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1900000037

第37章 叙述形式的意义(9)

在中国哲学传统中,元意识由来已久,尤其是在释道这两家非主流思想中,《道德经》强调区分君临于“可道”、“可名”世界之上的“常道”与“常名”;例如禅宗谕“至佛非佛”和论“迷”与“悟”(《传灯录》卷二十八“在迷为识,在悟为智;顺理为悟,顺事为迷”,清晰地指出层次控制关系)。

奇书《西游补》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本元小说。翻转《西游记》,固然已是戏仿,而书中论及层次观念,妙趣横生,发人深省。例如第四回孙行者入小月王万镜楼,镜中见故人刘伯钦,慌忙长揖,问:“为何同在这里?”伯钦道:“如何说个‘同’字?你在别人世界里,我在你的世界里,不同,不同。”

可以不无骄傲地说,中国先贤对元意识比西方古人敏感得多。然而西方现代元意识发源于希腊哲学与数学的推理逻辑之中。例如,欧几里得几何体系之严密,固然难逃导致千年机械论统治之咎,但一旦发现触动公理,即可创立整个新体系,它就直接引向了元数学。中国当代知识界的元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无法借释道而生,虽然艺术家们常可求助于释道之敏悟。

80年代初开始的“方法论”热,与1985年起关于中国文化的热烈讨论,为先锋小说的元意识的产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精神土壤。方法论即元方法。西方有些论者认为现代元意识的产生是信息爆炸的结果,是掌握过于庞杂的信息之需要。可以说,中国当代知识界的元意识,是掌握过于庞杂而模糊的中国文化和历史信息之需要。读余华和格非的作品,这种庞杂和模糊造成的焦虑感十分清楚。

然而,这种文化界的气氛要进入小说,还得靠小说自身的发展。80年代,中国小说对释读指导渐渐增长的不安最后导致了元意识的产生。

80年代上半期的伤痕文学与改革文学正是靠强力的注释性指导而适应社会需要的。80年代中期,对已有释读体系的不信任导致了信码的崩溃,新潮小说实际上是释读规范危机的产物。

这种危机首先表现在“失落者”文学中,刘索拉、徐星、陈建功、多多、吴滨、洪峰等作品生动地体现了当代城市青年一切价值的失落,甚至前几年知青文学中的个人主义和存在主义价值都被丢弃。可能到这时候中国文学才成功地越过《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水平。但是,虚无主义的自伤自悼、自暴自弃依然是一种价值的追求,虽然是负向的。王朔等人已证明这种自恋情结可以成功地作为大众消费商品行销市场。

新潮小说的另一价值取向是热闹了好一阵的寻根文学。但无论是寻根寻到少数民族;还是到山区穷乡;还是到朴实乡村;还是到“靠本能生活”的前辈;或者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主流体系,都是信码规范体系危机中病笃乱投医式的寻找,而寻找当然是在追求价值,追求可行的信码规范体系。哪怕追溯的结果是对中国文化伤感而厌恶的否定(韩少功《爸爸爸》),其救治之心殷切可见。

诚然,离心运动是20世纪全世界文学总的趋向,但是如果离心的方向依然是追求对世界的诠解方式,那么这是同水平的运动。欲超越当代文学传统,需要对更根本的东西——表现形式与释读方式——进行破坏和再建。先锋小说元意识的产生符合了这个需要。

元意识,是对叙述创造一个小说世界来反映现实世界的可能性的根本怀疑,是放弃叙述世界的真理价值;相反,它肯定叙述的人造性和假设性,从而把控制叙述的诸种深层规律——叙述程式、前文本、互文性价值体系与释读体系——拉到表层来,暴露之,利用之,把傀儡戏的全套牵线班子都推到前台,对叙述机制来个彻底的露迹。

这样的小说不再描写经验,叙述本身创造经验。读者面对的不再是对已形成的经验的释读,读者必须自己形成释读。当一切元语言——历史的、伦理的、理性的、意识形态的——都被证伪后,释读无法再依靠现成的信码,歧解就不再受文本排斥,甚至不必再受文本鼓励,歧解成为文本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每个读者必须成为批评家。

元小说实际上是一种performative criticism (批评演出),是批评家作为叙述者或人物,从故事内部批评叙述规则,颠覆叙述创造真实世界的能力。因此,叙述者是在批评任何能够暂时立足的隐含作者。元小说暴露叙述策略,从而解构现实主义的“真实”,消解利用小说的逼真性以制造意识形态神话的可能。

元小说揭示小说虚构性,从而导向对小说与现实的关系的思考。元小说表明符号虚构叙述中,意义很大程度上只是叙述的产物。这样,我们所面对的 “现实”世界也并不比虚构更真实,它也是符号的构筑:世界不过是一个大文本。符号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正如罗伯·格里耶所说:

读者的任务不再是接受一个已完成的充分自我封闭的世界,相反,他必须参与创造,自行发现作品与世界——从而学会创造自己的世界。

由于把深层推到表面,先锋小说就滞留于表象。因此它是中国第一个真正“形式主义化”的小说流派。内容被化解于形式之中,只是形式的添加剂。对这样的小说,主题深化,结构统一,有机整体,立体人物等传统文学理论与批评语言完全不能适用,我们能见到的只是拒绝主题,结构瓦解,片断零散,平面人物,性格单一。指出这最后一点或许会使人惊奇,但先锋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单向度的,没有复杂性格。马原的《拉萨河女神》与余华的《世事如烟》中的人物甚至没有名字,只有号码(虽然这念起来挺别扭)。

由于叙述世界的自足性取消了,先锋小说中的直接转述语(不管引语式还是自由式)大量减少,因为人物性格已不再是叙述目的。在绝大多数先锋派作品中,人物无论性别年龄职业如何,说话的口吻不同程度上消失了个性,渐渐融入了叙述背景,也就是说,重新取消了“质地分析”。直接引语的绝对地位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中国传统小说最明显的风格标志之一,看一下延安时期的小说,或邓友梅、贾平凹等风土小说就可明白直接引语程式的重要性。

随着先锋小说的兴起,中国当代小说不仅成功地恢复了五四精神,回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而且开始超越,走向对中国文化史彻底批判和更有效继承。

不错,五四小说的立足点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总体批判,但五四小说对旧的元语言体系的攻击却是以拥护新的体系为后盾的,以新易旧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药。这样的方向似乎正好与寻根小说相反(寻根始祖沈从文的确是五四精神的反动),实际上是没有脱离元语言迷信。具有元意识的当代先锋小说暴露一切构筑和释读意义的深层批判,否定任何信码体系的必然合理性,似乎有“只破不立”之嫌,却是一种本体性的自觉,正是这种自觉使先锋小说保持批判的彻底性,而不至于落入又一个意识陷阱中去。

那么,完全不要释读体系,不就是符号的无政府,意义的空白吗?当然是。但新的意义体系的构成不是文学所能完成的。文化的转型和再生机制很复杂,不会受文学的纯批判所左右,但它需要文学纯批判的帮助。严肃的文学,尤其是先锋文学能做的只是刺激转型的机制,使之活跃起来。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之所以过早地结束了总体批判的方向,正是因为过于匆忙地寻找新的价值体系。

如果先锋小说的作者和批评者都认识到这个问题,明白露迹的作用,从无意识地写出元意识,到有意识地写元小说,那么我们有理由期盼当代中国先锋小说——中国第一个先锋小说派别——创造出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成绩。

这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先锋小说派别。从五四小说到新潮小说,整个中国现代小说可以说都是强调诠释指导,也就是说,是“评注性”的。这些作品用各种手段来说服读者,要他们相信对叙述世界只有某一种释读才是正确的,从而对现实世界只有采取某一种态度才是正确的。自然,指导强度在不同作品中甚为悬殊。宣传文学或者歌颂文学有一种“过量编码”(overcoded)倾向,不给读者任何释读自由度。固然,能保持足够批评警惕的读者或批评家依然能超越文本,析辨文本后的意识形态控制方式。但这类释读不是本意,而是歧读。有40年之久,当时,凡是放松元语言控制而可能导致歧读的作品,哪怕文中并无“错误观点”,(如方纪的《来访者》)一律必须批判。五四小说与新潮小说,某些作品的“评注”性相当隐蔽,而且在相当程度上鼓励歧读,但文本的期待释读还是看得出来的。

先锋小说则完全不同。先锋小说故意模糊其意图语境,撤除释读压力,因此它的任何释读都是歧读。如果其他小说取得歧读需要超越文本的批评(甚至大部分批评家都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歧读就是先锋小说唯一可能的阅读方式。斯柯尔斯曾攻击先锋小说,称之为“手淫式的自我审视狂”:

读者需要作者想象力的帮助。如果他们能得到的只是一声咕哝:走开,我自己麻烦够多了,他们真会走开。

诚然,读者需要评注式指导,但先锋小说的读者不能依靠这种指导。如果他们真的走开了(大部分消费性读者真的走开了),那也是先锋小说原本准备付出的代价。

同类推荐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本书是一部关于唐诗鉴赏的读物。从金戈铁马到盛世太平,从故乡长忆到夫妻之别,从宫闱私密到百姓作息,一首首经典的唐诗佳作描绘出繁华如锦的唐朝盛世。
  • 甄家红楼(下)

    甄家红楼(下)

    本书揭开了《红楼梦》内幕,阐明了幕后的真人真事,记叙了“一叙一脂”、“白雪红梅”即曹雪芹和孔梅溪这一对痴情儿女的生平历史、离合悲欢、音容笑貌,以及他二人撰写和评注《红楼梦》的全过程,并作了论证等。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热门推荐
  • 青涩年代之命中注定

    青涩年代之命中注定

    以现代社会为背景的情感、军旅题材小说。以寒门子弟张军从一名普通大学生成长为优秀特种兵的故事为主线,演绎出了张军以及祝小雅、张俊等人的情感故事。其中有爱情、男人间的友谊、特种受训、丛林历险、单兵作战、团队协作,是对曾经的青涩年代过往青春以祭奠的一篇架空文。
  • 任侠情缘

    任侠情缘

    任侠,又称为“尚义任侠”、“为气任侠”、“使气任侠”,也就是“附带意气,以侠义自任”的意思。
  • 奈何荆轲太多

    奈何荆轲太多

    冷冰冰的智慧型少女东方雅奈、可爱纯真的呆萌型少女欧阳结衣、阳光淳朴的汉子型少女上官可玥,三个复姓好友,同为校园偶像。在一次拍戏时,九颗行星排列同一线,三人一同穿越到了神秘的王国——轩辕国,三人一致认为这将是个狗血的故事。通过谜村谜案,她们也是更加认定了这一切的狗血,更加狗血的是那些防火防盗防闺蜜的事也接着发生了……
  • 傲啸巅峰

    傲啸巅峰

    这是一个星光璀璨的时代,无数的天才、强者崛起!这是一个星光黯淡的时代,天才、强者都尽显悲哀!秦啸峰,如同一轮骄阳,东升而起,遮掩住所有天才、强者的光芒。传奇之前,东离领战通城,谁也想不到一个低级玄兽林中,那孤军奋战的身影,将会成为让整个玄气大陆都为之震撼的存在。秦啸峰,总有一天,我要傲啸巅峰!
  • 霸爱:会长少惹我

    霸爱:会长少惹我

    【蓬莱岛出品】<br/>她,天性淡薄,只想平淡过生活,心中所装的人已逝那一刻,她的心同时也跟着死去!然,在遇见那一个死死纠缠着自己的会长,心莫名的如将要复活般……<br/><br/>他,豪放不羁,眼中从未看进任何人,却唯独对那个从未把自己望入眼中的女人一见钟情,可她却一再的逃离他……<br/>不是征服,而是深爱……<br/>    
  • 卡牌使

    卡牌使

    “嘿哈哈哈哈,五千年后,五千年后我会回来的,等着世界的毁灭吧!”
  • 女权之谋夫

    女权之谋夫

    小姐是残废?却被他一个小伙计拆穿。被骗吃下毒药,却活到了与她携手并肩看尽江山如画。心狠手辣,面对他时却只有笑靥如花。
  • 夏想:仲夏之夜

    夏想:仲夏之夜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他为了你,倾尽了自己的所有。而你也因为他而真正的痛了一次?痛的那么彻底、那么的撕心裂肺。甚至连说“我爱你”都变成了一种痛。有人说,人生就在不断的寻找着自己的另一半?可是对于他们来说,这一世只为了纠缠,由错误而开始,再由爱恨而终结。9岁那年的盛夏,她与他相遇了。那天父亲对她着说:“他是哥哥,快叫哥哥!”她惨白着小脸倔强道“我没有哥哥!”就在那一天的晚上,她惹怒了父亲。一直以来最宠爱她的父亲也因为他而第一打了她!在他没有出现之前,她是她父亲最宠爱的孩子,是天之骄子,更是一位刁蛮任性的千金大小姐。可在认识他以后,她的光鲜不再,成了众人眼中的坏小孩。
  • 蠢萌姑娘被校草盯上了

    蠢萌姑娘被校草盯上了

    “哎我去,咋就看上了你这么个吃货。”“大不了你把我休了。”“才不要!”
  • 落跑皇后

    落跑皇后

    天下壮丽江山,吾与你共享。世间轰烈快事,吾与你分尝。唯有灾难,吾一人独挡。她是散落在时间的沧海遗珠,或哭或笑总能勾起人的思绪,一朝穿越,她改写历史,不变的是心。他是这世间的王,不能大哭大笑,身负重任直到一再的将自己的真心遗落。他说:大丈夫怎能没有雄心壮志?我誓得天下!她说:一龙一凤,我与你共享这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