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3100000037

第37章 濒临破产的大唐朝廷(2)

使者回去,如实转达了田悦的话。朱滔一听,顿时暴跳如雷,破口大骂:“田悦这个逆贼!当初你身陷重围、命悬一线,都是我不顾一切前去解救,幸而保你一命。你说要把贝州给我,我没接受;你要拥立我当天子,我也坚决辞让。没想到你竟然忘恩负义,害我大军远道而来,你却编出一套说辞拒不出兵,你到底是何居心?”

其实也怪不得朱滔如此暴怒,因为田悦出尔反尔、不肯出兵,绝不仅是令朱滔的南征兵力大幅缩水,最要命的是,他这么一搞,等于是让朱滔的南征计划彻底泡汤了!

为什么这么讲?

因为,对朱滔来说,经此变故,他根本就不敢再南下半步。因为他担心:田悦既然阳奉阴违,王武俊八成也是没安好心,倘若他执意南下,这两个人联手抄他的后路,甚至把他的老巢幽州也给端了,他朱滔怎么办?他能冒这个险吗?

肯定不能。

所以,朱滔现在只能乖乖地打道回府。所谓逐鹿中原,所谓会师洛阳,如今都成了黄粱一梦!

当然,朱滔是不会吃这个哑巴亏的。就算要打道回府,他也绝不能空手而回。当天,朱滔就出兵攻占了魏博下辖的宗城(今河北威县东)、经城(今威县北)、冠氏(今山东冠县)。

正月中旬,朱滔在北归途中顺势包围了贝州(今河北清河县),继而攻陷武城(今山东武城县),同时放纵麾下部众和回纥兵在附近各县烧杀掳掠。最后,朱滔又命大将马寔率五千步骑进驻冠氏,对田悦所在的魏州进行威慑。做完这一切,朱滔才意犹未尽地引兵北还。

就这样,朱滔和田悦彻底翻脸了。

对李唐朝廷来说,这当然是件好事。只要河北诸镇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它们的力量就会相互抵消,这样一来,德宗朝廷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关中的朱泚了。

然而,德宗李适绝对没想到,眼下他要对付的敌人不仅有朱泚,还要加上一个人——李怀光。

作为一个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绝望的人,李怀光自从率部离开奉天的那一刻起,心里就已经生出谋反的企图了。尽管德宗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谏言,放逐了卢杞等人,但这并不足以让李怀光回心转意。

因为他怕德宗会秋后算账。

他知道,德宗之所以作出让步,是因为长安还在朱泚手中,德宗现在还需要他。一旦长安光复,他李怀光也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到那时候,卢杞等人很可能会大摇大摆地回到朝廷,官复原职,而他李怀光则十有八九会被德宗兔死狗烹!

带着这样的疑虑和恐惧,李怀光自然不会再替李唐朝廷卖命。

他现在一心只想保存实力,而且在正式拉起反旗之前,他还想伺机壮大实力。

如何壮大实力?

很简单:吞并友邻部队。

当时,和李怀光一起屯驻在长安外围的部队有三支。

其将领分别是:神策都知兵马使李晟,鄜坊节度使李建徽,神策行营节度使杨惠元。

三个人中,李晟的军事才能最高。在心怀异志的李怀光看来,此人对他构成的潜在威胁当然也最大。

不搞定李晟,李怀光绝不敢轻举妄动。

兴元元年正月初,德宗频频遣使催促李怀光出兵,李怀光趁势提出条件,要求与李晟等部合兵一处。德宗没有多想就同意了。随后,李晟等部奉命与李怀光在咸阳西面的陈涛斜会师,这三支部队的节制之权就此落到了李怀光手上。

德宗本以为这样一来,李怀光肯定可以出兵了。没想到他总揽兵权之后,在咸阳一待又是一个多月,始终逗留不进。德宗屡屡派遣宦官前去催促,李怀光总是以“士卒疲弊”为由敷衍搪塞。

德宗当然不会知道,这一个多月里,李怀光已经暗中跟朱泚搭上了线,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在此期间,李晟等将领也几乎天天劝请李怀光开战,但同样被他以各种理由否决。李晟最后终于明白——李怀光八成是想造反了。

一想到这里,李晟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一旦李怀光动手,那他和李建徽等人岂不是成了李怀光砧板上的鱼肉?

李晟随即上奏德宗,要求与李怀光分兵,回到他原来的驻地东渭桥。可德宗却仍然把收复长安的希望寄托在李怀光身上,所以就把李晟的奏章扣了下来,根本不理会他的请求,以免再次触怒李怀光。

然而,德宗的步步退让只能换来李怀光的得寸进尺。

几天后,李怀光又开出了一个条件。他上奏德宗说:“各军的粮饷和赏赐都很菲薄,唯独神策军的待遇最为优厚。如此厚此薄彼,又怎么驱使士兵去作战?”

李怀光的意思明摆着——要想让我去打仗,就要给我涨工资。

应该说,李怀光反映的情况是属实的,神策军是中央禁军,其待遇历来比诸镇的军队高得多。说难听点,跟神策军比起来,其他地方部队都像是后娘养的。如果在平时,李怀光提这个条件,德宗或许还能答应,可问题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自己尚且囊中羞涩、捉襟见肘,拿什么来给李怀光的部队涨工资?

德宗郁闷了。要是拿不出真金白银,李怀光立马又有了撒娇使气的借口,说不定还会激起士兵哗变,导致泾师之变的悲剧重演,这个后果不堪设想。但是,眼下朝廷这么困难,上哪去给他弄真金白银?

无奈之下,德宗只好派陆贽出马,希望他去做一下李怀光的思想政治工作。

像这种事,陆贽其实也没辙。

想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李怀光这种人发扬奉献精神,那基本上是在扯淡。陆贽所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不是给李怀光涨工资,而是让李晟主动提出降工资。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也才能堵住李怀光的嘴。

来到李怀光军中时,陆贽特意叫上了李晟,一起到李怀光的大帐中商议。李怀光一看见陆贽就大发牢骚:“将士们打的是一样的仗,得到的粮饷赏赐却截然不同,如何叫他们同心协力?”

陆贽无语,只好频频给李晟使眼色。

李怀光满脸得意,也用一种挑衅的目光看着李晟,看他如何接招。

这一回,他算是把李晟逼进死角了——只要李晟自己开口削减福利,一下子就会失去部众的拥戴,到时候不用李怀光动手,神策军将士就会把他生吞活剥了。

在李怀光的逼视下,李晟不慌不忙地开口了:“李公,您是元帅,拥有号令三军之权;我只是一支部队的将领,一切当然要听从您的指挥。像削减福利这种事情,还不是您一句话吗?我坚决听从李公的裁决。”

聪明,实在聪明!陆贽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叫好。他偷眼瞥了下李怀光,只见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嘴里却说不出一个字。

李怀光当然不能开这个口。

他拿待遇问题做文章,目的就是要迫使神策军上下离心、将士反目,最好是激起变乱,他好趁机火中取栗。可要是他亲自下这个命令,就等于是把神策将士的怒火引到了自己身上,李怀光当然不会做这种傻事。因为没人愿意开这个口,涨工资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说到底,李怀光只是个粗人,要跟李晟耍心眼,他的智商还不够。

李晟后来之所以成为德宗一朝的三大名将之一,原因也很简单——他不仅打仗比别人厉害,脑子也比别人好使。

陆贽在李怀光的军营中待了几天,敏锐地察觉到了李怀光的异动。回到奉天后,他马上向德宗提议,赶紧让李晟撤回东渭桥,否则迟早会出乱子。德宗听完他的分析,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只好批准李晟撤离。

李晟就此躲过一劫。他一撤,李建徽和杨惠元的势力更显薄弱,陆贽又劝德宗下令,让李、杨二部也从陈涛斜撤出来,以防被李怀光吞并。但是,此议却遭到了德宗的否决。

德宗说:“你的想法固然周密,可李晟一走,李怀光很可能已经怀恨在心,倘若再让李、杨二部离开,恐怕李怀光又有意见,反而难以调停,还是缓一缓再说吧。”

这一年二月下旬,李怀光频频与朱泚密谋,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李晟看在眼里,立刻上疏,向德宗发出警报:“李怀光反状已明,无论哪一天生变,都要早加防备。臣建议,通往蜀中和汉中的道路绝不能被阻断。”李晟在奏疏中提议,应即刻派兵进驻洋州(今陕西洋县)、利州(今四川广元市)、剑州(今四川剑阁县)等咽喉要地,一旦关中有变,圣驾可及时入蜀避险。

可是,即便所有人都已经看出了李怀光的野心和阴谋,德宗李适却仍旧对他抱有幻想。为了安抚李怀光,德宗宣布,不日将亲赴咸阳,慰问三军。数日后,德宗又下诏晋升李怀光为太尉,增加食邑,并赐免死铁券。

当天子使臣带着诏书来到李怀光的军营时,李怀光终于图穷匕见了。他当着使臣的面把免死铁券扔到地上,说:“圣上难道怀疑我吗?通常是担心人臣造反才赐免死铁券,我李怀光又不想造反,圣上却赐铁券给我,莫非想逼我造反?”

使臣目瞪口呆。

见过强词夺理的,没见过这么强词夺理的!

李怀光如此跟朝廷撕破脸面,朔方军的上上下下当然都看在了眼里。作为郭子仪当年一手带出来的部队,朔方军的多数将士对李唐朝廷还是忠心耿耿的。一见李怀光如此悖逆,朔方左兵马使张名振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故意站在军营的大门口,对着众将士高声呼喊:“大帅眼睁睁看着叛贼占据长安却不出兵,今天对天子使臣又如此不敬,难道真的要造反吗?他如果定要放弃一世英名,自取灭族之祸,我今日拼了这条性命,也要以死相争!”

李怀光闻言,对左右说:“我不会造反,只是因为叛军的势力还很强大,我军必须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当天,李怀光就以天子要巡幸咸阳为名,命人加固咸阳的城墙,数日后,又下令全军拔营,入据咸阳。

如果李怀光真的要攻打长安,他还有必要移师咸阳吗?这显然是此地无银的举动。张名振忍无可忍,直接去找李怀光,说:“前几天还说不想造反,现在又带大军来这里干什么?为何不攻打长安,诛杀朱泚?”

李怀光勃然作色,对左右道:“张名振疯了!”马上命人把他拉了出去,当场砍杀。

至此,再也没有人怀疑李怀光的谋反之心了。

李怀光有一个养子叫石演芬,目睹张名振被杀后,立刻派人暗中前往奉天,向德宗密报,请求罢免李怀光的兵权。然而,此事很快被李怀光知悉。石演芬旋即被捕,李怀光厉声质问他:“我把你当成亲生儿子,你竟然要灭我全家!你也知道,我绝不原谅背叛我的人,你还有什么话说?”

石演芬苦笑:“天子视您为股肱,您视我为心腹;您既然能背叛天子,我为何不能背叛您?能免于反贼的恶名,我情愿一死。”

李怀光本来想亲手杀了石演芬,听到这句话后,他马上改变了主意。他对左右侍从说:别杀他,让他活着,但要把他身上的肉一片片剐下来吃!

左右侍从面面相觑,一动不动。

没有人愿意执行李怀光的命令。

最后,有人走上去一刀割断了石演芬的喉咙,然后转身离去。其他人也跟着陆续走出了大帐。离开之前,他们给李怀光留下了一句话:石演芬是个义士,不能受此凌辱!

李怀光气得七窍生烟,可他没有办法。

除非,他把所有人都杀了。

使臣回到奉天,向德宗如实禀报了李怀光的种种悖逆之状。

直到此刻,德宗李适才终于看清了一个早已昭然若揭的事实——李怀光要造反了!

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德宗匆忙下令加强警戒,同时命文武百官整理行装,准备一旦有变就移驾梁州(今陕西汉中市)。

二月二十四日,德宗加授李晟为河中(原名蒲州,唐玄宗开元八年改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同绛节度使,把原属李怀光的主要辖区划给了他(李怀光历年来身兼多职,除朔方节度使外,又兼河中尹、灵州大都督、镇北大都护,以及邠、宁、庆、晋、绛、慈等多地节度使,俨然就是军方的一号人物)。

二十五日,德宗又加授李晟为同平章事。

德宗的上述举措,显然是要让李晟取代李怀光在帝国军界的地位。

二十五日夜里,李怀光动手了。

他悍然发兵杀进了李建徽和杨惠元的军营。李建徽单骑脱逃,杨惠元在逃往奉天的半路上被追兵所杀,两个人的部众都被李怀光吞并。得手之后,李怀光公然叫嚣:“吾今与朱泚连和,车驾且当远避!”(《资治通鉴》卷二三○)

我已经和朱泚联手了,李适有多远就滚多远吧!

兴元元年二月二十六日,德宗李适与文武百官仓皇逃离奉天,前往梁州。

看着前方漫漫的流亡路,李适的眼中写满了惶惑和苍凉。

因为他看不见道路的尽头。

造反也是个技术活

魏博的田悦自从跟朱滔翻脸后,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了。

几个月来,朱滔连连出兵,在魏博境内攻城略地、烧杀掳掠;而魏博军则屡屡败北,不仅丢失了大量城邑和土地,而且士兵伤亡多达十之六七,将士们普遍出现了厌战情绪。

田悦担心部众造反,赶紧派人向朝廷告急,恳求朝廷遣使宣慰,安定魏博人心。

兴元元年三月,德宗派遣给事中孔巢父来到了魏博。这个孔巢父是孔子的三十七世孙,据说相当博学,而且口才一流。到了魏州后,孔巢父首先代表天子和朝廷向魏博官兵表达了最亲切的慰问,然后深入基层,了解官兵百姓的疾苦,最后又召开了一次大会,发表了一番重要的讲话。

在讲话中,孔巢父努力宣传中央对藩镇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强调指出,中央对魏博是一贯信任、始终支持的,希望魏博官兵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当前困难,排除一切障碍,紧密团结在以田悦同志为核心的领导层周围,自觉与所有分裂势力、叛乱势力划清界限,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儒家经典中有关忠孝节义的精神,忠诚履行朝廷赋予的神圣职责,在把魏博建设成为一个模范藩镇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再立新功!

据说,孔巢父同志的讲话紧扣主题、言之有物、思路清晰、内涵深刻,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在魏博官兵中唤起了极大的共鸣,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就像和煦的春风一样,深深滋润了田悦和所有魏博官兵的心田……(《资治通鉴》卷二三○:“巢父性辩博,至魏州,对其众为陈逆顺祸福,悦及将士皆喜。”)

只可惜,这一切都是假象。

就在这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结束当晚,魏州就爆发了一场叛乱,导致田悦及其老母、妻儿十几口人全部死于非命。

叛乱者名叫田绪。

他就是前幽州节度使田承嗣的儿子,也就是田悦的堂兄弟,原任幽州兵马使,现在的身份是囚犯。

是的,他现在是田悦的阶下之囚。据田悦对外宣称,这个堂兄弟生性“凶险”、“多过失”,本来应该杀头,田悦念在兄弟之情,不忍杀他,就把他“杖而拘之”。

田绪是否真像田悦说的那么坏,外人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老爸当初把节度使的宝座送给田悦一事,田绪绝对是耿耿于怀、极度不甘的。

更何况,田悦现在又剥夺了他的兵权,把他关在牢里,这种事摊到谁头上,谁都不会感到愉快。

魏州召开大会的当天,田悦被中央领导高屋建瓴的讲话感动得热泪盈眶,就在大会结束后举办了一场丰盛的酒宴,以表达对孔巢父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宾主双方开怀畅饮,席间一片欢声笑语。

与此同时,田绪却在昏暗潮湿的牢房里咀嚼着只属于他一个人的愤怒和悲伤。

还好,这天后半夜,终于有人来看望田绪了。由于田悦大人今天心情好,允许魏博官兵们放开肚皮喝酒,所以狱卒们也都放松了管制。田绪的几个弟弟和侄儿就趁这个机会,带着酒肉来给田绪打打牙祭。

同类推荐
  • 汉土

    汉土

    东汉末年,民生凋敝,豪强兼并,宦官专权,大乱将至。庶民衣食不继,士族结党自保。胡人渐渐强大,血的时代即将来临。一个热爱书法的中年人,无意间来到这虎狼横行的时空,开始一段可歌可泣的守护汉土故事。
  • 写轮眼纵横三国

    写轮眼纵横三国

    铁马卷起了风沙,血泪堆积得天下,只为守护心中的人。黄沙百战一去不复返,挥刀断剑战死稳江山,犯华夏者,虽远必诛!身负诅咒之眼,我愿用这双眼睛看破虚无,打破命运的桎梏!
  • 命运奏章

    命运奏章

    三国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梦的年代。命运将一个濒临死亡的商业大亨,带到了这个男儿的世界。他是沉沦?还是崛起?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异世三国行。刘天羽,他来了,你在哪......
  • 大风起兮(下)

    大风起兮(下)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这是一部让你触摸到历史人物体温的传记作品,也是最有态度的三国历史全景作品。《三国志》侧重于记载功业,《三国演义》侧重于描述战绩,都忽略了三国霸主作为普通人的性格心理和生活细节。“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陈瓷经过多年深入研究,挖掘出许多治史者未曾关注的历史细节,从人性角度生动再现了曹操、孙权、刘备、吕布、袁绍、刘表等三国霸主的人生历程,还原了既不同于《三国志》也区别于《三国演义》的全新三国史。
热门推荐
  • 另一个世界再见

    另一个世界再见

    予你足,许你远涉千里;予你手,许你拿起放下;予你眼,许你不及可远观;今生难见,来生见?我赐你诸神之眸予你另一个世界再见。
  • 初恋一千三百九十二小时

    初恋一千三百九十二小时

    一个普通的高三男孩,离高考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无意间碰见了自己初中时就心恋已久的女孩,在男孩的努力追求下,他们开始交往了,恋爱了,在这短暂的恋爱期间,男孩如梦如幻,伴着高考的结束,男孩流下了说不出的眼泪。虽是短暂,却是永恒。
  • 三藩纪事本末

    三藩纪事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非故意诛天无罪

    非故意诛天无罪

    非虐心不可以倾心,非虐身不可以修身。三千年镜里,三千年境外,终究不过一梦中。麒彋,一个极北秘境弑杀成性的妖主,十三阙那从未列位的异化的圣神。父神盘古开天地以后眼球化作一枝上十三个果子,正待落地成神的当口,麒彋被夸父逐日休息时一眼看中,摘下来揣怀里走南闯北,最后滚到了极北秘境,又被闲来无事微服出访的玉帝他老人家以隐患阴谋论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一场千年排练的诛仙大戏即将开场。天上地下多少个谎言,这一干仙人真的只能理解为是闲的厉害。他麒彋何德何能,让所有的大仙精心策划,只为了给他下一个套子。真相背后,被逼无奈他坐实了这灭天的罪名,携极北妖众大干一场。
  • 血骑士之路

    血骑士之路

    ——“风萧萧,我们是血骑士,记住太阳之井的耻辱!但是不要被复仇之心冲昏头脑,如果我们让自己的信念转变成了嗜血,那么我们将会和那些天灾亡灵一样卑劣。”
  • 慵懒姑娘我不嫁

    慵懒姑娘我不嫁

    本宝宝写的现实一点,没有一见钟情,太不现实了,好了就这些。。。吧
  • 地老天荒,忧蓝成伤

    地老天荒,忧蓝成伤

    如果时光能倒流,多想回到我和你的最初...本文是按照鹧鹄天前辈的《世界忧蓝成伤》所改编的。前面几章会和原文雷同,大家也不要生气。最后结局和中间都不是一样的,还望大家原谅。谢谢!
  • 暗恋成婚鲜妻束手就擒

    暗恋成婚鲜妻束手就擒

    他,傅瑾煜,权势滔天,传闻他不近女色,对女人厌恶到极点,却对一个女人情有独钟。一纸婚约,她嫁给他,本以为只是各求所利没有感情,可他却对她宠上了天。——————————片段一:“老公,你喜欢我什么啊?”“你指哪一方面?”“情感方面。”“我喜欢你所有的缺点。”某女听到这个回答后欣慰的点了点头果然没嫁错人。“那你不喜欢我的优点吗?”“你有优点?”傅瑾煜挑着眉看着眼前这个小女人。片段二:“老头儿,听说你当初窥视了我妈咪九年!”一只小包子双手叉腰义正言辞的站在傅瑾煜面前。“小子,那不叫窥视那叫暗恋。”“哼╭(╯^╰)╮你还好意思唆,第一眼看到你就资道你心素不正,要不四窝妈咪单存,怎么会看丧你。”“……”
  • 异界之极品校长

    异界之极品校长

    飞升竟然去了异界,竟然还是最恶心的重生,西哥忍着不断长大!精灵MM,那都是俺的学生;龙族,那还得问我要功法;矮人,打铁技术也得问我。我是谁?我是朱西,你西哥。
  • 十门

    十门

    十位门主夺天地造化,维护天地秩序。卜算、造化、灵魂、轮回、大地、五行、星辰、帝皇、妖道、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