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5500000018

第18章 左宗棠对甘肃军制的改革(2)

对于制兵的松懈与无用,左宗棠已看的非常清楚:“国家养兵二百余年,岁糜帑藏,此次军兴,未能收制兵之效者,由于饷薄而额多。夫兵在精不在多。兵之能战不能战,视夫练之精否;兵之能练不能练,视夫饷之足否。若饿乏之卒,自顾不遑,不得不听其别营生业,心志因之而纷,精力因之而懈,技能因之而生,兵与将两不相习,无论不能驱以御敌,即训练亦难按时入操。名为制兵,实与惰民无异,徒为地方之蠹而已。各省戎政废弛,弊虽不一,而其要皆由于额多,不能勤督精练。初以费饷无几,可得多兵之用。不知兵不练,与无兵同;练不精,与不练同。虽名为节饷,实则并此薄费而亦觉虚糜。”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甘肃新通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23卷),兰州古籍书店影印,1990年,四十一卷,第30页。为此,左宗棠一直提倡“减兵增饷”的政策,并把他在闽浙总督任上整理两省军事的经验,用在改革甘肃兵制、恢复制兵上面。应该说,减兵增饷是左宗棠改革甘肃军制的途径,恢复制兵是目标。

2.恢复制兵的措施

如前所述,甘肃的制兵系统已经在回民起义的冲击下崩溃了,因此裁汰无用冗兵,加强甘肃地方武备,就成了左宗棠整顿甘肃军事的中心工作。

首先,左宗棠对甘肃的军制现状作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他指出:“甘肃为材武著名之邦,其风气刚劲,习苦耐劳,并非他省制兵可比。乃此次回乱,列郡沦没,本地无一枝劲旅,杀贼立功,而哗噪之事数见。额兵之数,非不足也,原定饷章本薄,加以层层剥削,马兵差堪自给,步守各兵未免过苦,难得其力。甘肃赋少兵多,军食资他省,饷源稍绌,动滋事端,惰兵骄骑,由来已久。非亟议更张,望其转弱为强,不得也。久留勇,则费不支;全裁兵,则患无备;仍循旧制,则难期起色;另议加饷,则无款可筹;亟宜援照闽浙成案,量减可裁之兵,以节饷糈;即以所裁之兵饷,加之所留之兵。庶兵力较纾,可责其勤练;将弁各予津贴,革除虚冒、应差、挂名、辞全诸弊,庶帑项无增,军政可期精实。”《甘肃新通志》,四十一卷,第30页。由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左宗棠决定在甘肃推行“减兵增饷”的政策,除了意在援引他在闽浙总督任上治理地方军务的成功经验外,还受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是西北粮运艰阻,“因为不易足食,也就不能足兵”。“减兵增饷”的主张,无疑是“最为经济”省事的办法《左文襄公在西北》,第122页。二是当时西北还有大批勇营,必先遣散,才有军费来恢复制兵;甘肃兵事虽已结束,还需有相当可靠的勇营来震慑地方,一时不能全部遣散。为了节省饷银,作为过渡性的办法,只能先把勇营缩编为防营,改照坐饷支给。

其次,努力做好裁营与遣散工作。所谓“减兵增饷”,重点在减兵,而裁减遣散营勇、防营,又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正如秦翰才所说:“做一个统帅,不但要会练兵,还要会裁兵。第一,先要统帅襟怀坦白,功成身退,没有拥兵自重或借兵发财的心。这在文襄公和他的直系的几个统帅,都是不成问题的。其次,其时军中欠饷太多,一旦遣散,必须发清,再要发给路费,绝不是空口白话,一纸命令就可遣散;没有钱,便不可裁。平日筹款养兵,还很竭蹶;临时筹款裁兵,同样困难。”《左文襄公在西北》,第122页。对于裁兵,左宗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穆图善曾报告甘军有一百四十营之多,左宗棠认为绝不满半数,坚决要求清理。梅开泰主动先把其所率十营勇丁改为五营,接着敖天印也改十营为五营。左宗棠还命令周开锡到秦州一带,把陇南各驻军分别清点,进行淘汰与归并,不想范铭所率的黑头勇公然反叛,造成了很大的振荡。此事解决后,左宗棠在奏稿中写道:“臣维陇事之坏,在于从前饷事艰绌异常,募勇征兵,日增一日,不能立营制,定饷章,惟幸目前无事,是非之不明,威令之不行也久矣。故逆回而外,土匪横行,溃兵迭起。今欲转弱为强,去冗杂而求精实,开办之始,成效未著,议论必多。然臣不敢因此而有所挠,惟慎以图之。”《左宗棠全集·奏稿》(四),第504页。左宗棠顶住舆论的压力,“把贪污的军官,分别开革和诛杀了几人”。还毫不客气地要求穆图善,“除去还算得力的马队,把步队完全遣散”《左文襄公在西北》,第75页。

对于遣散勇丁,按当时的统计,每裁一营兵,各种费用加起来需要四万多两银子。如果几十营合起来裁撤遣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发了积欠军饷和遣散费,还要提防勇丁们领到钱以后,在驻地或邻近的地方吃喝嫖赌,顺手把钱花光,以至流落他乡,成为游勇或匪盗。左宗棠采取的办法是把各勇夫从遣散地点到本籍的路程,分做几段,每过一段,在指定的机构领取一部分的钱。这样,大概可以确保士兵回归原籍,而到家还有钱可以谋生。另外,为避免同时遣散的大批勇夫沿路骚扰,又把他们分做几个小组,每隔几天,遣发一小组,分批行走,减少他们聚众滋事的机会。

再次,在当地召募勇丁,为以后恢复制兵预作准备。左宗棠在用兵陕甘的后几年,在甘肃募集当地勇丁,用湘军的制度来编制,也用湘军的方法来训练,打仗时和湘军比肩作战。左宗棠的基本用意,就是准备在这些士兵中挑选制兵,比如,刘松山曾命董福祥在甘肃本籍人中招募三营,分别由董福祥、张俊和李双梁各带一营,这就是“董字三营”。他们“随同老湘军平定甘肃,平定新疆,对于文襄公完成西征使命,实有重大助力”《左文襄公在西北》,第49页。这算是用湘军编练的方法训练勇丁的一个例子。后来,在固原归降的回民中又编练三营,也仿照湘军营制,叫做“旌善营。”“旌善营”还不断得到扩大,在西宁时,又增加由归降的陕西回民骑兵组成的马队五营。这一支骑兵,作战时非常得力。左宗棠奉命从哈密进京,还带走了一部分。在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允许出关的勇营,内中强壮可用之人,愿意留在新疆的,拨给荒地,教他们屯垦。当时金运昌的卓胜军中,就有许多人弃甲应征。左宗棠的用意,就是准备将来新疆恢复制兵时,在这些人中挑选士兵。

第四,恢复制兵的几项原则。其一,根据甘肃实际,左宗棠确定了恢复制兵的总额。甘肃与新疆两省承平时的饷额统共是每年三百多万两,左宗棠主张就依照这一饷额去确定恢复制兵的总额。制兵的饷项,约为勇丁的一半。那就是一营勇丁,招募一营半的制兵。其二,减骑增步。由于马队开支较大,所以左宗棠主张只保留少量的马队,使骑兵和步兵构成三比七的比例。这样,大概减少一分马粮,可以维持步兵战守兵各一名。减去骑兵而保留步兵,这原是西汉时赵充国在湟中平羌时的成规,可资借鉴。其三,取消换防兵,缩减开支。新疆制兵中有一部分军队是从甘肃制兵中按期调驻的,叫做换防兵。这一制度由于关内外交通艰阻,实行起来劳师伤财,所以左宗棠主张加以取消。其四,减甘增新。左宗棠认为,甘肃与新疆的防务,只要新疆巩固了,甘肃就可保平安,没有问题。剩下的蒙古、青海、西藏的防务,就容易加强。因此,左宗棠主张减少甘肃的制兵,把省下的饷粮,供给新疆支配。左宗棠还提议从光绪五年起,清政府每年拨足协饷五百万两,并以三年为期限,由他给甘肃与新疆两省训练制兵,挑选精壮的士兵和有经验的军官留任,逐渐裁去防营,最终恢复制兵。三年之后,便可改照平时每年三百万两之数拨给。左宗棠认为这样做,“各省每年可省二百万两的协饷,甘新两省也有精练的制兵可用”。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只是最初三年,“每年五百万两的协饷,不能拨足,仍是前空后欠”《左文襄公在西北》,第123页。,不能尽如其愿。

虽然如此,左宗棠对甘肃军制的改革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甘肃原有的制兵,包括新疆换防兵九千名在内,计马步战守兵共五万五六千名。在左宗棠减兵增饷的政策执行以后,约保留了三分之一,共计一万七千名。每年节省六七十万两饷银补贴新疆。这件事由左宗棠委托给帮办甘肃新疆善后的杨昌浚处理。杨昌浚曾在浙江办过整军事宜,很有经验。新疆则在左宗棠离任后,由刘锦棠负责办理,仍按左宗棠的预计,定兵员为二万一千名。“只是由勇营改成防营,已非制兵旧规”。陕西大概从四万二三千名减到二万四五千名。

此外,陕甘军制中还有一些很奇特的现象,值得一书。甘肃很早以前已于陕西分省,但陕西提督仍驻在甘肃的固原,还节制着甘肃的河州镇总兵。左宗棠打算把河州镇划归驻防在甘州的甘肃提督节制,而把宁夏镇划归陕西提督节制。再就是各省军政,按制应归总督主持,而陕甘的军政,却由于前任陕甘总督乐斌厌恶兵事,索性把兵权让给了陕西巡抚,于是甘肃境内陕西提督辖下的标兵,陕甘总督却不能调动,如要调动,先要知会陕西巡抚,左宗棠认为这是极不合理的事,曾说应恢复旧制。但是这两个合理的调整,最终并未实现。

同类推荐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诞生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诞生

    封面人物为贾樟柯和赵薇,2013年对于他们是难忘的一年。2013年贾樟柯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3年赵薇以7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并获得29届金鸡奖导演处女奖。100位华语导演,他们是最艺术的,也是最先锋的;他们是最商业的,也是最新锐的。首次聚焦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探究他们的第一次源于什么样的渴望。第一次,也许没有经验,但是有足够的激情。他们寻找,他们探索,他们历险,100位导演,100部处女作,100种不同电影道路的开启,却又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诞生在光影之中的追梦人。以虔诚和谦卑之心,向梦想致敬!
  • 诗家之绝唱——屈原

    诗家之绝唱——屈原

    本书对屈原这样一位伟大诗人的一生进行了分析、归纳与总结,展示了屈原苦难而又悲壮的一生。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我的高傲女总裁

    我的高傲女总裁

    林夕从国外回来,偶遇到一位美女正被一群混混给欺负,当他救了那位美女后,得知原来他是自己的未婚妻,但她不喜欢林夕,喜欢她以前的一位老同学,“林夕,你干嘛这样对他!!”“谁也不准碰我的老婆,就算他是你的老同学也一样!”“够了,林夕,我不喜欢你,更不是你的老婆,从现在开始你不要再回来了!”
  • 兄妹大作战

    兄妹大作战

    四段充满坎坷却又愉悦的唯美故事,最后他们在经历重重磨难后,终于取得属于自己的爱情,会有多么的艰辛......敬请期待。(虽然是第二本小说,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尽量包容呀)
  • 美人为馅之黑猫警花

    美人为馅之黑猫警花

    天才犯罪者心中隐藏的温柔,远比纯粹的黑暗更让人心惊和心疼。
  • 君请入梦

    君请入梦

    一觉醒来,本刀“穿了个越”,话说,变成男人也不错,可以撩妹,不过这废柴般的功夫好像没什么卵用。刀刀可不是个“吃软饭”的“男人”!不就是怪兽嘛,我躲!
  • 武仙奇缘记

    武仙奇缘记

    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武功高强者可以为所欲为.....武功低微的被人视为蝼蚁,我们的主角是如何从一位平凡的练气小子变为一名威震天下的强者呢?碰到困难时,他是怎样的化险为夷?到底是天意?还是他顽强的毅力改变他的一切。他有着怎样的奇遇....
  • 我们只是凡人

    我们只是凡人

    从大学毕业到工作多年,从单身宅男到结婚成家,虽然不曾遇到大风大浪,但在这平平淡淡的生活的打磨之下,你还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吗?你还坚持以前的梦想吗?我们只是平平凡凡的人,不能肆意挥洒人生,生活会让我们改变很多,甚至于会动摇自己心中最希望坚持的东西,但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才会发觉,有一个能坚守的信念,我们便不肯绝望,不肯放弃。
  • 警花的极品房东

    警花的极品房东

    一代兵王沦为廉价保姆,兼职伴读书童。从此麻烦不断,各种恶少,各种二代,各种美女组团来袭。看承诺如何拳打恶少,脚踢二代,跟各种美女搞好关系的同时做一个终极护短男保姆。(新书《校园超品强少》已上传,求支持!)
  • 女配保卫法则

    女配保卫法则

    凌小风穿越了,竟然进入武侠世界成了恶毒女配,不行不行,咱得离男主远一点,再远一点,什么,男主竟然是咱表哥?爹娘临死前把咱推进了狼窝里,不是,把咱送进了表哥家里,我的天神老爷,这不是要咱的命吗?跟女主抢男人能有什么好下场?为了咱的小命,咱要坚定女配地位不动摇!
  • 无花无果

    无花无果

    不晓生于何处,不知归于何方。天地悠悠,时光冉冉。也许,就这么走自己想走的路,顺心而为,不忘初衷,才是真正的自我。
  • 清浅时光

    清浅时光

    炎夏编织梦,凉秋变成囚。暖冬寒人心,微春心憔悴。每一个季节,都有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故事。炎夏,凉秋,暖冬,微春。每一个故事都平凡的不能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