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2900000171

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论衡”

现在人们经常说一句口头语,叫做“三教九流”。这句话大多用来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然而,这个成语的由来起始却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两件大事。

所谓“九流”,便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诸子百家,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三教”便是后来的儒、道、佛三家。南宋时期有个大学者陆九渊,在给王顺伯的一封信中说道:“中国的学术流派以及各种思潮很多,儒家有儒家的学说,道家有道家的学说。佛家有佛家的学说,从大的方面划分都可以归入这三家中去。”虽然说西方基督教耶稣在时代上和儒家创始人孔丘、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相先后,然而中国人并不知道耶稣降生之事。基督教在中国流传从明清以来虽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但比起佛教来就微不足道了。儒、道、佛三教之间虽然没有出现西方新旧教之事那种兵连祸结、杀人流血事件,却也相互排挤。争论不休,这便是隋唐时期的“三教论衡”。

三教中的儒家思想根植于中国宗法社会基础之上,产生最早。春秋时期孔丘创立儒家学派,聚众讲学,弟子三千,成为当时的显学。战国时期孟轲、荀况诸儒发扬儒家学说,思想体系更加严密。西汉武帝时期,颖川大儒董仲舒上疏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汉代定于一尊。两汉时期名儒辈出,如伏生、韩婴、孔安国、贾逵、马融、郑玄等等,尽管他们分门立户,文争今古,但对研究儒家典籍和社会礼乐制度却做出了巨大贡献,形成汉代经学盛极一时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和佛教思想兴起。但儒家学说在社会制度、法律道德、公私生活各方面影响仍然深远,即使六朝上大夫号称旷达,如竹林七贤等对抗名教,追求个性解放,但内心深处却注重孝行,严禁犯其家讳,这些都是儒家遗训。唐朝统治者仍然重视对儒家伦理孝道、纲常名教的倡导,证订儒家经义,并以儒家文化作为开科取士的标准。因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因受玄学和佛学思想冲击,虽然失去了昔日独尊的地位,但在封建王朝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规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道教思想是中国本土上产生的文化,最早渊源于汉代张道陵的五斗米道,虽然它奉老子为教主。但和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老聃、庄周思想没有多大关系,也和魏晋玄学自然哲学毫不相干。南北朝时期,道家学派盛炽,各地名山大川都兴建道观,出家修道的人很多,例如在杭州西湖葛岭练丹的葛洪,南朝陆修静、北朝寇谦之等等。都是著名道家人物。道家学说宣扬修身养性、长生不老,具体做法就是炼丹服药,葛洪《抱朴子》书中就记载了种种服食炼丹的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包罗广泛,演变繁多,吸收了佛教、摩尼教内容,思想体系更为完备。道教虽然吸收外来思想,但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在融合成完备学说之后,就坚持夷夏之论,排斥外来教义,产生了佛道之争。唐朝尤其崇奉道教,原因就是李渊集团不是门阀世族,于是标榜关陇李氏集团出于老子,推崇道教。公元620年,山西晋州人吉善行在羊角山见到一位白衣老者,对吉善行说:“替我转告唐朝皇帝,我的太上老君,是你们的始祖。今年可以平定各种武装集团,天下太平。”李渊于是在当地立庙,祭典太上老君。这篇由唐朝统治者编造出来的神话,使道教在唐代地位大增,老子被封为皇帝,全国各地都修造宫观祭典,气焰显赫,由于朝廷推重,唐朝大臣们都不敢说话,更不敢反对,甚至贺知章、李邺侯等人为讨好皇帝,还上书请求做道土,由此也可窥见道教盛行。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楚王刘英率先斋戒祀佛,汉桓帝又在宫中正式设立浮屠之祠。东汉时期译佛经的人有支谶、安清、安玄等人,佛教教义逐渐为中国人所认识。初期佛教和道教相结合,佛教所宣扬的灵魂不灭,斋戒求福和道教宣扬的长生不老、祠祀祷告有相同之处,成为一种佛道不分的综合形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分裂,政治动荡,人民生活极端痛苦。现实的苦难正是宗教最容易萌生增长的温床,遁世超俗之风日益盛行,出家为僧的人也越来越多。在这300多年中,出了很多精通佛学的高僧,如释道安、支道林、竺法深、释慧远、僧肇、竺道生等等,他们大都和玄学名士交游。僧侣加入清谈,吸引了大批名流倾心佛学,例如支道林和谢安、王羲之、殷浩等名士交往密切,他的学问言行深受尊重。殷浩精心研究佛教典籍,每有疑问,便去请教,可见他的态度有多么认真!有一次支道林在会稽王府讲《维摩诘经》,和许询等人相互辩难,博得满堂喝彩。其实坐在下面听讲的士林名士根本不管讲得符合不符合佛理,即便听不懂,仍然坐在讲台下面,听起来津津有味。这份宗教的力量给士大夫一种多大吸引!因此,佛教也就和玄术道士分道扬镳,独树一帜了。南朝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宣布为国教,并且三次到同泰寺出家当和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城中虽有那么一处夫子庙,却有480处佛寺,孔圣人的地位显得太寒酸了。到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教义更加严谨,形成了涅槃宗、三论宗、毗昙宗、净土宗、成实宗、摄论宗、地论宗、华严宗、天台宗、法相宗、律宗、密宗、禅宗13个宗派,佛教思想形成了比印度本土还大的宏伟体系,影响中国社会文化之深远,也绝不在儒家之下。

儒、道、佛三家之所以能形成均衡态势,除了各自思想在中国具有适用性外,还与封建统治者的提倡有关。历代封建统治者在利用儒家纲常孝道统治人民的同时,还利用道教和佛教出世思想,把人们引入虚构的天国、仙境,借以转移人民斗争矛头,缓和阶级矛盾。三教并称,始于北周,但佛道两家时行时禁,还没能取得与儒学对等地位。南朝梁武帝佞佛,把佛教宣布为国教,而指斥周孔儒学为邪道,因此僧侣势力迅速增长。唐朝统治者在极力推崇道教的同时。也扶植佛教发展。唐太宗李世民命玄奘赴印度求取佛教经典,并支持他在长安大慈恩寺翻译佛经。现在西安大雁塔就是因此而出名;武则天也支持佛教。亲自听法藏讲《华严经》,唐宪宗更热心于佛教,亲自把印度舍利佛骨迎入宫中供奉。因此,佛教和道教取得了更高地位,和儒家平分秋色,分庭抗礼。唐懿宗时期,有—次延庆节演戏,戏子李可及滑稽诙谐,身穿儒服。宽衣博带,坐在高位自称三教论衡。旁边的戏子问他:“你既然说自己博通三教,请问释迦牟尼是什么人?”李可及回答:“释迦牟尼是妇人,”问他的人非常惊讶道:“为什么这样说呢?”李可及说:“《金刚经》上说他敷座而坐,如果不是妇人,为什么要等夫(敷的谐音)坐然后才坐!”旁边的人又问:“太上老君是什么人?”李可及回答:“也是妇人。”这人更不理解,李可及解释说:“《道德经》上说他的患祸是因为自身存在,如果虚无无身,还有什么祸患。太上老君若不是妇人,为什么担心自己无娠(身的谐音)。”唐懿宗听后大喜。那人又问:“文宣王孔丘是什么人?”李可及说:“还是妇人。”问话的人说:“你怎么知道?”李可及回答:“《论语》说孔丘怀才待价而沽,若不是妇人,为什么要待嫁(价的谐音)。”唐懿宗听后更加高兴。这样公开诋侮圣人,说明唐代儒家独尊地位早已动摇了。

南北朝隋唐时期,也有人主张调合三教,一以贯之。公元573年,周武帝宇文邕召集群臣、僧道集会,武帝亲自辩释三教先后,确定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这便是三教论衡之始。此后,隋朝李士谦也论衡三教优劣,他说佛是日,道是月,儒是星,别人也无法驳倒他。唐朝形成固定制度,国家如有庆典活动就把儒道佛三教学士召集到宫殿讲论,对这一制度,白居易曾有三教论衡评论。三教之中,儒家虽然在典章制度和文化生活方面影响最大,但它只重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在抽象思维和思辨体系方面不如佛道二家;佛道思想虽能震荡一时人心,但它的出世思想终究与现实制度和中国伦理传统相冲突,不可能完全压倒建筑在宗法文化上的儒家思想。这种各有千秋的特征决定了三教并存格局,只有以儒家文化为骨架,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思辨体系的理学产生以后,才包容三教,标志着三教论衡的终结。

同类推荐
  • 二流谋士

    二流谋士

    一枚奇怪的竹简,一个奇怪的梦,彻底颠覆了郑纶的命运,他被卷入了历史长河,来到了纷繁复杂的三国时代。关于三国:那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时代,无数谋臣猛将都在充满机变混乱的时代格局中展现自己的才华。郑纶想做一名谋士借以立足,好运气总会在他身边发生,也会在不经意间溜走,对于不能把握机会的人来说,他只能算是二流。关于猛将:郑纶想巴结一些最顶尖最有名的将军,但是身份低微的他,鲜能引起别人足够的重视;退而求其次,即便是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了不起的人物,一旦利益和立场发生转变,能经得起考验的又有几人?
  • 叁州物语

    叁州物语

    十六世纪的日本,正是战乱四起之时,便成为战国时代。两百多年以来,足利将军家在京都依靠着三管四职维护着自己的统治,他们一度权势喧天。而现在,将军家已经势微,各地武家势力大涨,他们不再甘于人下。应由新的名门诞生,改造这片古老的土地。三河国的松平家本是不起眼的小土豪,依靠征讨土一揆之功占有了一席之地。幼年丧父,流亡他国的少主松平広忠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时运,一步步走向战国大名的道路。
  • 遗志

    遗志

    乱世之中,平凡如我,如何生存?义气的兄弟,敢爱敢恨的情人,这就是我的全部,任你是天王老子,还是神魔,我有何惧?你们不离不弃,我便还你们一个天下!求收藏、求鼓励
  • 石头记真相大揭秘

    石头记真相大揭秘

    细思极恐的真相,抽丝剥茧的揭秘,颠覆权威的解读,红楼误读三百年,正本清源在此间。满纸荒唐辛酸泪,试问谁解其中味……
  • 穿越之纵横天下

    穿越之纵横天下

    慕容文博,本来是一个中国的反间谍小组的组长,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他无意间穿越到了宋朝年间,而且还结识了一些梁山好汉,由于他的先知先觉,帮助了不少梁山上的英雄们,所以受到了大家的尊重,而后他再次回到现代,却看他是如何带领这些梁山好汉成就一番事业。而且使中国成为了世界霸主地位。
热门推荐
  • 帝仙凡传

    帝仙凡传

    【本书看过者一般都觉得蛮好看,作者在这郑重承诺,本书决计不会太监,一定完本,大大们可以放心跟书!】一抹爱,一场仙缘;一丝情,一份信念;一杯酒,一曲断肠愁......他睁眼望去,似要穿透苍穹;他万般咆哮,似要与天对抗;他努力挣扎,似要牵住她手......他修仙,只为了远方的他。一万年,他可以成功,她相信!只是到头来,那场悲,却是如同万丈深渊......
  • 金钻豪门:眷宠娇妻难驯服

    金钻豪门:眷宠娇妻难驯服

    为了救初恋男友,她义无反顾的睡了那个男人。他,帝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商界帝王,一着不慎,却被吃干抹净。再次见面,男人犹如帝王一般的站在她的面前,单手手扼住她的脖子,“呵呵,敢这么算计我的,你还是第一个。”“如果你敢掐死我,我保证,第二天你的裸照就会出现在S市的大街小巷。”,女人倔强的眼神带着一丝挑衅,毫不畏惧的瞪视着对面这个残暴的男人。下一秒,女人就被狠狠的甩了出去,“女人,你有种。”,咬牙切齿的声音传入女人的耳中。第二天,卧室内的墙壁上,便被贴了满满一墙的双人裸照,男人邪恶的嘴角上扬“女人,要死一起死。”
  • 帝王爱:腹黑妃子斗后宫

    帝王爱:腹黑妃子斗后宫

    她,是步入后宫的女子,也是深陷阴谋的宠妃。她只想做一个无忧的女子,却逼不得已,一步一步走到双手沾满鲜血……
  • 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20几岁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困惑的时期,其困惑来源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因为刚从学校毕业,从单纯无忧的学校步入复杂的社会,很多事情都不像自己所想象的,并不是想要什么就会拥有什么,也并不是想让事情怎么发展就会怎么发展。现实总是让人失望,又让人无可奈何。这本书从年轻人的生活、工作、爱情、家庭等方面,解答可能遇到的种种困惑,帮助年轻人拨开迷雾,直面挑战,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境。
  • 王妃请站住

    王妃请站住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什么了?”......“娘子何须动气?伤到身体就不好了,况且,此等生物不听话砍了就好。”......“砍了?老娘怀胎十月生的孩子你说砍了?你不想活了?”......“岂敢!岂敢!”娘子说一不能说二,不然......
  • 风流悟

    风流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魂

    武魂

    古鼎钟吾本体,一次次血战磨炼,成就武之魂,魂之魄,剑气淋漓,尊王称霸弹指间,武魂问道,通往长生,歌以咏志,血剑问鼎,谁与争锋……同期推荐《邪龙曲》: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小流氓穿越异界,与众MM展开那些很好很强大的破事儿!无敌的斗气、至尊的战技,逆天而行!战龙王、收神龙、御驾九龙、杀上天宫……天敢拦!杀也!佛敢挡!砍也!
  • 一女当道:万夫莫冲

    一女当道:万夫莫冲

    当一个绝色大美女穿越到一个婴儿身上,会发生什么?两者有没有排斥?NO!丝毫没有。大美女穿越前是个孤儿,性情冷酷。到了异世,有了亲情,爱情。性格变得活泼起来。但是,女主还是很强大,元素全丰收!(简介无能,亲们凑合着看。)
  • 俗世凡人歌

    俗世凡人歌

    写完……坚持把它写完……我能行!我要相信自己!
  • 截罗记

    截罗记

    本书讲述了几个主角破解悬疑案件、对付妖魔鬼怪以及拯救世界的故事,虽然这是一部魔神小说,但实际上是一部现实生活的写照,很多题材都源自现实生活。从文化背景上看,本书是一部东西结合的作品,既有东方的鬼怪,也有西方的妖魔。从类型上看,本书是灵异、悬疑、仙侠、奇幻、探险、游戏的综合体。另外,本书中有很多美女和帅哥,因此适合所有的读者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