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2300000013

第13章 参与国民军的创建和首次国共合作(5)

西安解围后,刘伯坚偕冯玉祥来到西安,由于工作关系,和邓宝珊渐渐熟稔结为至交。在戎马倥偬的间歇,邓宝珊了解到刘伯坚虽已三十开外,但因长期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所以尚未婚配。邓宝珊夫人张玉燕有一位挚友王叔振,是当时西安妇女运动中积极活跃的人物,由于宣传革命十分热心,人们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叫“风雨无阻”。冯玉祥对当时妇女运动中的宣传水平颇有看法,认为多激烈之词而缺乏说服人的内容,惟称赞王叔振的演讲有水平。王叔振在从事政治宣传中结识了刘伯坚,产生了很深的爱慕之情,主动向刘伯坚求爱。邓宝珊和张玉燕极力促成了刘伯坚和王叔振的婚姻。1927年春,刘、王的婚礼在西安中山学院举行,邓宝珊担任主婚人,于右任为证婚人。这一天,国共两党许多著名人物都前来祝贺,他们中有于右任、冯玉祥、史可轩、葛霁云、续范亭、吉鸿昌、杨虎城等。

当大革命开始转入低潮时,邓宝珊依然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忠诚于和共产党的友谊,抵制国民党右派的“清党”。他除保护、帮助许多熟悉的共产党员安全撤离外,还帮助一些不曾相识的共产党员解决困难,摆脱遭受迫害的处境。

1927年5月,刘伯承于泸州、顺庆起义失败后,和参谋韩百成、周国淦冲破重重围困,甩掉敌人的追击和土匪的拦截,逃出了四川,取道西安,准备前往武汉。此前,刘伯承接到先去武汉的吴玉章的通知,让他速到武汉,共谋军事大计。刘伯承急于向中共中央汇报情况,并了解中央的决策。到西安时,刘伯承川资告罄,仅剩的两块银圆作了抵押后,剩下的只是一些铜角子了。刘伯承建议大家上街转一转,或许能碰上熟人借点路费。于是三人一起出动,分别在街头巷尾四处游转。半天过去了,回到一起交换情况,才知谁也没有碰上一个熟人。但刘伯承说,他从一张布告上发现一位与他有一面之交的人,名叫于宝轩,现在西安任军法处长,可以写封信去试探一下。投邮的第二天,于宝轩果然来到旅馆。他早年虽与刘伯承交往不深,但十分敬仰刘伯承的为人和才干。刘伯承对他说:“我初到贵乡宝地,手头没钱了,想借点路费,日后一定奉还。”于态度十分诚恳,表示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出主意说:“兄弟没有什么积蓄,确实解决不了你们的困难。不过,可以找邓宝珊将军借一点。邓军长是老同盟会员,为人开朗,好交朋友。伯承兄是国民政府特派员,又是新任命的整编十五军军长,早已名声在外,想必会得到邓将军解囊相助的。”刘伯承说:“这也好,可也只有请于处长代为转达了。”于归后,找到了邓宝珊的秘书长葛霁云,请立即向邓陈述。邓宝珊这时尚在陕西,听了葛霁云的汇报,马上让葛霁云拿600银圆送给刘伯承,并写信让有关部门开具通行证,以便行走。刘伯承接到银圆和路条后,喜出望外,深为邓宝珊的雪中送炭而感动。由于刘伯承急于前往武汉,此行又是秘密之行,当时冯玉祥的政治态度正临将变未变之时,西安的政治情况也很复杂,不便久留,就匆匆往郑州、奔武汉了。刘伯承和邓宝珊后来都为这次近在咫尺未能谋面而遗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刘伯承为此事特意面谢了邓宝珊。刘伯承这时视力已不太好,他拉着邓宝珊的手紧握了一阵后,又伸手把邓从肩上摸到腰部,连声说:“邓先生,多谢您!多谢您!民国十六年在西安遭受困厄,多亏您帮了大忙啊!”邓宝珊忙答:“就那么点小事,您还一直记住,那是我应当做的嘛!”

刘伯坚在被冯玉祥“礼送出境”前,与邓宝珊作了竟夕之谈。谈话中刘伯坚对蒋介石背叛国共合作的革命事业的行径表示了极大愤慨,分析了蒋介石的阶级本质,指出国民党内部的左派还在继续坚持反蒋斗争。这些对邓宝珊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止发生了重要影响。虽然这时邓宝珊政治上最接近的于右任出于维护国民党的“统一”和“团结”的动机,已表示赞成蒋、汪合作,并为此而奔走了,但邓宝珊不愿意跟着他走这条路。1927年秋,第二集团军第五方面军(由南路军改称)总指挥岳维峻因不满冯玉祥歧视陕军,率部往颍州(今安徽阜阳)准备投靠蒋介石。邓宝珊不愿意投蒋,率其第五军撤至驻马店一带。后迫于形势,离开部队由武汉转上海,开始了他在上海、北京(旋改北平)两地的“蛰居”生活。时为1928年初。

“蛰居”沪、平秘密反蒋

1928年至1931年四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邓宝珊旅居上海和北平。对外声言“蛰居”,和葛霁云、杨明轩、杨晓初等一起从事反对蒋介石的活动。这一时期,他个人的处境虽然不好,但仍然主张国共合作,共图民族兴旺的事业。他曾对中共地下组织的工作给予帮助,对革命志士和进步青年,仍然一如既往地给予关照。在中国共产党的事业遭到严重挫折的时候,他能这样做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上海,邓宝珊住在法租界。张玉燕夫人携长女惠霖来上海同住。葛霁云等亦同住一处。

当岳维峻带军队到颍州后,曾派王宗山(登云)辗转赴南京向蒋介石输诚,蒋看过所呈将领名单后问王宗山:“怎么没有邓宝珊?”王宗山支吾说:“邓宝珊是于先生的副手,现在西安。”隐瞒了邓在河南的事实。

1928年2月7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上,由于于右任、刘守中的提名,任命邓宝珊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但邓宝珊未接受此项任命。

刘伯坚离开冯玉祥部队后,经武汉到了上海,在这里作了短时间秘密工作,即二度去苏联学习军事了。他的夫人王叔振和诞生不久的儿子刘虎生留在上海。刘伯坚出国前,托邓宝珊夫妇照顾王叔振母子。王叔振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生活十分艰苦,后来,第二个儿子刘豹生又问世了,经济上更为拮据。邓宝珊和张玉燕十分照顾王叔振母子的生活。王叔振当时主要做纱厂女工的工作,很容易暴露身份而被特务盯上。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刘伯坚寄给她的书信照片,都放在张玉燕处。邓宝珊的大女儿邓惠霖后来一直记得一张照片后的题词:“遥望一叶白帆,疑是振弟来矣。伯坚于莱茵河畔。”另一张照片后是一首诗:“绿野粘青树,东望白云多。白云深深处,伊人意如何?伯坚于柏林。”这是刘伯坚在苏联学习期间赴德国短期考察时所寄。

据程子华同志谈,海陆丰失败后,邓宝珊还救助过一个姓周的共产党员。

中原大战后,邓宝珊第二次“蛰居”上海法租界。葛霁云、杨明轩、杨晓初等仍和他在一起。为了支持邓宝珊的反蒋态度,当时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军委一直派人和他保持联系。中共中央军委的负责人为周恩来,聂荣臻是他的副手。据聂荣臻后来回忆:

吉鸿昌同志也是这时候与我们取得联系的。吉鸿昌当时是西北军的军长,是个爱国主义者,主张抗日,反对内战。党派刘仲华同志通过邓宝珊先生与他取得了联系。一九三二年他加入了共产党,一九三四年不幸被捕牺牲。在这期间,邓宝珊本人也跟我们常有接触。

有一次,邓宝珊听说一位共产党领导人因缺乏费用要卖掉大衣,立即变卖了自己的皮箱,让知情人把钱送去,以阻止他卖掉大衣冻坏了身体。事后了解,这位共产党领导人就是周恩来。又有一次,聂荣臻受到特务跟踪,正好躲进了邓宝珊的住所(当时聂荣臻一家也住在法租界)。邓宝珊当时并不认识聂荣臻,但视其行踪认为可能是一进步青年或共产党人,立即指领着从另一通道迅速离开,甩掉了尾巴。

1930年秋,邓宝珊在上海偕同于右任与回到国内的刘伯坚曾有一次秘密会晤。刘伯坚夫妇旋即奉党的指示同往江西瑞金中央苏区工作,刘伯坚在苏区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王叔振先从事妇女工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政府秘书,在主席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后又任闽西新泉县县委书记。红军长征后,刘伯坚留江西坚持斗争,旋被俘。刘伯坚于1935年春牺牲前从大庾狱中写给王叔振嫂嫂梁凤笙的信中说:“你们接我信后,必然要悲痛失常,必然要想办法来救我。这对我都不需要。你们千万不要找于先生及邓宝珊兄来营救我,于、邓同我个人的感情虽好,我在国外,叔振在沪时,还承他们殷殷照顾并关注[照]我不要在革命中犯危险。但我为中国民族争生存、争解放,与他们走的道路不同。在沪晤面时,邓对我表同情,于说我做的事情太早。我为救中国而犯危险、遭损害,不需要找他们来营救我,帮助我,使他们为难。”这里既表现了刘伯坚炽烈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气节,也表现了他临难前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广阔胸襟。

同年春,王叔振辗转到福建长汀县工作,不幸被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错误地秘密杀害,理由是“怕她被敌人抓去,破坏白区(主要是上海)党的组织”,这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时间大约在刘伯坚牺牲的前后。

邓宝珊夫妇信守诺言,郑重的保存着刘伯坚夫妇留存在他们那里的书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捐献给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同类推荐
  • 白衣卿相——柳永

    白衣卿相——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 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2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他的剧本被翻译成所有主要使用着的语言,并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剧作家。《莎士比亚戏剧选》收入由朱生豪先生译的莎翁最著名的悲剧《哈尔雷特》《李尔王》、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五部。这本戏剧选精选莎翁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两个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以及最富盛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莎翁戏剧的特点。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詹天佑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詹天佑

    调车场里,一台机车推着几节车厢,向停在钢轨上的另几节车厢缓缓驶去,“咣当”一声,两节车厢结合处的钢铁钩子,轻轻一撞,就像两只坚实的大手,自动紧紧握在一起。哪怕列车是风驰电掣,还是负重爬坡,这双“钢手”始终紧握在一起。可是当人们想摘掉所挂的车厢时,又可以不费劲地很快卸掉。在这以前,火车上连接车厢使用的挂钩是很不安全的,经常发生脱钩、折断,造成交通事故,而且挂上之后拆卸麻烦。现在这种在全世界铁路上通用了近百年的安全自动挂钩,被称为“詹天佑钩”。它的发明者,就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先生。
  • 战国终结者

    战国终结者

    两千年来,人们对秦始皇的骂声不断,如果赢政地下有灵,大约该愤愤不平,颇为不满吧!公平一点讲,作为一位帝王,而且是刚刚从乱世中走出来的帝王,秦始皇能够做到“政平”“守法”“好文”,我们对其还有什么好苛求的?后世对秦始皇最为诟病的地方,可能就是他的暴虐和求仙问道。但后者不过是人之常情,今人不也概莫能外?至于前者,古来即有“乱世用重典”的说法。如果是守法下的暴虐,至少也该给他一个“良民”的称号吧!“依法治国”。恐怕秦始皇做得比很多朝代的帝王都要好很多!
  •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他对音乐执着追求,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时常陶醉于创作之中。他虽然一生总是遭遇困境与贫乏,但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之作,他谱写的一曲曲乐章都是旷世名曲。本书生动客观地讲述了音乐巨匠弗朗茨·舒伯特短暂又充满传奇的创作生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韧顽强的精神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热门推荐
  • 时间之力

    时间之力

    匆匆那年有谁会记得那个最不起眼的人时间的交换都需要同样的代价。等价交换谁能付得起时间的帐命运的安排就无法打破吗?冥冥之中却又有人在意你为什么你却不在意他人这里没有什么厉害的东西只是一个人的愿望时间的秘密谁能发现?在这里的人谁会知道下一秒发生什么?生还是死全部由你自己选择是逆袭还是失败成功有代表着什么?
  • 贵公子的柔情

    贵公子的柔情

    第一次,他们相遇于开学典礼上。无意的碰撞,注定要有所牵绊。不知是月老的红绳,还是丘比特的爱情之箭的杰作,促就了一段温馨纠葛的爱情故事。
  • 我们的学生时期

    我们的学生时期

    书名写错了,所以我这本书并不是说学生时期的事。主要内容是古代女主琉璃七岁时家里很穷,父亲母亲都死了。琉璃遇到了一位仙人,就拜他为师。等到琉璃十七岁的时候,遇到了那个他……
  • 半暖时光(上)

    半暖时光(上)

    《大漠谣》《最美的时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之后,桐华最新最美都市情感小说,腾讯文学首发!纵然明明知道,终有一日,所有的悲欢、所有的爱恨,都会随时光老去,我仍然竭力地、竭力地搜集着,那些美丽的、纠缠着的,值得为你活了一次的记忆,生命的运行从来都自有规则,你无法决定它的开始,也无法决定它的结束,甚至无法决定,在生命的旅途中遇见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你永远都能决定面对它们的态度。
  • 废材翻身:武灵至尊少女

    废材翻身:武灵至尊少女

    【玄幻升级爽文】【女强+男强,强强组合】身为一代英才的后代,她竟然一出生就灵力为零,被所有人视为武学废材。一场冒险的灵魂赌注,令她获得了失传的禁术,废材少女从此翻身迈向强者之路。它只是一只又懒又笨的小怪兽,却被黎家大小姐用损招订立了生死契约,从此这只又懒又笨的小怪兽不得不屁滚尿流地跟着倒霉催的主人过上腥风血雨的日子。
  • 明末之纵横驰骋.A

    明末之纵横驰骋.A

    你是不是看厌了现代人靠着科技欺负那些古代人,你是不是看厌了每次历史小说上必然会出现的吹玻璃,葡萄酒,那么就来看这本书吧,这本书的主角就是一个普通的高中文科生,会的,也仅仅是课本上那点可怜的理论知识,没有蒸汽机,没有大型机械,有的,只是他与士兵们的坚强意志!
  • 从斗罗开始

    从斗罗开始

    本文为位面穿梭文,第一个世界定为斗罗大陆之绝世唐门,之后待定
  • 名侦探柯南之希望之光

    名侦探柯南之希望之光

    (原名:名侦探柯南之希望)遇见你,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我想守护你……无论何时何地……你是我存在的唯一的理由……
  • 童话怎会不美好

    童话怎会不美好

    自己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这就是童话?童话怎会不美好?以此纪念那一段时光,恍若同桌还在身边耳语,诉说着她暗恋的辛酸,恍若年级里还残留着闺蜜和某男生的绯闻,恍若我所追寻的他,还停留在我眸中。
  • 婚过来,婚过去

    婚过来,婚过去

    女金领与传媒大亨之战,祸及自身,殃及家人。斗公公、战小叔、败小姑,彪悍女勇闯豪门,收“夫”之路囧囧有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