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5900000007

第7章 今天是我的生日(2)

在机场,我们为她拍下了13岁的生日照片,作为“心愿之旅”特别节目的礼物送给她,小华站在一棵大大的圣诞树下笑着,此时,不知道即将见到父母的她心里面在想些什么?

远在深圳的父母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郭小华上了飞机,这一次旅程,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新奇的。

飞机起飞了。深圳的父母正在看着我们带过去的小华在学校里过生日的画面,已经是泪流满面,尤其是看到郭小华在家里说的那些话,郭龙伍几次起身离开,到一旁抹眼泪。

插入女儿读信的声音: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近来身体还好吗?工作还顺利吗?我好想你们,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反正就是想你们想你们想你们,你们能理解吗?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是半年,爸爸妈妈你们总认为我还小,什么也不懂,可是你们别忘了我快到十一岁了,我也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苦乐,也能理解人,我知道你们一直不赞成我到姑父家去,可是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样呢?我还是一个小女孩,我没有很大的胆子,我已经给你们写了两封信,不知你们收到没有?妈,我真的希望你能回来,但是爸爸却不能,因为他一回来又要为别人卖力,又很累。这又有什么好处呢?我好想你们啊……

每次女儿写来的信,父母都会读上很多遍,然后还会在老乡之间传看。

刘素兰(郭小华的母亲):那些人都很羡慕我,他们说你的女儿很了解你们,还给你们写信呢,他说他的女儿、儿子那么大了,都没有给他写信,羡慕我的女儿聪明能干,说我的女儿写信写的这么好,都流泪的,中午睡觉的时候睡不着。

2004年12月18日,这一天是郭小华要与父母相见的日子。而此时,小华的父母并不知道女儿已经来到了深圳,来到了自己的身边。

小华突然看到自己的父母,跑了过去。

母亲:你在哪里啊?你怎么不出来,你在哪里?

郭小华:我在旁边屋里。

母亲:想妈妈了吧。

郭小华:嗯。

母亲:妈妈对不起你,没什么照顾你。

郭小华:别哭了妈妈,妈妈别哭了。你别哭了妈。

母亲:什么时候到的?

郭小华:妈妈你别哭了。

母亲:累不累。

郭小华:累。

小华抱着父亲哭,郭龙伍也忍不住痛哭。

郭小华:爸。你不要哭。

母亲:劝爸爸不要哭,你也哭了。

郭小华:爸爸不要哭。

母亲:什么感觉现在?

郭小华:也没什么,真的想哭。

母亲:拿了手。你爸和我一起,你知道吗,我也不愿意离开你们。你愿意读书还是愿意跟妈妈在一起?

郭小华:我要读书。

四年之久的期待,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我们也为之感动。

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

记者:你不是前天打电话告诉她不要来吗?

母亲:这么远不知道她能不能晕车,就那么想的。

记者:她哭了一晚上,听说你不让她去。

母亲:那时候她说她要来,我说我们工厂没有房子,身上没钱,就叫她不要上来,明年你再上来,她就那样想,我要上去看我妈,没想到我爸、妈不让我去,她肯定会很伤心。

父亲:你们不是说我们走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吗?

郭小华:我当时以为我可以不干农活,然后就可以很自由,很快乐。

母亲:你以为你爸爸不在,家里没什么活干了,爸爸没养什么猪啊,你回去很幸福,很快乐是不是?

郭小华:点头。

母亲:后来怎么想?

郭小华:挺幼稚。

母亲:现在知道没有父母在身边日子不好过。后悔吗?

郭小华:不后悔。

母亲:那为什么要哭?肯定还是后悔了,不后悔就不会哭了。

郭小华:你和爸爸为什么都在外面呢?

母亲:那怎么办呢?你们读书要那么多钱。你看别人的房子盖的好好的。我们没能力盖房子你知道的。是不是?

郭小华的父亲告诉我们,他在村子里不论干农活还是养猪,都是数一数二的好手,本来他确实打算留在家里种地养猪、照顾孩子,但是那一年,他辛辛苦苦养的猪到了要卖的时候,却因为劣质饲料意外死亡。

郭小华的父亲:辛辛苦苦地喂个仔猪,一下死掉五只,想不通,但是最后我就想给猪打针,最后还是又死了两只,十六只最后就只剩下九只了,九只又遇到降价,原来早三月份的时候三元多,后来就成了两元多了,你根本没有钱赚,就是不死你也没有钱赚,又发生死亡。

女儿上学的学费原本指望卖了这些猪仔之后,就能凑出一部分了,但是这么一来,一年的辛苦不但全泡了汤,学费也一下没了着落。老郭看着死去的猪仔,蹲在地上哭了一场,哭过之后,他也决定出去打工。

郭小华的父亲:考虑起来,在家里要靠这个副业也是风险大,不保险,她们说自己能够照顾自己,我就出去看一下,在外面划算还是家里划算,结果出来了,还是外面划算的。

郭小华的心愿虽然没能在她的13岁生日的那天实现,但是她终于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父母,实现了自己四年来的愿望。

郭小华:我觉得他们变得挺憔悴的,我觉得他们特别的累,好像看他们这样子根本就没我想象中的那么健康,那么好,我知道他们工作非常辛苦,刚才我妈也问了我,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疼自己的孩子,我知道他们是很爱我们的,为了我们出来打工挣钱,不见他们的话,我们就不能面对面的交谈,交流嘛,有什么话都不能说什么,也不能看到他们流眼泪,我就不能知道这些。

经过了这次旅程,度过了这个13岁特别的生日,郭小华也似乎长大了许多。

郭小华:没有更多的人为我祝福,也不是很隆重,但是思念终于消失了,和父母在一起,在一起玩,我觉得这就够了,我觉得特别开心。

虽然女儿的生日已经过去。但是老郭夫妇还是决定为女儿补过这个特别的13岁生日,他们还把一起出来打工的老乡全都请了过来。

郭龙伍(郭小华的父亲):今天是小女的生日,有这么多当领导的、记者为她祝贺,很高兴、很兴奋,将来长大要报答领导、记者、在座的人的恩情,表示感谢。

小华:谢谢大家为我过生日。以前过生日家里就煮两个蛋吧,现在在这里还有蛋糕。还有这么多人为我祝福,还有爸爸妈妈我特别的高兴。

妈妈:还有哥哥呢,还有叔叔阿姨呢?

(大家一起笑……)

以前我总觉得特别的孤独,总希望能有人在身边陪陪我,给我说说话,然后根本就没想过能有这么幸福的一天,能跟这么多人一起过一个生日,现在实现了。

为了感谢大家,小华还为大家表演了一个节目。

小华:唱一首歌,唱《你的样子》

记者:为什么唱这首歌。

小华:你们也许都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然后我唱这首歌想想亲人的样子,唱得不好你们可别见笑。

小华:“我听到传来谁的声音……”我忘记歌词了……(笑结束)

在大家的祝福声中,郭小华完成了自己13岁生日的心愿之旅。

虽然从四川到深圳,郭小华这一路受尽了晕车之苦,但是能够与父母相见即使再苦也是值得的。

小华说,深圳的高楼大厦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高;深圳的食物,也没有她想象中的那样好吃。出来的几天,她觉得只有自己家乡的泡菜,才是最好吃的东西。

短暂的相聚很快就会过去,但是相信这次特别的旅程。将会是郭小华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记忆……

采访札记

贾苇

播出“心愿之旅”《今天是我的生日》那两天,刚好是2004年12月29号和30号,突然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年终报道播的也是我的一个声片子,巧合的是,那个片子的主人公也是小女孩,只有8岁,她是非典时牺牲的护士王晶的女儿。忙忙碌碌这么快就一年了,想起自己在关注的这一年半里,好像采访了很多的孩子,与孩子们之间也有着某种特别的缘分。

这次采访,从出发到回京有9天的时间,算是我前期拍摄周期比较长的一次了,但是仍然时时地问自己,拍的东西够不够,40分钟的片子10个小时的素材够不够,毕竟要做两集,从来没有一下做过这么长的片子,所以心里面总有些不踏实。摄像李子国也总怀疑地问我,“够不够啊,我怎么觉得不够啊?”我也心虚地说“够吧?”就这样,两个疑神疑鬼的人心急火燎地赶回了北京,因为心愿之旅已经正式启动。我们的节目也早已排上了播出。

一、选定主人公:对12岁女孩郭小华的“一见钟情”

在赶往四川省那所学校之前,虽然打了电话给中江县积金镇中心学校的政教主任,让他帮忙找一些12月份过生日、最好是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的孩子,但是在途中仍然想,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孩子怎么办,毕竟一个片子的好坏,采访对象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一次面对的还是农村的孩子,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农村的孩子比较怕羞,可能对镜头的适应要慢一些。

郭小华是第一个来到我面前的孩子,因为那会儿她刚好从老师的办公室门前路过,就被政教主任看到了,而政教主任那会正在吩咐老师们到自己的班里去为我们叫学生,她就这么巧地走了过来。我问,你的生日是几号?她说,12月17号。不错,还有3天就过生日了。又问,爸妈都在哪里打工?她说,深圳。唉,要是北京就好了,这样就不用辗转深圳了。再问,父母几年没回家了?她说,4年。与预想的非常相近,这个女孩很合适。最后又问,你跟着谁一起生活?她一听这话,眼圈立刻红了,说,没有跟着谁,我自己一个人。说这话时,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那一刻我的鼻子也酸酸的,当时心里就想:就是这个女孩了,我要找的就是她,我的片子有了一个不错的主人公。

二、跟郭小华回家:孩子内心最痛的地方

女孩在学校里的采访和拍摄完成后。我们就决定跟她回一趟家。在去她家的路上,我们也顺便见识了一下四川农村的土路,那简直不叫路,全是大坑,我们只好搭了两辆拉沙子的大车去她家,车颠簸了将近40分钟才到了村口,我们也差点被颠散了架,而郭小华每周都要步行走这条路一个多小时,还要通过一座山,平时路上也没什么人,我觉得农村的孩子真的是太苦了,生在城市里,已经是生在了蜜罐儿里。

进入她家门的那一刻,我们真的被她家的破败震惊了,这是我采访过的最穷的一家,房子里到处都是大裂缝,一进门我还以为这是放杂物的房子,蜘蛛网更是到处都有,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而更令人惊讶的是,郭小华和她的姐姐放假过年都在这里住,在我看来,这里是危险到绝对不能住人了,而这么一个小女孩还坚守在自己家里,不肯去亲戚家,或许寄人篱下的滋味更不好受吧。郭小华一进她的家门,就开始哭,还怕我们看到,背过身去。我说你为什么哭?她说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家这样。后来我想,这个女孩平时在学校各方面非常优秀,她的自尊心应该非常强,所以才能独自生活了这么久,而不愿去麻烦任何人,就连她的老师也不知道她家是这个情况。而且在她哭的时候,我也想,她肯定是在这里生活期间,碰到过很多困难,心里一定有很多委屈的地方,所以当时采访问的很细,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下雨怎么办,怕不怕,冷不冷等等,果然这个女孩在这里有一段非常痛苦的经历,但是唯一遗憾的是屋里光线太暗了,那些采访虽然非常真实感人,但是后期考虑到播出效果,只好大部分都舍弃了。当时拍摄完,我们也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后来就在门口把屋里的那些采访重新补了一遍,但是女孩的情绪已经没有第一遍真实了,不像第一遍触景生情说出来的话更让人感动,这是觉得很遗憾的地方。

三、在实现心愿的路上:晕车+晕机

带郭小华去深圳见她父母的时刻终于来,临了,郭小华被她的校长誉为学校有史以来第二个最幸运的学生,第一个幸运的学生据说是曾经被四川送到北京参加夏令营,她不但被同学羡慕,就连老师们也非常羡慕她,老师们羡慕的是她可以坐飞机,因为学校里迄今为止,只有校长一个人坐过飞机。但是,郭小华从车开的那一刻,就开始呕吐,一直到深圳下了飞机。虽然吃了晕车药,但还是不能停止。看着她那么痛苦,我都有了把她送回去的念头,但是一切已经不允许了。

四、心愿实现之后

一个12岁的女孩,唯一的心愿就是见到自己分别4年的父母,这个心愿本身听起来就让人心酸,因为她的父母连回家过年的火车票都舍不得买。这让我想起以前在北京,采访民工子弟学校的那些孩子们了,当时觉得那些孩子在简易房子里念书,还有被城里的一些小孩欺负,觉得他们很可怜,但是等到真的接触到这些留守孩子的时候,我才知道其实孩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在自己的父母身边长大。所以由此也想到,在城市里打工的那些农民工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善待和尊重,毕竟他们舍去的东西已经太多太多了。

片子播出之后,很多观众都觉得感动,包括我的领导、同事和我的家人很多都是流泪看完的,平时我们对这样的留守孩子关注的还是太少,我们常常都是把目光放在了城市里的农民工,却没想到这些背井离乡打工的人们留在家中的孩子,过得竟然是这样的生活,他们与孩子那种分离的无奈,都让我们为之动容。

其实媒体关注那些跟随父母到城市里生活的农民工的孩子还是比较多的,而对这种留守在家的孩子关注却很少。我去了四川省的中江县,才知道这种情况其实非常普遍,很多刚刚6岁的小孩就被父母托给了学校,这些小孩每天下了课,就去伙房,有个师傅专门负责帮他们蒸米饭,而米都是从家里带来的,米饭蒸好后,加一些从家里带来的泡菜,这些孩子就是这样吃饭,他们几乎不吃炒菜,所以一周的伙食费也就三四块钱。片尾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就是我在伙房门口拍到的,他们都属于这种留守孩子,他们的衣服很脏,留着长长的鼻涕,很害怕陌生人,不怎么说话,没有同龄孩子的那种活泼,让人看了感到辛酸。

节目播出时,是在2004年的12月底,当我们结束采访时,问了郭小华的父亲郭龙伍这样一个问题,“今年过年你们能回家吗“?他说“我们会回去的,去看看孩子,毕竟四年没有回去过了”,但是那一年的春节,我接到了一个来自深圳的电话,是郭龙伍夫妇打来的,他们告诉我说,今年仍然没有回家过年,因为想来想去,小华反正已经见到了,小华的姐姐大了,不会像小华那样想他们,这样他们就把省下的路费寄给孩子买些吃的、用的,不是更好吗?我无语。我心里明白。其实他们是无奈的。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我们把月亮忘记了

    我们把月亮忘记了

    《我们把月亮忘记了》为王跃文作品中摘录的精彩文字集结,主题包括官事、世俗、社会、历史、日常、写作、修养、骗子共8章。其中,每章下面收集若干精彩段落,每段文字前面提炼一个关键词。文字幽默风趣,富于较强的感染力。
  • 先贤神韵

    先贤神韵

    海峡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杨国栋先生的力作《先贤神韵》。这本散文集,以描述福建历代文化名人为主线,集中介绍了福建有文字记载的历代先贤们高尚的人文精神,充分展示了他们勇于奉献、义薄云天的风采。全书意趣深远,文笔生动。
  • 洒笑世态

    洒笑世态

    幽默是一种才华,更是一种智慧,如果说美能拯救世界,那么幽默便能拯救美,让人与人,让整个世界在欢声笑语李祥和美满。
  • 北大文章永流传

    北大文章永流传

    全书收入有蔡元培、杨昌济、王国维等几十位北大先贤的精彩文字数十篇。这些文章是诸多北大先贤所写文字的一部分,这些先辈英才自然是我们所要记住的,而他们的文字,也是要永远地流传下去的。愿本书能为今天的读者架起一座通往诸位先贤思想深处、心灵深处的桥梁。
热门推荐
  • 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

    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

    遇到小锹的那一年,她还处在无性别的年代。爱情应该是快乐的,生活应该是快乐的。如果有伤心和悔,大概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以着错误的方向……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本书为等待香港系列第三册,主要来自作者近年在《城市画报》等刊物的专栏,延续其作品的一贯特点,可以视为等待香港系列的补编,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两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 王俊凯易生相遇便是源

    王俊凯易生相遇便是源

    一生遇见你是我的缘,我很高兴遇见你,和你一起笑过哭过,感谢有你。
  • 优雅少女为爱也疯狂

    优雅少女为爱也疯狂

    假姐妹上演华丽五角恋由校园暗斗到集团争斗假的大小姐的真实父母底是谁?而她的真命天子又是谁?一切都静待揭晓
  • 千封魔都

    千封魔都

    这片大陆被无数漩涡围绕,没有任何船只能侵入,她无比神秘;她一年之中会有四十个星期是没有黑夜的白天,她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她的国民在世代的日照下拥有无与伦比的天辉法术,精英辈出!当天辉法力升级到最强时,终成日晖轮转,无人能敌,却又随时会成魔,危害天下!她的首都被称为——魔都!当世人恐惧帝国的力量时,纷纷联手,欲封印魔都!当每年剩下的十二个星期的黑夜来到时,没有日照保护的帝国又将会遇到怎样的危险?
  • 亿万老公来敲门

    亿万老公来敲门

    【绝对宠文,坑品优良,放心跳】六年前失恋又湿身,与陌生邻居明晚钟一夜荒唐迷乱之后,薛晴远走他乡。六年后带着天才小包子蓝宝儿重返龙城,老板的朋友、孩子的干爸、外加一枚小包子她爸纷纷朝她射来丘比特之箭,左躲右闪实在麻烦,索性把小包子推出去——“蓝宝儿,你看上哪个妈咪就替你收了他!”影帝明晚钟做可怜状:“蓝宝儿,当年你妈咪对我始乱终弃,你要帮爸爸主持公道!”蓝宝儿一本正经:“妈咪,你有做过这种事?”水清清用力摇头:“绝没有,明董他患脸盲症,认错人了!”蓝宝儿:“所以……验血报告有误?”
  • 蜜宠小娇妻:丫头,说你爱我

    蜜宠小娇妻:丫头,说你爱我

    “央染,谁欺负你了?”他问“是她!”央染指着某女生道以下情节少儿不宜“墨影城我发现你护短的时候特别帅!”她说他只是笑笑,他护着的,一直只有她一人
  • 变态创世主

    变态创世主

    需要许多的安慰需要许多的眼泪才可以不痛苦才可以不自卑
  • 品牌秘笈

    品牌秘笈

    农业经济是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工业经济是以原材料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人类曾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时代徘徊了几千年,直到200多年前,一位英国学徒工发明了蒸汽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才把人类带进了工业经济时代。
  • 十年星光成灰烬

    十年星光成灰烬

    十年星光成灰烬,三年友谊,四年无知,三年丢失。没有谁的青春是不带伤的,没有谁的一生是刚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只是你愿意,不甘心你的一生就那么平平凡凡的过去,直到死去都不知道你的存在是为了什么。这里我将把我的青春用文字的方式写给你们注:上卷是校园青春,下卷是都市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