上一行诗挂起钩来的韵就补偿了听觉在这方面的损失。在一篇散文的祝词中,一句偶然插入其他句子之间的韵文就会成为可笑的。

在写作中,那种演说家所不配得到的、间或违反语法的诗人的自由是从何而来呢?这也许是由于,诗人表达一个伟大的思想并不完全受形式法则过分严格的限制。

为什么一首平庸的诗不堪入耳,而一篇平庸的讲演倒还勉强可以忍受呢?其原因似乎是,音调的庄严在任何一首诗里都激起一种很大的期望,而正因为这期望得不到满足,它往往就比这个作品本来或许会挣得的散文价值跌落得更惨。一首诗如果以一句能被当作警句保留下来的诗句作结尾,这就会产生回味的快乐,并由此而使有些平淡的东西重新生光。所以这也属于诗人的一种技巧。

诗才到老年就枯竭了,而在一段时期内,一个有学问的头脑却一直还在科学知识上表现出良好的健康和干事的魄力,这也许是由于,美是一朵花,而科学却是果实。也就是说,诗必须是一种自由的艺术,它由于事物形形色色而要求快捷,但在老年,这种轻捷的感官却衰退了(而这是正常的),因为过去的习惯只有在一条同样的科学道路上前时才同时保持快捷性,所以,诗要求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而这就要求灵活性),这就是老年人所不能很好地适应的了,除非是在那些尖刻的笑话故事、箴言诗和讽刺短诗里。但这里的诗也比游戏要更严肃。

诗人不能带来如同律师和其他职业学者所造成的那种幸福,其原因已经包含在一般要求天才诗人所具有的那种天赋气质中,即通过思想的无拘无束的游戏来排忧解闷。但“诗人”个性方面的特点,即没有个性,只有喜怒无常、脾气古怪,不守信用(并非恶意地),把自己并不仇恨的人故意当作敌人,尖刻地嘲弄自己的朋友却并不是想给他带来痛苦,——这些特点的原因是在于某种部分由天生而得的素质,即统治着实践的判断力和疯魔的机智。

奢侈是在公共活动方面,在带有鉴赏的社交生活中豪华过度(所以鉴赏力是与这种过度豪华的享受相违背的)。但这种过度豪华如果没有鉴赏,就是公开的放纵,当我们来考察享受的两种不同结果时,那么奢侈就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它导致贫穷;但放纵却是一种导致疾病的浪费。前者倒还可以与民族的进步文明(在艺术和科学中)相一致,后者则是一味地享受,最终导致恶心。这两者所具有的虚夸性(表面的光彩)都比自身的享乐性更多;这在前者是由于为了理想的鉴赏力而精心考究(比如在舞会上和剧场里),在后者是由于在口味的感官上的丰富多彩(肉体感官方面的,如一个贵族气派的盛宴)。政府是否有权用反浪费法对这两者加以限制,这是一个不必在此回答的问题;然而,用来部分地软化人民以便能更好地进行统治的美的艺术和快适的艺术,却会由于简单粗暴的干预而产生与政府的意图恰相违背的效果。

好的生活方式是豪华与社交活动(因而是带有鉴赏的)相适合的生活。由此可见,奢侈使好的生活方式受到损害,而有钱人或上等人所使用的“他懂得生活”这一说法意味着他在社交享受中带着清醒的(有节制的)头脑精明地作选择,使享受从两方面得到增益,这是眼光远大的。

由此可见,因为奢侈最终不能归咎于家庭生活之上,而只能归咎于公共生活方面,所以,在国家公民与公共活动的关系中,在那种有必要时宁肯受损失也要首先用美化自己或自己的事物来竞争的自由问题上(如在节日、婚礼、葬仪等等直到日常交往的良好风度中),简直是不应该用禁止奢侈的法令来羁绊的。因为奢侈毕竟造成了有利于艺术繁荣的条件,因而把那些打算在公共活动上浪费掉的这样一笔花销重又归还给公共活动了。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 人生哲理小语心是快乐的根

    人生哲理小语心是快乐的根

    一个简单而富有哲理的故事,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本书就是将许多充满智慧的人生哲理故事以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呈献给读者。
  • 人性奇学

    人性奇学

    孔子曾经说:“我们常常去复习自己过去学过的知识,这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有自己的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抱怨自己不得志,这不是很有修养的君子做法吗?”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热门推荐
  • 三国梦幻恋

    三国梦幻恋

    龙阳是现代人被中央神兽带到三国时代。中央神兽似乎有什么秘密瞒着龙阳,龙阳在三国中成就了一番事业,并取得了一生的婚姻。
  • 英雄联盟之超级系统

    英雄联盟之超级系统

    张帆身为一名LOL的忠实玩家,在打生死局时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人.妖.魔并存的世界。撞墙后又被雷劈,连遭不幸,最终换来了一个超级系统,将帮他统治异界。“一言既出,万军不可阻挡!”
  • 逆转的食物链

    逆转的食物链

    当热血小青年穿越到一个食物链完全被逆转的大陆:人类成为了树人的口粮,像地球人养猪养羊一样,被加工、圈养、强制交配,目的只是成为合格的食物。我们能做的,只有让自己越来越强,虽然这样会在树人的眼中变得越来越美味!
  • 别让家庭伤害你

    别让家庭伤害你

    本书从夫妻、婆媳、姑嫂等多方面的关系,介绍了家庭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除了各种技巧与方法之外,身处各种家庭关系中的人们应坚信:家庭是以“情”为纽带维系的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更多的是以情动人,而不是以理服人。所以,无论你在一个家庭中扮演着何种角色,付出真情总能获得回报。
  • 我们的千年之约

    我们的千年之约

    一夜之间他失去了一切。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无意间成了蒙卓天和燕灵儿谈了一场夸世之恋…
  • 黑色战争之迷雾

    黑色战争之迷雾

    外在因素决定了内部环境,世界不一定都是正义的,在这里活下来,只需注意一点:从来不需要为谁活……
  • 女王养成记

    女王养成记

    他少年继位,危机四伏,在皇宫中权利倾轧,充满了尔虞吾诈,想要皇位长久下去,不得不铲除异己,只是他并不能很好的掌控一切,而她,穿越而来,有着丰富的现代知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她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她帮助他坐稳皇位,凡是对他不利的,她将一一消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世歌未央

    乱世歌未央

    景元十九年,燕国皇帝一道圣旨,逼死当朝皇后,血洗余党势力,深宫幽闭公主,谁料公主逃出,九死一生,从此消失在人间!景元二十九年,燕国皇帝一道圣旨,顾稔成了燕国最年轻的丞相,从此运筹帷幄,机关算尽,赢得天下美名!为回到那处朝堂,萧染改名换姓,步步为营,却不知,早已经被那个世人畏之的铁血将军林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智谋千虑,却暗藏祸心,他深不可测,却处处包庇。殊不知,离那宫门越近,危险也就越近;殊不知,那条路竟满是荆棘;殊不知,她千算万算竟然漏了一个人!邻国太子李烨,南家少主南镜,草原呼卓部落的大王……哪个不是心怀鬼胎,蠢蠢欲动。这乱世之中她眉眼间满是冷冷笑意,唇齿轻启,“欲挡本宫者,本宫必踏之尸体而过!你们——谁先来?”阴谋诡计中,她双手染血,劈开一条出路,几度背叛利用,一朝身世揭穿,躲得过劫难,躲不过的命运,这一次,到底谁是最后的赢家?男强VS女强,涉及朝堂,沙场,宫斗,宅斗。
  • 美国镜像

    美国镜像

    中国的学者、中国的视角、中国文化背景下国学大师,林语堂全面解析美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独特的方法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他眼中的美利,告诉你大洋彼岸的世事沧桑。
  • 诡已成皇

    诡已成皇

    中州划分了四海洪州,一地常年冰寒名为云图;一地之人身藏蝶茧,天赋神人;一地山魈异兽泛滥;一地断绝世道。这是一个诡异的故事,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最后的梦魇,最后执行任务的杀手。一切源于十五年前,云图覆灭九天,各路内鬼潜入云图。一切诡计就此展开,究竟是诡者成皇,还是谋者做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