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5500000041

第41章 左宗棠对甘肃生态环境的治理(5)

1940年10月宁定(今广河)县民众密报省主席,称当地保长私自倒卖“左公柳”:“今年,县政府颁谕,令当地保长估价出卖,等情。不料宁定政治尚未入轨道,藉公营私、不顾公德之保长,将以三等价估卖,大者六元,次者五元,小者四元,还以公树送人情者亦有之。如此胆敢瞒上营私,百分之一估价公树,目无法纪。而文襄公百余年功绩,国家不得沾益,诚可痛哉。”为此,1941年2月28日,甘肃省政府发布训令指出“该县左公柳,既关古迹风景,又能调和气候,亟应保存。据呈前情,合行令仰该县长迅即查办具复,并转饬所属一体保护”。同年4月29日,国民党甘肃省执委会主任委员朱绍良致函甘肃省政府:“近据报告,竟有一般军民对于西兰公路附近之左公柳及兴隆、崆峒各山之林木,不知爱护任意采伐。”要求省政府“饬属对于本省之左公柳及各山林木加意保护”。随后,省政府通令泾川、平凉、固原、隆德、静宁、会宁、定西、榆中、皋兰、永登、古浪、武威、永昌、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酒泉、玉门、安西等21县,“仰遵照切实保护,并将办理情形具报备查”。诚然,这些训令通令对于保护“左公柳”客观上无疑会起到一定作用。

1946年,隆德县有人报称,该县建设科长陈树德等人以估价处理公路两旁“左公柳”枯树为名,盗卖“左公柳”,使大量左公柳被砍伐。省政府接报后当即令隆德县政府认真查办。经查,隆德县建设科科长陈树德、苗圃主任安涛、神林乡乡长薛昌荣、沙塘乡乡长薛达等人在奉令处理已枯“左公柳”时趁机盗卖了400余株。隆德县政府对当事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并对境内现存“左公柳”重新进行了清查,编号。经清查隆德境内尚存“左公柳”3610株。本着“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之训,隆德县议会还专门拟具了《违法变卖左公柳处理办法》,其中第三条规定:“此次清查现存之左公柳,应由县政府负责重新编号、列册登记。除县府存案列交外,登记册抄发所在地之乡镇公所,负责切实保护。非呈奉省府核准,任何人不得砍伐,并将此次所伐缺空趁兹植树时期,补植新苗,保护成活,以重先贤遗爱,而免再有同样情事发生。”王艾邦、陈乐道:《“勿剪勿伐,左侯所植”——民国时保护“左公柳”史档解读》,第38~39页。

纵观民国时期,为了保护“左公柳”,使其免遭砍伐,地方政府确实出台了一些较好的办法,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部分有识之士也为之呼吁,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砍伐“左公柳”的行为起到了某种抑制作用。但从根本上看,由于当时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环保意识薄弱,纵然有好的办法和措施,也只能流于形式,难如其愿。

3.关于“左公柳”的一些传说与诗话

左宗棠在甘肃时一心为民、造福地方,深得老百姓的爱戴。据载,他在离开西北时,“关内外闻之……胥惶然如失所覆,巷议户祝,筹所以留公,而不可得,则奔趋愊亿,顶香膝跃,呼感恩,数十百里无绝声”秦翰才:《左文襄公逸事汇编》,岳麓书社,1986年。在甘肃的一些地方,至今还流传着左宗棠栽树护柳的故事。

在酒泉就有“斩驴护柳”的传说。相传,左宗棠从新疆返回酒泉后,看到酒泉有些树木的树皮全被剥光,四大街的新栽树木多已死亡,他十分愤怒。一天,他微服出巡,发现乡民骑驴进城办事时,多将毛驴拴在树上。毛驴竟啃起了树皮,官吏、市民熟视无睹。左宗棠下令将驴斩杀,且通告城乡,从今以后“若再有驴毁林者,驴和驴主与此驴同罪,格杀勿论”。一时间,左公斩驴护树传为佳话。

时隔不久,酒泉又传着左宗棠斩侄护林的故事,说左宗棠的侄儿居功自傲,有恃无恐,对左宗棠植树护树的号令藐视,手执砍刀当众砍倒一片林木。左宗棠闻报,怒不可遏,以“毁林违纪”之罪,公开斩首示众上述两个传说均见于李金香《细说左公柳》(《档案》2000年第6期)第23页。

这些传说姑且不论其是否真的发生过,它的流传,表明当地人民从左宗棠身上继承了爱护林木的精神,养成了植树护林的习惯,从此,酒泉城内林木葱浓,环境幽雅,造林护树之风代代相沿。

至于有关“左公柳”的诗歌、诗话,自从杨昌浚的那首:“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的名篇传播开来,不仅尚在肃州大营的左宗棠读后“拈髯大乐”,也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骚客的诗兴。吟咏“左公柳”成了西北边塞诗的新题材,“春风玉关”的诗话又创新格,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笔者孤陋寡闻,愿就多方搜求所得以飨读者本节蒙采用秋帆、方学《“左公柳”诗话》(《档案》2003年第4期)中部分诗词,在此表示谢忱。

清代诗人萧雄(字皋谟),湖南益阳人。著有《西疆杂述诗》四卷,对新疆地理风俗人事各项,叙述甚详。其中一首吟到“左公柳”,诗云:

千尺乔松万里山,连云攒簇乱峰间

应同笛里边亭柳,齐唱春风度玉关。

对新疆天山地区种植“左公柳”的情景,诗的自注中作了如此记载:“左文襄公檄饬湘楚诸军,各于驻处择低洼闲地,搜折树枝,排插为林。方及数年,已骎骎乎蔚然深秀,民甚德之。皆榆柳也”。

兰山书院山长、皋兰人吴可读写了《呈左爵相七律二首》,其二云:

感恩知己更何人?六十余年戴德身。

千水见河山见华,维崧生甫岳生申。

从来诗律推元老,自古边防借重臣。

遥想玉门关外路,万家杨柳一时新。

民国时期,无锡诗人侯鸿鉴著有《西北漫游记》,其中有他于1935年5月写的《自陕至甘有怀左文襄》七绝二首:

其一

自古西陲边患多,策勋自是壮山河。

三千陇路万株柳,六十年来感想何?

其二

杨柳丝丝绿到西,辟榛伟绩孰能齐。

即今开发边陲道,起舞应闻午夜鸡。

诗中自注说:“出潼关至玉门关,左文襄植柳数万株于道旁。”

当代诗人吟颂“左公柳”的诗词更是不少。著名词人张伯驹在其《杨柳枝》中这样写到:

征西大将凯歌还,种树秦川连陇川。

绿荫多于冢上草,春风一路到天山。

有一首曾经在海峡两岸学生中间广为流传的爱国歌曲。词作者是民国期间的教育部长罗家伦先生。他当时要出使法国,途经新疆,考察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之后,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并由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赵元任先生作曲:

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天山融雪灌田畴,大漠飞沙旋落照。沙中水草堆,好似仙人岛。过瓜田,碧玉葱葱;望马群,白浪滔滔,想乘槎张骞,定远班超,汉唐先烈经营早。当年是匈奴右臂,将来便是欧亚孔道。经营趁早,经营趁早,莫让碧眼儿射西域盘雕。

陇上著名诗人王沂暖在其《念奴娇·兰州》中写到:

……左柳生春,霍泉漱玉,功在人间世,严关迎送,几多贵主西去!而今岁月峥嵘,舆图换稿,景色添新丽。

著名诗人袁第锐,在其《恬园诗曲存稿》中有“天池”诗二首,其二云:

八骏西游未肯还,穆王消息滞天山。

瑶池自有奇花草,何必春风渡玉关。

萧涵加注曰:“春风与玉门关一案,可分三个阶段。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其第一阶段。清末杨昌浚之‘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一反王之涣原意,是为第二阶段。先生此诗,先说八骏西游未肯还,暗示天山水草富饶,非无春风,八骏愿意‘安家落户’而‘未肯还’。次说当年穆王不返,正为瑶池值得终老,所以无消息者,只是音书远隔而‘滞’,并非其他。末两句点明正题,在‘春风玉关’这一场公案上可以说是‘另辟蹊径’,故为第三阶段。”袁第锐:《恬园诗曲存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9页。这首诗虽非专咏“左公柳”,但为“春风玉关”另创一格,为此段公案增色不少,故专录于此以志存留。

诗人谢宠,有数首诗词专咏“左公柳”。其中《杨柳枝》之一云:

王母蟠桃去不还,左公杨柳老阳关。

请君莫羡前朝树,多育春苗绿北山。

左公柳前

老干依然出叶新,左公遗柳百回春。

金城父老河边歇,犹说前朝种树人。

南歌子·敦煌古道见左公柳

挺干盘根固,抽枝出叶新。玉门关外障沙尘,仿佛龙城飞将抖精神。绿荫天山月,魂归瀚海春。风流早是百年身,犹自飘花吐絮逗行人。

赵幼诚《左公柳》云:

闹市蓝天已久违,沙尘暴虐逞淫威。

百年古柳谁曾见?隔纪重论是与非。

武正国《左公柳》云:

疆土岂容沙漠吞,广栽苗木扎根深。

万千荫路双排柳,护送春风度玉门。

龙景和《左公柳》云:

杯酒阳关古畏途,筹边远略靖西隅。

春风一碧三千里,合抱今能有几株!

陈乐道七律《春柳》云:

左公遗爱问谁怜?望里春云罩碧烟。

千种离思萦别渚,万条吟绪托吹棉。

浓遮关塞停征马,翠拂楼台忆锦年。

看取神州新画幅,河山染绿浩无边。

上述诗章,或借史抒感,评论人物;或托物寄兴,关注生态,各具风格,从不同侧面展示出一幅幅“左公柳”的生动画卷,抒写出了“左公柳”应有的遗风流韵。

“左公柳”,已不单是一种自然景物,一种百年古树,或许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说它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当不为过。正因为如此,它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成了艺术家们审美的对象,也成了改造西北自然环境的象征,更是“左公种柳”精神的丰碑。

同类推荐
  • 包玉刚:我的爸爸

    包玉刚:我的爸爸

    这是一本女儿写爸爸的书,字字感人动情:不仅让在“天堂的爸爸”安心,也使读者看到这位世界船王的内心世界。包玉刚是首位登上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其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的精神,是以家国为重、无视个人享乐的勤奁天性。身为包玉刚的长女,包陪庆时刻面对船王爸爸的严格要求和训勉但亦得到了非常可贵的栽培教育。女儿笔下.这位外严内慈的好爸爸.—生低调、实干、高效率,不仅是叱诧风云、举世瞩目的企业家,也是以诚待人、轻重分明的和平使者,对平衡上世纪的国际风云、使香港顺利回归,暗里著力良多不愧是包拯包大人之后。
  • 泰勒人生如戏

    泰勒人生如戏

    伊丽莎白·泰勒说上帝给了她美貌、声名、成功和财富,却没给她幸福,正如她爱过七个男人、结了八次婚、拿了两座奥斯卡,最终也逃不过一个葬礼——人生如戏,有些成功只是世人共同营造的幻象。
  • 教师公文包——名人轶事

    教师公文包——名人轶事

    本书讲述了名人勤奋佳话、名人教子佳话、名人尊师敬老佳话、名人幽默趣事等近200篇名人故事。
  •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族人),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称为佛陀(觉者)、世尊等。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中“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传说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其父净饭王,属刹帝利种姓。其母为摩诃摩耶。从小在宫中生活,娶妻后生有一子。据说他深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苦恼,不满婆罗门祭司及其梵天创世的说教,29岁时在月夜乘白马出家修道。开始遍访名师。
  • 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刘永好抓住机遇、借改革之东风迅速崛起成为大陆首富的非凡经历。刘永好,1951年9月,生于四川成都市。1982年,刘永好同三位兄长一起辞去工职,用筹集来的1000元开始了创业。1988年,积累了第一个1000万元。1992年,注册成立希望集团。2001年度的《福布斯》个人财富排行榜上,刘氏四兄弟以80亿人民币个人财富位居排行榜榜首,成为大陆首富。我们是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所以先富要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感到担子更重,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自身发展,更要注重社会责任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回报社会。国际上很多大公司能够持续发展,是因为对社会责任感的注重。
热门推荐
  • 真龙鼎

    真龙鼎

    周正得到了一个黑色的小鼎,他被冰蚕咬到却没死,黑鼎却不见了……
  • 网游之仇恨无双

    网游之仇恨无双

    每一次看见因为被我杀死而跳脚大骂的敌人,我都会感觉到心痛如绞。如果可以,我愿意用人世间最温暖的方式对待你们,满足你们的一切要求,跪在你们的脚下摇尾乞怜。可是,我三哥已经被你们杀了,他每天晚上都在骨灰盒里瑟瑟发抖。所以,请你们去死吧,我将竭尽全力为你们开启地狱之门。
  • 琉夜纪

    琉夜纪

    失去记忆的少女长途跋涉来到未知的国度,追寻遗失的曾经。然而这里真的就如表面上的平静安宁吗?夜林中突如其来的敌人,将所有的憧憬统统击碎。梦境中的碎忆,到底又想传达给她什么。时间之轮再一次开始悄然转动。少女到底是否还能找回自己遗失的记忆,之后的路又将何去何从。一切的宿命,才刚刚开始.............被火焰所弥漫过的群野上,花儿终将再次绽放,这座被迷途花所包围的国度中,被风所吹散的历史,也将再度重现.................
  • 青春你我谁最狂

    青春你我谁最狂

    事发生在幻夜学院,她叫江离然,在校园她是学生会会长,他叫凌影洌,他是传说暗夜集团董事长的儿子,人人称他撒旦修罗,因为他身上有着一种与生俱来令人不敢靠近的气息和优雅的贵族风范,而离然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刚刚相遇的时候他对她不屑至极眼里充满了厌恶,而她对他也是难以容忍,两人各看对方不顺眼,到了后面谁会先产生异样的感情呢。他们俩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待续!
  • 重生螃蟹当横行

    重生螃蟹当横行

    重生为蟹,在落寞妖皇的指引下,成长为横行仙界的绝世强者。转生死,逆阴阳,乱乾坤,定轮回,掌造化。蟹出没,妖注意!
  • 黑道总裁的私宠小宝贝

    黑道总裁的私宠小宝贝

    他和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一次偶然让她的生活天翻地覆第一次见面他夺走她珍藏17年的初吻第二次见面他不留名的拿走她宝贵的第一次第三次见面他和她已然都变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老师,放开我

    老师,放开我

    【耽美】高一七班的宫野向阳作为全班最怂的男生在开学的第一周成功的被体育老师铃木健一郎盯上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你背弃了最爱你的人去幻想着本不该有的未来
  • 终极魂域

    终极魂域

    这是一本不按套路出牌书,有点血腥,有点暴力,十八岁以下谢绝观看。
  • 穿越之天定宸雪

    穿越之天定宸雪

    妙龄少女宸雪在一次宴会中穿越到古代,莫名其妙地连人带马车掉到王爷的选妃大典上。知道选妃内幕的她,凭着一身跆拳道在众目睽睽之下逃出了定天府……慕宸雪这一惊人的举动引起了王爷的注意,因而两人结下羁绊,但她逃出了定天府又会遇到什么事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卿诗集·浴火集

    爱卿诗集·浴火集

    本诗集真实地记录了第一集中所提到的三件倒霉事发生前后诗人身无分文为尽快翻盘而展开的几场商战,如诗人设立自己的上海分公司,参与发起成立成都市养老产业商会等。此外,也记录了诗人所经历的一场柏拉图式的诗文唱和,算是诗人寂寞岁月中唯一拂过的一缕熏风。女主人公是诗妹,诗哥牛性子,始终不肯应诗妹之邀赴约相见,导致诗妹抱怨命属彼岸花从此别矣人生最后岁月谢诗哥诗文相伴云云。相信诗妹尚在世间,说的是妄语,诗哥在此向你赔罪;将来纵使诗妹百年之后,也将永恒活在诗哥的诗中,若贝特丽丝之永恒活在但丁的《神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