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1100000017

第17章 指向未来的积极:乐观(4)

(1)揭示主观件。未来还没有来到,你用什么证明未来必然是糟糕的?世界上从来没有必然性,只有可能性,你只能说可能性很大,而不能说一定或者必然。所以,这种看法只是你主观想像出来的。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考试必然失败?你必然考不上重点大学?不到考完试成绩公布,谁都不能这么说。

(2)时间的逻辑。时间是变化的,即便是一个人过去的时间里经常失败,但不意味着他今后也会失败,失败不是神秘的命运安排,而是人的选择和努力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不可能总有好运,同样,一个人也不可能总是经历失败。与其相信今后会失败,不如相信今后有可能失败也有可能成功。你前几次考得不理想,但下次可能就好了,反观周围的人,谁的成绩不是有起有落啊?人都有不稳定的时候。

(3)无望对自己不利。也许最坏的事情会发生,一个人的未来果真是无前途的,是注定失败的,但是你这样想对于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是有利于解决问题呢?还是令自己平添一分苦恼?明天还没有来到,不要去理睬它,现在能做的是让自己放松一点,想一点办法去解决问题,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只有到时候承受。

(4)努力是自己改变现实的唯一机会。也许,我知道我无能力解决问题,我意识到我的努力可能是徒劳的,可除了等待我无事可做,所以,我还是尽量努力克服一些困难吧,哪怕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努力我别无选择,没有一个办法是比做一点事更好的,做总比不做强。努力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成功与否不重要,个人的姿态更为重要。现在的努力也许对于改变全局没有明显的用处,但是只要有间接的用处就可以,积少成多,从小的问题解决人手,如果总也不做,天天发愁,困难更没有解决的指望。

谁说自责是应当的

抑郁者的自责不同于一般人的自我批评,这种自我责备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没完没了,在时间上时刻小停,抑郁症患者头脑中充斥着自我否定的想法,像一个得了磨蹭病的人,被自我否定所纠缠和折磨,只要一觉醒来,这个自责念头就开始出现,他已经不习惯于没有自责的生活,好像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责。第二,这种自我责备是残酷的,并非指向问题的解决和经验教训的吸取,而是以攻击和毁灭自己为目的。对自己的仇恨的能量往往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所以,自责的语言足绝对的,不留有任何余地,有时也可以以一种视觉化和听觉化的形式出现。如“我是一个笨蛋”,“我真可耻,还有什么脸活着”,“我这样行尸走肉一样地活着有什么意义,不如死了算了”,“我怎么是这样…个无能的人,简直一无是处”,“我太窝囊了,做什么都不行。没有人瞧得起我了”,“我很疲劳,简直挺不下去了”。

反驳:

(1)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没有人是不犯错误的人,人是很脆弱的动物,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谁都不例外。既然错误是人人都要犯的,你也不例外,所以错误与失败是正常的,是每一个人都必然要遇到的,因为面对错误和失败而过分自责是无必要的。试想,如果人人都在失败后这样自责,什么事情都不做,整日想着悔恨和不满,世界会是什么样。既然人人都有失败,我们就没有必要不接受和害怕失败了,而是想着如何采取补救措施,来解决问题。其实,我们做事情之前,就应当想到失败,应当想到事情可能并不符合自己的意愿。

(2)谁说整个自我都是坏的?我是一无是处的?我只不过足行动上有失误,但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我一无是处这个说法不符合事实,我是一个有欲望、有需求的人,一个希望成功和获得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超人,所以,正如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一样,我也不可能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做事的过程中和什么环节上自己没有做好,而不是一味地抽象概括地责备自己,因为我们并不是因为表现好才是值得肯定的,而是因为我们活着,我们出生了,我们就应当无条件地肯定自我。一个人没有能力完整地评价自己,所以最好不要给自己下结论和作概括。要就事论事,不要贴标签。

(3)可以适当地批评自己的行为,但不可以仇恨自己,攻击自己。攻击自己有什么用处呢?除了伤害自己以外没有任何用处。一个人的能量应当放在有用的事情上,最好指向一个外部事物,与其仇恨自己,不如分析造成失败的具体条件和经验。

(4)换位思考,心理医生可通过换位思考让患者领悟到自责的无益,以反驳这种思维方式。如医生扮演一个因为失败和错误而严厉自责的人,非常痛苦地自批评和自我贬低,然后让病人来评价医生的反应,医生的这种自责有什么意义。重点是分析这种自责对人的损害作用。

谁说痛苦是难以忍受的

抑郁情绪像其他病态情绪一样是恶性循环的,因为自我否定而产生了痛苦的情绪,这种痛苦的情绪反过来使一个人什么也不做,充斥着惰性和被动,整日在家待着,这种被动无为加重了一个人的失败感和自我否定,更加证明了一个人的无用,因而反过来又加重了情绪上的痛苦。真正危险的不是心理疾病本身,而是这种恶性循环。在这个循环的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是反驳的对象。

反驳:

(1)谁说痛苦是不可以忍受的,痛苦的确是让人讨厌,谁也不想要痛苦,但有时痛苦是必要的,也是失败的代价,任何痛苦都是有意义的,都向我们揭示了生命的意义。所有的痛苦只要降临就是值得降临的,就说明考验来临了。害怕自己无法忍受也要忍受,许多痛苦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无法忍受,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我们忍受了,痛苦一定会过去的。

我们可以把极度痛苦和忍受不了的观念去除,是的,我失败了,我损失了,我的如意打算落空了,别人成功了,只有我失败了,我很痛苦。但是,情况没有那么糟,至少我还活着,而且是健康地活着,我还有力量,我还有一口气,说不定会出现奇迹呢。

(2)谁说不可以哭,一个人有权利哭,有权利软弱。当一个人承认自己软弱,为自己的悲惨命运痛哭流涕后,他的自责就会减少一些,因为他自认为很可怜,很不幸。其实,谁都可以是不幸的,再强大的人也有不幸的时候,也有软弱的时候,准都有哭泣的那一天。

(3)对于一些人,如果将攻击力量转向环境或者他人可能是有利于减少自责和痛苦的,有些失败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是运气不佳和对手表现超常导致的,不是个人的失误。许多情况下,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我们无法选择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的主观愿望就是不能实现,现实是客观的,它不会因为我们的热情和理想而照顾我们,所以,面对客观的世界和客观的结果,痛苦是正常的,但极度痛苦是无用的。

(4)谁说痛苦是永远的?痛苦一定是暂时的。我虽然痛苦,但是我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情,我一边痛苦一边可以从事一些最想做的事情,做一些开心的事情,可能我无心做,但可以试一试,如果我什么也不做,痛苦的时间就会更加长一些。即便是尝试了一些事情,还是没有好转,但也是值得一试的。

谁说所有的要求必须得到满足

抑郁症患者对生活中的个人欲望满足通常具有苛求的性质,过于看重自己的欲望,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对欲望满足的过于重视,所以一旦失败后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抑郁、痛苦。本来这种痛苦是对欲望落空和失败的正常心理反应,但是,当病理性因素出现之后,症状变成了自我攻击和自我否定,甚至表现出对整个个人生存的极端厌恶。因此,有必要对个人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欲望进行辩论。

反驳:

(1)谁说你的愿望就一定能得到满足?世界是客观的,有自己的规律,它按照自己的方式运行,你的愿望符合了它的规律就能得到满足,如果不符合,就不会得到满足。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愿望和要求,但当中的许多都得不到满足,甚至一些十分重要的愿望也无法实现,此时,作为一个有情感的个体自然会不高兴,甚至会痛苦,但是要看到,一个人愿望都得到满足和实现,或者永远必须满足和实现,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希望事情如愿,但不能强求事情必须如我意。

(2)谁说愿望是你的就无比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有些愿望和需求是别人的,所以它们的实现与否与我们无关,但当愿望和需要是我们自身的时候,它的成败与否就特别重要了,一个人会屏住呼吸等待与自己有关事情的结果,会自我中心式地想像,因为需求是自己的,求上帝保佑它一定会实现,或者自负地认为,“我是那么出色,我过去一贯受到重视,我足那么完美,我过去一直都比别人出色,所以,我的需求更加重要,必须优先得到满足,别人的需要没有我的需要那么重要,这个需求是我的,所以它一定会得到满足”。但是,客观世界是无情的,不会对一个人特殊地关照和厚爱,一个需求和欲望不会因为是你的就会充满了神秘的魔力,充其量,它也是一个平凡寻常的人的欲望,感冒病毒不会因为遇到你这个个体就有意地网开一面,小偷不会因为你自负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有魔力的人而躲你而去,你初恋的情人也不会因为你认为不能失去她、失去她就无法活而不离开你,你可以继续地自负和幻想,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可能是这样。所以,你的欲望不必然会实现,你的需求也不一定会得到满足,而恰恰相反,挫折和失败却几乎可以肯定是必然要来到的,是你必然无法回避的。所以,还是别异想天开地认为愿望必然会实现吧。

获得好心情的一个稳妥的方法是把自己降下来,相信自己是一个凡人,是一个脆弱的人,一个易遭受挫折的人,并超越自我中心式的思维方式,既然大家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我为什么不能呢?大家都在挫折中生存和挣扎,都能挺过去,自己也是有这个能力的。

这些自助的方法更适合中度和轻微的抑郁症病人,严重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调控能力可能已经受到削弱,应当结合药物治疗进行心理治疗。

同类推荐
  •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2007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后,使无数观众集体为之倾倒,无法自拔,剧中主人公许三多———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兵,从不被人接受,不被人认可,甚至被人嘲笑开始,依靠着自己的真诚、执著和“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激励了自己,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直至获得成功并被他人认可。该剧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不可抑制的讨论热潮,参与者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年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而其中最被大家所认可和熟知的应该就是许三多和钢七连所共同抱有的成功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了。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本书以成功人士的真实实例为引子,深刻解析了现代社会做人应知道的知识。
  •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拖延往往会让我们为此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悔恨、愧疚、压力、烦躁、不安……这些消极情绪让人失去斗志、丧失激情、甚至毁了人生。拖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极其痛苦纠结的精神折磨,因此超过95%的拖延者都希望能够拒绝这种拖延习性,重新回归正常而规律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人们有心拒绝拖延,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拖延”就好比打不死的“小强”,“春风”一吹立即“又生”。为了帮助广大拖延者成就更精彩的人生,本书紧扣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少战胜拖延的方式和方法,意在为广大拖延症患者带来福音。"
  • 换个角度爱自己

    换个角度爱自己

    《换个角度爱自己》涵盖了许多人生哲理,每一个故事后面都蕴涵着无穷的思想与智慧。希望书中经典的故事及全新的哲理,能够使青少年得到些许启示,最终寻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亮点”。换个角度,即使身陷逆境仍然可以笑着面对;换个角度,即使生命困苦也能温暖如春。青少年应该明白,悲欢离合本来是生命的基础因素,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都是这样,既会有风和日丽,又不能避免遭遇狂风暴雨。但只要能够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去体味,就可以感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如此看来,换个角度看问题,又何尝不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呢?
  • 社交的艺术

    社交的艺术

    成功的社交应是众人畅所欲言,各自都表现出最佳的才能,做出最精彩的表演,最忌一个人唱独角戏,大家当听众。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寻找能引起大家最广泛共鸣的内容。有共同的感受,彼此间才可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看法,气氛才会热烈。所以,一定要把活动的内容同参加者的好恶、最关心的话题、最擅长的拿手好戏等因素联系起来,以免出现冷场。
热门推荐
  • 消失游戏

    消失游戏

    一个古旧怪异的木楼一场用灵魂做赌注的游戏一个又一个残酷而美丽的心灵八个人各自隐藏的过去,在平行世界与异世界交叠的空间里慢慢展开。拨开层层迷雾,等待他们的又是怎样的单纯?他失去的记忆、他尘封的秘密,终于在命数注定的情节里打开了封印……
  • 中国灵组

    中国灵组

    听说过阴阳路与无常街么?你知道百鬼夜行,但你听说过千鬼哭坟和万鬼奔丧么?楼兰毁灭是因为惹恼旱魃?玛雅文明一夜之间成为枯城那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埃及木乃伊是为了用绷带困住灵魂?
  • 呆萌小冤家:首席的枕边蜜宠

    呆萌小冤家:首席的枕边蜜宠

    他是帝国集团的神秘大亨,她是深山简居的“小道姑”。那日,他被人追杀坠入海里,被正在海里洗澡的她恰巧救助。学过医术,练过武,还懂得读心术,却唯独对男人一窍不通。醒过来之际,道观观主说她姻缘已到,要他带她下山。他心存感激,娶她下山,从此视她为心尖宠。只是,她能读懂天下人心,却唯独猜不透他……
  • 溪月庄

    溪月庄

    溪烁有很多身份,正因如此,她的生活一直不平静……
  • 东顾酔西岸

    东顾酔西岸

    从懵懂无知到成熟冷静一直都是顾悔之在他身边盛安十年十五岁的顾悔之究竟爱上了十六岁的姬岸少年好不惬意早有佳人相伴姬岸收到顾悔之的来信,沉默了许久,他和她还有那些斑驳陆影的事已经过去了好久好久了。深邃的眸中逐渐模糊不清,时间仿佛倒退到了多年以前,回到了那本以为再也回不去的峥嵘岁月。“姬岸跟我回家吧”
  • 英雄联盟之战破苍穹

    英雄联盟之战破苍穹

    英雄联盟,全球范围内最火爆的电子竞技游戏,没有之一。LPL,当林天以为自己的电竞之梦即将展开时,却又因种种原因被迫离队且一年无法再打职业。就此,是梦想破碎,还是偏执如故?亦或者,换一种方式重新来过……--------------------------------------【新人新书,需要养着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 快穿女配之反派太撩人

    快穿女配之反派太撩人

    莫名其妙的多了个系统的叶简很心塞,她只想当个米虫,每天开坑不填坑。多了一个系统之后,只能奔波在每个位面之中完成任务,好心塞。(简介君已阵亡,详见内容君)
  • 欠你的,宠回来

    欠你的,宠回来

    她掏心掏肺的爱上他,然后挖心挖肺的疼。再次重生后,她学了乖,任凭他万千宠爱,只抱定铁石心肠:这一世,绝不再为你心动!说什么还君独宠,对不起,皇上,已经晚了!
  • 曼陀罗没有眼泪

    曼陀罗没有眼泪

    但凡有着悲惨童年的孩子,长大后,他们看待世界,看待问题都有着独特的视角。他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会被那个独特的视角过滤后才会呈现出来。小说的主人公聂圆圆就有着独特的视角,历经各种伤痛后,终于成长成熟。聂圆圆同曼陀罗花的预言一样,总是生活在不可预知的死亡与爱中,使得她那颗被伤害的坚韧疮痍的心灵愈加热烈、绝望、孤独而坚定。伴随着伤痛,她终于不再流眼泪······
  • 每天学点礼仪学

    每天学点礼仪学

    本书以严谨务实的原则,总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并着重介绍了一些礼仪禁忌和误区,同时在每个礼仪常识的最后,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概括了该礼仪常识的精髓,以求达到让读者抓住关键、灵活运用的目的。本书内容涉及了从日常生活到国际接待等各个方面的几百个礼仪常识,并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提示,使你很快就能轻松掌握礼仪规范,而且会记忆深刻。从而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留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提高自己的修养,塑造完美的自身形象。注重礼仪,归根到底是注重细节。对细节的把握需要智慧,让我们从细节做起,从实践中得到最完美的指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