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2800000043

第43章 关于男人

走在我前面的,是我生命中的两个男人。

那个1米85的是父亲,那个1米80的是丈夫。我1米70的身高在女性中已不低,但夹在这样两个高大的男人中间,却仍是需要仰目而视才能对谈。

这是一个沉静的秋夜,在这座繁华都市的郊外。

伴着杂沓的脚步声,这两个高大的男人在进行着男人们的话题。我跟在他们身后,一只手搭在一个人的肩上。远处有秋虫的鸣叫,还有夜风的沙沙声吹过一片月光—我忽然有些感动,月光中我的双手变得格外清晰和贪婪,这双手死死地围着他们的肩膀不肯取下,仿佛一旦脱离了这两个坚硬的臂膀,便会挣断了生命的维系。

一阵战栗掠过,父亲关切地问:“冷吗?”我拼命摇头,丈夫脱下他的外衣围在我的肩上。

一向冷静的我,怎么竟然如此这般不能自持?

似乎从未有过的生命如此之强烈地逼近于我。这样飘忽的月光下,这样两个真实的男人伫立于敞大的苍穹之下,他们的身后是坟茔边的点点磷火。前知与未知,在此时此际,恒定成刹那间的永久不移的生命,好像一幅油画永远留在了画布上,而画布上面的风景与人,却已渺茫无形。

而这两个男人,却注定是我生命中永远的风景。

曾经,与姐姐争着戴父亲的皮帽子装男人。那是在北方一座冰冷的城市,那时我10岁,姐姐12。

那顶帽子下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顶帽子,走夜路时那顶帽子是男人的标志,有了那顶帽子,两个女孩子不再惧怕夜晚。

记忆中每次父亲出远门时,我们中的一个孩子就在晚上睡觉时钻进母亲的被子装作父亲的样子看一本大书,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去不看,这样看不了几行就沉沉地睡过去,似乎刚刚睡着的样子就被妈妈推醒—该上学了,可是我刚刚躺下呀!妈妈就把表贴在我的脸上。

这夜,怎么就变得这么短了呢?

父亲走后的第三天,准有信寄来,信封上是妈妈的名字,小孩子是不管这些的,“刺啦”一声撕开,就为了看最后那句话:“问候母亲和孩子们!”因了父亲的记挂,祖母的微笑就漾在了唇角,而我们呢,也像获得了莫大的满足,那前面一大堆给妈妈的字,早已不知是看了没有。

父亲常常是乘夜车回家,我与妈妈和姐姐去接,父亲的帽子被我抢到头上,三个人匆匆走着,觉着后面有黑影跟着,心里突突地跳,姐姐说我个子小不像男人,就把帽子又抢到她的头上,她装着男人的样子摇摇摆摆地走路,我紧紧地跟着她,但心里仍虚得发抖。

等到接到了父亲,那顶帽子自然就扣到了父亲的头上。这回帽子下面是货真价实的男人,是无所不能的父亲,我的心便如这柔软的雪地一样贴实和安静。

父亲在雪地上走,我和姐姐在跑,不,是在跳,没有了来时的战战兢兢,如花似玉的姐姐在这温暖的雪夜里光彩照人……

那个温暖的雪夜里,10岁的我知道,男人是黑夜里的太阳。

一直以为生命只是母亲给予,因为对男孩子的恶作剧的厌恶,我与两个女伴把三只手叠在一起海誓山盟:“长大绝不嫁给男人,只有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每人生一个孩子一起长大。”

那时,我们13岁。

那段幼稚的盟誓很快就因一个男孩子的出现而被击得粉碎。那是一个长着青春痘的男孩子,他爱上了我的一个女伴,当中学即将毕业女伴把我叫到楼角告诉我生命的组合时,她的体内已经孕育了他的血肉,说完这些,她哭着跑远。

那个长着青春痘的男孩,后来远走他乡,直到我离开故乡时,也没有回来。

我不知道这一切是谁的过错。当一种生命存在的时候,是没有理由拒绝生命的召唤的,但一切的阻隔又是那么合乎逻辑的牢不可破,而我们所能关注的,更多的只能是生命的本意,仅仅,是我们自身。

生命之始逐渐在我的生活里亮出谜底,我已经长大。

我们每个男人每个女人的生命,都是由另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共同创造的,而我们女人的生命中,注定还要融入另一个男人,生命源远流长。

我知道我是我父亲生命的延续,我身上有着与父亲类似的无法掩去的优秀与弱质,尽管我是女人,但是我的生命来源于我的父亲和母亲—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那么我的生命,就有了与男人相同的意义。就如女人终会老去一样,男人也将衰老,等到我的父亲成了老父亲的时候,我会在他的窗前栽一株美丽的丁香树,然后在他耳边唱一首歌。

那个10岁的雪夜留给我的是温暖和恐惧交织的情感,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在夜晚独行,但黑夜的冷静与深邃又不断地冲击我少年时的单纯,我迷惑于夜的神秘与安然,与生命一样,夜晚是生命的箭,能穿透永恒的未来。

许多年后,另一个男人进入我的生活,我们在这座繁华的都市走了一整个黑夜。

后来这个第一次带我走进深夜的男人,成了我的丈夫。

当我第一次把这个男人带到父亲面前时,我看到他们彼此对视了片刻,我同时看到了他们的眼中有一种异样的神情,这异样的神情在他们的眸中却是难以区分地相似。

一个创造了我生命的男人,与一个和我共伴漫漫人生的男人,他们本来素不相识,他们所面对的,原本是另一个男人,另一个同类。

却是我,把这样两个曾经擦肩而过素昧平生的男人连在了一起,使他们彼此注入生命中一份血脉亲情,不再形同陌路。

我们称之为生命与爱的东西,便因此而生生不息。

这个秋风沉醉的秋夜终将成为记忆的风景,而生命之环却执著地走向黎明。

1990年4月20日于北京鲁迅文学院

同类推荐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青少年最喜欢的现代诗歌经典(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最喜欢的现代诗歌经典(青少年必读经典)

    读诗使人灵秀,诗歌总是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感情,现代诗歌经典,带你走进一个诗歌的世界。
  • 曾经与你同桌

    曾经与你同桌

    本书收录了《又是一个雨夜》、《我们曾经》、《一份永远也不属于我的感情》、《无悔的花季》、《阳光灿烂》等47篇散文。
  • 横舟集

    横舟集

    诗,就像草原上一只美丽的蝴蝶,人都想捕捉到它,但它却十分狡黠,上下颉颃,左右飞旋,引诱着你,却永远不给你捉到它的机会。诗是文学生态中最娇艳、感应时代最灵敏、因而也最不易出现大家巨擘的文体,中国历史五千年,被称为诗的国度,可是经时间过滤而留存下来且被历代大众耳熟能详的也就十几位。
  • 红楼梦研究杂记

    红楼梦研究杂记

    作者对《红楼梦》的研究有独一无二的见解,尤其是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曹雪芹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揭示了这部名著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同时为我们解析了人物各自将要面临的各种命运。文中所持的观点,会让我们发现,原来高鹗所续写的《红楼梦》完全是违背了曹雪芹的意愿……
热门推荐
  • 庶女倾城:锦绣良缘

    庶女倾城:锦绣良缘

    她,是艳绝天下的绝代佳人,却因误信嫡母嫡姐,最终落得个断指沉江,尸骨无存。一朝凤凰涅槃,她浴火重生,步步谋算,逼疯嫡母,踹飞嫡姐,要她们自食恶果、万劫不复。他,是邪魅霸道的腹黑容王,杀伐果断无人敢惹,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非卿不娶。深夜,邪魅腹黑的容王殿下又一次夜探香闺,抱着怀中的温香软玉委屈道:“本王的身子都被姑娘看光了,姑娘占尽了便宜,还想不负责不成?”被抱个满怀的她欲哭无泪,能不能讲点道理,这究竟是谁占谁的便宜啊!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魔途杀

    魔途杀

    我是名门之后,天之骄子,身怀两极的玄火与苍冰。本来,凭借自身的资质和家族的势力,我完全有能力在元素横行的魔法大陆上呼风唤雨,横行霸道。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的惨剧,令我失去了所有,包括亲人,包括玄火。身体元素不复平衡的我,从此走上复仇的道路,谁在魔途上阻我,必杀之。兄弟情,虽死莫逆,共一世刀光剑影。红颜意,此生不渝,伴三千风雨槃情。不管流多少汗,滴多少血,我都要挣脱命运的枷锁,走上天地的巅峰。看吧,当风起,云涌,情动,我如何用鲜血,染红苍穹!
  • 吾非英雄

    吾非英雄

    吾非英雄,无盟无友。以血为约,以命为盟。
  • 火影之神级通缉犯

    火影之神级通缉犯

    火影世界是一个残酷的世界,在这里弱肉强食,处处透漏着风险。南宫飞云望着凶险的世界,他要立足于此就要不停的杀戮,拥有着至尊系统,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网王之光景如旧

    网王之光景如旧

    网王同人,犹记当年初遇时的年少轻狂,骄傲飞扬的对方,那样的神采,从不曾忘怀。如今情意绵绵,注定今生。
  • 缥缈传说

    缥缈传说

    一段探索世界另一面,一段述说人性善与恶;励志青春的风水师,纠结缠绵的情与爱;激扬的旋律,动人的故事。
  • 辰星不如随风去

    辰星不如随风去

    本以为只是荷尔蒙所驱使,未曾想却是纠缠一生的命运。沐辰星,一个为生活所迫的美丽女子和曾经为情所伤的富家子弟顾慕风之间的爱恨纠葛,以及同那个如春风般和煦美好的董飞扬之间的别样情愫。
  • 美好的约定

    美好的约定

    小时候的一句“我愿意”成了他一辈子的羁绊。不幸的是,他搬家了,连名都改了。可他还记得她,记得这句话。在新的校园,他们再度重逢,又该如何呢?
  •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