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2700000021

第21章 安禄山的骚动(5)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冬天,杨国忠日益得宠,其拜相之势已经非常明显。正当李林甫在苦思应对之策时,剑南道忽然传来战报,称南诏军队多次入寇,蜀地军民一致要求遥领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回去镇守。李林甫大喜过望,立刻奏请玄宗,命杨国忠出征。

杨国忠虽然当过兵,可从没打过仗,假如真的让他去边境指挥作战,就算不把命搭进去,百分百也是个输。一门心思要当宰相的杨国忠当然不想去接这个烫手山芋,于是哭哭啼啼地跟玄宗说,李林甫建议让他出征,摆明了就是要陷害他。同时,杨贵妃也一再帮杨国忠求情。玄宗赶紧安慰他说:“你先去走一趟,把军事防御部署一下,我掐着日子等你回来,你一回来我就任命你为宰相!”

有了天子的承诺,杨国忠总算吃了颗定心丸,于是不情不愿地出发了。得知杨国忠入相已成定局,李林甫大为忧惧,可是又计无所出,惶悚之下顿时一病不起。

这个在帝国的权力巅峰呼风唤雨很多年的政治强人,如今终于无可挽回地倒了下去。

杨国忠到了剑南,没待几天,玄宗就迫不及待地把他召了回来。

一回朝,杨国忠就听说李林甫病得爬不起来了。他心中窃喜,可同时却又满腹狐疑。

这老小子诡计多端,会不会是装病,想诈我?

杨国忠带着十二分的谨慎和疑惑去探望李林甫,在他的病榻前用极为僵硬的动作行了一个跪拜礼。李林甫睁开一双浑浊无光的老眼,盯着杨国忠看了很久,最后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句:“林甫死矣,公必为相,以后事累公!”(《资治通鉴》卷二一六)

我就要死了,您必定会当上宰相,以后的事情就麻烦您了!

杨国忠被李林甫盯得浑身发毛,可他始终不敢确定这老家伙真的快死了。“不敢当不敢当……”杨国忠连连摆手,满头大汗,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尴尬。

很显然,直到此刻,杨国忠仍然怀疑李林甫是在诈他、诳他、试探他。可他实际上是错怪李林甫了。

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林甫确实是真心实意要和杨国忠和解了。因为他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已经不是谁当宰相,而是不管谁当宰相,他都希望这个人能够帮他保住身后的哀荣,及其子孙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如今,杨国忠入相既然已是铁板钉钉的事了,李林甫还有什么理由加以阻挠呢?

他当然希望跟杨国忠和解。

可问题在于——杨国忠愿意跟他和解吗?

天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当了十九年首席宰相、把持了大唐朝政将近二十年的李林甫,终于无力地松开了握着权柄的那双手。

他死后,玄宗以隆重的礼节将他入殓,让他躺在一口宽敞舒适的贵重棺椁中,还在他嘴里放了一颗璀璨的珍珠,身旁放着御赐的金鱼袋、紫衣等物。在大唐,这些殉葬物象征着无上的恩宠和巨大的哀荣。

盖棺论定之际,《资治通鉴》给了李林甫这样的评价:“上(玄宗)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林甫。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妒贤疾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自皇太子以下,畏之侧足。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而上不之寤也。”

本来,李林甫的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

这个“怨仇满天下”、总是无心睡眠的李林甫,现在终于可以把过度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好好享受一场宁静而安详的长眠了。

可是,李林甫绝对不会想到,就算死后他也享受不到宁静和安详。

因为杨国忠不想让他这么好死。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正月,李林甫还未及下葬,已经就任宰相的杨国忠就再次翻起旧案,派人游说安禄山,一同指控李林甫和突厥降将阿布思同谋造反。

一听说李林甫死了,安禄山欣喜若狂。他忙不迭地与杨国忠联手,迫使阿布思的手下到朝廷作伪证,同时还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胁迫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作假证出卖了他老丈人。

面对这么多来势汹汹的指控,老迈昏聩的玄宗也懒得去求证一个死人的清白了,随即颁下一道诏书,将李林甫生前的所有官爵全部削除,子孙中在朝为官的也全部罢免、流放边地,所有财产全部充公。更有甚者,玄宗还命人剖开了李林甫的棺椁,夺去御赐珍珠、紫衣、金鱼袋等物,最后还把他塞进了一口小棺,跟普通百姓一样随便埋在了长安郊外的乱葬岗上。

李林甫一辈子机关算尽,却算不到自己身后会是一个如此凄凉的结局。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林甫是幸运的。

因为他死得非常及时。

短短三年后,不管是唐玄宗和杨国忠,还是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将共同遭遇一场难以想象的浩劫,整个歌舞升平的盛世帝国也将陷入一场万劫不复的历史性灾难……

而这一切,李林甫都已经感知不到了。

最后的博弈:狼来了吗?

当然,对于即将到来的一切,杨国忠也是感知不到的。

杨国忠如今已经是帝国宰相兼吏部尚书,此外还兼任了四十多个特使之职,可谓权倾天下、贵宠无匹。有道是小人得志便猖狂,这位昔日的小混混自从当上宰相,在朝堂上走路都是横的,“居朝廷,攘袂扼腕,公卿以下,颐指气使,莫不震慑。”(《资治通鉴》卷二一六)

杨国忠当政后,台省六部官员中,凡是稍具才干和名望的,只要不为他所用,立马就被踢出朝廷;而那些无才无行、多年不得升迁的庸碌之辈,则纷纷凭借入仕多年的资历、以及对杨国忠的巴结谄媚而升上高位。对于杨国忠的用人政策,有人深表鄙视,但却有更多的人极力赞同。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庸人和马屁精历来占大多数。

据说杨国忠为相不到一年,他们家的门槛就快被那些逢迎谄媚的人挤破了,因此收受的各种贿赂数不胜数,其中仅绸缎就多达三千万匹,简直比国库还壮观。

杨国忠有个儿子叫杨暄,和他一样不学无术。天宝十二年,杨暄参加了“明经”科考试,由于学业荒陋,成绩自然是一塌糊涂。当时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达奚珣,这位老兄捧着杨公子的不及格试卷左看右看,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他终于碰上了一个巴结杨国忠的良机,只要动动手脚让杨公子登第,自己在仕途上至少可以少奋斗十年;忧的是要怎么做才能让杨国忠领他这份情呢?如果杨国忠不知道是他达奚珣做了手脚,还以为儿子是凭能耐考上的,那他的人情岂不是白做了?

达奚珣决定,还是要先把杨暄的真实成绩告诉杨国忠,然后再让杨暄登第,这样就能把人情做在明处了。随后,达奚珣就命儿子达奚抚去找杨国忠。

次日,达奚抚一大早就等在了杨国忠的家门口。杨国忠出门要去上朝时,远远看见达奚抚,不禁心头暗喜,以为肯定是自己的儿子名列前茅,所以达奚珣才派他儿子报喜来了。可他没有想到,达奚抚屁颠屁颠地跑到他面前,竟然说了这么一句:“我奉父亲大人之命,前来转告相爷,令郎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不过请相爷放心,我父亲一定不会让他落榜。”

杨国忠一听,脸上一下子挂不住,顿时勃然作色:“我儿子何患不富贵,还需要你们这帮小人来卖人情?!”说完鞭子一挥,策马绝尘而去,把吓得不知所措的达奚抚扔在了原地。

达奚珣万万没料到,本想好好地拍一回马屁,居然一不留神就拍到了马腿上。儿子达奚抚劝他说:“杨国忠依仗权势,根本没把咱放在眼里,咱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跟这种人哪里有道理好讲?”

过后,达奚珣还是无奈地修改了试卷,让杨暄顺利登第了,而且还让他名列榜首。但是人情算是白做了,因为杨国忠父子压根就没领他的情。不过话说回来,这事要怪也不能怪杨国忠,只能怪达奚珣自己。

怪他的马屁功没练到家。

如今的大唐天下,争着要拍杨国忠马屁的人多了去了,如何才能拍得上、拍得好、拍得妙呢?最关键的,就是要讲究所拍的方式和角度,既要拍得恰到好处,又要拍得不露痕迹,如此方为上乘之马屁功,如此才能让杨国忠觉得爽。至于说达奚珣这种不上道的马屁,杨国忠压根就不稀罕。

天宝末年,杨国忠的恃宠弄权和飞扬跋扈,于此可见一斑。

然而,不管天下有多少人忌惮杨国忠,可至少有一个人是对他极度鄙视、相当不屑的。

没错,这个人就是安禄山。

自从天宝十年安禄山兼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以来,他在广袤的河北大地上俨然就成了一个无人制约的土皇帝,“赏刑己出,日益骄恣”,“见(唐朝)武备堕弛,有轻中国之心。”(《资治通鉴》卷二一六)

但是,随着势力的急剧膨胀,安禄山内心的忧惧也不免日渐加深。

因为,玄宗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随时有可能翘辫子,一旦驾崩,太子李亨即位,那安禄山还能如此逍遥自在地坐拥河北三镇吗?

很难。

因为安禄山当初为了讨好玄宗,连太子都不拜,等于是把太子往死里得罪了。那太子一旦御极登基,岂能有安禄山的好果子吃?!

所以,安禄山必须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这几年来,安禄山已经有意识地招揽了一大批文武将吏作为心腹爪牙:文有严庄、高尚、张通儒等人,武有史思明、安守忠、蔡希德、崔乾祐、田承嗣、阿史那承庆等。将来一旦起事,这些人就是安禄山倾覆天下的骨干力量。

此外,安禄山还从奚、契丹等部落的降将中遴选了八千名勇士,平时作为近卫亲兵,战时就充当敢死队,然后又从这些人中精选出一百多人,作为贴身侍卫。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这些人都是“骁勇善战、一可当百”。

在积极招募人才的同时,安禄山也一直在大力扩充军备。他不但蓄养了数万匹战马,囤积了大量的兵器铠甲,而且还分道派遣了许多商队与诸胡进行贸易,从中每年获取数百万利润作为军费。除此之外,安禄山还命人暗中制造了数以百万件的三品官袍和金鱼袋……

所有这一切,只为了一个目的——造反当皇帝!

当初李林甫在的时候,安禄山心中还存有忌惮。如今李林甫一死,安禄山就再也没有任何顾忌了。至于那个“为人强辩而轻躁,无威仪”的杨国忠,根本就没被安禄山放在眼里。

安禄山对他的态度只有五个字——“视之蔑如也”。(《资治通鉴》卷二一六)

安禄山想造反,其实很多人都有所察觉,可就是没人敢跟玄宗讲。

最早向玄宗发出警告,而且警告过不止一次的人,就是杨国忠。

不过,杨国忠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出于什么忧国忧民之心,而纯粹是出于固权保位之计。他怕的是安禄山的权势不断膨胀,总有一天会入朝拜相,威胁他的地位,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在玄宗的耳边喊——狼来了,狼来了,狼来了!

可是,狼真的会来吗?

玄宗对此总是持保留态度。

像安禄山这么忠诚乖巧的人,玄宗根本不相信、或者不愿意相信他会造反。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正月,为了向玄宗证明安禄山确实怀有狼子野心,杨国忠就跟玄宗打赌,说:“陛下可以下诏召见安禄山,看他敢不敢来,臣敢保证,他一定不敢来!”

安禄山来了吗?

来了。

一接到玄宗的诏书,他就风驰电掣、马不停蹄、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地从范阳赶来了。

一见到玄宗,安禄山就声泪俱下地说:“臣本是胡人,承蒙陛下宠爱,擢升到今天这样尊贵的地位,因而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臣真不知道哪天会死在他的手里!”

看到干儿子哭得如此楚楚可怜,玄宗大起恻隐之心,马上赏赐给他一千万钱。

从此,玄宗对这个干儿子更加宠信。而杨国忠不断发出的“狼来了”的警告,则被玄宗当成了耳旁风。

很显然,杨国忠根本不是安禄山的对手。

过去李林甫和安禄山过招时,几乎可以把安禄山当成面团来捏,要他圆他就圆,要他扁他就扁。可如今,在杨国忠与安禄山展开的这场最后的博弈中,双方的位置已经完全颠倒过来了,杨国忠频频出手,却未能伤及安禄山一根毫毛,而安禄山不动声色,却能把大唐的天子和宰相玩弄于股掌……

安禄山入朝的几天后,玄宗又觉得干儿子受的委屈太大了,光赏赐金钱好像还不足以弥补,于是又准备擢升安禄山为宰相,命太常卿、翰林学士张垍草诏。杨国忠吓坏了,当即力谏:“安禄山虽有军功,但目不知书,岂能当宰相?!臣担心诏书一下,四夷将轻我大唐无人!”

玄宗想想也有道理,于是悻悻作罢,但还是加封安禄山左仆射之职,并赐他一子为三品官,一子为四品官。

紧接着,安禄山又得寸进尺,要求兼任御马总监和全国牧马总管。我们说过,在冷兵器时代,战马的作用不亚于今天的坦克,所以,这两个职位具有怎样的军事价值和战略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既然如此,玄宗会给他吗?

几乎没有经过任何考虑和犹豫,玄宗就答应了安禄山的要求。

随后,安禄山派遣了几名亲信,命他们在御马监中挑选了数千匹最强健的战马,悄悄转移到了别的地方饲养。

又过了几天,安禄山又奏:“臣所部将士,在与奚、契丹、铁勒九部、同罗等部落的作战中,立下了很多功勋,臣请求破格提拔他们,希望朝廷提供一些空白的委任状,臣可带回军中,直接授予他们。”

如果是一个智力正常的皇帝,在听到这样的请求时肯定会生出极大的警觉,可玄宗却丝毫不起疑心,一下就给了他几千张空白的委任状。后来安禄山回到范阳时,一口气就任命了五百多个将军,两千多个中郎将,彻底收买了全军将士的心,也把他麾下的这十几万帝国军队彻底变成了自己的私人武装。

没有人知道玄宗为何会对安禄山纵容到这个地步。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脑子进水了,或者是他鬼迷了心窍。

在朝廷捞了个钵满盆满之后,安禄山准备开溜了。

该表的忠心已经表了,该捞的实惠也都捞了,再待下去已经毫无意义,只会夜长梦多。

天宝十三年三月,安禄山向玄宗奏请回范阳,玄宗依依不舍,亲自脱下身上的御袍赐给了安禄山。曾几何时,安禄山披上李林甫的袍子时,心底感到的是一种莫名的恐惧;而今,当安禄山披上皇帝钦赐的御袍时,心里却在发出一阵仰天狂笑……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安禄山是很感激大唐天子李隆基的。

因为这个慈祥而慷慨的老人不仅曾经挽救了他的生命,而且给了他人臣所能拥有的一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安禄山打心眼里,其实是非常尊敬,甚至喜爱这位老人的。

然而,感情从来只是一个男人生命中极小的一部分。尤其是像安禄山这种以打仗为业、以政治为生命、以权力为人生目标的男人,感情就更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或者说是一种很不实用的奢侈品。安禄山从来不会让感情这种东西影响自己的意志,更不会让它左右自己的决定。

所以,尽管他尊敬甚至爱戴李隆基,但这并不妨碍他悍然起兵,夺取李隆基的江山和臣民,夺取本属于李隆基的一切!

是的,这并不矛盾。

因为这就是人性。

安禄山回范阳的时候,比他来长安时走得更快。

由于担心杨国忠又在玄宗面前叽叽歪歪,以致玄宗生出疑心,安禄山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回范阳。

同类推荐
  • 赵云争霸传

    赵云争霸传

    常山有龙名赵云,艺高胆大品行佳。玉脸长身姿颜壮,白马银甲涯角枪。单枪匹马破敌阵,纵横沙场扫万军。一吼:“常山赵子龙在此!”名将枭雄皆惊慌。赵文意外穿越到一个变异的三国里,附身于赵云的身上,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征战传奇……
  • 1840大国之殇

    1840大国之殇

    在《1840大国之殇(告诉你一个双重性格的大清帝国)》里,端木赐香以女人的笔调写出了非同寻常的大清王朝史和没落时代的帝国往事。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复兴中华,整个民族的精神必须脱胎换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导致的最终结局只可能是在断头台上依然画不完心中的圆。当我们捧读《1840大国之殇(告诉你一个双重性格的大清帝国)》时,会从字里行间读出:教训远比经验宝贵。鸦片战争使我们看到了天朝的“小”;看到了精神不得复兴的民族,永远与强国无缘。中华民族须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态度反思历史,痛定思痛,谋求真正意义上的强盛。
  •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

    苏游穿越到隋朝成了个商人。商人,得财货下等,得权势中等,得天下者!看苏游如何权倾天下,富可敌国!
  • 一袭烟云

    一袭烟云

    星辰陨落,浩劫接踵,疆土之殇,苍生为担。人生百载,烟云过世,进退取舍,天命难由。
  • 成沦

    成沦

    张心尘本为一平凡小子,本应过着平凡的日子,奈何世事无常,在一次变故之后,他开始奋发努力,后终有所成,平内乱,荡外敌。且看他如何位临巅峰!
热门推荐
  • 季先生,黎小姐

    季先生,黎小姐

    “前女友”季圣锡调侃到,“谁是你前女友?我不认识你!”黎谚语顿时黑脸,“不认识没关系,现在让你认识一下”说完就把某女扑倒了,从此以后某女夜夜失眠,天天想逃.....
  • 路的尽头遇见你

    路的尽头遇见你

    她,父母被世交陷害,继承父母遗产,5岁去美国杀手组织训练成为顶级杀手,10岁回国,利用6年时间完成所有学业。他,创立世界第一帮,冷漠如他,却在最好的年华遇上她....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 九尾刁狐

    九尾刁狐

    她是涂山历代天赋最高的小灵狐,他是天界众仙中性格最冷的太子。多年之前,他无意言语中伤了她;多年以后,她加倍奉还。痴情之人总被辜负,薄凉之人总被铭记。一切伤害都只因你,一切努力都只为你。错失千年,不过一念之间。
  • 江山怪异志

    江山怪异志

    奇特的人,怪异的事,无尽的杀伐,伟大的征服!强盛的,终将灭亡;存在的,也要虚无。唯有矮七郎,是不变,是永恒,是被踩在脚下也一直微笑的不凡之人。
  • 别惹那匹绅士狼:宝贝不要逃

    别惹那匹绅士狼:宝贝不要逃

    留不住,回不去的,是流年…………<br/>“小安,一段感情要经过怎样的曲折,才能完美呢!”<br/>再回来,五年的时间,似乎改变了所有,冷漠的他那样温柔地对待另一个女人,小心翼翼地给她维护起一个柔情的世界,那样温馨。<br/>而那个世界,不允许有她的存在。<br/>所有人,都跟她说,看一眼就好。<br/>可是她好不甘,真的好不甘,她那么那么爱他…………<br/>还有,若干年后,她的小星星该怎么办?<br/>      
  • 发丘印

    发丘印

    祖赐发丘印,千般墓穴任我行我是谁?我是你们千千万万中的一个柳小宇又是谁?他是发丘中郎将唯一的后人我就是柳小宇,我注定要走尽天下墓穴,见尽八荒鬼灵以我之力,崩溃庞然势力,打破这千年的困局!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全境恶灵

    全境恶灵

    新书《幻世王冠》
  • TFBOYS:花落寄相思

    TFBOYS:花落寄相思

    他不知道,他的名字是她咽在喉咙里,说不出的痛。叶诺这一生,仅仅只记得两个男人,一个是她爱的人,另一个则是爱她的人。她说:酒瓶可以摔,情书可以毁,你可以走,如果你真的爱她。
  • 学园都市之血继限界

    学园都市之血继限界

    一介宅男,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学园都市,还获得了一个血继限界系统,看宅男如何用血继限界称霸世界╮(╯▽╰)╭(作者我只看过动漫,所以后面会是原创剧情╭(╯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