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2300000020

第20章 九一八事变后复出军政界(6)

13日,杨虎城给邓来电。邓宝珊同情张、杨义举,赞同八项主张。但考虑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为了缓冲甘肃国民党军队的对立,未直接通电表态。他只通过自己的好友、陇南交通司令马锡武(回族)通电拥护八项主张,间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于学忠部在兰州也未对新一军采取任何行动,而以友军视之。邓宝珊则把驻静宁的新十一旅调往榆中,给东北军让开了西兰公路。

12月17日,《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来到兰州,他告诉邓宝珊:中共方面已派周恩来、叶剑英到西安帮助解决事变。毛泽东、朱德等人恳切希望国民党当权者采纳张、杨八项主张,变内战为抗战,红军愿与国民党军队“联袂偕行,共赴民族革命之战场”。至此,对西安事变的解决一直怀有无限忧虑的邓宝珊心底才为之舒朗。原先闻说苏联报纸对张、杨迭有指责,邓宝珊不免对中共态度有所等待。了解上述情况后,他不禁对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大公态度无比钦佩。

及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的消息传来,邓宝珊情不自禁地顿足长叹道:“怎么这样荒唐,虎出牢笼,总是要反噬的!”张学良被扣南京后,引起驻陕东北军的内部混乱,少壮派军官一致要求举兵营救。蒋介石又派陈诚、朱绍良、蒋鼎文三路大军准备进攻西安。杨虎城部下冯钦哉也暗中与中央军樊崧甫秘密接头,自寻出路。深感处境困难的杨虎城,邀请邓宝珊立即赴陕,帮助自己应付艰难的局面。

邓宝珊于1937年1月上旬到西安。刚下飞机就急赴杨公馆,正遇东北军青年将领聚集在此,群情激愤,一致要求杨虎城出兵与南京方面一拼,救出他们的少帅。邓帮助杨极力抚慰东北军将领,他表示一切应等商量后再定,如果要打,他愿与杨将军一道指挥。继而,他与杨虎城深入研究当时形势。邓向杨指出,在蒋介石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举兵一战无异以卵击石。况且,张、杨既已通电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如因张的被扣而杨举兵拒蒋,则违背发动“兵谏”的初衷,也与中共和平解决方针相悖。他忠告杨,仗一旦打起,定招致更大的困难,那时民族的罪人,不但有蒋,也将有杨了。

邓宝珊又与陕西知名人士杜斌丞、刘蔼如等仔细磋商统一认识后,转相进言,使杨虎城的态度趋于冷静。邓宝珊又与杨虎城等一起,对东北军主战将领好言劝慰。与此同时,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和来西安的红军将领彭德怀、徐海东,以及东北军将领于学忠、王以哲等,均积极开展说服东北军主战派的工作。这样,西安局面转向稳定。尽管中间发生了王以哲被杀的不幸事件,但军事对峙还是和平解决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后阶段,由于蒋介石的背信弃义和不断施加压力,杨虎城处境日益艰难。他与邓宝珊反复计议,认为当时只有请准国民党政府给自己以出国考察名义,暂去海外,俟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再行回国为上策。以此委曲求全,保存实力。接着,邓宝珊受杨之托,三次南行,在蒋介石面前折冲樽俎,使蒋介石同意了杨的出国要求。邓宝珊为自己复出的事,曾坚决拒绝面谒蒋介石。这次受朋友之托,毅然前去见蒋,杨虎城对此十分感激。三次南行见蒋的经过概述如下:

邓宝珊第一次去见蒋是1937年2月。当邓于2月8日赶到南京时,方知蒋介石已去杭州养病,于是连夜赶赴杭州。蒋于9日晨在航空学校官邸召见了邓。初见时蒋态度十分严峻,声色俱厉地说:“杨虎城,我有什么对不起他,竟然跟上张学良一起反我?他跟张学良比跟我好?”越说火气越大,虽然腰伤疼痛,但还是挣扎着坐了起来,并愤愤地说:“他不服从命令,我就以武力解决。”此时宋美龄来给他倒了碗茶,蒋犹怒气未息。邓宝珊稍候后,从容向蒋进言道:“这次西安事变,是一个非常事件,假如先总理在世,就不会出这个问题,现在出下了,我希望委员长以圣贤兼豪杰之心来处理这件事。这样更会引起中外人士的敬佩!”蒋听后颜色稍霁。邓方提出部队整编和杨出国问题,蒋答应考虑后即行答复。当邓辞去时,戴笠送邓到门口拍着邓的肩膀说:“邓先生真会讲话!你怎么想起这两句话呢?”邓宝珊后来在榆林曾给自己的亲信人员说:“蒋介石以总理继承人自居,最怕人说他背叛总理遗教。我说先总理在世就不会出这个问题,就点到他的痛处。我说希望他以圣贤兼豪杰之心来处理这个问题,就开拓了他的狭隘胸怀和自认为受屈后的愤怒心情。引而不发,给他指出,按总理三大政策办事的人,就是圣贤豪杰。蒋终于不得不审度形势,权衡利害,非和平合作,就不能维持他的领袖地位,而要落一个继续把国家民族拖入内忧外患的罪魁祸首。”10日晨,蒋介石邀邓便宴,侍从室主任作陪,宋美龄代为做主。其间,蒋介石来到席前指示,杨虎城可以出国,名义用军事考察专使或其他,俟后再定;十七路军番号暂时不变,由孙蔚如带领,孙暂兼陕西省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职务何人接替,等研究后再发表;至于东北军整编问题,即通知于学忠照办。邓当天就转回南京,第四天返回西安。

杨虎城对出国问题,此时又产生了犹豫。但很快发现蒋介石对十七路军耍了不少阴谋,仅次于孙蔚如的将领冯钦哉公开投蒋了;连他最亲信的警卫团团长李振西也叛变了;王劲哉、杨子恒亦为蒋收买。如再不暂时出国一行,将来可能垮成光杆司令。不久,蒋介石电召孙蔚如,并宣布准杨辞职。杨于是下定决心,准备出国。邓、杨计议,筹组了出国随从班子。

邓宝珊返回西安转达了蒋的指示后,在3月13日,又复去南京见蒋,报告结果。并代表杨感谢蒋的“宽大处理”。蒋介石表示满意。邓在南京滞留期间,常赴于右任处畅谈往事和当前政局。多次见面的还有陈诚、何应钦、宋希濂以及国民军时期的旧交徐永昌、石敬亭、何遂、李云龙等,所谈均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将来对日如何作战的问题。《大公报》主笔张季鸾、记者范长江也特地从上海赶来晤谈,时局之外,范长江详细给邓谈了他去延安采访的观感。两周后,蒋介石又一次接见了邓,告诉邓,已确定杨虎城以军事专使名义出国考察,旅费及出国手续已着军委会和外交部办理。嘱邓转告杨准备出国。接着问邓对代理甘肃省主席的安排意见,并在邓未及回答时说:“我看还是你去的好。”邓了解蒋说此话心口不一,意在试探自己有无野心,便回答说:“我是甘肃本地人,对地方上的事情确有许多难办之处。甘肃情况复杂,我不一定受地方人士的欢迎。”他所指的“地方人士”系指隶籍甘肃,当时分别割据着青海、宁夏的马步芳与马鸿逵,二人都觊觎甘肃省军政大权,视为控制西北的关键。蒋当然意会到了这一点,接着问:“那你看谁去合适?”邓事前对此已有考虑,朱绍良告诉他曾向蒋保荐过自己,但他深知蒋介石是不会同意的,况且自己此行主要是完成杨虎城委托的使命,因此尽量减少和蒋的矛盾。所以,他回答说:“宗南去比较好。对甘肃情况熟悉,地方人士也无话说。”蒋介石听后立即点了点头,表示接受邓恳辞之意。同月下旬,杨虎城被迫到杭州见蒋。蒋、杨见面时在座的有宋美龄、宋子文、邓宝珊、于学忠、胡宗南、李志刚等。事后,邓宝珊又去了上海,为杨虎城出国预为安排。他通过郑毓秀的关系,与上海“黑社会”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等联系,做了杨虎城到上海后的安全保证。然后迅返西安。

5月27日,邓宝珊陪杨虎城搭乘欧亚航空公司客机由西安飞上海。中共中央派周恩来为杨虎城送行,亦同机飞往上海。在上海完成了出国前的各种准备事项后,杨虎城由邓宝珊陪同去南京,向各方友好和有关方面人士辞行。此时蒋介石已去庐山,电请同意后,邓又陪杨去庐山谒蒋面辞。在牯岭见面时,蒋嘱杨:“你到国外,对西安事变的说法要注意!”杨未答话,邓目杨代答:“当然不能违背《西安半月记》的精神。”会见中,蒋对邓说:“你回兰州兼任警备司令,代理甘肃省主席已决定派贺贵严(即贺耀组)去了。”毕,蒋设便宴招待了他们。第二天,邓、杨就回到上海。

6月29日,邓宝珊等在上海码头送走了杨虎城一行。然后,邓立即回到了西北。同年10月下旬,杨虎城从欧美之行的最后一站马赛给邓宝珊拍来电报,收报处是兰州。时邓宝珊已前往榆林。电报内云:“抗战发生,弟身为军人,不能再滞留国外,决定日内动身返国,拟先在兰州小住后,再率队奔赴前方。”新一军留守人员一方面把原电转给榆林,另一方面由军部秘书甄载明与副官处商筹安排杨虎城归后住处。然而,杨虎城归国后不久,即被蒋介石诱往南昌软禁。从此永绝了与邓宝珊相见之日。

同类推荐
  •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是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事业长达26年之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当代一些著名政治领导人,如斯大林、尼克松、艾登、尼赫鲁、西哈努克、尼雷尔、基辛格等,都赞颂周恩来是一个非凡的外交家。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
  • 刀锋上的圣人:范蠡的算盘

    刀锋上的圣人:范蠡的算盘

    对于范蠡,历史对其描绘的笔墨并不多。他藏在卧薪尝胆的故事之后,匿于才子佳人的传说之中。在动荡的春秋风云当中,他虽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他的处弱图强、进退得时、聚财行德,却可称为千秋万世的典范。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所以人们似乎很难想象,一个男人如何在既不愤世嫉俗,又不同流合污的心态下摘走政商两界的无上成就。不,最令人骄傲的,他还赢得了那位倾世红颜的浓情爱恋。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黄佐

    黄佐

    本书介绍了黄佐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军商门第,家学渊源;五试第一,誉满京城;秉言直疏,两会阳明;设学兴教,抚恤瑶僮等。
热门推荐
  • 长官我叛逃了

    长官我叛逃了

    在与蛇族对抗了数百年后,一场史无前例空前大规模战役爆发,从此他们开始了保卫宇宙和平的行动,罕见的超能力者在此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他与她并肩作战,默契度高的令人咋舌。生死关头,他忽然来了一句,“没有人比我们更合拍,听着,你必须喜欢我,这是命令。”女主脸颊瞬间红了,有人把表白当成军令的吗?
  • 咒灵妖刹

    咒灵妖刹

    强者重生!!!这一世这个世界由我主宰!!!
  • 学校里的那些事情

    学校里的那些事情

    中央音乐学院终于可以,我现在我摸摸摸找我
  • 未来探险家

    未来探险家

    故事发生在五十年后,他叫欧阳轩,家族世代探险,为华夏立下种种功劳,为了地球的能源危机,背负国家使命,他将航游星河宇宙,随知有一天,遇到巨大黑洞,为了躲避黑洞,他耗光了所有的化能源,遇难的他是怎么躲过种种危险。神秘的宇宙,未知的事物,欧阳轩该如何探索宇宙奥秘?寻找,探索,遇难,能源,未来探险家,一本神书,在造奇幻巅峰!!!
  •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创业起居注

    一起义旗至发引凡四十八日初,帝自卫尉卿转右骁卫将军,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郡文武官治能不称职者,并委帝黜陟选补焉。河东已来兵马仍令帝征发,讨捕所部盗贼。隋大业十二年,炀帝之幸楼烦时也。帝以太原黎庶,陶唐旧民,奉使安抚,不逾本封,因私喜此行,以为天授。所经之处,示以宽仁贤智,归心有如影响。炀帝自楼烦远至雁门,为突厥始毕所围,事甚平城之急。赖太原兵马及帝所征兵声势继进,故得解围,仅而获免。遂向东都,仍幸江都宫。以帝地居外戚,赴难应机,乃诏帝率太原部兵马,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北备边朔。
  • 最强反向系统

    最强反向系统

    主角拥有打人就可以增加好感度。被打会过得经验。增加修为丹药主角吃了却扣修为。吃毒药却增加修为。利用敌人当打手,当间谍。非圣母,非种马。不一样的系统,不一样的穿越。欢乐轻松型小说。
  • 奇葩学院:帝制学校

    奇葩学院:帝制学校

    世界上有这么一所学校:封建帝制,后宫天下,美人如画,三国鼎立战天下。(后宫:只是单纯的指后宫,有娘娘,无宠幸一说。白若雪,是一位喜欢古代风格的女孩,从小练习琴棋书画以及古代舞蹈,家里两个衣橱的古代服饰,学习好,长得很可爱。报考高中时看到有:帝制学校这个名字,头脑一热便投了简历···于是乎···来到了这个学院,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月兰国的新一代女帝
  • 重生之美瞳神术

    重生之美瞳神术

    因为感情纠纷死去的林枫重生了,在灵魂出窍飞回道路的时候天边闪过一道紫雷,正好将其击中。待林枫醒来的时候,发现一切都变了,而脑海里有一张印符在悠哉地飘荡,上面记载了关于美瞳修炼的秘籍。红橙黄绿蓝靛紫,这是修炼等级,等级不同,林枫的瞳孔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其获得的技能也将不同。
  • 正当白梨花开时

    正当白梨花开时

    ”你说,人一生可以只为开心而活,多好......"她叫欢颜,可一生她又是否欢颜;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亦逃不过“情”之一字;她与他纠缠半生,最后也不过如此......春风徐来,满树花开;繁花一现,只为见君一面......
  • 是谁杀了我:血骨天使

    是谁杀了我:血骨天使

    年轻雕刻老师米娅的好友惨遭残忍虐杀:脸颊的肉被挖去,身上多处外露骨折。好友死后,在她身边就发生一系列恐怖的事:跟踪、入室骚扰、虐待和胁迫。凶手来无影去无踪,警察也束手无策。米娅渐渐发现,凶手的行动和自己的童年有关。这时,警方对凶手的侦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凶手真实身份将被揭开,真相恐怖而残忍,而此时,凶手早已把刀刺向米娅的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