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6500000009

第9章 保持一颗纯净的心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第十六章》)

译文:要达到一个心虚无欲的极点,要守持清静做到坚定,万事万物都在生长变化,我可以看到它们变化循环的法则。万物纷杂生存,又各自返回到它们的本原,也就是复归本性。

事物的生长变化有着共同的基本法则,万物都是遵循着这一法则不断地生灭、变化、发展,呈现出一种互补、和谐、均衡。自然是孕育这法则的本体,也是万物返本复初的渊源根本。当我们坚守住虚寂的心灵,使清静达到极点时,我们就能看清这种变化循环的规律,并从中觉悟到“道”。

如何才能“致虚极,守静笃”呢?也就是要将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算计等加以控制、调适、消解、澄清,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将原来清净纯洁的人心变得骚乱不安、浑浊邪恶,使人远离了清静。

但是人们往往做不到这点,而更容易的是被滚滚红尘中的名利、美色、权势等等所诱惑,做不到切实、老实。

通常,什么人更能老老实实地坚守住“静”呢?年幼的孩子。但是孩子有的是一颗还没被世俗污染的心灵,有的是纯静之极的眼睛,可是缺少的是洞达世情的大智慧,所以他们守住的“静”是纯真的,但不是坚定无极的。

现代人通常都懂得要找时间给自己放松,趁着双休日和假期同家人、朋友去郊外,在寂静的山坳里、流水边,体会大自然的气息。在那里,人们会觉得疲惫的充???杂乱信息、充满各种欲望、充满层层尘埃的心,会很快平静下来、沉淀下来、澄清下来,那些压得人喘不过来气的东西都被抛去了。

可是,假期一结束,重归工作岗位,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中,立刻又觉得那种纯净澄清的感觉离自己远去了,心灵立刻又被种种尘垢蒙蔽了。

这样可不是真正的“致虚极,守静笃”啊。事实上,我们即使不去郊外,即使是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也仍然可以修养心灵,达到“致虚”、“守静”的。哪怕是达不到老子所说的境界,退上一步,能够知道该如何进退也是好事一件。

越王勾践的大臣范蠡,辅佐勾践20多年,灭掉吴国后却上书请辞,他说:“过去大王受辱,臣不敢言退。今日大仇已报,臣不敢居功享乐。”

勾践不舍得让他走,就劝他说:“你随同我经历了那么多辛苦,难道不想有快乐的这一天吗?现在你功高职尊,无所忧患,正是尽享富贵的时候,为什么要轻言放弃呢?”

范蠡搪塞掩饰,固执请辞,他悄悄对家人说:“盛名之下,其实难久;人不知止,其祸必生。勾践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这样的君主岂能轻信?”

但是他的家人不想放弃这富贵,也不相信他的判断,他们说:“以你的功劳和大王的交情,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富贵得来不易,眼下正是再进一步的时候,机不可失啊。如果现在走了,那以前的辛苦不是白捱了?”

范蠡长叹息说:“人的一念之差,往往决定着一生的生死福祉。若为贪念所系,不加约束,祸发之日再想收手,就悔之不及了。何况离开官场,无争无斗,自得其乐,这才是人生的真正归宿,这有什么不好呢?”

于是他不辞而别,带着家人从海路来到齐国,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从此,他带领家人整治家业,开发经营,很快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富甲一方。齐国人看他贤能,又善于理财,便请他出来为卿相。面对这忽来的殊荣,范蠡喟然长叹:“在家能积聚千金,外出能官至卿相,对于普通人这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但长久地享受这些尊荣和名声并不吉利啊!”于是,他拒绝了召请,并且要散尽家财远走。他的家人苦劝不止,说:“有官不做,我们无话可说,可是散尽家财就不可理喻了。这是我们辛苦赚来的,不贪不占,为什么要白白地送给别人呢?”

范蠡说:“官高招怒,财多招忌,这都是惹祸的根苗。人贫我富,人无我有,若是只取不施,恃富不仁,财多就无好处可言了,留着它干什么呢?”于是他把大部财产分给亲朋好友和邻里乡党,只随身藏着些珍贵的珠宝,秘密离开齐国,到达宋国的都城陶。

范蠡看到陶位于天下的中心,与诸侯各国四通八达,来往货物都在此交易,认为此地经营很容易致富,便在陶定居下来,自称陶朱公,并且要重新治业。他的家人埋怨说:“人人思富,个个求财,你富了又不珍惜,说钱财没有用,今天何必又要再治业呢?钱财有那么好赚吗?”

范蠡笑说:“穷富之别,在乎心也。只要有心,钱财取之何难?”他采用“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的办法,买贱卖贵,有进有止,遵循“积贮之理”,他善于看准行情,把握时机,在贩进卖出之中,获取十分之一的利润,没几年,又积累了上亿的家产,天下都知道陶朱公了。

范蠡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知道何时该进何时当退,该进的时候义无反顾,该退的时候绝不眷恋犹豫。如果他像寻常人似的,贪恋高位,贪图钱财,那么只怕早就像他的好朋友文种那样被勾践害死了,又哪里能够得到安稳一世的生活呢?在面对种种诱惑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修养自身,致虚守静,这样才能够看清楚事物运转的规律,规避祸患,找到生活的快乐。

同类推荐
  • 孟子原来这样说

    孟子原来这样说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千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孟子原来这样说》分孟子的经典名句、注释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三个部分解读孟子,为读者生动地解读了孟子关于王道、用人、仁爱、伦理、挫折、气节、谋略、创新、变通等几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帮助读者轻松品味经典的魅力,也为读者深人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孟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本书通过采撷《庄子》原书言论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与自我修炼的法门。包括“只有行动才算数”、“认识你自己是人生智慧的开端”、“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等42章。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热门推荐
  • 那时汉朝1

    那时汉朝1

    第一部从刘邦出身写起,到楚汉争霸结束为止。全景叙述秦朝崩溃及诸侯逐鹿中原的壮阔惨烈的混战场面。项梁PK章邯,壮志未酬身先死;项羽怒斩宋义,破釜沉舟,在巨鹿上演了一幕壮丽的英雄绝地反击战;刘邦势如破竹,先入成阳,却在鸿门宴上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 打工在北京

    打工在北京

    出身农村,初中毕业的梁少辉只身来北京打工,他没有气吞山河的壮志雄心,只是怀揣着对外面花花世界的向往想出来见见世面。他究竟会有一番怎样的作为呢,这就是本书要说的故事。本书写实为主,主角既不是重生,也没有异能,更没有高官富商的家庭背景,只是要演绎一个农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 处世艺术模板

    处世艺术模板

    年轻人在社会上如何学会立世安身,如何学会为自己营造和谐有利的社会环境,如何学会自处与处人,应该先从模板起步,先从模仿中学起,这与具体实践中必须拥有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操作方法并不矛盾,因为任何灵活、变通或创造陸方法都不能超越基本的原则框架和起码的规范要求。处世艺术模板就是为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提供一种有资可鉴、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基本套路、基本模式、基本方法和基本策略。
  • TFBOYS源来是你

    TFBOYS源来是你

    一个女生和王源的故事,王源的性格可能稍稍的改一下,不过不影响全文。黑粉勿进!!!
  • 黄帝阴符经批注

    黄帝阴符经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独爱冷酷王爷:倾世小毒妃

    穿越独爱冷酷王爷:倾世小毒妃

    穿越了,丢个药渣被人扑倒,冷酷的男人纠缠不休!不就是喂错了“解药”,至于追着我不放?被逼代嫁个残废男:我说夫君啊,不脱你裤子怎么帮你医断腿?一座红楼,收容天下倾城男色,冷酷男人终于暴怒:当年失去的孩子,本王再给你就是!让你的男宠全部滚蛋!
  • 清穿之福晋吉祥

    清穿之福晋吉祥

    (新文《妃常穿越:公公有喜了》已发,求收藏)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清朝,本想混吃等死安然度日,可是新婚当日被下毒,被诬陷,非逼着自己开撕,那就不做缩头乌龟!面对挑衅,她冷笑,目光要长远,母仪天下才是我的追求!作为穿越女,知未来晓过去,趋利避害,杀人何须亲自动手!海澜:“爷,要不勉为其难的给你算算,你后宫佳人几何?”胤禛:“爷只要你!”
  • 萌妃调皮,王爷来管教

    萌妃调皮,王爷来管教

    “王爷,娘娘又在闹了,奴婢管也管不了。”“是吗,本王去看看。”陌离天邪媚一笑,起身走了。。。。。。“吱呀”门被推开了,某女正躺在床上闹着,“看来,你又调皮了,嗯~"
  • 天城龙族

    天城龙族

    如果把天和地比做一个剧院,那舞台就在大地上。大地是剧场的主宰,它演这一次次成长,一次次悲欢离合。但,舞台不止大陆。在天与地之中,飘浮的天城也是主角。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天城,一座最大的叫龙神之怒
  • 若忘,请深忘

    若忘,请深忘

    六年前,他追着已远行的轿车,声嘶力竭:“孟恬,既然你敢走,就永远不要再回来了!”在爱情和亲情面前,孟恬选择了后者,为之她付出了六年的惨痛代价。当学业完成,她鼓起勇气再次回到这座城市,却发现早已是物是人非。“小逸,我只想回来看看你过得好不好。”他能说什么?他能告诉这个没心没肺的女孩,“你走了,我的生活还有好与不好的分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