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7000000028

第28章 言语行为环境为准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宪问第十四

孔子说:“政治清明,要言语正直,行为正直;政治黑暗,要行为正直,言语谦逊。”

【感悟一点】

孔子在这里主张的两套言行标准,其实并非一种滑头行为,而是一种相机行事的智谋。对于我们在社会中立身行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处于一个单位之中,倘若上司鼠肚鸡肠,妒贤嫉能,很显然,“危言危行”就会惹得他不快,弄不好要被“穿小鞋”;倘若情况完全与此不同,则可以放开手脚,尽显才华。这种指导方法可以让人在不利的环境中既保持原则,又不受伤害;而在有利的环境中,能够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萧何与岳飞的不同遭遇

天下太平,国法严明,社会稳定,环境宽松,就要力争在行为和言语上都做一个正人君子;只要依法办事,说话坦率直接一点,不仅不会被“穿小鞋”,反而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在动乱的社会中,国无章法,人无依靠,作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固然在行动上必须公道行事,可是在言语上则一定要注意少发牢骚,千万避免得罪别人,甚至有时为了不得罪人而宁可装聋作哑,也不要把矛盾挑明而引祸降身,从历史的记录可以清楚地看到,坚持这条行事原则的“得”和违反这一原则的“失”。

西汉初年,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协助吕后,用计谋诱杀了韩信。汉高祖刘邦此时正率军队在外平叛,闻此讯后,立即派使者拜萧何为相国,外加许多优厚的恩赐奖赏。文武百官都为此而向萧何贺喜,惟有一位叫召平的老臣却前来报忧吊丧。他对萧何说:“目前诸王都心怀二志,所以皇帝要亲自率兵在外平叛,无暇后顾。而相国您却镇守京都,不用冒负伤战死的危险,皇帝难免对您有疑心。所以,皇帝给您加封晋爵,用意只在于试探您。若您因此而居功自傲,日后就难免有不测之祸。所以我恳求您坚决推辞这些封赐,再拿出全部家财来资助劳师远征的军队,惟有如此,才可消除皇上对您的疑虑。”萧何听后,恍然大悟,马上依计而行,消息传到前方的刘邦那里,刘邦十分高兴,对萧何不再疑心了。

同年秋天,淮南王黑京布又起兵反汉,刘邦不得不再次率兵亲征。出发后,他数次派遣使者回京,询问萧何在后方具体做了一些什么事。萧何想,准是刘邦又在提防自己了,所以他就想旧戏重演,他的一位宾客知道此事后,马上劝阻他:“您如果再像上次所做的那样的话,就将面临杀头灭族之祸了。作为相国,您已是功盖群臣,权利爵位已是登峰造极,这七年来呕心沥血的苦心经营,您已更加受到百姓的爱戴与拥护。现在皇上之所以数次派使者来询问您的情况,就是害怕您以自己的声望,给他来一个‘后院放火’,所以,您现在最好是用贱价来强买民间的田宅,并向民众放债,以此来招致民众的怨恨,这样皇帝就会对您感到放心了。”

萧何醒悟过来,又是依计而行。不久,他低价收买田产,高价放债,装出一副贪婪鬼、守财奴的嘴脸,对政事却再也不多过问,硬是把自己搞得声名狼藉,刘邦在前线知道了萧何与民众失和,悬着的心果然放了下来。萧何也就因此而避开了即将加身大祸。

萧何做到了“危行言孙”,免去了灾祸。可是历史???有一位人物,民族英雄岳飞,世人多说他冤死在奸臣秦桧手上,这是不假的,但岳飞的死与南宋高宗皇帝也不无关系。岳飞奋力抗金为什么会“得罪”高宗呢?若是从岳飞身上找原因,则可以说与他没有做到孔子所说的“危行言孙”也不无关系。

岳飞要北伐抗金,完全对,可是他所处的正是“邦无道”的时代,有不容“言不孙”的地方,结果蒙冤死了。为什么说他“言不孙”呢?“直捣黄龙、迎回二圣”是岳飞要北伐的口号。要迎回来的“二圣”是什么人?他们是已在台上执政的南宋高宗赵构的父亲和哥哥。岳飞当时的口号,就是一定要打到“黄龙府”去,把太上皇、皇兄两个人请回来。他这个话说得也对,但宋高宗听了很不高兴。

在赵构看来,倘若抗金胜利,迎回其兄,那么他现在好端端坐着的皇位也就坐不下去了。与其这样,还不面上做做抗金的样子以平众怨,而实际上借助金人的力量,构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苟且偷安,这样皇位能够坐得稳稳当当的,可是岳飞成天喊着“直捣黄龙,迎回二圣”不就是要他把皇位让出来吗。宋高宗心里窝火,却又不好明说。秦桧察颜观色,心领神会,揣摩到了个中奥妙,于是借整死岳飞以大拍高宗的马屁。高宗为了自己的皇帝宝座,自然是不惜让岳飞当个屈死鬼的。

有一句谚语说:“察见渊鱼者小祥,智料隐匿者有殃。”这里面该是凝集了历代多少辛酸世故!毫无疑问,敏锐地洞察一切的能力是必须具备而且理应受到称赞的,然而在动乱的年代,险恶的人世间,尤其是“邦无道”之时,如果不能做到“危行言孙”,很可能招致杀身的横祸。岳飞的被冤死就是一个不可忘记的训戒。当然,我们不主张为明哲保身而当说不说,但注意一点讲话的策略,恐怕还是有好处的。

同类推荐
  • 孔子说为人

    孔子说为人

    本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我们编译的这本《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一书中,其题材内容可以说是康德哲学思想的经典智慧。
  •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北大培养了中国几代最为优秀的学者、智者。他们以博大的、达观的、聪慧的精神风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传播文明与智慧的种子。当我们处在茫然不知所措、希望之光黯然失色的时候,不妨坐下来,翻开这本心灵书,与北大的智者们聊聊天。相信他们的人生哲思会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把,为我们照亮前路。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热门推荐
  • 咸鱼不翻身

    咸鱼不翻身

    [花雨授权]他是世人口中莫测诡秘的“鬼面医”,他爱上了一个一心想“翻身”的“小咸鱼”,但是,当他发现,她竟与梦中的“她”如此相像时,他的决心动摇了……他怎么会知道,她的世界要是没有他,翻了身又有什么意义呢?!
  • 重生之天后再临

    重生之天后再临

    她是娱乐史上最年轻天后秦瑧,十三岁出道,十四岁获最佳新人奖,二十岁捧天后奖,获最年轻天后之称,她是票房保障,她是娱乐圈女王,高傲如她,卑微亦是她。如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照片背后,遇到他,她变的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她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唐朝,亦是她心尖上的那朵花,那根刺,一手捧红她,又一手摧毁她,让她从尘埃中爬到云端,又从云端坠落回尘埃,可惜,这次,她没能从尘埃中再次爬起。宋千允,天娱传媒旗下刚进门的练习生,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天后,一个是与其命运完会相反的练习生,重生在宋千允身上的秦瑧,离开了唐朝这个靠山之后,她还能不能再次逆袭成天后?
  • 虫图腾5:机密虫重

    虫图腾5:机密虫重

    “驱虫秘术”式悬疑小说史诗之作!《虫图腾》系列大结局!在潘俊与人草师相认时,时淼淼与欧阳燕鹰仍被困在八卦密室之中。潘俊为救朋友,再次深入密室,一番生死历险之后,潘俊一行人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消失之城”,驱虫师家族的历史重见天日,驱虫师家族的终极秘密也浮出水面……
  • 不屈的斗志

    不屈的斗志

    古人云:大争之世,求王正名,在强国逐鹿的时代,无不伴随着烽火狼烟,一个国家的崛起强大势必伴随着金戈铁马,无尽的杀戮和悲愤,小的国家走向屈服,逐渐被吞并,但是有的国家举国抗战,全民为兵,最终走向强大。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从弱小走向强大,强大走向灭亡的强国悲梦。
  • 呆萌宝儿慢慢成长

    呆萌宝儿慢慢成长

    苏宝儿穿越了,额……呵呵,很好啊,可以过自己想过的人生不用再为前世的恩怨情仇痛苦……一切看我宝宝的努力
  • 大陆小仙尊

    大陆小仙尊

    修仙界半道高手陆轩,为了渡劫不得不封印了自己大半的修为,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仙都大陆之上,门派林立,家族纵横。有的人在修仙,有的人在修魔。绝世高冷的宗派师姐,霸道任性的豪门千金,温柔体贴的采药小妹……陆轩长叹一声:“我征服了世界,她们却征服了我!”
  • 灵霸

    灵霸

    至强者,一指洞穿万丈高山,一念可斩断连绵山脉,弹指间,天翻地覆……这是一个将斗气发展至巅峰的世界,惟有强者方能拥有一切。得到神秘传承的少年,为亲人,为兄弟,独战天地,扬名乾坤。
  • 余生与你尽长欢

    余生与你尽长欢

    我只愿,爱如天地,亘古不变。从此,沧海桑田,不在分离。
  • 厢里归故

    厢里归故

    你哼着陌生的乡音,走在凄清宫闱里。耳边铁链碰撞,你俯下身来为我解开脚腕的枷锁。你独倚高楼,缠绵的望着渐行渐远的我,哼起歌儿来,为我践行。眼前烟雨霏霏,却格外思念红墙内的你。我哼着陌生的乡音,叫醒路边的野花,问问它们,你的家乡在哪里。————————“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这个邹夫子早就教我们学过了。”“哦?是吗?”他无害的笑了笑“那好,巴厢后面哪一句怎么背?”“性……习相……”
  • 盛开在光年的你我

    盛开在光年的你我

    你是不是也曾遇见过这样一个少年,他的出现让你的整个青春都不再腐朽。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或相逢瞬间或相离刹那,所有得失离别都只为教会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