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渴望爱。无论是父母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天下之爱等等。
爱就像美好的音乐,美好的食物,让我们心旷神怡,有了快乐活下去的动力。
可是,我们都太贪婪了。我们得到爱以后,不自觉地比较爱。
我们都不甘于只被爱,我们还希望自己得到的爱,是最多最好,恨不得如高山深海,绵绵不绝,川流不息。
李世民宠爱太子,处处包容他的无德无能,年少轻狂,不才之事。这些年来,太子错事连连,尽失民心,但李世民从来都没有废除他的意思。
如果这不叫宠爱,该叫什么?
可是,李世民对小名为青雀的李泰那种含在嘴里怕融了,捧在手里怕化了那种宠爱,让旁人看了都不禁顿起鸡皮疙瘩。
因此,太子李承乾觉得诚惶诚恐,忐忑不安。他唯恐有一天父皇会将太子之位,拱手让给备受荣宠的李泰,而不得不谋反。
而他谋反的模板,竟然是效仿李世民。他想学习父皇那样发动一场漂亮的玄武门之变,弑弟逼父!
然而,他忽略了一件事,发动玄武门的李世民,是个百战无前,精明能干,巧捷万端的人物,而非像他这样不学无术,裹足不前,智谋不足的草包。
如果说,李佑的谋反,是一场华丽的笑话,让人捧腹大笑。那李承乾的谋反,就像我肚子里流产的孩子,还没成型,就已经夭折,连嘲笑的机会也没有。
贞观十七年,一个被李佑谋反牵连入狱,叫做纥干承基的刺客,为了活命,毅然上书给李世民,告发太子李承乾聘请他杀害四皇子李泰,并有逼供篡位的谋划,还供出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名单。
不是说,刺客多义吗?古代的专诸,豫让,荆轲等等,都是有情有义,为主子而牺牲自己的侠义之士。
而纥干承基这个小人的告发,顿然让李世民和大唐朝廷,风云变色。
~~
在我的看法,李世民是个彻彻底底的慈父。他对孩子有着海量的包容与慈爱。
对于蓄意谋反,又尚未行动的李承乾,李世民最后下令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流放黔州。
对此,有日半夜,阴嫔悲不自胜地来问我:“为何太子谋反可以活命,可李佑谋反却要处死呢?这到底是皇上爱长孙皇后不爱本宫,还是皇上爱李承乾不爱李佑呢?”
果然,爱就是一种比较。淡泊恬静如阴嫔,也不自觉地比较李世民对自己的爱意。
“阴妃别难过,皇上一定是为李佑的死觉得惋惜,而决定不再杀自己的亲儿。”我只得柔声安抚她。
“是这样吗?”阴嫔哭得涕泗滂沱。
~~
李承乾被废以后,太子之位悬空。
李世民最爱的李泰,像一只大熊一样飞扑到他的怀里,撒娇道:“父皇,让青雀当上太子吧。青雀继位以后,发誓会善待所有兄弟。还有,青雀以后会杀子让位给吾弟稚奴。那父王就不会再为立储君这件事劳心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