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6200000006

第6章 “亚圣”孟子与“至圣”孔子思想比较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学者(公元前551~前479年),他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者(生卒年不详,一说前385~前304年,一说前372~前289年),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孔子生于今日山东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仅数十里的邹县,他们都曾沐浴着以泰山为中心的齐鲁文化。

公元前2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说到两者,不能不先从他们所处的时代来分析。我们之所以要先简介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因为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往往要放在他所处的时代脉络中观察,才能彰显出其独特性及价值所在。就像中国绘画中的泼墨画,如果想要表现月色之静好柔美,并不是拿圆规画一轮高挂天空的圆圈就算了事,往往是先画几朵幽兰,旁边还衬着清逸的长竹、嶙峋的石头,在这些地上美好景物的烘托下,我们自然可以感受到天上月亮散发的柔美光泽,也自然就能烘托出月色之美。同样地,如果先将孟子放置于历史环境中,分析此一历史背景中的孟子,在时代背景的映衬之下,孟子的特性??代表性便跃然纸上。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考方法,举例言之:“拿刀子切割人的身体”这件事,究竟是美德还是恶行呢?这个问题是不能够脱离背景进行思考的。医院的外科医生在手术房内以手术刀切掉病人的手指,则是为了救人,是值得称赞的行为。可是,绑匪拿起刀子剁掉人质的手指,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恶行。所以,同样一件事情我们要放在背景当中才能进行思考判断。我们只有把孟子和孔子放在历史当中,才能得到真正深层的认识与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政治秩序变动最为激烈的时代之一。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前222年)实在是个“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的时代,这有点像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

在社会变动方面,各阶层之间剧烈的流动是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由于各国之间激烈的军事竞争,各国国君无不求贤若渴,积极招揽人才,许多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凭借本身的才能取得权力,并上升至较高的阶级。社会各阶层间互有升降,激烈流动的结果渐渐使原来上下严明的社会阶级趋于泯灭。在经济方面,主要的变动在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工商业的长足发展,大城市的兴起及人口的激增等。牛耕及铁器的使用增加了农业生产;交通条件的改善及各国统一地区扩大等因素,也为工商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农业及工商业的进步又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增加,大城市林立,土地私有制度亦逐步形成,最后终于瓦解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战争的频繁也是战国时代的主要特色。“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在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中,百姓无疑有如俎上之肉,任人宰割。当时的思想家都对人民所承受的巨大苦难寄予无限的同情,也都不遗余力地挞伐战争的罪恶,希望能够救民于水火之中。孟子身处于这样一夕数变的时代中,对于他身处的世界有三种强烈的认识:一是认为当时弥漫着浓厚的急功近利之风;二是对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与堕落具有相当深刻的体察;三是深切地感觉到战争的残酷及人民的痛苦。有鉴于此,孟子奋起而大力批判他所处的时代,并提出许多有力的建议,希望通过他的学说,引领时代步入理想的正途。

和春秋战国时代的许多隐者相较,孔子和孟子都是怀抱着强烈的救世之心的人,他们建立了儒家的典型风范,也确立了此后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风范。战国时代被孟子直言批判的国君并不算是凤毛麟角,而是时有所闻。孔子是春秋时代的风格孕育的人物,一个如微风般和煦、温馨的人格典范。相对于孔子温如玉般的谦谦君子,及不疾不徐的生命情调,孟子的人格特质是刚烈,特立独行,棱角分明,这自然也是他的时代所造就出来的,正是狂风暴雨、诡谲波澜的战国时代所酝酿出来的典型。

战国时期孟子主要表现以下四个相当突出的个性。

同类推荐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庄子讲故事

    庄子讲故事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庄子本是讲故事的高手,本书作者又通过庄子讲故事,这故事中的故事,不知是蝴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蝴蝶?本书是《老子说人生》姊妹篇,通过采撷《庄子》原书故事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写自我修炼的法门。本书就是用亦真亦幻的庄子笔法写成的,不足为大人先生赏,倒不失为一部佐君清谈的闲书。熟书本书,可以在人前夸耀:我懂庄子了!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热门推荐
  • 西辰有梦请勿扰

    西辰有梦请勿扰

    不是青梅竹马,没有救命之恩,她只想随心的爱着他。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一起走过似水年华…
  • 倾世女权:三千宠爱于一身

    倾世女权:三千宠爱于一身

    中文系女大学生误入明朝初年,成为无父无母的寄养女。舅舅家遭遇虐毒舅母,心机堂妹,苦不堪言。嫁夫为妾,本想安稳过日,怎料丈夫为了仕途将其拱手赠人。心碎,孤单,让她心灰意冷。“天下男人每一个好东西!我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她变了……
  • 重走一回人生

    重走一回人生

    从小就疾病缠身的詹平安在三十岁的灰暗生活中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放开所有的固执和对社会的不满,释别亲人朋友,背上背包开始自己生命中最后的旅程,在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他没有后悔,眼神虽然逐渐涣散但却异常平静,他想终于可以结束这残酷、痛苦、折磨的三十年。可惜上天好像总喜欢开玩笑,又或许是觉得詹平安的人生实在是太没有意义,所以让他再重来一次,这是命运的选择还是上天的眷顾,又或者是一个不现实的梦?
  • 魔女之倾覆乱世

    魔女之倾覆乱世

    对我来说存在于这个乱世是我一生的宿命,父亲复仇的工具,以西域公主来到京城,遇到我一辈子也不远碰见的人、、、、、皇室倾覆,我原以为一切终于结束,知道当剑刺到我深爱的人胸膛,我才明白这仅仅只是另一个复仇的开始。。。。。。
  • 豪门童话

    豪门童话

    她是出生贵胄的千金小姐,却因不满母亲的偏心而留学美国,终日徘徊在社会底层艰难度日,青梅竹马的恋人因仇恨而将她逼入绝境,本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重重阴谋下,却成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面对家族的利益纷争,残破不堪的爱情纠葛,她该何去何从?
  • 迷情都

    迷情都

    你每一天都生活在都市里,可是你是否想过,在这个你或熟悉或陌生的都市,却有几处你无法想象的地方,那里即使天堂,也是地狱。因为这里有香艳撩人的花丛,让人留恋忘还,紫醉金迷……这里也有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不留神,钱财尽失,面目全非……但是,最多的却是阴谋,它看似很远,却又无处不在,无声无息…………虽然命运时常把他抓弄到最黑暗的角落,可他却凭借自己的智慧以及高深的谋略,为自己带来光明。这人就是陈伟杰!“黑鹰”特种兵王!!且让我们随他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剖析这个精彩的都市……
  • 火合牛供养仪轨

    火合牛供养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阎王今生

    阎王今生

    不要吧,别人都是天神转世,我怎么是个阎王转世,活阎王?我这么风流倜傥,阳光帅气,怎么会是阎王转世啊?没天理啊。。。。一个高中学生,父母离异,无人抚养,本只想平平静静度过此生,可没想到自己居然是阎王转世,又意外获得钟馗的七星龙渊剑,从此人生风云变幻,多彩多姿。是的,过,就要过得有滋有味;活,就要活得神采飞扬。看这个高中生,怎样与女鬼一起修炼仙术!与同学一起追求校花!与兄弟一起闯荡黑道!与朋友一起驰骋商界!与战友一起纵横四海!什么是命运?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辞。且看这个高中学生怎样称霸天下,胜利人生。腾讯文学《阎王今生》,敬请关注。
  • 龙血狂暴

    龙血狂暴

    当夜天来到异界大陆当他面临各种宗族他该何去何从?
  • 同朝为相

    同朝为相

    这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的历史故事。重点叙述了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黄潜善为首的投降派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故事节奏紧凑,既有尔虞我诈、步步惊心的士宦之争,又有那绵绵细腻、丝丝柔情的情感缠绕。人物描写独到,逻辑性强,做到了历史性和故事性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