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百里虽然只有四十出头,却已经头发稀疏,华发丛生。
他拿着那封信,摸着胡子假装研究多时,然后缓缓说:“在这后宫里,能够将这封家书模仿得那么传神的,只有两位。”
“其中一人,就是老夫。”他坦然承认。
“而另一位嘛……”这下,他吞吞吐吐,不敢接口。
“快说,另一位是谁?”李世民愤懑怒骂。
那叶百里脚步轻浮地走到几位娘娘之间,最后以长满骨节的食指,指着那正若有所思的徐惠。
“徐充容,快说这怎么一回事?”那妒恶如仇的李世民,大动肝火地直视徐惠。
“回禀皇上,这绝对不关臣妾的事。前几日,臣妾在宫廷里的凉亭,模仿王羲之的帖子练习书法,却不料户部尚书叶百里刚好经过,要跟臣妾笔试模仿书法的本领。”
徐惠不慌不忙道,俏丽的脸上,一点畏惧之色都没有。
“臣妾难得遇见笔迹高手叶百里尚书,便不疑有诈,当场与他笔试。”
~~
徐惠慢慢回忆当时的情况。
那日二人有个问题,就是到底模仿谁笔迹?
“模仿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没多大意义。不如我们来模仿一些普通人的字迹,那会更加有趣。”叶百里建议。
“说得也是。那我们该模仿谁?”面对笔迹专家,徐惠显得夭夭欲试。
“恩……奴才这里有一叠家书,请娘娘与大人随便抽出一张,抽到了那封,就模仿那封。”这时候,刚好有一个小太监经过,也加入了二人的聊天。
“徐充容来抽吧!”叶百里道。
徐惠一抽,就抽到武元顺写的家书。
“于是,臣妾就不疑有他,当场跟叶百里尚书笔试,而写下皇上手上拿着的家书。”徐惠口齿伶俐道。
“皇上,徐充容说谎,根本没有笔试这回事!”叶百里立刻反驳。
“皇上,臣妾有两样证据,可以证明所说不假。”徐惠一字一句道。
“第一,臣妾手上有一封叶百里尚书亲手写的模仿家书。”徐惠将一封比之前那家书,模仿得更传神的家书,扬给大家看。
“臣妾虽小有模仿的才华,但也不过只有六七分功力。可叶百里尚书,有着九分以上的模仿功力。”
各位大臣仔细研究,果然发现如此。
“第二,臣妾已经命人将那天路过的小太监,带到马房这里。”徐惠一早做好准备。
而被带上来小太监,竟然是韦贵妃宫里斟茶倒水的小全子。
“胡说!本官不曾见过你!”叶百里脸红耳赤,断然否认。
“那必定是叶大人贵人善忘的缘故,不记得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可是,奴才却见过大人,而且还能提出有力证据!”小全子的伶牙俐齿,也绝不输叶百里。
接着,小全子慢条斯理地拿出一支有“叶”记号的狼毫,还有一条绣着“叶”字,沾了墨汁的男子汗巾。
“这的确是微臣的东西。可是,微臣根本没见过这个小太监,请皇上做主!”叶百里一副被陷害,百口莫辩的模样。
“众位大人怎么说?”李世民将问题丢给在场的几位大臣。
三位朝廷重臣交头接耳片刻。
接着唐朝直谏敢言著称,性格耿直,又深受李世民信任的大臣魏征,笔直地站了起来。
“皇上,以微臣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