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0200000004

第4章 思茫茫兮,潮起潮落徒相望

蔡文姬(177—239),名琰,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其父蔡邕,东汉著名学者、文学家。蔡文姬自幼博学多才,好文辞,通音律,为汉魏间著名诗人、音乐演奏家,在历史、书法方面也颇有建树。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传世。

——蔡文姬

雪,在茫茫的旷野上簌簌地落着;天,极度地冷,滴水成冰;天地之间,莽莽苍苍,一任寒风呜咽、摇撼。

天地间的寒冷,更加增添了心中的悲凉。她是汉末大儒、史学家兼文坛领袖蔡邕的女儿,博览经史,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论及音律。尊贵的身份、过人的才情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运,反而让她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命运的捉弄。

动荡的年代使她从小便常常与流放、逃亡为伍,尝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十六岁时,她嫁与河东世族卫仲道,夫妇二人志同道合、异常恩爱。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后卫仲道因病死去。后因中原战乱,她与许多被劫掠来的妇女一同被带到南匈奴,并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她的第二次婚姻持续了十二年,育有二子。建安十三年,曹操以重金从南匈奴将她赎回,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这是何等坎坷的人生遭遇啊!

百官端坐的大殿,神情憔悴、鞋袜尽失的蔡文姬向曹丞相祈求,她情愿用那悲壮的笳,再为主公演奏一曲悲愤的诗,只希望主公那无情的屠刀,能留下她丈夫那颗低贱的头……这当然是为了董祀,然而更多地是为了她自己:原来对妻子颇为不满的董祀,因感念救命之恩,此后终生善待妻子。

“文姬归汉”的故事历来被传为美谈,人们常借以歌颂曹丞相的文治武功。然而“回归故土”与“骨肉团圆”都是人生最美好的愿望,她却不能两全,真真可叹可惜。

其实,这样的人生迷局,教人如何清醒。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显得那样卑微,尤其是她,作为一个弱女子,更不过是一枚可以被人随意亵玩的棋子罢了。

——题记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胡笳第一拍》·蔡琰

悲苦的琴声嘈嘈切切,几度欲停止,又欲罢不能。

刚刚弹起那胡笳的开端,灰色的过往,便从记忆的深处伸出了尖利的指爪,朝着蔡文姬心口的疮疤直袭而来。

悲凉的胡笳声幽幽咽咽,仿佛从往昔那令人窒息的时空传来。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从汉末开始,天下大乱。宦官、外戚、军阀相继把持朝政,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外族入侵,战乱频仍。“千里无鸡鸣”,人烟何其荒凉。“生民百遗一”,直言战乱造成的人口锐减。不幸的蔡文姬就生逢这乱世。

幸而,她有着一位精辞章、通数学、晓天文、善音律,且在中国历史上称得上是大学者的父亲——蔡邕。在这不幸的年代,她非常有幸能有这样一个身为大学问家的父亲。因了父亲的遗传基因以及耳濡目染,蔡文姬很小就博闻强识,诗赋俱佳,擅长音律,弹得一手好琴。六岁时,她便能隔着墙,听出父亲所用的弦是哪一根。

幸福总是像昙花一现那样转眼就消失了,因为时局的变化,她幸福的童年很快被打断了。父亲生性耿直,曾于山野间隐逸数载。“黄巾起义”时,董卓权倾朝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当时名满天下的蔡邕,将蔡邕连升三级,后封他为高阳乡侯。如此迅速的迁升,很快引来了同僚的嫉妒。于是,嘲讽和着难以躲避的暗箭,雨点一般射向蔡邕。董卓死后,心胸狭窄的王允认为蔡邕依然怀念董卓,而忘却了本应效命于自己的忠心。加之王允担心,擅长文墨的蔡邕会在历史的卷册上给自己加上难堪的罪名,就这样,把蔡邕给害死在监狱中。

父亲去世,使得蔡文姬的人生境况急转直下,她成了失了护翼的雏。与此同时,“烟尘蔽野兮胡虏盛”,讲着胡语的匈奴人,由朔漠长驱而入中原。手提弯刀的他们,斩笋子一般斩下了男人的头,妇女、孩童如物品一般被一律装入马车带走。在敌人的营地,她们是俘虏、战利品,没有任何人格的尊严,稍有反抗,随之而来的便是毒打、詈骂、侮辱……

蔡文姬也成了俘虏。作为知识女性,她比常人忍受着更多的屈辱。“志意乖兮节义亏”,她承受着双重屈辱的折磨:身为儒学大家蔡邕的女儿竟然“志意乖”,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了俘虏,于国于君都有悖忠义;身为女人竟然“节义亏”,做了胡人的妻子,有失节义。再加上“对殊俗兮非我宜”,她无法适应大漠恶劣的生存环境,生存还是毁灭就成了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情意殷殷、心意拳拳,对故国之思便成为她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

生离、死别、战争、离乱,这是一个怎样的乱世?一个怎样凄惨的人生啊?

飞逝的时光里,凄怆的人生旅程,弹指一挥之间便成了虚无的过往。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胡笳第二拍》·蔡琰

杂乱的思绪略作停顿,笳拍之声再次奏响。飞驰的马车在旷古的草原上悲伤地颠簸,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一路上,四起的硝烟和遍地白骨,寒霜一般逐一扑入文姬的眼帘。

身后,故土在一点一点远去。亡父的悲伤,丧夫的痛楚,还来不及洗尽她迷离的泪眼。命运,又携着她的惊魂未定,再次将蔡文姬推入了蛮人的营帐。

从中原到西域,战争与血腥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在俘虏中,绝大部分是女性,她们被当作战利品分配给了匈奴的男人做奴、做妾。

行行重行行,戎羯们把这些俘虏带到远在天涯的他乡异国,让他们与故土相隔云山万重。不少神情漫漶的双眸,还没有来得及看清周围的环境,便随着这里恶劣的气候,一同掩埋于无情的大漠中了。

所幸蔡文姬自小过着颠沛的生活,儿时的她,便跟随父母天南海北地逃。她曾在父亲走出死牢之后,哇哇啼哭以泄不满;曾在父亲流放的旅途上,稚拙地蹒跚学步。她将高大的父亲视作学习的榜样,又从父亲那里汲取智慧与勇气。

因了儿时艰苦的磨炼,虽然初到这蛮荒的世界,蔡文姬也没有害怕。草儿一样坚韧的她,也早已习惯了与逃亡和恐惧为伍。

在被俘的人群里,她的眼神是湖水一般的静。除此,还有她的旷世才学,在幽暗中聚作了一道闪闪的光,在她的身边环绕。于是,人们立刻发现了气质超群的她。

为了邀功,她被献给了左贤王。被俘为奴时,蔡文姬也曾试图逃走。夜幕降临的时候,她偷偷跨上胡人的马,一路纵马狂奔。月光暗淡,夜色朦胧,远处依稀有山的轮廓,她以为那就是家的方向。岂知,她的身后,嗒嗒的马蹄声离自己越来越近。

原来,那个一身黑袍的男人一直紧跟在她的身后,他就是左贤王。蔡文姬惊恐万分,只得停住了。他们彼此凝望着。从蔡文姬的眼神中,他看到了迷茫、哀怨、无助,还有难以名状的倔强。在蔡文姬的眼中,左贤王和这众多的戎羯一样“暴猛”如“虺蛇”。桀骜的蔡文姬还是跪在了他的营帐内。橘红色的油灯下,尽管她面容憔悴,不施粉黛,未饰华服,但举手投足之间,仍然难以掩饰优雅的气质。在左贤王的眼里,她就是一块不曾雕琢的璞玉,简直是灿如春华、皎若秋月。

清秀、温婉、含蓄的她,是他早就梦萦魂牵的中原女子。她的名字,他其实早有所闻。对她,他也一直在寻觅可以相见的机会。

对于左贤王,蔡文姬谈不上爱,更说不上有什么情。毕竟,蔡文姬曾与先夫卫仲道夫妻恩爱,琴瑟和谐。而与左贤王,他们言语不通,她也只是他的战利品,一件可有可无的物件。

蔡文姬的逃逸,左贤王丝毫没有提及。身型粗犷的他,在与蔡文姬四目相对之时,除了眼里有温润的光,便是满脸的绯红。

左贤王的身边早已有诸多妃嫔。可蔡文姬的卓绝气质令他当即做出决定:纳为王妃。

他不需征求对方的意见,既然俘了她来,她便是他的人、他的物。

女人,可以打、可以骂、可以杀,但是可怕的侮辱,则是女人本性上最后的生命尊严的泯灭。蔡文姬诗书满腹,识礼仪、明廉耻,但是当文明遭遇野蛮,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无奈。

洞房花烛夜,蔡文姬的目光呆若死水。

起初,蔡文姬也曾誓死反抗。但早已习惯了用武力征服女人的左贤王在她面前,却是温言软语,若湖水般荡漾。他宽容地包容着蔡文姬的一切。

俘获几个战俘,对于强大的左贤王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可在获取一个女人的欢心时,左贤王沉思了。

为此,在营帐里,他为她备下了那把蔡文姬曾在故乡弹过的“焦尾琴”,又在蔡文姬的面前炫耀着自己的所有长处:他为蔡文姬表演自己百步穿杨的箭法绝技;将弱弱的她抱上高大的战马,巡视自己的属地胡骑兵团的威武阵容;还带着她奔走于属于他的领地的各个部落……

如此高规格的恩遇,足可以瓦解任何一个防线高筑的心灵堤坝。但令左贤王失望的是,很长时间他都没见过蔡文姬的一丝微笑。

无人的时候,蔡文姬常常会想起牧羊的苏武。那是天汉元年,奉命出使匈奴的他,被匈奴贵族扣留在了异域。为了回归家乡,他十九年持节不屈,终因鸿雁的传书,才得以荣归故里。

需要怎样的坚毅信念,他才能守住那柄爱国的节操之剑?苏武是她的精神支柱,更是她学习的榜样。蔡文姬这样想着,行为间也渐渐地模仿着。只要意志坚定,返回家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纵有千难万险,蔡文姬依然只求活着。

因为,活下去,便是希望!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胡笳第十一拍》·蔡琰

思念着远方,家,是无尽的山高水长。满腔的愁绪里,蔡文姬的面容秋水一般凝重。在左贤王的面前,蔡文姬从未流露过半点抱怨。她依旧寡言少语、温顺如水。只是,每一个月夜里,她在沉重的营帐里睡下时,听着塞外的寒风在猎猎作响,她眼角的泪便和她的心绪一样奔流不已。夜晚,是令人心痛的长。干燥多风的异域草原上,除了满天的星,便是无垠的草。

大漠荒凉,诗书才学、贞节礼教、道德礼仪……通通淹没在了不通的语言中。为此,蔡文姬强迫自己心中的惊涛骇浪,一定要幻化为平静无声的湖水。

低矮的营帐内,满是腥膻的牛羊肉味。还有干燥的风,刀剑一般地令她窒息难挨。蔡文姬就这样在落魄中苟且地活着。“我非贪生而恶死”,只是“生仍冀得兮归桑梓”,为了这样的信念顽强地活下去。“死当埋骨兮长已矣”,她魂牵梦绕的还是生养她的故土。

仰望苍穹,微不足道的她,一若红尘里因风而起的沙,在飘浮中随风远去。先父、先母、亡故的丈夫卫仲道的面容,一个一个在脑海里浮现。梦,勾起了她的思念,且令她心痛无比。

家乡,是高悬的屋檐,是柔软的细雨,更是春天里被雨水淋湿的长发。寒夜,低矮的营帐里,左贤王用双手接住了她的泪,命运却从他的指缝间流走。直到拂晓时分,蔡文姬仍未能未眠。

如果不是亡夫卫仲道羸弱的身体,还有他不断咳血的病症,令这个年轻的生命如此匆匆地命归黄土,或许,此际的蔡文姬,可能正在那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上生儿育女、奉养公婆,过着平常人家的幸福日子。是谁和蔡文姬开了这么大一个玩笑?

其实,女人的心,生来便是水样的软,只要一丝温暖,她便会妥协于对方的温婉之中。长久的生活磨砺,还有左贤王对她的一如既往的好,令蔡文姬慢慢妥协了。蔡文姬开始尝试着与雄浑的荒漠融为一体。她换上了草原上的人所穿的宽大袍子,试着饮下满是腥膻味道的奶。闲余的时候,她还学习起那长长的笳,且将她哀怨的情,谱成了简单的曲,在牧民的中间传唱。

将自己融入了草原的蔡文姬,脸上慢慢生出了少许褶皱,沧桑被质地粗朴的衣裳掩盖。但旁人一看便知,这是一位长年经受塞外粗烈风沙吹拂的女子。

除此,一同改变的,还有蔡文姬的脑海里一些微妙的东西。她不再视夜幕下与她共枕的男人为敌。在他不注意的时候,蔡文姬还会注视着清立、挺拔的他许久。

尽管此时的她并不是他的唯一,但左贤王的如此恩遇,蔡文姬已安然接受了。

因为此刻蔡文姬的身体里,一个小小的来自于他和她的生命,正在萌芽、成长。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胡笳第十四拍》·蔡琰

胡笳的音凄凉透骨,依旧在呜呜咽咽地独唱。流落塞外十二载,蔡文姬望眼欲穿地祈盼,终于等来了回归家乡的好消息。

“赤壁之战”以来,曹操经过几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平定西凉,安定北方。这时,丞相想起了他年少时的老师蔡邕对自己的教导,在得知恩师的女儿还流落塞外时,立即派使臣为左贤王送来一对价值连城的白璧和千两黄金,要以此赎回被俘的蔡文姬。

其实,在早就设好的迷局里,蔡文姬只是一枚用来决胜的棋。先师故去,而先师家中的四千余卷藏书,也一并在战乱中遗失。但恰巧,蔡文姬的诗文绝佳,并且记忆力惊人。

家、丈夫、孩子,才是女人的真正的天空。被俘虏为奴,蔡文姬已顺从地接受了眼前的一切。此刻的她,正沉浸在为人母亲的幸福里。

她何曾想过,如今,在已与异域之邦有了解不开的血肉联系时,归汉的消息却来了。何曾想,自己的归汉之日,便是与两个亲生儿子的诀别之时。

经过数十载的异域生活,蔡文姬早已习惯了这里,所以,为人母、为人妻的蔡文姬动摇了。这里,有她可爱的孩子、疼爱她的丈夫、渐渐习惯的牧场,更有她刚刚学会吹奏的胡笳。回家的渴望,早已没有先前那般强烈。

这里,也是自己的家。蔡文姬弱弱地向使臣表示,自己可否不用离开。家乡的故土,

她已没有一个亲人,况且,这里有她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她不愿意走,她要留下?众目睽睽之下,蔡文姬泪流满面地向使臣一再祈求。可是携着丞相重金的使臣,一脸决绝。丞相的命令毋庸置疑,使臣在一遍遍地催促起程。蔡文姬的神色黯淡。尽管她是一介弱女子,她也知晓精忠报国、骨肉团聚的齐等量重。她的身旁,匈奴首领左贤王,这个深爱她且与她共同孕育了两个儿子的丈夫,也蛮横地拒绝了使臣提出的令蔡文姬归汉的请求。可是,此时的曹操已是军威大振,在北方享有极高的威望。他念及蔡邕无嗣,当然也在意蔡文姬的才华,因此不惜以重金令文姬归汉,

并且声称,如若不然,会立刻发兵西域,扣押在曹操手中的人质也将一并命丧黄泉。

作为左贤王,他的利弊权衡,系着整个匈奴的安危。他又怎能被自己的儿女私情所左右?况且,他的右贤王呴犂湖为单于,此刻还被扣留在曹操的邺城。

回归的期限一点一点逼近,左贤王与蔡文姬的营帐里,原有的温存已被归汉的诏令打包成了一个个硕大的行李,整齐地排列在营帐的一侧,整装待发。

帐外,憔悴的左贤王,低头不语。呼啸的风中,他只泪眼婆娑,躲在一旁不忍再见。

不知何时,阴沉的天下起了密密的雨。雨水冰冷,淅淅沥沥地拍打着营帐。萧瑟阴沉的风裹挟着雨,在空中乱舞,一若苍天的泪,在为这对悲痛中的夫妻道别。

临行的队伍前,蔡文姬刚要跨上马车,两个头戴毡帽的小孩便跑上前来,抱住了她的腿,闪着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问蔡文姬:“母亲,您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我们舍不得你走。”

蔡文姬心如刀绞。

何时回来?她无言以对,只得转过脸去偷偷拭泪。

她是男人手中一件不得不舍去的物,是战场上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她身不由己啊!

荒漠之风,把玉一般的脸吹痛,用手一摸,留下的却是粗糙的岁月痕迹。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死生;

儿呼母兮号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

马车终于前行了。两个孩子开始号啕大哭,队伍一旁的左贤王将手中的弯刀捏了又捏,却不能再有其他动作。丈夫、孩子被她永远地甩在了马车的后面。在风雨的呜咽里,三个悲泣的身影越来越小。马车上,孤独的蔡文姬已泣不成声。她不敢睁眼,更不敢回头。她生怕就此转过身

去,便会跳下马车,去撕毁使臣的诏令,返回两个儿子的身边。凄风,依旧在呜咽地吹;苦雨,还在簌簌地下。此去一别,生死两茫茫。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胡笳第十六拍》·蔡琰

重归故里,这多亏了曹丞相相救。现在,她不再是受人冷眼的俘虏,而是堂堂正正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汉家女儿了。可是,如此生硬地与骨肉离别,无异于再次将孱弱的她,击打得千疮百孔。

故乡只是尘封在心底的记忆里,拂去岁月的烟尘,它依然那样清晰:那高大的屋檐,宽阔的书案,堆积如山的藏书,还有那架与之相伴的“焦尾琴”。然而,当蔡文姬真的回到令她魂牵梦绕的故乡时,故乡的一切好像都被战乱岁月风蚀殆尽了。

可是故乡,明明应该有她的两个嫡亲的儿子,茫茫的草原,还有与她相处了十二年且对她一往情深的夫。何处才是自己的故乡?蔡文姬感到迷惘。两个可爱的儿子,是她的心,也是她的肉。分别的时候,蔡文姬从两个胡儿的头上分别剪下两缕头发贴在了自己的怀中,好令自己在思念的睡梦中,抚摸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思念来袭的时候,蔡文姬感到了彻骨寒心的痛。她无法忍受、又无处宣泄,只得握着这两缕细细的头发,撕心裂肺地哭!大殿里,曹丞相专程为归来的蔡文姬设下了洗尘的酒宴。席间,曹丞相令人为蔡文姬换去了匈奴的衣裳,洗去了一路的风尘。又担心归汉以后的蔡文姬生活孤苦,他还亲自为蔡文姬物色了丈夫的人选。一代霸主曹公,曾经“奉天子以令不臣”,他统一了中国北方,也想在历史的卷册上,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而且,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生前与友人合撰的《后汉记》,是蔡邕历经二十余年,殚精竭虑的一部半成品。因为蔡邕一生多难,未能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其文稿也大多散佚。花费如此重金赎回蔡文姬的用意,曹丞相不便明说。他只是把蔡文姬视作恩师的遗孤,一味地对她好。

曹丞相为蔡文姬精心挑选的夫,名为董祀,仪表堂堂,学识渊博,自视甚高。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娶的会是一个比自己年长六岁,并且是已经结过两次婚、生过两个胡儿的中年妇女。此时的蔡文姬也确实青春渐逝,历经了战乱之苦,失去双亲,且与两个夫君、两个儿子生离死别。苍老携着无形的刻刀,在她心灵的深处一刀一刀地雕刻着沧桑,已在她的鬓发、眼角等处一点一点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这样的指婚,董祀难以接受,但他更不敢违抗。

在新婚的丈夫面前,蔡文姬不仅憔悴,而且甚是自卑。对方风华正茂,而自己已是残花败柳,再加上日夜思念两个远隔千山万水的儿子,蔡文姬时常神思恍惚,懒于衣着,更怠于梳妆。

此后相当长一段日子里,蔡文姬将所有精力都放在整理父亲遗著的工作中,以不负曹丞相的期望。

邺城秀美,坐落于城中的文昌阁典雅静谧,这是蔡文姬归汉以后的居所,也是她续史的公案所在。她的书房里,《诗经》、《易经》、《春秋》、《乐府诗集》、《太史公书》等史料典籍摆满了书架。那架“焦尾琴”,则默默地立于书房一侧,与她相伴相依。

丞相的命令,让蔡文姬一刻也未停滞。三度春秋,窗前的叶儿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她续写了父亲的《汉记十意》,又用数月时间完成了父亲的《律历志》、《郊祀志》等。此时,曹操的案前已放满了蔡文姬默写的几百篇书稿,这是曹操与蔡文姬为保护古代文化做出的极大贡献。

余生有期渐相依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

———《胡笳第十八拍》·蔡琰

第三次婚姻,最初并不尽如人意。强扭的瓜毕竟不甜。丞相的指婚,董祀不敢违背,但他骨子里却是无尽的厌恶。他以冷漠的颜面面对蔡文姬,对曹操的安排做着无声的抗议。

人前,董祀耻于与蔡文姬交流,生活里,无论何种场合,董祀皆以出言不逊的姿态愤世嫉俗,发泄不满。就在蔡文姬的史稿交付的当日,丞相府里却传来了董祀犯罪当死的消息。

写书撰文,本就劳心劳力。默写的四百余篇文章,是父亲所著的《后汉书》里大部的片段。因为工程巨大,且要文无遗落,这一切皆使蔡文姬神气消散,气力全无。当得知了丈夫将被处以死刑的消息,经历了数次亲人离别的她,恐亲人离去的悲剧再一次上演,无疑焦虑万分。大雪飘飞的天气,她连鞋袜也来不及穿,便直奔丞相府。

当着百官的面,头发凌乱的蔡文姬一边向曹操磕着头,一边凄凄地请求他的原谅。尽管蔡文姬与董祀的婚姻并不和谐,可她更知道她不能再度守寡,她不能失去这个生命中的依靠。

蔡文姬蓬首跣足,情辞哀苦,百官无不动容,更令曹操心生不忍。他命人取来头巾和鞋袜为蔡文姬换上,又派人追回了判决的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

劫后余生,董祀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人活于世,不仅有情,还要有彼此的心。在生死面前,苍老的面容又算得了什么呢?董祀是曹丞相为自己博得好名声的交易筹码,而处在事件当中的蔡文姬又何尝不是?人过中年,再次面临骨肉分离,这样的痛,又有几人能受得了?

时光在历史的卷册上冉冉滑过。可知那遥远的塞外,那个失了妻的左贤王,又是何种模样?雨中的送别,已迷离了左贤王的眼,更淋湿了左贤王的心。

辽阔的草原上,面对着没有了生母的两个儿子的左贤王,一直在黯然神伤。每每独自一人的时候,左贤王便对着蔡文姬离去的方向默默地吹奏着胡笳。天高云阔,黄沙无垠。他凄怆的胡笳之音哀怨、悲凉,在空旷的天地之间缭绕、回环,如若蔡文姬悲愤的诗: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寝兮起屏营。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悲愤诗》·蔡琰

同类推荐
  • 潇洒指数:做个百分百魅力男人

    潇洒指数:做个百分百魅力男人

    另外在婚姻的“市场”上,许多女性不只是在找一个男人,而是在找一个“好男人”,这个所谓“好男人”,她们确定为“体面的、事业有成、会赚钱的男人”。因为传统的教育和价值观使女人认为丈夫比妻子强理所当然,也促使她们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压力,攀高比附,寻找更有前途、更具能耐、更会赇钱的男人。女人的这种心态也可以理解。一个女人,选择了一个男人,不也就是选择了自己的一生,难道安全系数不重要么?可是真到结了婚,那个好男人不知躲哪儿去了,于是不少女人迁怒于男人,她们数落着男人的种种不是:只顾挣钱不顾家庭,不体贴自己,更不用说浪漫了。
  • 婚姻捍卫战

    婚姻捍卫战

    本书是一本改变婚姻命运的生活智慧书。告诉你婚姻需要捍卫,守卫得来的大多是苦涩,捍卫争取来的往往是甘甜!对于婚姻,一味被动防守并不牢靠,需要主动去捍卫!婚姻是人际关系中最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一,有时候需要以一往无前的勇气与精神来捍卫它。
  • 别太把男人当回事

    别太把男人当回事

    这是一本女写给女人的书。对于女人来说,爱情、婚姻、家庭永远是一道解不完的方程式。女人的世界很精彩,从女人的视觉出发,男人的世界似乎光怪陆离。到N·N聊天室来坐坐,听听别人的故事,或许正是自己的缩影。
  • 为什么老公不CARE你

    为什么老公不CARE你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诉家庭、情感、婚姻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深入的分析、案例的讲述、科学的心理分析讲明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说,就算是让油和水互溶也比要男人和女人和平共处来得容易,与其说这是悲观者对两性相处的消极态度,倒不如说是男人和女人的生活写实——无论多甜蜜的情侣,最终都会经历成百上千次的争执和吵闹。唯一不同的是有人吵了,算了,继续相伴走到了最后;有的人吵了,散了,寻找其他伴侣接着吵。正如本书故事里的欧阳,就正在承受着吵架带来的纠结。
  • 写给女人的枕边书:逆流而上的力量

    写给女人的枕边书:逆流而上的力量

    十多年前,有四个女人聚集在餐桌前品评生活的跌宕起伏。一位是获奖的电影制片人,一位是畅销书作者,一位是具有开创性的记者,一位是美国国会议员,她们一起分享着彼此的智慧与心情。当生活的激流不断地把你拖入水底,有50种方法会让你浮出水面。这是一本你想与你的女性朋友及你的女儿们一起分享的书。教你学会去爱错误,坦然面对变化,你就会在逆境中游刃有余。
热门推荐
  • 他来了

    他来了

    苏玥是一名高中生,她学习虽然不是很好,但苏玥很努力。因为易仰说:“北大比较好。”易仰是位明星,苏玥在他刚出道的时候就知道了他,然后就一直安安静静的陪着他。只是让苏玥没有想到的是,两个人的轨迹在新学期的开始慢慢的重叠到了一起。易仰不仅成为了她的同学,还成为了她的同桌。某天晚自习,班里安静的只能听见同学们的写字声。忽然,眼前一黑,让苏玥一时感到不适应,接下来教室里就穿出来窸窸窣窣的说话声。恩,貌似停电了。苏玥猛地一惊,想起来一件事。看向易仰,隐隐约约看见他身体的轮廓。“易仰。”易仰听见声音,偏过头。“害怕?”苏玥没有再说话,她在意的是他的鼻子好像碰到了自己,他刚刚说话的热气散了自己一脸。
  •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

    言谈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把两个陌生的人由陌生变为熟悉,由熟悉变成知己或亲密的朋友;它可以解救危机,打开通往坦途的顺利之门;它甚至可以叱咤风云,一句话抵得上千军万马。可以翻江倒海、气魄无穷。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发愤读书;马丁·路德·金一次充满豪情杠志的演讲让美国黑人风起云涌寻求自由:贝多芬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更是激发了许多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样,周围的人给你一点小小的赞扬和鼓励,就能使你找回自信,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仙睐

    仙睐

    一个渴望成仙的少年,一双明如秋水的眼睛,注定了一个传奇。。。。。。王翰:“如果我没有宝剑,我就不能保护你,但如果我握有宝剑,我就不能拥抱你。”王辰:“为了生存,我们颠沛流离。为了报仇,我们拼尽全力。安宁长生,天做主由不得我。钢骨正气,我作主由不得天。”
  • 悟空随想

    悟空随想

    道德的圈定与产生不是源自自我约束力,而是智者给予大众的向心力。
  • 世界智慧故事全集

    世界智慧故事全集

    本书有令您眼界大开的历史故事,有充满睿智的名人故事,有奇峰迭起的语言和才艺故事,有悬念百出的逻辑推理故事,有充份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还有日常生活中平凡人的智慧故事和商业巨子的商战才智故事…可以在您的成功之路上助您一臂之力。
  • 火影之我是外道魔像

    火影之我是外道魔像

    被开除的方百川独自一人立在在深夜的大街上当听到角落打斗声时果断的上去观看,结果被误杀了,然后便来到了火影的世界中,化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拥有着智慧的外道魔像。开始了一段揭露火影不为人知的事件真相,以及。。。
  • 校园无双

    校园无双

    曾经,叶爵是个无人问津的弱者,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连蝼蚁都不如,自从,叶爵获得神的力量后!权利,金钱都向她涌来,叶爵也被一群美女看上,清纯校花,火辣金发女神,古代美女甚至还有两个可爱美丽的侍卫在旁边协助他!这一切,让叶爵措手不及,究竟是收了呢?还是全收了呢?还是全部收了呢?
  • 不灭金身

    不灭金身

    以一身内功修为做薪柴,本命神火为炉鼎,灼烧肉身,锤炼身基,直至肉身成圣,成就不灭金身!这是一条绝路,一代天才林慕云遭人暗算,成了废人,不甘心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绝路,然后他死了!而在这个时候,席慕云穿越而来,借尸还魂了……
  • 火焰剑纹章

    火焰剑纹章

    神落黄泉的王座,铁与血铸造荣耀,诸王之战,至死方休!当铁骑统治罗兰德,终结这永无休止的战乱,万族将匍匐在征服者之王的脚下。
  • 湘烟小录

    湘烟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