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6700000024

第24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烟毒(5)

第七大罂粟种植区是地处中南地区的湖北、湖南诸省。湖北的罂粟种植主要分布在鄂西和鄂东的北部地区,其中以施南、郧阳、宜昌三府以及鹤峰厅为最多。此外,襄阳、荆门两属及武昌府属的崇阳,黄州府属的黄安,德安府属的应山、随州,荆州府属的公安、监利、宜都等处,尽管不多,但也有种植情形。在湖南,罂粟种植则以湘西最为普遍,该地的桃源、桑植、乾州、溆浦都是很有名的种植区。另有石门、麻阳、慈利、永定、澧州、安福、芷江、黔阳、沅陵、通道等地也都种植罂粟。

以上省份只是各地区较为典型和有代表性的罂粟种植区,事实上除了这些省份外,在晚清时期,还有一些省份如直隶、广西、新疆、江西等在种植罂粟方面也都有一定的发展。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自鸦片贸易合法化以后,种植罂粟之风几遍中国大地,无地不有。罂粟的大量种植,既是国内需求增长与放任政策实行的结果,也是促使近代中国的鸦片流毒更加泛滥的原因。

(二)土烟的生产与发展

中国自己生产鸦片(土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目前国内学者的观点几近相同:苏智良在《中国毒品史》一书中说“到清代中叶,各地民众多已知割罂粟果制鸦片之法,因此,为生产鸦片而种植的罂粟,便在各地普及开来”。“较早记载云南种植罂粟和生产鸦片情况的是乾隆元年(1736年)出版的《云南府志》。”“在道光元年(1821年)时,四川涪陵一带已弃农种烟了,所产人称‘川土’。”“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时,贵州‘尚无栽种熬烟之事’,但4年后,已有种、吸鸦片和开设烟馆。”王宏斌在《禁烟史话》一书中说:“1830年,鸦片烟毒已经扩散到了广大农村,在乡镇集贸市场上有人公开兜售鸦片。为了满足农村吸食者的需要,浙江、云南、广东、安徽、甘肃、湖南、四川等地开始零星种植罂粟,自制鸦片。”傅建成在《烟毒问题与中国社会》一书中说:“早在鸦片战争爆发前,随着西方列强尤其是英国不断从事对华非法的鸦片贸易,使得中国国内不仅吸食和贩卖鸦片之风日渐盛行,而且在一些地方也先后出现种植罂粟的恶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私种并非像以往那样是为了观赏和药用,主要目的则是为了熬制鸦片,并且销售从中获利。”“在鸦片战争前,民间私种罂粟、煎熬烟膏的现象”最为突出的“一个是云南地区”,“较早发现云南民间私种罂粟的记载是在1823年(道光三年),区域是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的迤西迤东一带,该地区民众不仅私种罂粟,而且将罂粟花熬为鸦片”。

总之,从以上诸学者研究的结果看,大约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的云南省已经有人开始自制鸦片(土烟)了。而19世纪20—30年代熬制鸦片之风在云南的影响下,蔓延到了广西、贵州、福建、四川、浙江、湖南、广东等地,并进而北上传人甘肃、陕西、山西等地。这样,仅仅一二十年间,这一广泛区域的农民“废田而种罂粟,岁益浸广”,形成了土烟与洋烟并行的局面。这一时期,国内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种植罂粟熬制鸦片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外来鸦片偷运能短时获重利的影响,发现种植罂粟熬制鸦片同样也可获利;二是地方官吏的怂恿和暗中支持。但总体看来,至少在19世纪50年代末以前,国内种植罂粟熬制鸦片的情况,不论在区域上还是数量上都是十分有限的。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罂粟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几乎在中国各地都可以看到罂粟的种植。西南是中国栽种罂粟最早的地区,也是中国最适宜罂粟生长的地}区。这一时期土烟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四川的简阳县、广安州、苍溪县在咸丰时已是“连畦接畛”了。涪陵县,初因印度鸦片输入而成西南鸦片集散地。“罂粟用抵印度土,岁人数百万,竞趋之,而两湖、江西、广东商人汇银至川东收买,以涪(涪州)为聚处,‘川土’、‘黔土’多在涪成庄。大吏移土厘局于涪,以道员督理税收,每年数十万两。”由此可见19世纪60年代~70年代时涪陵已演变为西南土烟的贸易中心。自1861年特设土厘局于涪陵,清政府每年至少可收得数十万银两。从此涪陵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鸦片集散地之一。该地的罂粟种植也相当普遍。清末的涪州“山上田中,触目俱是,涪州荒野,几为鸦片所蔽”。

道光、咸丰之交,往贵州经商的粤商夹带洋烟推销,贵州绅商便从广东引入罂粟播种,种烟区波及黔东地区。咸丰、同治年间(1851年~1874年),此地的农民起义,又促进了土烟的生产。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贵州鸦片生产盛极一时。在贵阳广东街、普宁街一带,求购鸦片的外地商人摩肩接踵。自此贵州鸦片从自种自销开始发展到外运外销。贵阳的锦盛隆、彭钰星、德原福、万盛兴等商行经营着鸦片的买卖,他们甚至已在湖南等地设立了分号。云南的罂粟甚至种到了省城的门下。

自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起,鸦片还与其他外国商品一起侵入了西南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到同治、道光年间(1862年一1908年),罂粟也在这些地区流行开来了。在四川酉阳州的土家族,因鸦片“得价甚昂贵故乡村篱落皆遍种植之”。黔西北、黔东北的彝族,凉山的彝族,还有羌族,以及云南的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都也在种植罂粟。总之,19世纪70年代以后,罂粟在云、贵、川地区已形成专业性经济种植区域。罂粟种植的普遍化,从另一方面意味着国内鸦片产量的大幅度增加。

随着鸦片贸易合法化,在清政府容忍甚至鼓励农民种植罂粟的政策下,土烟制作的技术在提高,品种在改良,其产品开始得到人们的青睐,并已被运往上海等地,与洋烟一争高低。“据各商埠的英国领事报告,1861年的汉口市场上已出现大量而廉价的‘川土’和湖北烟土,天津市场上的山西土烟也足以与印度鸦片相抗衡。”据估计,1866年,土烟产量有5万箱,1870年达7万箱,已超过进口洋烟的数量。19世纪80年代,罂粟花已开遍了各地,鸦片的产量也达到了空前丰产的地步。有人估计土烟的产量已是进口洋烟的2倍~4倍。1882年,“中国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共出烟土265,000担,三处土人所食仅需165,000担,余皆分运近省”。1897年,赫德估计全国鸦片产量为334,000担。1900年莫尔斯估计全国的土药为376,000担。1906年,国际鸦片委员会估计全中国所产鸦片有.584,800担,若以平均亩产50两推算,种植总面积为18,713,600亩。1905年,清廷户部也有一项估计,数字大得更加惊人。“内地种烟之地约计五六十万顷,产土近四百万石。”以上这些估算,尽管有较大出入,但都一致反映出,土产鸦片数量已十分巨大的事实。

凡是种植罂粟愈普遍的地区,产量也就愈高。四川省由于“百四十余州县,除边厅数处,几无一地不植鸦片”,因而鸦片的产量位居全国各省之首,多达238,000担;其次则为云南、陕西、贵州、甘肃、山西等省。若以百分比来衡量的话,川、滇、黔第一大产区鸦片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2.24%;陕、甘、晋第二大产区则占19.49%;苏、浙、皖第三大产区占6.16%;鲁、豫第四大产区占5.64%;东北第五大产区占2.56%;闽、粤第六大产区占0.94%;鄂、湘第七大产区占0.68%,其他诸省合占2.27%。西南、西北两大产区鸦片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1.73%。根据苏智良在《中国毒品史》一书中的估算,19世纪80年代中国鸦片总产量超过40万担,若按每亩产量大约3斤计,罂粟的种植面积大约有1330万亩左右,又据《清实录》,1859年全国耕地面积为771,000,000亩,1887年增至847,000,000亩。罂粟种植面积已为耕地面积的1.6%。

毫无疑问,自19世纪60年代后,在外来鸦片的汹涌侵入面前,由于清廷的无能与腐败,缺乏有效的办法阻止外国列强对华输入鸦片,反而采取了鼓励国人种植罂粟、熬制鸦片这种饮鸩止渴的误国政策,遂使罂粟种植、熬制鸦片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尽管从表面上看,国内种植罂粟、生产土鸦片,对抵制和排斥洋鸦片的侵入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清廷这种消极性的政策,是以损害无数中国人的生命为代价,它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尤其是对近代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极其深远的。

(三)鸦片吸食的普遍化已成为清末社会生活的显著特色

早在鸦片战争前,由于英国人的鸦片走私活动,已造成中国社会的鸦片泛滥,东南一带官民已吸食成风。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的战败,鸦片的输入不仅没有受到遏制,反而更加猖獗。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鸦片的数量大增、买卖兴隆相为表里,即是各地民间吸食鸦片的风气愈益普遍而兴盛。《上海新报》1869年7月21日载文论吸烟盛行的情形道:

始而吸烟藏诸深房密室,畏法畏人,继而严禁,罪在邻右,更隐秘也。自发逆作乱,国家暂以洋药之税稍补军需,而百姓似开鸦片之禁,卖烟卖土,吸烟有瘾,毫无惧怯。有等下流不堪,腹中颇知文墨,先以吸烟为乐,若无事业,即开烟间,令妻子挑膏,殊不为耻,与花烟不分别也。且居然自以吸烟为尊,不许亲友劝导,觉为应分吃烟也。

可见由于吸食鸦片的盛行,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舆论对于这一恶习也日渐宽容。这一时期,吸食鸦片之风已遍及城镇乡村,不分官绅商民,不拘男女老少,甚至有全家吸食者。徐珂《清稗类抄》就记载了这样一个全家皆为“大烟鬼”的典型:

世俗骂人之词,辄曰鬼。……而于嗜吸鸦片烟者,则目之日烟鬼。成、同以降,烟鬼日多。……王曾任京秩,性贪。某年外简,携眷出都,道经某邑,……濒行,勒献鸦片甚急,王固审知邑为出产罂粟之地也。令应之,始行。及启程,令见坐车、行李车之后别有一车,所庋置者皆烟具。询其仆,日:“中有烟枪三十六支,盖自王而外,若所谓太太、姨太太、少爷、少奶奶、孙少爷、孙少奶奶者,无不吸烟。益以幕友家丁,适得《水浒》天罡之数。”

在城镇街市中,则多设有供人吸食鸦片烟的烟馆。像上海、天津这样的通商巨埠,更是街市烟馆林立。根据《申报》1872年5月25日载文称,当时上海城厢共有烟馆1700余家,烟业之盛,概可想见。其他一些城镇也多开有烟馆。如1869年江苏藩司在查禁苏州城内烟馆的札示中称:“近来苏城地面,不论街衢小巷,到处设有烟市。”

19世纪70年代以后,吸烟之风更向乡村及广大内地和北方地区蔓延。《申报》1873年11月17日载文称,苏州地区原来只是市镇设有烟馆,虽屡禁而不绝,近年更延及乡村,以致“逢村必有烟灯”。四川巴县地区一直流传有“咸、同以前之人嗜酒,光绪时代之人嗜烟”的说法。辽宁省义县县志中记载:“至于大烟(即鸦片烟),则道、咸、同犯禁,或私运入,价亦极高(分广土、大土),偷吸则可,查罚又极严重,自从光绪间开禁,吸食者遂众。吾邑富贵者尤嗜之甚,几至损寿绝嗣(嗜烟者未闻寿至七八十,或四男五女、曾孙众多者)”。可见到了19世纪70年代,吸食鸦片之风已遍及南方北方的广大城镇乡村,成为不分贵贱贫富,无论男女老少,人们广为沾染的一种恶习。从此,吸食鸦片走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成为须臾不可离开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如同人每天要吃饭、穿衣、睡觉一样,吸食鸦片也间或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些商业发达的通商大埠,烟馆已不单纯是人们满足烟瘾、享乐消遣的地方,而是兼有谈买卖、拉关系、联旧谊、结新知的社交功能,成为一种兼有消遣、娱乐、社交等多种功能的商业性场所。一些烟馆也适应这种社交的需要,将烟馆装饰得豪华富丽,并按顾客的不同品味,装饰成各种不同的风格,以招揽顾客。如上海到19世纪70年代初,已出现了几家以豪华和别具风格而著名的大烟馆。其中有的极尽铺张,以豪华称胜,有的悬挂名人字画,以雅致标奇。《申报》1873年12月29日曾登载一篇题为《烟馆争奇》的文章,摹写各烟馆争奇斗胜的种种手段:

上海一区,争奇斗丽,即如烟馆一事,眠云阁之华丽,醉乐居之雅洁,南诚信、蓬莱园之冠冕堂皇,每遇九秋节,堆菊山,使山林隐逸之花,遍于廛市。吉祥街公泰来者,又烟茶不索值,以邀主顾。兹交冬令,三径就荒矣,又换堆果山,如橘柚柑橙,一似菊山排列,再于枝头系以像生之飞鸣食宿,缀以灯火,光怪陆离,炫人心目。

这类装饰豪华的烟馆,其社交、娱乐的功能显然已远大于吸烟解瘾的需要,而吸食鸦片这一广为人们所指责的即伤身又耗财的恶习,也借此而成为当时流行的、受人们羡慕的上流社交方式。

《申报》1872年6月15日曾刊登一篇来稿,论此事道:

自鸦片[]毒中国,经数十年,烟铺之设,原以便行人之瘾,何处无之?盛则无过沪上,虽吴下不及也。沪上之盛又无右于万里云也。华其居,丽其设,精其器,工其烟,是以海内文人商贾,无不闻其名,仰其景,偶一至沪,甫停骖,即往一爽素志。故是设不但便行人之瘾,实乃备文人巨贾之清玩。是以文人巨贾或论诗文,或谈交易,是借烟以畅叙幽情也。烟虽食,人不之鄙,是以有瘾无瘾者,无不乐于斯设也。

在当时的上海,烟馆与妓馆一起,成了一般士绅商人日常出入的社交场所。

总之,伴随罂粟的普遍种植和国内土烟的大量生产,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晚清社会生活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把吸食鸦片作为一种饮食习惯被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所接受,而且成为许多中国人须臾不可离的一种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并成为社会普遍接受、认可或甚至追求的社交方式。

同类推荐
  • 纨绔将军草包兵

    纨绔将军草包兵

    都只道将门出犬子,谁曾想纨绔也带兵?这滚滚乱世红尘,料想是英雄豪杰,一时瑜亮。或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勋!或羽扇纶巾,决千里之胜!却万千英杰,竟使竖子成名?!这争雄乱世的舞台上,那兵锋所指,尽无敌手的百胜之师;那安内攘外,平乱拓疆的王道之师。谁又料竟是些吊儿郎当的草包兵?无辜的主角表示,当时初来此异界,真的只是想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然而带了这样一群傲娇的草包兵,闹着闹着就这样了,怪我咯?
  • 谋成

    谋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划越完善则成事机会更大,这成事在天则不可违,天道缥缈不可琢磨,只可善待,为自己结下善缘弥补天道,则谋成也。
  • 民国1915

    民国1915

    民国初年,若论辛亥革命最大错漏就是没有给国家引入民主,而五四以后,若论最大错误就是为国家引入了民主。就此命题展开,讲述一位穿越人士在异时空如何玩转民国的民主与共和。比如,老袁不应当只坐了八十三天的洪宪皇帝,而应当更长一些……
  • 名将三国

    名将三国

    一个穿越军医到了三国时期成为了一个诸侯王,他惊奇的发现自己拥有了召唤历史名将的系统。本来想用系统吊打各路诸侯,没想到系统每召唤一名文臣武将就会乱入世界一名相近的文臣武将,说好的吊打呢?没关系!本王还有父子档师徒档兄弟档兄妹档连锁大召唤!
  • 盛世长哥

    盛世长哥

    图书管理员李峰成功穿越,发现之不是自己的历史。成功的跑错片场,李峰该如何活下去那.....
热门推荐
  • 魅诱

    魅诱

    一个又一个男人出现在她面前:心机深沉的太子冷然,玩世不恭的慕容长风,桀骜不驯的独孤骜,神秘莫测的南宫三少为了得到她,都说这些爱恨纠缠是因为她的媚惑红颜,她却知道,这一切的背后还有更大的秘密。千回百转,天机渐现,她到底是要良人相伴,还是要这万里江山?
  • 眼泪里的微笑

    眼泪里的微笑

    那些逝去的时光,有过流泪捂着胸口说恨的人,有过一群拍照勾肩搭背扮鬼脸的人。现在,她织的围巾我还留着,他们的照片我还放着,只是.....望着天边听那以前我们都一起听过的歌,回忆没有你们的曾经。渐渐的,学会了在一个人的夜里数着漫天的繁星,懂得在冷的时候给自己添件衣服,委屈的时候不再抱怨,而是默默承受,仰起头来,让眼泪流回心里。这季的叶子又黄了,我跌跌撞撞的长大,穿上西装,少了那份青涩,懂得用微笑去掩盖内心的脆弱,伪装自己有多么坚强。那些曾经的梦想,像是没有浇水的花,未来得及绽放就死在它萌生的地方。多像是青春里的她,那份来去匆匆的爱情,有着年少无知的纯净,当初的誓言只是童言无忌....
  • 福建特殊教育——区域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福建特殊教育——区域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福建特殊教育》是对福建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全面总结与研究,也是我国区域特殊教育研究的一次尝试。全书内容涉及福建特殊教育的概况、历史、行政、师资培养和儿童安置;智障、视障、听障和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福州、泉州、厦门等9个市区的特殊教育以及福建特殊教育与残疾人事业等。
  • 清风徐徐不如你

    清风徐徐不如你

    那年夏天,那场相遇,那不期而遇的爱情,让我们相聚,却又让我们别离。相恋容易,相守不易,既然当初选择了舍弃,现在也不必再拾起!在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后,当对爱情不抱任何期待的她遇上了他——慕梓城。他对她说:东方槿雨,嫁给我!许你一世安好。她盯着他认真的眸子说:“好。”一段关于爱情、亲情与青春的浪漫虐心爱情长跑,不辜负我们的相遇。十年,我们不期而遇。
  • 橙子的逆天大行动

    橙子的逆天大行动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因为家的变故,身份曝光。为了强大,为了她的安全,她的父亲和他的爷爷亲手将她送走,六个月,半年的时间,她从一个小强成功变成了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回来时,她与他机场相撞,一见钟情;ktv时,她有危险,他挺身而出,英雄救美。当有人欺她时,他为她不顾一切。她报复她恨的人时,他在一旁看着,等她累了,他在继续帮她。他一直默默地守在她的身边。。。。。。
  •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以实用为原则,缩减理论阐述,力求简明扼要,对指导临床有实际意义。全书共10章,选择中医药有一定优势特色的病证88个。在病证下立法处方,以病统方,方证相对。每一种疾病均按照诊断要点、辨治原则、处方、警示四项编写。诊断要点一般按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段式编写,以求精简易掌握。在处方中大多数是辨证用药,也有少数是辨病用药,力求临证用之有效。儿科处方用药剂量应根据小儿年龄、体重、疾病轻重缓急、药物多少及配伍而定,《中医儿科处方手册》除新生儿疾病外,一般中药汤剂处方用量,适用于4~7岁儿童;中成药剂量仅供参考,临床选用时以其药物说明书为准。
  • 择日再亡

    择日再亡

    苏晨意外来到二十年之后,却发现这个时代的地球已处于末世废土。上海和东京等大型都市都已沉入海底,人们依靠打捞海底废弃的物资为生,真正主宰着地球的变成了那些变异怪物。更令他意外的是自己昔日的诸多同学已成了一方霸主,连以前温柔胆小的妹妹也成了绝世高手。“二十年后的我……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 千秋宿

    千秋宿

    莺时,三月,枯草连天,风云突变。她,只手撑起天下,掌管所有人的生死。挥手弹指间,便是匆匆一时。他,隐匿千年的蛟龙,终于怀着惊天秘密与深仇大恨破世而出。她,世间万物信手拈来,眉间一点朱砂却独为他而染尽天下。他,能否放下万般仇恨,千般无奈。精彩尽在《千秋宿》
  • 一剑秋水

    一剑秋水

    一个乡村小子的发迹史,如何从一个乞丐成长为一个绝世高手,又如何面对悲惨的感情遭遇。称霸天下的野心他没有,一统江湖的豪情他也没有,他的运气并不好,但总有那几个可以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的朋友,这是他最满意的地方。
  • 诱拐小白兔:老公太凶猛

    诱拐小白兔:老公太凶猛

    【宠文1V1】"大哥哥,裤裤好看,可以给西雅吗?""如果哥哥把裤裤给西雅,那西雅长大了愿意嫁给哥哥做媳妇吗?"”愿意。“十八岁的顾西雅扶着墙,回想起当年,后悔的内牛满面,都怪当年年少无知,上了这头狼的贼船,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西雅乖,扶着墙站很累吧,哥哥带回房间。“宫墨目光幽幽的出现在她的身后。她抬脚就跑,他从后面恶狠狠的扑向她,"走,跟哥哥回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