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6500000081

第81章 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泯。(《庄子·天地》)

译文:天下人的非议和赞誉,对于他们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叫做德行完备的人啊!我只能称作心神不定为世俗尘土后所污染的人。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受到他人的诽谤非议,这种情况,争之实在无益,有时甚至会因为一时不忍铸成大祸。因此,面对非议,我们要做的就是宁神静气,以忍制辱,这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唐代高僧寒山问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拾得答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做哑,漠然置之,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这种大智大勇的安身立命的艺术,用老子的“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这句话来评论恰如其分。

社会上到处充满了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是有胜有负,有输有赢。不能只允许自己胜利,看不得别人成功。如果别人的能力超过自己,他人所得的结果好过自己,便忌妒不已,口出恶言,加以诋毁,须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诽谤之词一出,暴露的是你自己卑鄙的心理,低下的人格,同时也伤害他人,扰乱视听,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造谣、诽谤、中伤他人都是无能的表现,真正有道德、有修养、有才干的人,是鄙视这种做法的。要在日常的竞争中战胜对手,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劝忍百箴》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讲的:“谤生于仇,亦生于忌。求孔子于武叔之咳唾,则孔子非圣人;问孟轲于臧仓之齿颊,则孟子非仁义。黄金,王吉之衣囊;明珠,马援之薏苡。以盗嫂污无兄之人,以笞舅诬娶孤女之士。彼虎不受,人祸天刑,彼将自取,我无愧怍,何慊之有。噫,可不忍欤!”

这段话的大意是:一般情况下诽谤产生于仇恨,或产生于忌妒。若你问武叔有关孔子的为人,则孔子不是圣人;问臧仓有关孟轲的言行,则孟子不行仁义。世上的流言将王吉的衣服说成黄金,将马援的薏苡说成明珠。以与嫂子通奸污蔑没有兄长的人,用打岳父的罪名诬陷娶孤女的士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啊,人面兽心,满腹诡计,口出恶言。扔给豹虎,豹虎都不肯吃。作恶必受天罚,咎由自取。自己没做亏心的事,就无憾于世。唉,怎么能不忍呢!

诽谤形成的原因,综合起来不过是这样几点,一是由于仇恨他人的成就或是为人,二是妒嫉他人的成功,惧怕他人的成就超过自己。无论是圣人、伟人,还是凡人、常人都有可能受到诽谤。

据《论语》记载:公孙武叔毁谤孔子,他的学生子贡针锋相对地反驳说:“孔子是不可毁谤的,仲尼就像太阳和月亮,没有谁能达到他的思想高度。人虽然想自绝生命,又怎么能损害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呢?”

孔子一生,事事处处注重自我修养,依然有人诽谤,所以我们常人受到诽谤也是常事,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诽谤。有的人一听到对自己的诋毁之言就怒不可遏,要去论个明白,不能忍受诽谤之气,而有修养的人却视之平常。《孟子》中记载:有次鲁平公要见孟子,鲁平公的心腹臧仓在鲁平公面前说:“礼义是要从贤者身上表现出来的,而孟子办丧事不守礼义。您不要去见他!”鲁平公没有问青红皂白,轻信了臧仓的话,便没有去见孟子。后来孟子的学生名叫乐正克的来告诉孟子说:“鲁平公要见您,他的心腹臧仓拉住了他,最终使他来不成。”孟子处之淡然,不以为息。只要自己行得正,走得直,又何惧流言呢?

明朝武宗时,刘瑾得势。文武百官为了得到他的关照,无耻地吹捧他,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朝廷十分黑暗。

刘瑾是陕西人,康海是他的同乡。康海官职不大,但学问精深,很有君子气节。有人劝他投靠刘瑾,康海说:“若论阿谀奉承,我康海饱读诗书,还比不上那些不学无术的小人吗?不是我不会说,而是我不想说,我怎会为了富贵而失去良心呢?”

刘瑾对别人凶残,却对康海十分客气,他主动上门去看康海,说:“你的为人我清楚,和你结交也是我的真诚愿望。看在同乡的面子上,你帮帮我好吗?”

康海说:“我这个人只会看书写字,又能帮你什么呢?你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是高攀不起的。”

康海拒绝了刘瑾的拉拢,他还对刘瑾劝告说:“你能认我这个无权无势的同乡,那我也就忠告你几句。你现在位极人臣,说话做事也不要过于放肆,这样会引起众怒,对你有害无益啊。”

事后,康海的家人对他说:“刘瑾奸险恶毒,你忠告他真是对牛弹琴,万一他翻脸无情,你就遭殃了,你不该和他说真心话。”

康海说:“对恶人也要规劝他,这是君子的美德。严厉指责他没有效果,也会败坏自己的修行。”

大臣李梦阳被刘瑾陷害入狱,康海找到刘瑾说情,李梦阳才被释放。后来刘瑾垮台,有人就指责康海是刘瑾的同党。

康海听说此事后,仍然保持沉默,他对家人说:“我为了救人,这才第一次主动找到刘瑾。这件事谁都知道真相,他们昧着良心诬陷我,还不是为了邀宠取功?看来这里我是不能呆下去了。”

康海的家人让他向皇帝申辩,康海说:“从前刘瑾为恶,正是因为欺骗了皇上。朝中小人善于言辞,皇上又爱听媚言,我是不想和他们在此浪费时间了。如果我和小人理论不休,那么我也会变成小人。”

康海于是主动辞官,隐居起来。

康海挺身救人,后遭诬陷也不为自己辩白,一方面因为他看透了官场,另一方面因为他不想失去尊严,做无谓的辩争。康海是有大德的人,再退一步讲,正反映出了他的高贵品质和修养工夫。

许多人都怕不能在言语上打败别人,更怕有冤不能申辩,他们对口舌之争看得太重了,结果却适得其反。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只要自己不做亏心事,即使一句话也不说,也会让人信服的。

明神宗时,一次慈宁宫发生火灾,年轻的大臣邹元标竟上书指责神宗安于享乐,他说:“上天降灾,原是示警之意,皇上应当反省自己的行为,不要沉迷于享乐了。”

明神宗本要杀他,多亏大臣申时行为他求情。邹元标才得以活命。他被贬往南京,从此坎坷多难,在家闲居达30年之久。

在家期间,邹元标不时检讨自己,他对自己的学生说:“正确的事情,也要平心静气地表达,而不能用激烈的言辞。说话只凭有理不行,还要靠温和的态度让人接受。一个人若智慧高深,他是不会滔滔不绝卖弄自己的学识的,否则就是肤浅之辈了。”

明光宗继位后,邹元标又入朝为官,他变得一团和气起来,言辞也没有了棱角。

邹元标给光宗上书说:“现在众臣不和,都是因为他们互不相让,只想表现自己的缘故,所以应该鼓励沉默寡言的人。不让只说不干的人捡到便宜,众臣就可务实做事了,这样国家才会兴旺。”

邹元标变成这样,了解他的人认为他胆小圆滑了,对他失去了敬重。邹元标也不解释,他对家人说:“我从前不想在言语上输于他人,结果心浮气躁,自己也受贬多年,这是我不明智啊!现在我多于实事,避免了和他人的言语冲突,不是更有助于干大事吗?人们对我有些误解,算不了什么。”朝中的小人故意和邹元标挑起纷争,邹元标都有意退让。一次,有人竟当面骂他,他当作没听见一样,默默地离开了。长此以往,小人们就懒得和他为敌了,邹元标于是保得平安。

有大志向的人对人不会恶语相加,他们尊重别人,即使身受委屈,也不在辩解上争个长短。俗话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要不失爱心,事情终会得到解决。而强辩却能让自己操守有亏,不利于道德的修养。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儒家哲学家智慧

    儒家哲学家智慧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在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样的色彩才是最美的?或许,这个问题就连享誉盛名的绘画大师都无法确切地回答。实际上,色彩的搭配没有绝对性,何为美的配色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搭配出的色彩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深入人心,那么就是优秀的色彩作品。为了帮助读者体会大师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本书不仅挑选了众多西方绘画作品,还从图例的鉴赏和分析中,提炼出经典的配色技巧,帮助读者抓住色彩的特性,从而增长对色彩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充满了哲理的语言和丰富的思辨。为了使广大读者朋友能够比较容易地读懂《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并能够从中汲取幸福的智慧,《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特采用“与罗素相约在微博”的这种当代流行的文化形式来拉近读者与罗素这位伟大哲学家的距离,通过“微博式”方法,将罗素的精辟话语进行深刻阐述、剖示和拓展,让读者对幸福这个概念以及获得幸福的方法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能够实在地运用于社会生活中,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
热门推荐
  • 撒旦夺爱:罂粟恋人

    撒旦夺爱:罂粟恋人

    她,是一个杀人犯的女儿,同时也是一个拖油瓶。常常打自己的母亲带着她嫁给了富豪,这并没结束她的恶梦,反而崔家上下都将她当成下人使唤。他,在商场上是一个呼风唤雨的出色人物!但是他却冷血无情,因为父母的死,他将所有的过错都报复在杀人犯的女儿身上!所以不惜一切将她捆在自己身边,折磨她!他发誓,只要让她活着一天,决不会有‘开心、幸福’这几个字眼!
  • 网游之三国神级王者

    网游之三国神级王者

    一个领主,一个低调的领主就是他强任他强,再强最后也是我的。哈哈。。。。我无处不在,却从来没人知道我在哪里。锦衣夜行。
  • 归来无玥

    归来无玥

    十四年前的一场浩劫让她举家罹难,十四年后她素手纤衣归来,只为给那个风流潇洒的皇子解毒,然而这一次入京,却让她意外地卷入皇子之争,耳后世族倾轧,强敌压境,宫廷政变,波谲云诡......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却又水到渠成,幕后是一支什么样的手在拨云弄月,搅动风云,让沉寂已久的大桓朝堂掀起巨浪,让平静多年的三国硝烟再起.....一切等你来揭晓......(澍荷查了多少资料,画了好些地图,翻了不少史书,才写得倚云,以东晋为蓝本的架空小说,绝对越看越有味道,当然你也可以跟澍荷探讨下攻城掠地的法子,没准能用上哦)
  • hi专情老公

    hi专情老公

    “对不起,我已经结婚了。”她平淡而冷静的道出事实,丢出一颗足以摧毁他理智的炸弹。他唇角微勾,露出一记残忍的微笑,漆黑的瞳眸散发着冰冷的光芒,“三天,我给你三天的时间让你离婚。”他设计、布局才令逃跑了八年的女人再次出现在他面前,就算她已经结婚又如何?她的身上早已被他烙下一个个烙印,专属于他的权利容不得他人侵犯。他用强硬的手段强行将她扣押在自己身旁,要他放手,绝无可能,为此,他不惜催眠她!
  • 成都魍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成都魍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章灵寺僧》:“我”在成都的章灵寺站附近遇见一个搭讪的和尚,竟得以一窥章灵寺,而又卷入一场天劫人祸之中。《暴雨即将来临》:一个凹形帝国的衰亡史,一介武夫的见证,一场暴雨,即将来临。《老人楼》:“我”搬到一座老人聚集的旧居民楼,这是喧嚣世界遗忘的角落,这里只有衰老的气息在弥留,你必须永远不能放弃战斗。作者的话:这三篇的写作时间都比较久远,2007—2008,也是我在成都居住的最后两年。我尝试将成都的一些细枝末节带入到原本超现实的小说中,并且发现我很喜欢这类感觉,我将继续尝试下去。
  • 血染樱花梦

    血染樱花梦

    平静的校园生活,却莫名其妙的多了那么多的人,她们的青春是命运注定的,还是有人在偷偷修改着……
  • tfboys唯夏橙恋

    tfboys唯夏橙恋

    剧情里是三个尊王与三只发生的事。冷冷的冰泪,萌萌的冰雨,酷酷的冰璃。和三只会擦出怎样的火N捏。
  • 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增订版。“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在书中,安意如挑选了《诗经》中部分篇章,加以现代解读,用今人眼光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多有时尚化的思考、语言间杂其中,并融入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文章清新可人,让古典诗词面目一新,使习惯了刻板教育的年轻读者真正走近了诗词的意境。这也是安意如系列图书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 剑经

    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爱成瘾之诱妻入局

    霸爱成瘾之诱妻入局

    大学四年同窗却未曾有过任何接触的两人,却在大学毕业酒会上偶然邂逅,经过了一夜缠绵,醒过来的时候他竟然问她是谁?从皮夹里掏出一叠钱递给她,她苦涩的嘲笑着自己,爱了一个男人四年,他却连她是谁都不知道,竟然还把她当成了出卖身体的小姐?接过钱直接甩在他脸上,这种男人不配拥有她的爱,更不配剥夺她的第一次。直到上班那天才知道,自己的boss竟然就是这个没品总裁,她装作不认识他,他却对她百般戏虐,最终毫无防备的恋上这个女人的身体,一次交易换一次自由,从此她消失了在他的世界里,而他却像是失去了全世界般疯狂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