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3100000015

第15章 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促成者(3)

对蒋介石的出尔反尔,周恩来是有思想准备的。因此,针对蒋介石的主张,他明确表示:有关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问题,事关重大。必须请示中共中央后决定;有关红军指挥机关及边区政府人事安排等,不能同意,并严词驳斥了蒋介石要毛泽东、朱德“出洋”的无理要求。双方争执很久,中间虽经宋子文、宋美龄兄妹、张冲往返磋商,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这次谈判没有取得成果。

6月18日,周恩来返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了与蒋介石的谈判情况。中共中央专门开会研究了蒋介石的意见。为顾全大局。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起草,提出了一个新的让步方案:“原则上同意组织国民革命同盟会,但要求先确定共同纲领,以便奠定同盟会及两党合作之政治基础”,“同盟会组织原则,在共同承认纲领的基础上,可同意国共双方各推出同数干部组织最高会议,另以蒋为主席,承认其依据纲领有最后决定之权”。方案同时提出:对具体问题,准备7月中旬发表宣言;提出红军改编后采用国民革命军暂编军、师名义,军、师以上如蒋同意设总指挥,则红军待其名义发表后改编,否则将于8月1日自行宣布改编;陕甘宁边区实行民主选举,在张继、宋子文、于右任三人中选择一人任边区行政长官,林伯渠任副长官;力争朱德为改编后的红军指挥官,毛泽东不拒绝出洋,但非到适当时机不去;不放弃国民大会民主选举的基本原则,但要注意联合各民众政治团体,以促进蒋介石的转变与扩大统一战线。新方案尽可能地照顾了蒋介石提出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再次做出的重大让步,表明了合作的诚意。

为了尽快达成协议,6月22日,周恩来打电报给蒋介石,说明红军师以上必须有指挥机关及指挥人选,党中央同志认为非有此,实无法进行改编,尤以朱德去留影响极大,务请鉴察此间实情,改变方向处置,但蒋介石仍不改初衷。鉴于抗日形势日趋严重,中共中央作好了两手准备:一是准备再作让步,如果蒋仍坚持原议,红军改编后不设指挥机关,改编后红军以政治机关名义指挥,力争朱德为政治主任;一是万一上述要求也得不到满足,就自行宣布改编。

同时,中共中央审慎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国共两党的现状。考虑到国内和平虽已实现,但国共双方代表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双方的力量对比异常悬殊,在共同组织形式和共同纲领上是很难达成协议的,因此,决定先发表国共合作宣言,力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争取党的公开,以利发动抗战。于是决定由周恩来起草《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7月初,周恩来完成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起草工作。此时,蒋介石电邀他到庐山谈判。中共中央遂决定派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前往庐山与蒋介石再次进行谈判。

7月4日,周恩来等3人从延安出发,经西安、上海,前往庐山。当他们到达上海当晚,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了。13日,周恩来一行抵达庐山,开始了第二次庐山谈判。此时,蒋介石、汪精卫正在这里举行庐山谈话会,邀请各方人士聚谈国事。但是,谈话会是蒋介石、汪精卫做主人请客,不是开“圆桌会议,共产党没有参加”。周恩来后来说:“庐山谈话会的时候,共产党没有份,我同林伯渠、博古同志三个人不露面,是秘密的”。上庐山后,周恩来向蒋介石提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的反应十分冷淡。1945年周恩来回忆说:“我们带去起草好的宣言,他要动手改两句,那时候我们还客气,同意他修改了两点。但修改了他也不发表。总想把共产党合法这一点抹杀掉”。这次谈判是在周恩来、林伯渠、博古与蒋介石、邵力子、张冲之间进行的。争论的焦点仍在红军的指挥机关和人事安排问题上。蒋介石在这个问题上,比上次庐山会谈时更加后退。原先蒋介石曾表示:红军改编后在3个师以上设立的政治机关可代行指挥权,这次却通过张冲提出:改编后,“各师须直隶行营,政治机关只管联络”。对蒋介石的出尔反尔,周恩来于15日写信给蒋介石指出,“此与来(周恩来的自谦——引者)上次在庐所面聆及归陕向党中诸同志所面告者出入甚大,不仅事难做通,且使来一再失信于党中同志,恐碍此后各事之进行。”这当然是对蒋介石轻诺寡信的严正抗议。

7月17日,鉴于国共谈判没有进展,洛甫、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提出:“为大局计,可承认平时指挥人事等之政治处制度,请要求设正副主任,朱正彭副。但战时不能不设指挥部,以资统率。”第二天,周恩来将所拟十二条(包含洛甫、毛泽东电示意见)谈判意见,通过宋美龄转交蒋介石。意见的主要内容有:应允许各报刊转载《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民党中央发表书面谈话表示赞同;迅速发表陕甘宁边区政府名义,从张继、宋子文、于右任三人中先择一人担任边区政府正职,由林伯渠任副职,边区范围应包括现在所辖的十八个县,边区疆界请国民政府行政院同边区政府共同划定;国共双方派人赴鄂豫皖、闽浙赣、闽粤赣、湘鄂赣等地联络与传达国共合作方针,对南方红军游击队实行改编;允许中共在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在全国发行;对红军改编的具体意见。

蒋介石仍我行我素,坚持红军改编后不设统一的军事指挥机关,3个师直属行营,各师参谋长由南京派遣,政训处主任只转达人事、指挥,并提出以周恩来为政训处主任,以毛泽东为副主任。周恩来当即予以严正拒绝说:我党决不接受这样的安排。

谈判陷入了僵局。周恩来和博古、林伯渠离开庐山前往上海活动。

此时,因“日军进攻之形势已成,抗战有实现之可能”,中共中央决定对谈判采取“蒋不让步,不再与谈之方针”,要求周恩来、林伯渠留沪观察,等待形势发展。接电后,周恩来等于21日联名致电洛甫、毛泽东,对红军改编提出具体建议:“不管形势如何发展,须立即自行改编三个方面军,各方面军一万五千人,各军师都编入,加强干部配备,使各方面军能独立工作。”(由于抗战形势日益紧迫,蒋介石急需红军开赴前线作战,27日,通过蒋鼎文转告周恩来:红军迅速改编,出动抗日。

7月28日。周恩来返回延安与中共中央面商红军的改编问题,决定3个师以上设总指挥部,朱德任正职、彭德怀任副职。

8月1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人到南京商讨国防大计。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不去,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三人参加。8月9日,周恩来等人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同时与国民党继续谈判,这就是南京谈判。

四、南京谈判:瓜熟蒂终落

中共中央对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这次南京之行提出的目标是:(一)发表宣言;(二)确定政治纲领;(三)决定国防计划;(四)发表红军指挥系统及确定初步补充数量;(五)红军作战计划。

8月9日,周恩来一行飞抵南京。11日,周恩来、朱德参加了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谈话会并分别作了发言。周恩来在发言中提出:在当前战争中,应当培养独立持久作战的能力,在正面防御中,不能够停留于一线与数线的阵地,而应当由阵地战转为平原与山地的扩大运动战,还要采取游击战。这些军事作战思想与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是一致的。

八一三抗战(即淞沪抗战)爆发的当天,周恩来与朱德、叶剑英联名就与国民党谈判条件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几点建议:(一)努力抗战,以巩固蒋介石的抗战决心;(二)红军立即改编,争取开动;(三)力争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四)催促发表红军改编后的正副总指挥。

由于七七事变特别是淞沪抗战的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已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全国各界人民强烈要求团结抗日,这些都不能不使蒋介石改变一下他的顽固态度。尽管他对中共起草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了许多无理要求,如不同意宣言中“民主”提法,要求改为“民用”,要求取消对民族、民权、民生的解释,不同意提同国民党获得谅解、共赴国难等等。但不管怎样,这次谈判终于就两党关系和团结抗日的若干具体问题达成了协议:

第一,蒋介石同意发表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训令,改编后设总指挥部,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使僵持已久的红军改编后指挥及人事安排问题获得圆满解决;

第二,同意中共派人到南方省省游击队传达中共中央的指示并协助红军游击队改编,同意中共在南京、上海等地设立办事处。

第三,关于红军的作战方针,蒋介石、何应钦同意毛泽东提出的红军作战原则:红军充任战略游击支队,只作侧面战,不作正面战,协助友军,钳制并消灭敌人。

在谈判期间,周恩来还使一些被关押的中共重要干部被国民党当局释放。

这次南京谈判历时十多天,尽管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协议,但仍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如边区政府管辖范围、行政长官的人选,国民党向八路军派遣军政干部等。这些问题成为周恩来以后与国民党方面进一步谈判的内容。

在南京期间,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还会晤了四川省主席刘湘、云南省主席龙云及国民党高层官员冯玉祥、白崇禧、邵力子、于右任等人,为以后与他们的进一步交往打下了基础。8月21日,周恩来离开南京,返回延安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至此,周恩来转辗4个地方,耗时7个月的艰苦谈判结束。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拖延已久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以上述两件事为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华民族从此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投入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外来侵略者的伟大战争中去,并最终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所奠定的国内和平局面是脆弱的,很不稳固的。这是因为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后,并不甘心与共产党和解,不愿意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屈三中全会虽然制定了和平统一、修改选举法、扩大民主、开放言论、释放政治犯等原则,但还通过了“根绝赤祸”的决议案。这是蒋介石思想的真实反映。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蒋介石企图溶化共产党,对红军总是以“投诚”对待,严重阻碍着国共两党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拖延了全面抗战的发动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上述形势下,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代表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前后长达7个月的艰苦谈判。在中国国民党由内战政策转向合作抗日的过程中,在中华民族掀起全民族救亡斗争的转折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往返奔波于延安和国统区之间,把高度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巧妙地用于同蒋介石国民党的谈判桌上,为推动国民党加速实现政策的转变,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同类推荐
  • 盗清

    盗清

    国际大盗张飞扬带着超级金大腿来到了清末太平天国时期,他立志要重新做回国际大盗,继续自己的大盗生涯。日本天皇:“我要向国际控告,张飞扬盗取了我们的经济财富。”荷兰国王:“我要向国际控告,张飞扬盗取了我们的南洋领土。”英国首相:“我要向国际控告,张飞扬盗取了我们的整个印度。”而这时候,大清的咸丰皇帝看着那几位,马上哭诉道:“各位,张飞扬盗取了我的大清,你们要为我做主啊!”张飞扬叉腰哈哈大笑说:“我就是传说中的窃国大盗!”
  • 帝王之崛起

    帝王之崛起

    ☞【帝者,王天下之号也】纷争的大陆,动荡的年代,无数的人物粉墨登场,或英雄,或枭雄。易天启,这个平凡的穿越客,被架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沉寂?崛起?早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浪花淘尽英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闲暇时,且捧清茶,试看一代《帝王之崛起》】☆※☆推荐指数:『★★★★★』☆※☆
  • 明士风流

    明士风流

    明初,靖难之后,永乐皇帝重启锦衣,架设东厂,都说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可他却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上活得如鱼得水,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是一段属于他的历史,红袖添香、治国安邦,他用他一生的时间,为大明添砖加瓦,为大明的盛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天更新
  • 史记(第九卷)

    史记(第九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历史典籍(上)

    历史典籍(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逆天之谕

    逆天之谕

    少年沈谕,自山中而来,于青龙托生,携天书一卷,行至滚滚红尘,逆天改命,行非常之理,且看他如何步上强者的巅峰之路!
  • 步步错

    步步错

    “你送我姐出嫁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啊?”凌宣美歪头问叶洛寒。叶洛寒薄唇微启“她会后悔的。”“凌悠然,如果在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进入dark吗?”凌悠然苦笑“会把,不然11年前我就饿死啦,不然...也不会遇见他吧”华丽转身,如魅锐变,是命运的转折还是鲜血淋漓?遇上他,是她的幸还是悲?凌悠然的冷血不是“暗”教会她的,是这个社会送给她的见面礼。叶洛寒始终不敢承认凌悠然的一眼,已让他沉沦!上天是否真的厚此薄彼,是她顾虑太多,还是他已经遗忘!她现实、物质、冷漠、无情,而他又何尝不是孤寂、野心、掠夺、占用,冰与冰的取暖不是融化就是碎裂。
  • 天朝大帝

    天朝大帝

    一颗陨石的出现改变了世界。另一个世界,一场惊天之局。上古疑云四起,诸天婆娑所剩几何?一切显露,惊天之谋竟只为苟延残喘。天道为何所杀?无道之天岂能长存?这时,一个声音响彻恒宇“我虽渺小,但这天我扛了。”三方界的故事从这里启程,望诸位支持(本书并非系统流,前面只是铺垫)。
  • 时代武者

    时代武者

    一个来自地球的普通年轻人,在机缘巧合中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带来一台神秘的“时代手机”,却没想到时代将却因他而改变!平凡的人生就此坎坷不断,无数困难在不断努力中迎刃而解。你有你的绝世斗技,我有我的武功秘籍。纵使你魔法强大,也抵不过我法力无边。把无数天才踩在脚下,获得无数无知少女的倾慕。可是“我”不是种马,只相信缘分。
  • 辽诗话

    辽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曼陀罗之异瞳少女

    曼陀罗之异瞳少女

    【不是绝不抄袭,而是有点儿雷同昂。毕竟我也看过很多复仇剧qwq】云起书院首发,写得不好见谅快看活生生的简历↓生为曼陀罗,一生中要经历三种坎坷。情劫、天灾、人祸。而顺利渡劫后,曼陀罗会随着基因一直传承下去。“你爱我吗?”他把她拥入怀中,问道。“爱……”她任由他抱着,毕竟,她即将通往里一个世界,即将在这里画上人生的句号。“那为什么要给我一次次希望?又狠心将希望撕得粉碎!”他闭上了眼睛,话中带有哭腔。“为了不被伤害。”她嫣然一笑,也闭上了眼睛。606751497为本书交流群
  • 转角的冤家

    转角的冤家

    叛逆期的女孩,遇上另一个叛逆期女孩,两人走在一起,是否会遇到属于她的爱情呢?注:里面只有一个是女主,另一个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滴~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 仙道庭

    仙道庭

    修仙界一代准圣姜宁因得到《道庭书》法门而死,投胎闹地府。转生进入明武大陆,成为一个小家族的五少爷。进行华丽的变身,从此属于他的传奇,即将书写。正值黄金时代,百家齐鸣之时。姜宁用自己的双脚,踏上了热血仙道之路。--------------------新人新书,希望各位支持,收藏推荐往真人的头上砸来吧!!
  • 从吃奶到吃饭

    从吃奶到吃饭

    本书着重介绍婴幼儿从吃奶到吃饭这一食物与喂养转化的具体内容,尤其详尽阐述4~6个月开始泥糊状食物的第一个食物过渡期,8个月吃“手指样”食物第二个食物过渡期和10~12个月享乐家庭饭菜的第三个食物过渡期的自然发展过程。紧紧围绕0~3岁宝宝应该“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的中心话题,介绍最新的喂养理论与实用知识,涉及到食物的选择以及健康的饮食行为两大方面。内容包括喂养操作要点、喂养指南、常见问题、生理与营养学知识、食谱及家庭制作、营养评价七个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