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育的概念
(一)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体育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体育”一词的诞生却相对较晚,并且经历了不断发 展的认识历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体育概论教材编写组编的《体育概论》中对这一历 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我们将体育从人类社会出现到发展为汉语的“体育”二字归纳如 下。
第一阶段:最初的体育表述。在古希腊时期,用“体操”表示,包括当时所有的身体操 练,如奔跑、投掷、跳跃、角力等。在我国古代关于体育的表述有养生、导引、武术等。
第二阶段:“体育”一词的出现。1760年“体育”首次出现在法国教育界,意思为身体 教育。
第三阶段:“体育”一词的普及与传播。19世纪,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普遍使用了“ 体育”一词,1876年传到日本。
第四阶段:“体育”传人中国。1902年,一些在日本的留学生从日本传来了“体育”这 一术语。
第五阶段:“体育”术语在中国的认可。1923年,在《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正式 把“体操科”更名为“体育课”,从此,“体育”一词成了标志学校中身体教育的专门术语 。
第六阶段:“体育”术语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随着体育的发展,“体育” 一词的外延不断扩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体育是动态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 展的,直到今天,我们对体育的认识依然受时代的制约,我们能探索出符合时代的“体育” 概念,但不会是终极概念。
(二)体育概念的基本构成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一词,从字面上理解,无论其中文或英文含义,似乎 都与教育有关。不错,这一名词的确来源于教育,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体育自身的发 展规律,其外延不断扩大,远远超出教育范畴,时至今日,已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民 俗等紧密联系,成为一种影响很大的社会文化活动。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文化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文化 ,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性质有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
我们何以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首先,体育是后天的,并非遗传,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其次,体育运动具备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等文化特性;第三,体育活动不仅有 身体活动形式,也具有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等,如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原则 、体育道德等。所以,我们把体育概念构成分三部分。
1.体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意识的社会文化活动。
2.体育是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的、具有多种职能的社会文化活动。
(1)体育的固有特点是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若没有这一本质特点,便不会 源远流长。
(2)体育不能增强体质,还承担丰富文化生活、传播道德思想和在学校的教育任务, 体育的功能是广泛的。
3.体育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综上所述,体育的概念是: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有意识、有组 织的社会文化活动。
三、体育的功能
体育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体育本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体育的功能可以归 纳为体育对个体的功能和体育的社会功能,下面我们逐一论述。
(一)体育对个体——人的功能
1.健身功能
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体育直 接的作用对象是人的身体,也决定了体育具备健身功能,这是体育最本质的功能。
体育的健身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体育能改善和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大 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部,人体一切活动的指令,都是由大脑发出的。大脑的重量虽然只占人 体重量的2%,但是它需要的氧气却要占心脏总流出血量含氧的20%,比肌肉工作时所需血 液多15~20倍。脑力劳动者长时间伏案工作,机能活动的特点是呼吸表浅、血液循环慢、新 陈代谢低下、腹腔器官及下肢血液停滞。长时间进行脑力劳动会使人头昏脑胀,就是由于大 脑供血不足、缺氧所致。进行体育运动,特别是到大自然中去活动,可以改善大脑供血、供 氧状况,可以促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加,抑制加深,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神经过程的均衡 性和灵活性加强,对体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大脑分析综合能力加强,整个有机体 的工作能力提高。
(2)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 所形成的形体上的变化,它是人体量变的过程。而发育则是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结构逐步 完善,机能逐渐成熟的过程。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其生长发育不仅对人体形态有重要影响, 而且对内脏器官的发育,对人的劳动能力和运动能力都有直接影响。体育运动刺激骺软骨的 增生,从而促进骨的生长。科学研究证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青少年比一般青少年身高增长 要快。同时,经常参加运动,还可促使骨骼变粗、骨密质增厚,骨骼抗弯、抗折、抗压的能 力增强。实验证明,普通人的股骨只要承受300千克的压力就会折断,但运动员的股骨,承 受350千克的压力而不折断。人体任何运动都是通过肌肉工作来完成的,肌肉本身又是人体 美的重要体现,发达而结实的肌肉能提高劳动力和运动能力。经常从事运动,可以改善肌肉 的血液供应情况,增加肌肉内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使肌肉纤维变粗,工作能 力加强。一般人肌肉重量只占体重的40%,而运动员肌肉重量占体重的45%~50%左右。同 时,运动还可以促使肌肉有更多的能量储备,以适应运动和劳动的需要,提高运动能力。
(3)体育运动能促使人体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体育运动能使人体能量 消耗增加,代谢产物增多,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速。从而,使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的机能都得到改善。使主司这些系统工作的器官在构造上发生变化 ,机能提高。如经常运动能使心脏产生运动性肥大,心肌收缩增强,心壁增厚,心腔容积增 大。在机能上,心肌的脉搏输出量增加,而心率减少,出现“节省化”现象。肺的功能也会 因运动而提高,肺活量增大,呼吸深度加深。
(4)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适应能力。体育运动能增强人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 能力,它还能提高人体应对外界和本体非常状态(如严寒酷暑、高山险境、倒立、悬垂、攀 爬等)的适应能力。
(5)体育运动可以防病治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生物体从胚胎、生长、发育、成 熟直至衰老、死亡,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但是一个人体质的好坏,衰老的快慢却 是可以控制的。实践证明:人体的发展变化,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展,在有利的条件下可以推 迟衰老,健康长寿。在不利的条件下,人的体质下降较快,甚至未老先衰。中国传统的健身 方法如武术、导引等,其推迟老化、防病治病的功效不胜枚举。在国际上随着老年化研究的 不断发展,运动延缓老化过程的研究越来越多。原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普罗科教授多年 研究证明:不锻炼的人,30岁开始身体机能下降,到55岁,身体机能只相当于他最健康时的 2/3。而经常锻炼的人到四五十岁,身体机能还相当稳定,当他60岁的时候,心血管系统的 功能大约相当于二三十岁不锻炼的人,这也就是说,经常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要年轻20、 30岁。现任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霍尔曼教授指出:能每天坚持跑步10分钟的人,心脏可 以年轻20年。加大人的智力容量,改善智力水平。
总之,体育运动的健身功能已经得到了科学证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使青少年生长发 育健全,体型健美,姿态端正,动作矫健;中年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老年人延缓老化过 程,健康长寿。这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当然,在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方面,体 育并不是万能的,还必须与其他因素如营养、医药、卫生、优生等相互配合,才能培育更加 完美、更加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
2.培养社会感情功能
社会感情与人的社会心理稳定性直接相关。所谓“心理稳定性”,即指人的心理与社会 相一致。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个人需要与社会基本一致,以这些需要为原动力,可以推动人 努力工作,遵守社会规范,为社会做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调,甚 至心理变态。
竞技性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特性,这一特性表现为竞赛具有对抗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 和显示结果的及时性。因此,它能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悬念,人们往往 对于那些不可能预知的东西寄予更大的期望。运动竞赛常常是在“反败为胜,力挽狂澜,千 钧一发,一挥而就,柳暗花明”等震撼人心的情景中,使人们的期望在短时间内得以满足, 这种情景使人体验到紧张、痛快、敬佩、自豪,从而调整失去平衡的心理。当然,体育社会 感情功能的另一个侧面是它可能引起泄气、沮丧、气愤等,赛场闹事就是这样一些情感的发 泄。因此,西方社会学家把体育运动看成是社会的“安全阀”、“出气筒”。甚至专门设置 “运动消气中心”,供人们去发泄自己的怨愤,以调整失去平衡的心理。
体育运动的社会感情功能是其他社会活动所不能比拟的。它独具一格的生动特点,可以 使人们在身体活动的实际体验中,对自己的健康、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从而使整个民族朝 气蓬勃、生机盎然。在调节社会心理平衡方面,它可称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重要手段。
3.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体育对个体人的社 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发展人际关系、传授文化科学知识 三个方面。
(1)教导基本生活技能
人的基本生活技能包括走、跑、跳、投、攀、爬、提、悬垂等。体育活动的基本手段是 身体练习,体育中的运动动作是在劳动动作、生活动作等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源于 生活又高于生活,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得人们从婴幼儿期到老年期都能找到恰当的体育运 动方式,是一种便于在任何群体中广泛开展的活动,所以,我们说体育运动是人们获得基本 生活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样,人掌握体育运动动作对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直接的帮助。
(2)教导社会规范,发展人际关系
每个社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管理自己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指导成员工作的 章程,以作为理想的活动准则或社会规范。社会通过各种媒介,教导青少年遵守社会规范, 目的在于促进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感、责任感,培养人们未来的社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体育运动本身是一个有章可循、有一定约束力的社会活动,又是在一定的执法人诸如: 教师、教练、裁判等的直接教育和监督下有组织的进行的,这是对培养青少年遵守社会生活 准则的一个强化。竞技体育比赛场是文明和道德行为规范的试验场。在一场竞赛中,包含着 错综复杂的各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每一个人在运动场上不仅表演了运动技巧,而且同 时也表演了他的思想品质和体育道德作风。为了发挥比赛双方的技战术水平,必须处理好队 员与同伴、对手、裁判、教练及观众之间的关系。从队员来说,要和同伴配合默契、互助互 爱、尊重教练、服从裁判等,对待对手要以友谊为重,不伤害对方;教练员在场上要知人善 任、随机应变、指挥得当;裁判员要做到公正无私、当机立断、坚持原则;观众要尊重裁判 、爱护队员、积极鼓励双方赛出好成绩。所以这些都是自我教育或接受教育的良好契机,是 使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和途径。
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必要的社会形式和个人的行为方式。体育活动为人们提供了角 色体验的机会和场合。在体育竞赛中有许多权利各异的角色,通过体育角色的体验和学习, 学生懂得了社会角色是与人们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 模式。它是人们对具体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础。
(3)传授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必要在童年时期就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健康的生活,学会有益于 健康的本领,并且通过传授这些知识,不断地发展他们的精神需要,学会合理而健康的生活 方式,培养他们享受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财富的能力,譬如:我们在带领儿童和青少年实践体 育时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中美的欣赏、创造和表现能力。通过体育这一特殊教育过程使他们 的形体和动作日趋优美完善,使人体美与心灵美和谐一致,达到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 育人目标。另外,我们看到随着体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体育在社会中影响力越来越大,人 们对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使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成为人的社会化所需要的 知识。
(二)体育的社会功能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已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以之神奇的魅力不仅深刻影 响着人的发展,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尤其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众多 体育运动在全世界的繁荣和发展,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体育的作用力早已远远超越其本身内在 的范畴,它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功能已经越发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它的教育、经济、政治和娱乐功能。
1.政治功能
体育受政治的制约,又为政治服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国家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体育竞赛是和平时期国家间竞争的舞台,也是显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 的窗口。因此,比赛的胜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荣辱,现代世界各国无不重视体育运动的政治 意义。近年来,我国体育运动捷报频传。在1984年的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充分 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致中国人民 的信”中说:“中国运动员在洛杉矶奥运会所取得的成绩,应该得到最大的称赞。”1996年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们取得了16枚金牌,2000年在悉尼举行的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体 育健儿取得骄人的战绩,共夺得59枚奖牌(其中金牌28枚),金牌数和奖牌数列世界第三, 令世界震惊,使国人振奋,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