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7000000042

第42章 君子之间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第十三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声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

【感悟一点】

君子、小人在对人对事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因为君子尚义,对不合理的事情,就要反对,所以会有不同。小人尚利,对有损于个人利益的事他不会干,对有利于自己的事则不管是否合于正义他都干,所以只能同而不和。

“和”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孔子在这里所主张的君子之“和”,是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这一“和谐”的思想,不仅可以用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可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赵普为国犯龙颜

现实中,人们往往因为“关系”而混淆是非。如朋友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即使这种事关乎道义,很多人也选择“打哈哈”糊弄过去,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他们是不会抹开面子去为是非争个脸红脖子粗的,这其实正是一种对人对己都不负责的态度,如果因此导致别人或公共利益受损,则难免有同流合污之嫌。这是正人君子所不取的。

宋代的开国功臣赵晋,在原则是非问题上,往往与身为一国之尊的皇上发生争执,虽然他对皇上是尽心竭忠地辅佐,但无论何时,他都始终坚持“和而不同”的做人做事原则。

赵普原是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曾与赵匡胤等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即宋太祖)登上皇帝宝座。以后又参与制定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帮助太祖、太宗二帝统一了全国大部领土。

赵普从小就学习官吏办事的方法,但读书不多。做了宰相以后,宋太祖常劝他读书,所以到晚年时他总是手不释卷,常常一回到家就关上房门,从箱子里拿出书来读,一读就是一整夜。第二天处理起政务来,总是果断利落。别人谁也不知他读的是什么书,到他去世以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只有《论语》二十篇,因此,后人传说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历代做宰相的人,多数都为私利着想,一切言行都要讨皇帝的欢心,绝不触怒皇帝。赵普却把治理好国家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在与皇帝发生分歧时,只要他认为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国家,就犯颜直谏。

有一次,赵普举荐某人做某官,宋太祖不肯任用。第二天,他还是举荐那人,宋太祖仍然不肯。第三天,他又向宋太祖推荐那人,宋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扔到地上,赵普脸不变色,也不辩白,跪下来拾起奏章碎片就回家了。过了几天,他又把被撕碎的奏章贴好,再次像以前那样上奏,宋太祖终于省悟,认为赵普做的对,就任用了那人。

又有一次,一个大臣应当升官,宋太祖素来不喜欢那人,不同意。赵普坚决提升那人官职。宋太祖发怒说:“我就是不给他升官,看你怎么办?”赵普心平气和地争辩说:“刑罚是用来惩罚坏人的,赏赐是用来酬劳功绩的,这是古今一致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赏,怎能因为您个人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宋太祖气极了,起身离去,赵普就跟在后面。宋太祖进了皇宫,赵普就站在门口等候。等了很长时间,直等到宋太祖允诺了他才离去。

宋太宗时,赵普再次担任宰相。宋太宗因为听信了弭德超的谗言,怀疑曹彬不遵守法度,要处罚曹彬。赵普知道曹彬冤枉,就为曹彬分辩清楚,并且予以担保,使事情真相大白。宋太宗知道真相后叹息说:“我听断不明,几乎误了国家大事。”对待曹彬一如既往。

当然,赵普不是普通人,他做事“和而不同”的出发点是社稷民生,作为普通人,虽然不能有这么崇高的意图,但凡事坚持原则,力避同流合污,还是应该能做到的;否则,一旦流于“同而不合”,就那简直与小人相差无几了。

同类推荐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贰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贰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 老子可以这样读

    老子可以这样读

    谁能使浑浊的环境静下来,慢慢变清?谁能使安顿的心灵动起来,产生新的追求?能这样做的人,不追求完美,正因为不追求完美,才能不断创新,我们需要在安静中沉淀,在沉淀中创新。花点时间,读读本书,会减少几分失落,多几分淡定。这个社会,没有人不求人,也没有人不被人求。你求人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人求你呢?事情会难办吗?所以,通常办事,是要想办法转换关系,转换角色,让你求人转变成人求你。人与人的相处,有时会很难,有时会很简单,由难变易,需要智慧。要想寻找这种智慧,读读本书,它会告诉我们和光同尘,处事有道。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女强文】月悉华倏然睁开双眼,沉静的眸中光华流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湛蓝的天空……穿越而来的妖孽女强人,历尽千辛万苦,让男人坐上了龙椅,却因为这个男人,不得不逃……
  • 将门囧女

    将门囧女

    小白篇:这年头,穿越纯属技术活,会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啥比较好混~~那女主会啥??---答曰:以上基本不会。作者云:作为女主,啥都不会很遭人鄙视的!女主冷笑:整体注意,有一可疑人物,名曰唐宝~~于是作者弃笔而逃。爱情篇:色字头上一把刀,这年头,有刀也要顶着上。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还有男主跟女主。。(别拍砖)当女主碰见男主就如干柴碰到--好吧,你们想多了。男主那有那么好勾引的~~~所以,这也是一部比较二的言情剧。文艺篇:凤家有女初长成。。。啥来的,此文风是伪文艺。战斗篇:将门有虎女,年方十八。但此虎非彼虎@#¥%……&*(女主:说的乱七八糟,信不信我一会穿越回去拿你练练手?某宝弃笔而逃。
  • 神王灭世

    神王灭世

    一人控位面,一怒毁生灵,一笑救万物,一伤万古枯
  • 蚀骨溺宠:绝魅皇后太逍遥

    蚀骨溺宠:绝魅皇后太逍遥

    "我还是很喜欢你,即使我们是两个时空"那年她才十岁,那年他正直年少;那年的她什么都没有,那年的他承诺要守护她一辈子。谁又知道,这幸福的背后,有多大的阴谋?她被这现实逼得快崩溃,却发现最爱的人也骗了他多年,最后想害死她的,居然也是他。我亦无他,亦无你
  • 符文之神

    符文之神

    何为正?何为邪?血战百万里,不过温酒间。何为爱?何为恨?苍天亦有泪,无故惹尘烟。何为对?何为错?剑锋所指处,戚戚悍苍天!怒,则天下惧;静,则四海安!我,便是神!代表最终审判的符~文~之~神!
  • 魂道源

    魂道源

    天地有魂,宇魂降世。千千世界,众生争道。看郑宇步步抗争,与命运抗争。得道易成道难,不管前路如何,只为心中所愿
  •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大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萨埵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茶罗义述一卷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大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萨埵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茶罗义述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光暗告解

    光暗告解

    我的记忆游离穿梭在无尽的黑夜之中四周群星闪烁像是在千年之前又像是在未来之后我似乎已迷失太久直到这一日我感受到那召唤“醒来,醒来……”Q群:376519491
  • 兵珠三界域

    兵珠三界域

    一个灵气的时代,兵器镶嵌宝珠的时代,全文以灵贯穿。根据主角的成长之路,伴随其人生的转折,讲叙一个玄幻的故事。分三界,兵珠闯,作主宰,灭妖兽,得传奇。其中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了作用,更有对战的壮烈,智谋的高效,力量的爆发,搞笑的情节。
  • 兽族记事

    兽族记事

    一条自称是九变玄龙的老色龙将正在和女人在床上翻云覆雨的李文武拐走...于是,女人,神功,地位,以及责任随之而来......①群二八零二六零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