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6200000001

第1章 中国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晚年时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整编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

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著名哲学家劳思光说:“孔子代表中国儒学之创始阶段,孟子则代表儒学理论之初步完成。就儒学之方向讲,孔子思想对儒学有定向之作用;就理论体系讲,则孟子是建立较完整之儒学体系之哲人。故在先秦哲学家中,孟子有极为特殊之地位。中国文化精神以儒学为主流,而孟子之理论则为此思想主流之重要基据。”

跟至圣先师孔子一样,孟子一生培育英才甚多,中年以后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批判农家与墨家学者,也都与他的学生同行。《孟子》这部书也是孟子去世之后,他的学生如万章、公孙丑等人追述孟子生前的行谊与言谈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纪录。这一部心灵对话的纪录共计七篇,261章,3.4万余字,其中充满了一个伟大心灵思索所得的智能言语,使得我们尽管于2000多年之后阅读其书,仍然为这部书中所呈现的心灵深度所深深慑服。

公元前289年农历11月25日,孟子去世,享年84岁,又因孔子去世是73岁,两位圣人的寿命遂被后人认为是人生寿终正寝之时,因此便留下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古谚。

孟子有渊博的知识和很高的道德修养,其精神境界之崇高在我国学术史上影响至深。他的思想对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民族道德观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历代政治家,思想家都很推崇他的学说。唐代思想家韩愈,宋代理学家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子渊,清代王夫之、戴震等都非常推崇孟子,这表明孟子的学说中确实含有精湛的内容,具有充沛的生命力。有的至今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现简要归纳如下:

1.政治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特别是劝告统治阶级对人民群众要施“仁政”。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群众摆在皇帝老子之上,在封建专制时代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作用,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孟子的这种“仁政”学说和“民本主义”思想,尽管未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采纳,但它却构成了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概括了封建制度下政治、经济、思想、伦理、道德诸方面统一的社会模式。首先,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讲,他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重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包含有重民、爱民、保民及“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解民倒悬”的闪光思想。其次,仁政包含着按客观规律发展生产,保护生产力,安定人民生活的思想。第三,从经济的角度上说,“仁政”能保证人民起码的生活条件,安定社会。

2.伦理观念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一生具有远大志向,他说“夫当今之世,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也!”???终生为此而努力,在这方面他堪称中国封建士大夫之楷模。孟子还有一套完整的自我修养方法,他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巍巍然”。孟子这种“巍巍然”的“浩然之气”,表现了他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品行端正,志行高洁的思想品格。孟子还主张,一个人活在世上应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这种顶天立地大丈夫气概曾为多少志士仁人所景仰,哺育出多少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杰!孟子一生十分孝敬自己的母亲,同时,他还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尊老爱幼的孝德善行,不但几千年来为人们所尊奉,而且对今天处理家族邻里关系和现代人的为人处世也具有指导意义。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固然是封建士大夫的处世哲学,但今天看来,也具有不少合理的正确的内核。孟子的“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这种重义轻利的利义观,提醒人们做任何事都不可见利忘义。在推行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一些拜金主义者和职业道德败坏的人,它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3.教育思想

孟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一生总结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他重视思想教育,反对摧残人才;他主张老师要身体力行,反对只说不做。他乐为天下育英才,反对贵族垄断教育,主张大力开办学校,培养更多的知识分子;他主张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他重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争取民心而行仁政;他重视人的个性,主张因材施教,强调外在的条件对于人的后天教育成长的影响。在学习上,孟子也有许多有益的见解,如刻苦思虑,深切体会,融会贯通,求自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博而约等,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4.哲学思想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化的内容,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的思想代代相相传,深入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道德风俗、习惯当中,对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精神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他不但在国内有深远影响,而且在国外也得广泛传播。南宋以后,孟学被列入“四书”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孟子的尊王贱霸思想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论根据之一。

在西方,早在1594年(明朝万历二十二年)意大利人利玛窦将儒家经典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1873年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将孟子学说译成英文在牛津大学主持讲座;1898年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将《孟子》译成德文传入德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格莱格认为孙中山的民主主义与孟子的“民之有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思想一脉相承;在俄国,其汉学家比丘林所著《中国的国情与习俗》对孟子也有中肯的评价。

由于孟子的思想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引起并加深了世界各国学者和人民对孟子的了解,并且给孟子以高度评价。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称“孟子给人性以比孔子更明确的阐述”。日本《万有百科事典》说:“在诸子百家的兴起中,孟子为普及孔子的学说做出努力”。英美合编的《新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称“孟希亚斯是”仅次于孔子的重要导师,称“《孟子》一书比《伦语》更富有文学色彩,”孟子赢得“中国第二圣人”之称号。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尼采谈自由与偏见

    尼采谈自由与偏见

    此书为著名哲学家尼采所著,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的智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除了儒家智慧,道家智慧又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
  •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韩非子》共55篇,分为20卷,约10万言,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其中大部分为韩非子所作。纵观《韩非子》全书,构思精巧,说理精密,描写大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语言幽默。书中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
  • 庄子原来这样说

    庄子原来这样说

    《庄子》不仅仅是一部哲学范畴的著作,它将哲学思想以一种艺术的表达呈现在世人面前。那些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蕴含的不仅仅是人生大道理,更有着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入则孔孟,出则老庄”,现代人的自处和处世准则,很大一部分有赖于老祖宗的智慧教导,而儒家道家的思想则在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中坚地位。当我们遇到庄子,便深深折服于他的奇思妙想,他的聪敏,他的激情,他的快乐,他的独行于世。他尖锐而激烈地面对这个世界,他淡然却又悲悯地跨过俗世红尘。他眼中的一切都那么的与众不同偏又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网王之妖姬真爱》

    《网王之妖姬真爱》

    从2014年穿越到2050年之间的离奇故事和唯美爱情,她.......究竟又会怎样呢?
  • 逃离丧尸之城

    逃离丧尸之城

    本文是写阿健与他的3个好兄弟在丧尸之城里的生存日记,他们经历了巨大的打击后振作了起来,一起在尸城中生存,解救幸存者的艰辛过程,欢迎广大的读者来阅读我的小说。
  • 那个名叫封建的女人

    那个名叫封建的女人

    那个名叫封建的女人,从出生到去世,一路坎坷、心酸、无奈。朴素的语言,悸动人心的现实,是社会还是她自己!
  • 都市大兽尊

    都市大兽尊

    《太极御龙诀》修天地元气,御宇宙万物!平凡少年姚瑞偶得《太极御龙诀》,自此开启璀璨人生。他是森林之王,他是海洋主宰!他不是教育家,却被世界多所名校聘为荣誉教授。他不是政治家,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从不买股票,但他的一句话却可以影响股市的走向。
  • 海贼王之第六十刃

    海贼王之第六十刃

    平常时,他是一个随和,温柔,也会关心别人的普通人战斗时,他是疯狂,嚣张,嗜血的破面——葛力姆乔一个普通高中生重生成为破面NO.6葛力姆乔后穿越到海贼王里的故事。不管你是平民,还是海军,或是海贼只要敢用蔑视的眼神看我我就要将你们全部消灭!本人新手,文笔不好,只是写出来玩玩打发时间。∩_∩
  • 成仙任务之拯救卖炭翁

    成仙任务之拯救卖炭翁

    善良女孩,凤凰后人红火十世轮回修满十万功德。最后一世只要穿回唐朝拯救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就可以功德圆满升天成仙。却在这一世碰到面冷心热的的温如玉,心动神念,即使历经苦难和磨练,也不远愿放开彼此的手,从此只羡鸳鸯不羡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偶少女不会受伤

    魔偶少女不会受伤

    万千世界,种族林立。混乱之争,强者辈出。魔法学园都市,冰山之一角。
  • 天上掉下个林歌哥

    天上掉下个林歌哥

    林歌,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一个女富二代。梦想不大,就是想环游世界各个景点。可每个富二代背后一定有一个古板的老爸。她父亲就是想让她接替他,但也要从基层做起,因为要她服众嘛。所以她就在公司里把公司闹的是鸡飞狗跳,好让她父亲打消这个念头。果然,成效还不错,她的目的达成了。可在一场开往世界各地的环游飞机遭遇失事,正以为奇迹不可能发生,却未曾想到,她居然穿越到了古代鼎盛朝代—唐朝周边一个小小国家,一个历史所未记载的国家,一段奇遇因林歌的到来而展开序幕。
  • 我拿过整个青春去爱你

    我拿过整个青春去爱你

    我曾拿过整个青春去爱你,二十五岁后的我青春已经结束,而你才刚刚开始我想我们曾经爱过是最好的,感谢老天让我在人生中的第一个十年遇见了你,我爱了你十五年,最终还是选择放弃。
  • 挽心

    挽心

    温柔儒雅的楼显风流多情的飞天狂傲不羁的傲日妖气邪魅的颜魅每一个,都在初遇她的瞬间,被她挽住了心“世间没有我在乎的事”她淡淡的说真的没有吗?当她为某人落下那滴泪的瞬间,她还是在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