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1900000006

第6章 对症下药:甩掉拖延的长尾巴

§第一节 学会保持积极的心态

认识了什么是拖延以及它的负效应,接着便要“对症下药”了。拖延并非不可治愈,只要你能找对方法,对症下药,一定可以甩掉拖延的长尾巴!

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马斯洛

战拖要诀 调节心态

丹尼斯·威特利曾经说过:“拖延者恐惧成功。人们拖延是因为他们害怕成功,他们知道,如果他们继续努力,就会取得成功。但对他们而言,成功意味着麻烦,意味着无穷无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凡事拖延,秉持着‘有一天,我一定会……’的理念,生活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在一个人关于生活和工作的价值理念中,心态是关键,它从侧面影响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追求力度和方法。而那些我们所能看到的成功者,他们中的大多数,无疑都有着一颗向上而积极的心。良好的心态可以带来舒适而愉悦的心情,这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总是保持着积极昂扬的进取态度,那么,每一天的经历都将会是充实和快乐的。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因为乐观的理念会渗入到我们的工作细节当中,让其所有的程序和过程都变得那么井然有序、有条不紊,避免了烦躁和消极的心态所带来的拖延时间、浪费机会。

当工作开始变得繁忙的时候,不要胡思乱想,自己乱了阵脚。只有一直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人们才能感觉不到压力的折磨。这样下去,才能圆满地结束任务。至于生活,因为它错综复杂、千变万化,所以常常会有难以预料的不幸降临到我们身边,而那些总是沉浸在不幸中的人们,也许大多会频繁地处于扫兴、生气、苦闷以及悲哀等情绪的笼罩之下。这样的情绪如果蔓延开来,轻者让人消极面对工作、拖延工作,重者甚至导致人寿命的折减、疾病的滋生。

古人曾说:“虚怀若谷者得天时,处事廉洁者得地利,转危为安者得人和。”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是最重要的。片刻的欢乐可以带来一整天的满足,好的心态不仅让我们的心境变得祥和宁静,更让我们充满动力地直面工作。至于如何建立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建立自信

毛主席早期曾经写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可以带来快乐,它也是成功的前提。当困难与挫折来临的时候,种种糟糕的情绪如懊恼、沮丧等等接踵而至。自信是改变这些消极情绪的根本动力,它将带来积极的心态,从而让人直面这些困难和挫折,并且拥有一份敢于挑战的气魄。

怎样建立自信呢?个人优点和长处的发挥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古人总结的话语,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万事完美、遇事无敌。所有人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在自己天赋不足的地方默默无闻。自信者会欣赏自己的长处,并根据这种长处建立自己的信心,也会不断尝试去提升自己不足的地方,但却不会因为自己的缺陷而丧失信心。

另外,多发现、发掘自己的潜能,也能起到正面、积极的效用,让我们更多的优点得以建立起来,进而从这些优点上找到更多的自信,带来愉悦、乐观的工作和生活理念。

2.多方面的调节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人生的变化和挑战。有如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种种意外带来的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如何进行自我调节成为了关键。这些调节方法,我们将其分为如下几种:

(1)不良情绪的转移

我们会在工作中因为与同事意见不合而发生争吵,也会在家庭中因为遇事不顺而与亲人发生冷战,这些糟糕的事带来了情绪的波动。可是在人生道路上,不可预料的艰难坎坷是我们在所难免的遭遇。在这个时候,我们所应该做的是迅速地转移不良情绪。比如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篮球、歌唱,都可以带来情绪上的放松;还可以找一个宁静优美的场所,做一次远足。这些都是转移的作用——我们原来不良的情绪会在这样的转移过程中被冲淡以至消失,重新恢复心态上的积极和阳光。

(2)向人倾诉

当人们在心情压抑的时候,他们的心跳速度会加快,整个人都仿佛处于愤怒、懊悔等情绪之中。在这个时候,找个值得信任的人,做一次交谈,往往会及时地将人们内心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从而带来身心的放松。这是我们能够与我们知心的朋友以及家人共享的调整情绪的途径,能使我们的心情很快地由阴转晴。

(3)对比梦想

人类前进的动力,往往是来源于对梦想的渴望。当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遭受打击和指责的时候,不良的心态会接连到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反复思考我们的梦想,把现实的残酷与梦想进行对比,那么对未来更加渴望的积极心态会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只有不断地憧憬,肯定梦想的地位,我们才能拥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在不良的情绪中保持积极而坚定的信念。

3.学会宽容和理解

宽容的含义,是指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能容忍别人的表现。在工作和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与他人产生种种意料之外的矛盾。有些人也常常因为这些矛盾,表现出许多过度的情绪反应,进而与他人发生更严重的争吵,甚至产生敌意。在《尚书·周书·君陈》有写道:“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其实与人相处,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包容、理解以及宽恕。人性本善,只要主动地作出让步,那么最终能给彼此带来的,必定是好的影响。

拥有博大的胸襟,不仅能够扩展我们的视野,也能够带来稳定、自然的情绪,有利于我们建立处乱不惊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无论遭遇到什么不公正的对待、什么矛盾纠葛,都能最快地转换到积极健康的心态上,并重新以百倍的热情努力工作、追求梦想。

4.广泛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它是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之后,用以调节情绪、舒缓身体疲惫的一个重要方式。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让人拥有更多的途径去享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以及生命的美好。

当不良的情绪开始在我们的脑海中滋长的时候,也许只是一次简单的运动,便能让眼前的世界和之前相比,变得更加美好——天更蓝了,草更绿了,别人的笑容更温暖了。这是因为,不良情绪的出现总是在特殊的心理暗示下开始的,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时,那种特殊的心理暗示就难以再出现在我们的脑海,积极的心态将因此重新回到我们的身上。到那时,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未来还是那么美好。

总的来说,积极的心态是我们工作最好的帮手,它能够阻止我们放缓前行的步伐,并时刻督促着我们为了梦想而拼搏和努力。它也可以让我们充满执著、挑战、热情、奉献、激情、爱心等多种心态。这个时候,当拖延的心思开始萌芽时,积极的心态就能正面地给予人力量,让拖延得不到半点生长的空间。

§第二节 自我暗示的督促力量

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

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塞缪尔

战拖要诀 自我督促

在心理学上,自我暗示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以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在治疗工作中的拖延上,自我暗示也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

“我想休息一会儿,晚点再做。”“还是尽早完成吧,时间不够了。”“左边还是右边?好难选择。”“这么做,才能更好地达到要求。”类似这样的心理暗示,往往提醒着人们在面临选择性的难题时,应该怎样去做才是最好的。而缺乏暗示的选择,往往被证明是过于主观而偏离实际的。

自我暗示的三种类型

心理学上将自我暗示分为了三个层次:

1.语言文字系统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当十个人都非常认真地重复一句话“你错了,这不对”,结果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很可能是当事者真的会以为自己错了,并且会因为它而放弃了自己正在走的那条路。

语言不仅对他人有着暗示作用,还有自我暗示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故意对他人说心情不好,他见一个人就说“我心情不好,好难过”,这样的话说得多了,也许原本只是玩笑话的调侃就真的让他心情不好了。而当我们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只要经常反复地暗示自己,“我能行,会成功的”,自信和积极的力量会让人们迎难而上。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就是自我暗示的作用。

2.动作语言、表情语言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我们常常会用自己的表情或者肢体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要求或者情绪。比如,当你向他人招手的时候,这个动作往往意味着你对他人有一个让其靠近的要求;当你在节目现场鼓掌的时候,这往往是一种表示肯定的态度,是你对所欣赏的节目内容的肯定和赞扬;还有,当你耸眉头时,这往往是你不开心的外在表达。

这些表情和肢体动作,都可以被称作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它们对人有着非常强烈的暗示和自我暗示的作用。其中,因时因地,它们也分为不良或良好的暗示。好的暗示可以促使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学习的挑战。

3.环境语言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这是一种不可抵御的暗示。因为我们总是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然环境构建了我们周围的一切。看到高山,我们会因为它的雄伟壮阔而变得庄重严肃;看到大海,我们会因为它的波涛汹涌而感到生命的力量。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与大自然和社会融合在一起,思维和想象让它们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那个著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说的就是曹操领兵出征,走错了路,找不到水。士兵们渴得嗓子都快冒烟了。曹操看到这种情况,便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前面就是一片大梅林。士兵们一听,想到梅子的酸味,顿时流出了口水,也不感到口渴了。于是队伍继续向前,一口气又走了几十里路,找到了水源。

曹操在言语上对他的士兵作了一个暗示,即前方有梅林。这样的暗示对士兵们的心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让他们继续向前,有了动力,并支配着他们积极前进,避免了因为毫无希望的绝望而导致士兵们拖延继续前进的步伐,让整个队伍的士气蒙受打击。这是自我暗示积极的作用。

合理利用自我暗示

良好的自我暗示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是无比深远的。我们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找到最好的心理暗示对象,作用于我们的日常工作,以鼓励我们保持积极昂扬的工作态度,避免凡事拖延且事事拖延的恶性循环。

如何让我们的自我暗示真正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用第三者的角度看待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主观意识与客观意识的区别带来的观感上的不同。人们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却往往是在错误的地方挣扎徘徊,越陷越深,从而在人生道路上走错方向,陷入迷茫。因为人们作为当事者,往往自我的想法会左右意识的方向,让他们发现不了问题的根源。

学会用第三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是指当我们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应该多考虑下“如果是别人,他们会怎么看待”、“我这样做,对别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它正是换位思考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就能够更加公正、理性、客观地去认识和把握问题的实质。拖延者往往不具备这种意识,原因就在于他们懒得去想,不会认识到他们的这种拖延行为在旁人眼里是多么让人不屑,也不会想到旁人会因为他们的拖延而蒙受多大的损失。

2.用理性的思维思考

人类较之于其他动物,往往在感性思维上更突出。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感性思维,对我们都是有害的。这容易让当事者在情绪上产生更多的纠结,于是拖延者会放下他们的工作,陷入一种迷茫的被动局面之中。

用理性的思维思考,即我们遇事时应该多想想工作的做法和后果,想想我们的感性思维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失败和难堪。拖延者学会理性思考之后,当他们发现自己已经拖延或者正在拖延时,理性的思维会促使大脑对自己作出明确要求,并在行为上开始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3.专注于一件事上

人的注意力往往是有限的,而所面临的事却往往是无限的。很多时候,自我暗示之所以难以发挥它的功效,是因为过多的事情让自我暗示变得反反复复,不断向人们的身体发出各种指令,一直到最后身体跟不上思维了,人们的工作也陷入了僵局。

把注意力专注到一件事上,那么这件事应该是你最紧迫也是最应该马上去完成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从我们大脑里发出的心理暗示也就可以直接而快速地发出指令,并作用在身体上,从而迅速地作出相关行为。

4.把失败当作考验

我们为什么要自我暗示?是因为我们希望获得一项工作的成功。于是我们总是不断地把自我暗示作为了一种行动的动力。可是,当我们在历经艰辛却收获到了失败的结果时,因为内心曾经暗示过的那个高期望值,这个结果往往让人难以接受。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在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之前,并没有给心理暗示附加一个可能失败的前提,于是过高的心理预期带来了沮丧的阴影。我们应该把失败当作考验,这不仅仅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也是我们给予自己所有的心理暗示的前提。不管结果如何,努力的过程总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收获的,它能够让我们在失败中再次起航,并有了坚持下去的无穷动力。

内心的脆弱或许将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困难,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积极地引导不良情绪,不断地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这种暗示成为一种监督的力量,并不断督促我们奋进。当我们的内心早已没有了拖延的容身之地时,它又怎么能成为我们的负担呢?

§第三节 找到效率,省时省力省心

如果说金钱是商品的价值尺度,那么时间就是效率的价值尺度。

因此对于一个办事缺乏效率者,必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培根

战拖要诀 提高效率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人们的实际工作中,投入和产出也是两个重要的关键词。有的人在工作中,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最后却得到了任务的拖延,甚至失败的结局;但是有的人,却总是能够很快地完成任务,并且保质保量。造成这样不同局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作效率的不同,即投入与产出比例的不协调。

当人们在为眼前的事万分忙碌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忘记自己努力工作的真正目标。这时,大量的时间被花费在毫无意义的事项上,而真正需要他们去做的工作往往又被忽视。这种行为具有很强的累积性。因为大量时间的投入,人们往往被折磨得相当疲惫,而且随着时间的累加,他们的工作效率就变得越来越低,直到最后造成工作任务的耽搁,影响目标的完成和实现。

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注重效率。

小桂总是向周围人抱怨工作太忙了,以至于总是让他不堪重负,精神和身体都饱受折磨。直到去年,一场大病让他忽然有了一段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休息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小桂开始思考他的工作方法,他意识到自己的效率问题正是严重影响他的最大问题。于是,当他病愈出院之后,小桂开始缩短他的工作时间,把空闲时间也很好地利用起来,进行身心的调养——和朋友钓鱼、打牌等等。当小桂这样尝试之后,他忽然发现以前困扰着他的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他的工作迈向了一个高效率的新境地。

这个实例正是说明了效率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总是超负荷地工作,总是让自己身心俱疲,那么我们的工作效率一定是低下的,很多新的工作创意、新的工作想法都将在我们每天浑浑噩噩的状态中离我们远去。

一个好的工作安排,是能够体现休息和工作这两件事的良好融合的,我们既可以把工作安排得合情合理,又能在更多的休息中得到及时的精力补充。当我们带着饱满的热情和精力再投入到工作中时,我们的实际效率才能够得到提升。

当然,提升效率的方法并不只是简单的休息就可以得到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如何得到更高的效率。

1.用选择代替必须

很多拖延者,总是认为自己在不断地做着那些“必须”完成的工作。必须完成,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在心底给了自己一个提示。这件事我必须在今天完成,即使再苦再累。这样的说法,听起来似乎不错,很是义正词严,但其结果往往都是不好的。因为反复地逼迫自己,反而会因此效率低下,带来工作质量的不尽如人意。甚至在作出这个选择前,人们给自己的这个“必须”的要求,往往也是欠缺深思熟虑的。他们只是给了自己一种受害感,并进一步让接下来出现的拖延行为变得合理化。

高效者往往都是对工作和任务进行不断的挑剔,因为他们怀有谨慎的心理,明白当自己选择了一件事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必须让这件事在自己手中毫无拖延地开度下去。而这样的选择往往被要求必须与自身条件相匹配。所以选择并不容易。

2.用开始代替结果

人们总是在刚刚开始着手一件工作的时候,注意力就放到了这件工作的最终结果上,这是极其有害的。因为一个人的专注力和心思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空间往往没有边界。当我们已经决定去做某件工作时,那么就意味着过多地去寻思结果是毫无意义,且容易对现实造成耽搁和影响的。

高效者往往会用“我什么时候开始”、“从哪里开始”这样的话作为他们行动的标志。他们始终会表现出对于手上任务的具体情况的关心和专注感。当任何可能会有的影响出现时,他们都能够及时地让自己的状态恢复到最开始的时候,从而沿着一条最笔直、最明确的路走下去,而不是总沉浸在结果的影响里,消极地面对当下的情况。

3.把期待值最小化,重视过程

一个工作项目,也许会让人感觉到它是极其重要的,是能够给它的实施者带来很大利益的。但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往往越是难以完成任务。他们感觉无从下手,或者还会说:“我总是不断地想到结果是多么美好,让现在的我都忍不住手颤。”于是拖延就产生了。人们怀着无比高的期待,却忘记了只有自己现在的行动才能实现那个期待的事实。一个项目,也许会因此在效率和速度极低的情况下缓慢进行。

高效者往往更重视工作的过程,因为行动才是创造结果的前提,过分地期待结果,总是不利于过程的进行的。无论是盖一幢大厦,还是砌一面土墙,都是需要人们通过一块块砖石的堆砌、一方方水泥的浇筑来完成的。结果常常虚无缥缈,比过程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

4.否定自己的完美

人们常常告诉自己:“我必须做到完美,犯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这样的告诫,将需要用行为的拖延作为缓冲,来抵御失败与责备之痛。人们要求自己凡事尽善尽美,但往往是越把结果设想得完美,现实越是不尽如人意。人们总是在心底设下了一个完美的具体要求,在工作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疏漏都是不被允许的,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弥补那个不完美,这样就造成了时间被拖延、结果迟迟不能被实现的局面,中途放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人们也陷入了一场失败的危机之中。

我们应该始终相信自己是一个凡人,而凡人的标准就是,做一件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错。只要差错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且并不会对结果造成影响,那我们就不必在意。于是,当我们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时,任务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做得马马虎虎,但接下来,我们要花费时间去查找这个任务的不足之处——第一个阶段你就应该心中有数的地方——并对不足之处作出适当调整。那么,更好的结果就能够来到我们身边。

5.用必要的时间休息

“今天,我要用一整天的时间工作”,“我很忙,没有时间休息”。这类的话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要求,要求他们为了工作而拒绝休息,即使听起来是那么让人厌恶。过度要求自己,把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不仅会让人陷入身心俱疲的痛苦之中,也会让自己一次又一次错过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享受。

我们必须要休息,这是一个增强自我存在感的过程。和朋友的聚会、一次体育锻炼,这些可以让我们在其中找到工作中所得不到的乐趣,还可以让我们不知不觉陷入一个循环之中:工作——休息——再工作——再休息。这样的过程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生活的快乐,也让我们真真正正地有了自己存在于世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会让我们有更多的动力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使那些因为疲劳和厌倦带来的拖延心态一扫而空。

几年前,曾经有一项专门针对“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为了工作而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的人,他们最终都走上了失败的道路。加大他们的工作量以及延长他们的工作时间,使得他们缺少休息,带来了工作质量的降低以及效率的不足,从而导致了失败;更有甚者,将因此患上严重的身体疾病。

只有当我们找到效率、找到工作的节奏时,我们才有了继续工作的动力,有了实现目标的勇气。这不仅能带来工作的成功,也能够真正地实现工作的省时省力和省心。

§第四节 分大饼:一步一个脚印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

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战拖要诀 稳步推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古人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在任何事情的开端,我们首先需要去考虑的并非是那过程的艰难和结果的美好,而是应该为这一段旅程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然后再一步一步地用坚定而可靠的步伐向着最终的胜利一点点靠近,直至最终到达那成功的彼岸。

对于拖延的人来说,一蹴而就这个词常常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即总是想把手头上的工作一口气完成。这样的结果就在于,因为工作本身的枯燥乏味,带来情绪上的不良反应,造成了拖延的进一步泛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在写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在脑海中有一个初步的计划和构思,然后制订一系列写作提纲,将自己想要在书中表达的内容划分为一个个更详细的实施步骤;再后来就应该是安排写作时间,对自己这次的创作进行一个时间上的规划;最后就是行动了,给自己一个“我要写书”的心理暗示,然后再一页一页去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如果缺少一个详细的规划,只是给自己下达了一个写作任务,那么这样的工作过程无疑是盲目的,且难以最终完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一种写书式的生活理念,每一次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章”每一“节”之中,制订合理、具体的小目标,以提升工作效率,让我们真正地为工作而工作,避免拖延。

为了制订具体的目标,我们可以将其作出明确的划分,比如按照如下步骤:

1.按照工作顺序分类

在任务下达的那一刻,我们至少已经可以看到我们即将面对的工作状况,并对其整体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有如新闻记者的采访撰稿,在从领导那里接过这个工作任务之后,就应该开始着手作采访的准备——采访话题的设置安排、采访对象的时间预约、突发情况的应急准备、撰稿交稿的时间计划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就在日程表里作出标注的。因为在当事者的实际进程中,没有计划的忙碌会造成效率的低下,甚至会因为难以把握时间而造成拖延的产生。

简单的A、B、C、D式的排序常常看起来如此容易,但在他人的眼中,却能够带来直接明了的视觉效果。在话剧演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这样的场景等,排序可以让观众很直接地知道,这部话剧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它所要表达的主旨内容的,并且当这一幕结束的时候,观众很自然地开始期待下一幕的故事情节,并回味上一幕的精彩之处,这样整个话剧的内容就被很好地串接在了一起。

工作顺序可以让人们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中间需要哪些具体的步骤、自己得提前做好哪些准备,然后再按照所制订的工作顺序,严格遵循起初给自己下达的时间限制,开始分阶段、有效率地完成任务。这也是能够有效避免拖延的方法,它让人们找不到更多的理由去延缓工作的步伐,从而按时按点地完成任务。

2.将难易工作区别对待

一份计划的完成往往是需要几个步骤去具体实施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行动,其难易程度必定是有所区别的。我们想要完成这份任务,但如果时间分配得不合理,会造成某些阶段不能及时结束的后果。这样的后果造成人们情绪上的焦虑,进一步影响工作的进度,并直接导致更严重的拖延出现。

在一项策划任务中,数据调查阶段往往是比结果汇总阶段更为复杂的。我们可以缩短结果汇总的时间,从而延长数据调查的时间。这样的时间倾斜机制,可以有效地把控工作效率,让策划任务的具体实施过程能够得到完美的调控。

当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到了难题时,大多数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够解决掉这个问题。但这样下去,原本就不合理的时间计划就很容易被进一步打乱。当事者本计划明天开始着手下一阶段的任务,可是今天工作时间的不足,导致明天也花费了大半天的时间来完成今天的工作,仅余的小半天时间事实上是不能够完成属于明天的那份任务的。在这种情况下,心理素质欠佳者往往就会选择放弃,进而导致以前的工作被白白浪费了,整个工作计划也将变得有始无终。这是一种拖延,只是因为人们没有区别对待任务的难易程度,笼统地计划了任务的实施时间,但却扰乱了自己的工作节奏。这对我们是极其不利的。

3.尽早完成手头上的事

既然对工作已经进行了合理的安排,我们剩下需要去做的,就是付出行动了。在行动的过程中,即时是很重要的一点。很多拖延患者并非没有意识到要去规划自己的时间,只是他们在具体行动的过程中,欠缺了那么一些即时精神,原本今天上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但却拖延到了晚上才去行动。时间的压力或许影响的将不仅仅是你的工作质量,更多的将是你的工作效率。在今天晚上,你也许还是不能完成这份计划,于是时间的安排又一次被打乱了。长期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将发现在工作之初制订的计划并不能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得到良好的运用。一步步拖延,甚至有可能彻底耽误了你完成这份工作任务。

尽早完成手头上的事,意味着对于第一步的工作,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拖延者都只会在他们感觉到自我状态良好和情绪激昂的时候才迈出自己的第一步,但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这样的等待将会持续多久。就像深夜在街头等一辆陌生的公共汽车,人们无法得知上一班车已经开走了多久,也不会知道下一班车还要等多久才能够到来,反复的等待,或许换来的只是末班车早已经没有了的结果。

我们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论外界或者自我给自己施加了怎样的压力,我们都不需要去在乎。我们所应该做的只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并且坚持着去尽早地完成。那样我们才会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我们在完成这份工作过程中的不足,才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开始做好充分的准备。

4.多向他人学习

学习,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他人的长处常常可以弥补自我的不足。试想一下那些专业歌手与普通人的区别,他们对于演唱的节奏把握、对于自我嗓音的良好掌控都是常人望尘莫及的。普通人想要自己去学习演唱技巧,难度往往是十分巨大的。专业歌者会告诉你,首先需要怎样去识谱,再应该怎样扩展自己的音域,又该如何把握好个人音色。这些都是需要分阶段、按先后顺序去完成的。有良好指导的学习过程将比盲目的自我摸索节约更多的时间。

能够良好规划自己时间的人和那些只是偶尔计划时间的人相比,前者在任务的开始,必定就会反复地思考和斟酌,他们会反复衡量对于目标的达成更加重要的部分,再反复地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从而使得计划趋于完美;而那些只是偶尔计划自己时间的人,他们经验的不足,加上缺乏指导导致的盲目,就很容易带来工作时间的紊乱。

多向他人学习,是实现自我追求的明智选择,我们只有这样不断丰富自己,让自己的行为不断地趋于理性和合理,拖延才能不再成为我们的困扰。

人们常会抱怨各种与时间相关的问题,“我羡慕那个人,任务总是可以完成得那么迅速和完美”,“要是我能够怎样怎样,就好了”。我们可以肯定这些人心底深处对于改变的渴望。控制的方法始终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去尝试,我们才能够获得圆满的结果。

§第五节 时间管理:分清轻重缓急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

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的纷繁。

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于做最有益的事。

——斯宾塞

战拖要诀 分清主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这些选择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或大或小,或优或劣。理性的人总是能够作出理智的分析,找到那条最契合他们自身条件的路。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找到重点,剥离杂质。

与时间管理相关的制订目标、作出计划的方法,很多学者都曾经做过研究和探讨。所有这些方法,归根结底,不外乎分清所做之事的轻重缓急。只有分清轻重缓急,才能让工作计划变得合理,不会再因为中途的变故,引发时间的延误,导致拖延的产生。

这一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最为重要:

1.根据目标,确定和区分不同目标的优先顺序。

2.对于实现每一个目标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和计划,也分别区分优先顺序。

3.做优先的任务,完成优先的目标,克服拖延。

上面所强调的重点,无非是对于优先顺序的重视。在很多成功者的经历中,他们对于工作和生活往往都有一个非常平衡的时间管理方法——工作与休息、事业的圆满与家庭的和睦,在这些矛盾的地方他们总是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节约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完成优先任务、做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去完成,而是优先去完成优先的任务,这样才能节约更多的时间。

我们在制订目标时,要列出完成这个目标的步骤和清单。只有当我们按顺序在规定时间内把这些事情做完之后,我们的任务才算完成。而良好的时间管理还能空出更多的闲暇,让我们可以去健身、与家人团聚,这就是成功者非常平衡的一种人生。

而对比那些不重视时间管理的人,他们常常都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忙得一塌糊涂,当面对真正重要的事情和环节时,极差的精神与身体状态会让他们没有更多的能力去完成那些任务,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他们落得个毫无收获的下场。

一个人怎样去管理他的时间,以及目标和计划的合理制订与实施,都直接影响着最终的结果。

管理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二八定律”。其含义大概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约占20%,而不重要的因子约占80%,因此,只要能控制20%的重要因子,就能控制住全局。

符合“二八定律”的例子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例如,看报纸时80%的时间我们会花在20%的版面上,企业80%的利润只是来自于20%的产品,商场80%的销售额源自20%的客户,饭馆80%食客的点菜集中在菜单上20%的菜样上,等等。

因此找出最重要最优先的事情,是优化时间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手段。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时间花在最重要的20%的事情上,而不是在80%的小事上白白浪费了光阴。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类的本性常常是避重就轻,追求个人身心的满足,而忽略现实的要求。但是除非你真的制订了自己想要的目标,切切实实踏出第一步,并且坚持下来,否则你将永远无法实现目标,目标永远是一个空想。

人的本性是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做自己习惯的事情、不愿意逃离舒适区,而那些重要的事情和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往往在人的舒适区之外,让人做起来就备受挫折,于是,人们就喜欢拖延,把这些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后做,而先做那些自己喜欢的和令人舒适的事,这是人的本性。

比如在大学校园里最经典也是最常见的时间管理的例子——写论文。那些“避重就轻者”,也就是大多数人,他们会在规定的那一个月的时间里,用起初的二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会觉得写论文是需要漫长准备的一件工作,大量资料的查阅,会让论文的开始变得异常困难。除非在心底感觉到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是不会主动尽早去完成论文的。随着时间的拖延,当到了即将上交论文的时候,这些人才会恍然意识到时间的紧迫,而不得不开始动手。他们用一两天甚至几个小时将论文草草完成。

“帕金森定律”对这种现象给出了解释——你永远会找出事情填满你的时间,就如同花钱一样,你永远能想办法花光你的钱,不管你买的东西是不是你真正需要的。

对于论文事宜最合理的完成步骤应该是:在任务下达的那刻,就开始制订目标和计划,进行论文提纲的草拟和资料寻找,用开头几天不断地修改和调整提纲,再进一步进行论文的写作。另外,如果遭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去请教老师,请老师给予建议和评价。于是,合理的时间规划,就能够促使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论文,余下也许还剩有很长的一段空闲,它们就是你的“工作报酬”了,你尽可以毫无负担地用这段时间来享受人生。

这两种不同的对待论文的态度差别在于时间管理——是否制订了优先顺序。休息和工作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是必须排序的,我们必须确立是应该先写论文,还是先休息。

也许那些对论文草草了事的人,他们并不是贪图玩耍,也知道论文更重要,只是他们在内心里不想尽早面对论文,想要拖延的念头占据了上风。所以他们的时间没能得到良好的管理,做事看起来也是不分轻重缓急。这样的人占据了我们社会的大多数,所以那些真正能够成功的人只是极少数。

一个人的做事方法、做事态度,往往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前景。因为在我们所面对的大多数事情中,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掌控的,而时间管理恰恰是关系成败的重要一环。

优先做最重要的事情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在实际中,我们还经常碰到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两种互相冲突的事。有的事情虽不重要,但却紧迫,这样的局面会让人纠结于对重要的事与紧迫的事谁更优先的矛盾选择中。

“时间管理四象限”定律对这种情况给出了很好的解释。这个定律的内容可以表述为:我们面对的工作任务有两个维度,一个是重要性维度,一个是紧迫性维度。这两个维度的地位是不同的,重要性是第一维度,紧迫性是第二维度,也就是说,重要性比紧迫性重要。

“时间管理四象限”定律告诉我们,当面临众多的工作任务时,正确的做事顺序是:

首先,做“重要且紧迫”的事情;

然后,做“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

接下来,做“不重要但紧迫”的事情;

最后,做“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

按照所面对的工作的轻重缓急,一步步将行动与计划相结合,正确而合理的时间管理让我们的工作效率得以不断提高。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拖延的借口都很难出现,因为我们的时间总是在日程表上得到了良好的规划,拖延的行为是难以发生的。

美国一家钢铁公司的总经理遇到了很多时间管理上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公司总是这么忙、做事情效率总是这么低等等。他非常想让人帮助他分析和解决时间管理的瓶颈问题,于是就找了一个管理顾问。

这个管理顾问花了一段时间,天天观察这家公司的做事方法,最后给总经理提出了三条建议,并说:“你可以先不付给我钱,你先根据我这三条建议做一段时间后,如果有成效,你再来决定给我多少酬金。如果没有成效,你可以一分不给。”

两个月以后,这个管理顾问收到了一张两万五千美元的支票。实践证明这三条建议是非常有成效的。

其实,这三条建议非常简单:

第一,把每天要做的事列一份清单。

第二,确定优先顺序,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

第三,每天都这么做。

第一条建议,无非就是一个清楚和了解工作任务的过程;第二条建议则是分清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按照优先顺序开始工作;最后一条建议其实就代表了两个字——坚持。

其实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干着和这位钢铁公司总经理相似的事,只是更繁琐更复杂。利用好这三条建议,也将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好处。事事顺心、凡事尽善,代表的就是那样的结果。

§第六节 建立安全感:从做擅长的事开始

人,本来就不是完美无缺的。

既有所长,也有所短。

要想使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才能,就要扬其所长,

避其所短,让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大显身手。

——德田虎雄

战拖要诀 从易入手

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工作中的安全感,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了人们的一种通病。人们总是担心自己的事做不好、别人不会肯定自己的成绩,等等,多种额外的担忧造成了这种安全感的不足。

额外的担忧,言下之意就是说这是种不必要的担优,是人们强加给自己的不良情绪。

缺乏安全感有着多方面的危害,当事者就如同正在摸黑下楼,因为对周围环境以及所处位置怀有不确定的心理,所以总是担心下一步会不会就将踏空,摔倒在台阶上。恐惧的心理让当事者很容易变得迟疑——要不要继续走下去?能不能返回去?——进而带来时间上的拖延,于是也许只需要十分钟就可以通过摸索走下那段阶梯,当事者却花了半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

拖延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并延长工作时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建立安全感,避免这类拖延的出现呢?

从你擅长的事开始做起——这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安全感的建立,更多的来源于信心的提升,让当事者用不怀疑的心态去开始和完成手头上的工作。

从做你擅长的事开始,意味着你手中的事对你来说,它能够成功的结局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抱着一种必然胜利的心理去付出行动,也就没什么可迟疑和担忧的了。

Tonny供职于某广告公司,毕业于材料工程类专业的他,起初怀着对于广告行业百倍的兴趣投入到了这份工作之中。可是,毕竟因为大学阶段Tonny不是广告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Tonny的工作动力只是在于他对工作的那份热情,而从工作一开始就存在的不熟悉感却让Tonny格外沮丧。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其实很简单——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开始。对于Tonny来说,他最擅长的必定是与材料工程相关的东西,那么他的工作可以进一步延伸到与材料工程相关的行业的广告制作上来。Tonny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迈出进入广告行业的第一步。另外,由于来自专业知识的自信,Tonny在那第一步的工作中也一定会有种安全感——他不会在那个行业知识的运用方面出什么差错了。

关于安全感的建立,这一过程必定是因人而异,且分阶段进行的。我们可以更为详尽地把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更多的是对自我的评价,包括我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够达到怎样的工作效率等多个方面。认清自身的现状,就是间接地告诉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一件事,如何才能把它更好地完成。

是应该选择创业,还是选择留校工作,这成了大学毕业生小华同学近期的苦恼。苦恼产生的原因就是面临着毕业求职的压力,小华不知道他应该何去何从。无论是创业,还是留校工作,这两个选择都能够让小华在心理上接受,可是要让他在这两个选择中拿起一个又放下另一个,似乎就变得很是残酷了。

对于小华来说,他应该首先认识到,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而留校工作则需要更加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如果小华拥有创业的良好条件,那么选择创业也能成为他不错的迈向社会的方式。当然,这样的前提是小华的个人创业能力比他留校工作的能力更强。如果小华所具备的这两项素质都相差无几,那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小华的内心所希望的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小华幻想中未来的那个自己是商场中的风云人物,那么他就应该放弃留校工作的机会。

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工作安全感,只有最契合自身条件和要求的选择才能带来最大的收益。认识自我就是合理选择的前提,它承担“药引”的作用——促进安全感的成功建立。

2.有效目标的设立

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比永久地悬在一项未完成的工作中更让人疲惫的了”。可见如何设置目标,将会极大地影响到你投入和从挫折中得到恢复的能力。

有效的目标,是指这个目标应该是与我们的自身条件相一致的,即它应该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内,我们的工作能力更够完成这个目标,该目标应该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切实好处的。把握住这几个要素,再进行目标的设立,将会使得我们最终的选择能够带给我们极大的工作乐趣与极高的工作效率。并且因为对目标的把握,我们的安全感将变得牢固可靠,不会再因为对工作任务的担忧、怀疑、抱怨,陷入情绪波动之中。

那些高效的成功者们保守得最严的一个秘密是:他们有能力放弃那些在近期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我们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心甘情愿且全心全意的动力更多地源自于有效目标的反作用力,它能够帮助我们减少拖延的问题,让工作变得轻松而充满乐趣,使当事者不由自主忘记了拖延时间、自我逃避。

3.提高对工作的兴趣

当人们在工作中开始感觉无精打采,开始丧失信心的时候,往往他也对正在进行的工作失去了兴趣。可是,对于兴趣来说,它的存在往往源自人们有意识的培养,而非如天降流星,突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对于那些对工作失去兴趣的人来说,与其说他们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工作产生了更多的不良情绪,倒不如说在他们的意识中,他们亲手把自己对于那份工作的热情一点点给消磨掉了。

事在人为,就是说人的因素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是贯穿始终的,我们可以让自己得到一些东西,也可以让自己失去一些东西。

要想提高对工作的兴趣,我们可以按以下三点去做:

(1)集中注意力

对工作高度敏感的神经反应,会将工作信息直接反映到我们的脑海中,让工作带来的快乐与悲伤都刻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对于工作产生高度的依赖感,兴趣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2)多用成功的喜悦来进行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意味着我们是在反复地提醒着自己,这份工作能够给我带来多么美好的前程、能够给我带来多么可观的经济利益。在反复地“诱惑”下,无论现实多么不尽如人意,成功的吸引力也已经将我们对工作的兴趣抬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

(3)学会安慰自己

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无论面对的是小挫折还是外界因素的干扰,我们都应该学会安慰自己。安慰自己可以让不良的情绪得到及时的释放、缓冲,因为它们可能会引发气馁、放弃等更严重的后果。它让我们明白,只要继续坚持着走下去,我们是可以获得更多乐趣的。

从做你擅长的事开始,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好自己即将要走的那条路,那么我们的工作过程将会变得更加顺利。因为在我们所擅长的工作中,我们不仅仅可以让才华得以施展,并处于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的良好循环过程。来自于我们心底的那份对自己的肯定,更可以强化我们的归属感。成功,不再遥远。

§第七节 自我设限:绝不给明天留机会

世界上最可宝贵的就是“今”,

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

——李大钊

战拖要诀 把握现在

“自我设限”就是在自己的心里面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暗示自己:这么多困难,我不可能做到的,也无法做到,成功的机会几乎是零,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里,我们将自我设限这个词语的含义表面化,即强制性地给自己设置限制。“最后的期限就是今天”,“我一定要马上做完”,这些话常常都表现出我们在时间上给自己所附加的要求。而拖延者常常对这种自己与时间的关系表现出恐惧的心理。

亚里士多德有一个著名的“倒树疑问”:假如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在旁边没有人的情况下,是不是会发出响声?他对时间的理解同样没有确定的答案,他质疑道:“如果没有人来测定时间,时间还存在吗?”对此,牛顿相信时间是绝对的,不管有没有人注意到它,时间始终存在。很多拖延者都喜欢“时间是幻觉”这种概念,不重视给工作附加一个时间概念,而随着最后期限的日益临近,时间却是一直在流逝。

每一次当你过生日的时候,它总是标志着你距离生命的起点又远了一年,离生命的终点又近了一年。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每一份工作、每一个任务的完成时间都具体到某个时间点上,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时间被拖延、被浪费。

当我们沉浸在某件事情中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拖延者常常失去时间感,他们总是挣扎着过活。

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津巴多对时间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认为人们是参照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坐标来感知时间的。如果人们开始被其中的一个时间点局限,那么这种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常常会表现出一定的偏差。只有将时间合理地划分和规划,才能让各个时间点得以平衡调控,让人被生活和社会所接纳。

如何进行时间规划,并给自己设置时间限制呢?我们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现在和未来。

1.掌控现在

任何事情的起因、发展以及结束都与现实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应该掌控好我们的当下。

Frank一直沉浸在他过去的成功中。他曾经是一个天才运动员,非常成功并受到欢迎。作为一个大学篮球明星,Frank也一度幻想自己能够一路走向NBA的赛场。但腰部的一次受伤,让他的篮球生涯被意外终止,从此,Frank开始变得异常迷茫了。其实,他也做过很多尝试,比如去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在那里他乐于助人,受人爱戴,但是在工作中却总是错过最后期限。他经常习惯性地将手上的工作无限延期,并对一般的行政工作表示出十足的厌恶情绪,他讨厌那些为了工作而失去自我并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他总抱怨地说道:“他们在自己的生命中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的名字在体育馆中回响。”

Frank总是沉浸在他过去的辉煌之中,但不管怎样,现实的他却总是不够顺利,工作的碌碌无为让他总是感到旁人对他的不在乎。也许,一直到最后,Frank才会发现,原来过去早已经过去了,现在才是他生活的重点。过去的生活或许能够给他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但这种心理安慰却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当下的情况,我们应该了解自己正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现实情况对自己有着怎样的要求。比如你手头上资金奇缺,而你的家庭目前又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用于其他重要的地方,这样的现实情况就要求你努力去赚钱,并因此制订一系列目标,将其付诸实际行动。

一味沉浸于过去的美好经历或者痛苦的回忆之中,对人们现实的情况根本毫无帮助。只有勇敢地去面对现在的处境,才能为了实现更美好的未来创造有利的条件。

2.规划未来

对一个目标来说,重要的是规划而非不断地憧憬。规划未来,具体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和梦想而进行一个有条理的规划和时间安排。对此,我们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将整体分为小块

如果人们总是把目标的实现看作一个整体的过程,那么这就很容易造成拖延,因为当事者总是难以了解这个目标的具体进度,明明离那个终点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但人们却因为在自己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以为离成功很近很近了,从而相应地产生一种自满自得的无所谓的心态。这对人们的工作是有害的。

把整体划分为小块,这就如切蛋糕一样,只有把一个看上去很大的蛋糕切成了几个小的部分,人们才会发现分到自己手头的那部分是那么小。原来看起来大的东西,在现实中往往是经不起考究的。我们应该把手上具体的工作按照工作要求分为多个行动步骤,这样才方便我们分阶段、有条理地去完成它。

(2)设定每个时期的工作量

一个工作任务的完成必定是通过很多阶段的叠加而得到的。整体固然重要,但具体的每个阶段也不可小觑。我们应该为自己设定每个阶段的工作量。

如果已规定好了今天应该做什么,那么这就是目前人们应该去完成的事。既然是应该今天完成,如果被拖延到了明天,甚至更远的以后,那么这个规划就是失败的,即使对于整体情况来说,这也许无关紧要。我们应该看到自己当下应该做什么,对每个时期的工作要及时地去完成,而不是总把眼光投向结果。

(3)保持紧张、积极的心态

这里的紧张并非是消极有害的紧张,它可以理解为一种动力、一种促使人们认真地面对工作的积极心态。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身体的健康;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没有一种紧迫感和紧张感,那么我们就很难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投入全部的精力,很容易因为疏懒、大意带来拖延,使得在最后期限到来的时候,完成不了任务。

我们可以时常给予自己“时间紧迫”之类的心理暗示,或者可以在一些目光所及的地方——床头、工作台上——贴上一些小纸条,写上工作期限和相关要求的话语,这可以让我们在任务最终完成之前,得到努力工作的动力,从而使得自己完美地完成任务。

§第八节 劳逸结合:学会休息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笛卡尔

战拖要诀 调节身心

当前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高压力、高挑战性的阶段,人们在获得成长的同时,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劳累让他们往往不堪重负。很多白领为了更高的绩效、奖金,为了出人头地,总是不断要求加班加点,极端疲惫的身体与高密集度的工作任务直接摧残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导致各式各样新的工作疾病纷纷出现。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会带来工作效率的每况愈下,让人们往往无力去完成手头的工作。

年轻白领小王说:“每次忙到深夜再回到家里,我都恨不得直接倒在床上,什么事情都不想再去做,自己就好像一块被掏空的石头,那种全身坍塌的感觉,仿佛就会在下一刻发生。”

心理专家认为,白领一族之所以出现身心疲惫的情况,一方面是由工作量大引起的,另一方面也和年轻人自身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有关。如很多白领一族以为只有拼命干,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加薪以及晋升;还有的人工作总是缺乏信心,常常担心自己会被炒鱿鱼,或被别人超过,于是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等等。

在人生道路上,为了理想而努力和拼搏是绝对重要的,但休息也是一种必需品。当你停下匆忙的脚步时,你会发现那些隐藏于生活中的美;当你一直为了梦想而疲于奔命,你可能永远也难以感受到生活对我们的恩赐——快乐。不懂得休息的人,他们的脑海中只有压力和沉重的负担。其实,休息并不是驻足不前,而是为了重新上路积蓄更多的能量,是为了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三个人结伴去穿越一片沙漠,可是方向的迷失和水源的短缺,让这三个人陷入了一场生命的危机之中。并且,因为不断地在黄沙漫漫和烈日暴晒的环境中赶路,他们的身体开始变得无力、虚弱,他们的视野开始变得模糊,耳边开始出现嗡鸣的杂声。第一个人不断地告诉同伴:继续坚持吧,一直走下去。第二个人对这种观点表示附和。第三个人在一段时间的坚持之后,告诉他的同伴他会在原地休整一会儿。于是,三人分道扬镳。但就在他们分开后不久,由于第三个人的状态一点点开始恢复,他突然看到了离原地不远处的那片绿洲,潺潺的水流声原来一直在他的耳边回响,起初只是因为身体的疲惫,他没有发现而已。于是第三个人在那片绿洲上获得了充足的补给。当他再次踏上旅途后,他在前方不远处发现了他那两位同伴的尸体,他们都因为身体的极度疲惫而死在了路上。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应该从中明白,在忙碌的人生路途中,我们更应该偶尔停下急促的脚步,享受一下生活所能够带给我们的惊喜。这样的停歇虽然会对我们到达最终目的地的时间造成延误,但是却给了我们足够的力量和更加饱满的热情,让我们奋力前行。

列宁曾经说过,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我们应该学会休息,这是我们获取成功的必要一环。

1.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白领一族之所以会感觉到疲惫,部分原因也在于他们不懂得合理地安排时间,常常对一项任务抱着不完成就不休息的态度,一干就是一天;或者在持续数月的高强度工作后,他们也不会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放松自己,而选择为了更多的酬金继续加班加点地工作。

我们可以在一天工作的开始,自己列一张表格,在表格上详细安排自己一天的计划,并具体到每一小时每一分钟之上。我们可以每过一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就安排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并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在那个点到来的时候必须放下手头的工作,无论你手上的工作有多么重要,无论时间多么紧迫,哪怕一分钟的休息也可以让你的身心得到极好的调养。

而不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往往被证明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也许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两个小时的时间中所完成的工作量,根本比不过良好休息之后一个小时的工作量。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在于两个字——效率。不佳的身体状况常伴随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多种并发症,往往带来效率极其低下的工作质量,让本可以用来休息的时间被浪费在了无止境的高压工作之中。这是一种拖延——拖延着我们应该去休息的时间,而造成了工作完成时间的实际向后延迟。

2.自我调节,进行角色定位和目标调整

我们应该时常反思,“这样拼命地工作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身体和工作哪个更重要?”“事业的获取以牺牲自我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是否值得?”我们应该据此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和目标理想重新做一次调整,考虑清楚“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当成功的那一刻来临时,却发现自己早已疾病缠身而无法再享受成功的喜悦了,那将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我们努力的目标,往往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活得更好,享受到成功所带来的物质条件的提升和现实情况的改变,而身体因为缺乏调节所带来的疾病让所有的努力变成了枉然。

在进行角色定位和目标调整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把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放在那些虚无缥缈的目标之前,切合实际地去为了工作而努力。因为这样的选择往往不需要花费极大的心血就能达到目标。那么,我们的身体状况就可以支撑我们的工作,并且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得到休息。

3.多培养工作之外的兴趣

节假日到了,当同事们纷纷放下手上的工作去休息了,可是你却陷入了迷茫。因为你除了工作,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事去做了。前几次或许你打网球去了,可是它并不是你的爱好,反复地把它作为休息手段也让你觉得更加疲惫。于是,在这个喜气洋洋的假期,除了继续埋头工作,你还能做什么呢?

这是缺乏个人兴趣爱好的表现。兴趣爱好作为一种能够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极大满足感的手段,它可以让我们乐在其中,并且能有效缓解我们在工作中的疲惫。因为当事者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它不会有更多类似于工作的压力和要求,在那时,你是自由而放松的。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我们也应该为自己培养不止一个兴趣。因为不断地尝试新的领域,那种新鲜感往往可以给我们带来额外的奖励,可以让我们在不断的转换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满足。

学会休息,并不意味着让休息变成我们工作中的一种消极倾向,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劳逸结合,积极地调整好休息和工作的时间。在生活中,不管工作怎么忙碌,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停下脚步,去爬山、打球、看电影、下棋、游泳等等。另外,休息不仅能够及时地调整和放松自己,还可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使个人的注意力由工作及时地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于消除工作的紧张和疲劳,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

我们的大脑就如同一台机器,反复的使用会带来部件的磨损,缺乏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也使得这台机器在不远的将来会停止工作,变成一堆报废的铁器。那时我们将不得不蒙受损失,遭受失败的苦恼。只有不断给我们大脑这台机器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我们才能一点点靠近那个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这是我们应该谨记的。

同类推荐
  • 年轻人必知的160个形象细节

    年轻人必知的160个形象细节

    本书通过详解160个与年轻人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形象细节,内容涵盖外貌、穿戴、举止、说话、人脉、品质、心态、性格、智慧、情商,全面提出“内外兼修、以内养外”的自我形象打造的新思路。让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恍然大悟,少走弯路,从而更顺当地走向成功!
  • 大师的忠告

    大师的忠告

    本书从修身、交流、财富、创业、经营、竞争、生活、说话、习惯、心态等10个方面入手,引领你走向大师们成功的阶梯。
  • 犹太商人大智慧

    犹太商人大智慧

    "财富之道;翻开这本书,你将真正踏上百万富翁的成功之旅;如果看完这本书,你还不会挣钱,那你将一生与财富无缘。成功之道:人人可以成百万富翁,为什么不是你呢?!绝对不要怀疑自己,你一定行!但你必须要谦虚学习犹太商道!"
  • 老黄牛升职记:职场人必读的办公室转运学

    老黄牛升职记:职场人必读的办公室转运学

    本书的主旨就在于:给他们提供一种避免吃亏上当的处世哲学;让?们看清职场的形势,摸清自身所处环境的布局;给他们提供一种灵活而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告诉职场里的老黄牛们,如何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能够更快、更好地行走于职场,在职场理直气壮地占有一席之地,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 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本书以流畅的文字讲述了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成功思维。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会豁然开朗,获得全新的观察视角,懂得如何摆脱思维定势。本书让读者明白,成大事者要拥有理性思维,不能被情感所左右,要学会理性地分析自己,还要懂得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更要懂得积极思维的力量,凡事不消极,不悲观,只要转换个思路,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此外,要想获得成功,还要学会创新思维以及合作思维。总之,学习成功者的思维并加以运用,就能更成功。
热门推荐
  • 集玉山房稿

    集玉山房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

    女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

    做女人就要做一个简单的女人、快乐的女人,有魅力的女人、自信的女人;有点自强,还要有点自尊;有点自立,还要有点自爱。战胜自己,相信自己,超越自己,看重自己,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无穷的力量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只有每个女人都活得精彩,才能构成这个世界的妖娆美丽,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无比绚丽。
  • 圣元尊者

    圣元尊者

    “林霄”一个险被家族残杀的少年天才,后因丫鬟小莲所救,逃出家族,但修为被废的天才还能崛起吗?他接下来的路又该怎样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苍生的幻想乡

    苍生的幻想乡

    八云红:“孩子他爸,该给孩子做饭了。”八云红:“孩子他爸,该给孩子洗澡了。”八云红:“孩子他爸,该哄孩子睡觉了。”(东方韵:啊啊啊啊啊!!老子要毁灭世界啊!!!!)八云紫:“孩子他爸,该给孩子喂奶了。”东方韵:“=ω=是~,马上就……=-=等等!(╬▼皿▼)八云紫你来凑什么热闹啊?!我女儿断奶好久了好不!?”【同人写手联盟】————————————————————————————PS:本书是在才不是H萝莉【简称HL】的同人小说《幻想乡玩家》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再创作
  • 烟囱中的天使

    烟囱中的天使

    未来都市艾拉利亚系列中篇,都市异能系列。讲述了一个吸血鬼猎人与单纯小MM之间纯洁的感情经历。故事背景设置在西元二十二世纪末的艾拉利亚——人口达到上亿,逐渐取代纽约成为全球第一的大都会。艾拉利亚,超能力者大量出现,超能力的强度也极大提高了。
  • 星罗传奇

    星罗传奇

    星辰大陆,以修炼星辰之力为主,成就强大的星辰武者,而修炼日月之能的人,被称为异端武者,人人得而诛之!叶家书生,因小人迫害,从天才神坛坠入废柴人间,却又因一段诡异春梦,用自己的人生第一炮,唤醒了一个神秘的画中女子。从此,星辰之力为辅,日月之能为主,以一个异端武者的身份,搅起整个大陆风云色变,成就一段热血的日月星罗传奇!
  • 凤凰涅槃:腹黑邪王冰山妻

    凤凰涅槃:腹黑邪王冰山妻

    【已完结】一觉醒来,自己奇迹般的重生!好,很好,这一世她发誓,要灭了那对狼狈为奸的渣男和‘黑莲花’的姐姐。莲花姐姐娇滴滴,那我就扒了你的莲花皮!再遇渣男,碎尸万段都不解恨!绝世美男来勾搭,咳咳,滚远点,姐有正事!上一世欠她的,定要你血债血偿....
  • 爱我不要停

    爱我不要停

    这是个萌贱的故事。邵欣欣把一叠钞票拍在桌上,“聂左,你被我承包了!”聂左睨了眼票子,哂笑一声:“我很贵的!”说完,转身就走。十分钟后……他又回来了,云淡风轻地说:“我改主意了。”邵欣欣笑了笑,把钱收回去一半,“可惜你现在只值五折价了!”
  • 佛说谤佛经

    佛说谤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闹

    医闹

    医闹凶猛:患者是助长“医闹”气焰的罪魁祸首,还是医生医德的沦丧才是滋长“医闹”之患的最终源泉?患者视医生如蛇蝎,医生视患者如寇仇,是因为病人投诉无门,还是患者在无理取闹?患者确实是“弱势群体”,还是医生有理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