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3400000425

第425章 边墙

任大顺虽然是六品文官,但在边境久了,沾染了不少武官习气,身体也颇为壮实,骑马在山涧小道上行走,也不以为苦,反而兴致勃勃的向惟功等人介绍起宽甸边墙外的情形来。

整个宽甸六堡七八百里的方圆,原本也都是栋鄂部的地盘,后来大明扩地前行,建设六堡,将女真人部落赶走,弄的鸡飞狗跳,不少女真人因此而穷困贫苦不堪,后来是栋鄂部酋长王兀堂带着一群酋长,在路边跪下向当时的辽东巡抚张学颜求情,请开马市,互相贸易,以济女真生路,张学颜初时拒绝了王兀堂等人不修宽甸堡的建议,也害怕引发大规模的边患,就开口答应了开马市的请求,有了宽甸马市,方圆千里的女真部落因此而富足,自然也就没有人犯边冒险了。

这一段掌故,不是任大顺这样的老经历官,恐怕知道的人还真是不多。

而惟功问起女真诸部来,任大顺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问起建州左卫来和努儿哈赤来,任大顺却是摇头,表示不知道努儿哈赤是谁。

看来现在这位后金的天命汗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几百个女真部落中根本不显山不露水,没有什么名望。

后人提起其家族时,总拿建州卫指挥这个世职来说事,但其实建州左右卫有敕书和银印的世袭家族很多,有一些大部落甚至是挂建州卫都督,都指挥的头衔,最少也是挂建州左右卫指挥,就象是努儿哈赤的家族一样。

最少在这个时候,建州右卫在嘉靖年间辉煌过,现在只留下阿台和一个古勒寨,然后就是海西女真的哈达部势大,在此时众人行走的地方,就是建州右卫栋鄂部的地盘。

“王兀堂虽然势大,却并没有敕书,这一点大人要注意。”

惟功闻言奇道:“既然此人是两大部落之首,朝廷都深为知悉,为什么不给他敕书呢?”

“这个……”任大顺在马背上扭了一下,他矮矮胖胖的,样子十分滑稽,跨下的战马也被他带的歪斜了几下,众人瞧着好笑,只是碍着他的面子,不好笑出声来。

“应该是自永乐之后,本朝就没有再加封过都督和指挥了,祖制如山,朝中的大人们也不好擅作主张啊。”

“真他娘的狗屁。”

惟功骂了一句,见任大顺脸涨的通红,便摆了摆手,道:“不是说你,是骂那些尸位素餐的混帐东西们。”

所谓祖制,不过是僵化后不愿作为的代名词,真正利益相关了,谁他娘的会真的遵守祖制了?祖制有金花银吗?祖制是洪武年间只发粮食和宝钞,要是现在对那些大人们也这样发俸禄,你看他们谁愿意?

所以祖制这两字,最为可恶,就是无能无用的庸官的护身符罢了。

当下众人不再说话,只是闷头赶路。

此时金乌西斜,沿途两测,到处都是密林和深山,鸟鸣声不绝,偶然也能听到走兽的吼声,任大顺听了几声,闷闷的道:“这一带老虎不少,大家要小心。”

宋黑子笑道:“放心吧,老虎来了就是给我们加菜。”

任大顺听了不大相信,当时东北到处都是深山密林,野物很多,当然老虎更多,到处都是,东北虎能长的很大,一般的猎户遇着了也是退避,只有遇到到村庄伤人的虎,才会聚集几十个猎人,一起出动打杀,那样也是战战兢兢,十分的小心,但他看到众人的脸上的表情时,看到每个人都怡然自得,这才有些相信起来。

“大人,栋鄂部都是沿苏子河居住,从石门到五岭,沿途遍布他们的部落,但王兀堂这种头人住在哪里,就非得他们自己人才能知道了。”

其实当时建州左卫多半都是沿苏子河居住,所有部落几乎都在群山掩映之中,只有沿河的地方有平原土地,可以耕作收获,但耕作的收成很难满足全部落的需要,所以各个部落要经济和大明贸易,购买粮食等物资。

道路是几乎在山地和森林之间开劈出来的,几百年后,这里可能也是村庄和土地交替,还有城镇,甚至城市,在几百年后,这里就是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地界,边境处只与朝鲜隔一条江,县城也是在群山环抱之中,经济虽不是特别发达,但也是一个现代化感觉十足的地方了。

在此时,却是原始风貌十足,在众人眼前,群山掩映,放眼看去,全部是一层接一层的山峦和逼人眼帘的青翠绿意,有一些沟壑出现在众人眼前时,一层接一层的密林环环相扣,有走兽显迹于其间,偶然可见一幢幢小型的木屋,众人知道,那就是女真人的聚集区了。

“好漂亮的风景!”

孙承宗是立志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志向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他已经走过不少地方,但此时此刻,他由衷道:“天下胜景,以眼前为最!”

惟功的感慨却与他不同,回首望去,身后但见峰峦如聚,夕阳之下,在山峦之上,隐约可见一条长龙蜿蜒曲折,尽管隔的很远了,还是能看出来那是修在山峦之上的长城!

他由衷道:“看吧,身后的长城,那才是真正的胜景!”

“诚然,大人说的是!”

孙承宗也是回头,眼神之中也是充满骄傲的色彩,他道:“适才学生说的胜景是自然之力,而身后这长城,却是以人力胜自然,思想起其间蕴藏的伟力,令人心悦臣服!”

“嗯,恺阳说的极是。”

他俩人说话,众人虽听不大明白,却也知道惟功夸说的是身后的长城,宋黑子和罗二虎等人,俱是回头去看。

任大顺也道:“辽东边墙千余里,多半都是在沿边的河套荒地,山蛮,草原边境上建筑,诚非易事啊。还有,沿蓟镇到宣大的长城,也多半是沿着山脉修起来的,比如喜峰口,古北口,全部是在山峰之上。”

“可惜边墙是挡不住鞑子们的。”

惟功回过头来,沉声道:“武备强,边墙只是辅助,武备弱,边墙毫无用处。”

任大顺道:“大人所说极是,天顺之前,我大明边军常深入草原出击,放火烧荒,在边墙外使北虏不得深入,此后就是只能等着敌人前来再反击,嘉靖年间,索性叫人破边一直打到京城了,可见边墙修的再险峻,没有强兵亦无用的。”

这人倒真是个妙人,惟功对他此前的欣赏不过是见这六品官员办事仔细,记录归档颇有一套,不象一般的文官,懵懂糊涂,将大小事物全交给下头的小吏去办,从今天在市场上的表现来看,这人还是很称职的。

不过现在看来,见解颇有一套,也算博闻强记,惟功暗暗点头,心知张用诚果然将这人拉到自己麾下,这一步棋走对了。

“大人,就在前头,看到了。”

众人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将前头的女真人给追上了。

其实在途中已经遇到不少女真人和朝鲜人,看到这十人一队的彪悍骑队,不少人选择了赶紧躲藏起来,或是将货物和马匹拉到一边,用警惕的眼神看向惟功他们。

觉昌安一行提前了大半个时辰离开,惟功他们不到半个时辰就追上了,主要是觉昌安他们带着不少的货物,还赶着牛群。

二十一人除了马匹上的食盐和粮食外,还有铁犁、叉、靶等农具,每匹马身上都是背着鼓鼓囊囊的货物,也就是这些马全部是杂马,不是真正的战马,否则这样负重,好马也走废了。

牛群是由一百多头牛和几十头猪组成,牛都是青壮口的成年牛,猪群里倒有不少小猪,不过以惟功的眼光来看,那些成年猪也跟后世的小猪差不多了,这年头的猪最多也就长到百十斤重,后世的大白猪可是三百斤才算长成。

当然,肉味也是迥然不同,这种遍地跑放养吃杂粮野菜的猪肉味道可是香极了。

“叫场指挥,看来你们部落会过一个好冬天。”

在马上,看着迎过来的叫场,惟功大声和他说笑着。

“哈哈,这是野人们托大明天子的福,托诸位大人的福啊。”

觉昌安十分谦逊,话语之中,总是承认自己是野人,整个模样都是十分的恭谨温顺,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他身边的那些人就不同了,若隐若现的,总是显示出对汉人的提防甚至是敌意。

这也难怪,这二三百年来,这些部族仰赖大明得以生存,但两边肯定也是磨擦不断,女真人有野性难驯的一面,大明的边将肯定也有一些人会有过份的欺凌之举,时间久了,彼此间当然会有敌意。

好在明朝现在仍然是一个不可触犯的庞然大物,大明的官员十分尊贵,觉昌安的这些随行的族人诸申,有什么情绪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隐藏在心底。

“大人,此去栋鄂部落还是有些风险的,野人已经派了一个部下去通敌王兀堂,如果他坚持不见,还是请大人折返,否则的话,我们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虽然觉昌安还是不知道惟功的具体身份,不过,他知道惟功是个大人物,最少也是大人物的亲属,如果真出了意外,大明追查下来,他也会有天大的麻烦,所以话语之中,还是劝惟功小心谨慎,一有不妥,立刻退走为上。

同类推荐
  • 石头冲村传

    石头冲村传

    本书通过描述一条融汇“中国梦”精髓的小山村——石头冲村的发展变化,讲述了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民族复兴梦,人民富裕梦,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美好心愿和共同追求的动人故事。书中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段段生动的故事都是中国梦的缩放,是聚合中国梦的最好诠释,为“中国梦”的宏大理想,更为这一梦想增添了丰富的资源。
  • 离华

    离华

    少年木离华,为武官出身,随家主上任,会逢天下大乱,皇朝末代。为了与亡国公主的一个约定,南征北战,数载浮沉,在大陆漂泊半生。一个男人的成长。
  • 穿越1850

    穿越1850

    1850,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份。这一年,道光帝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刚刚登上皇位的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正精神奕奕的准备大展身手,而远在金田的洪秀全也在集合拜上帝教的会众,准备反清。赵文煜,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来到了1850的大清,他该何去何从?赵文煜:“我所做的一切只是想让中国从此以后不再受到屈辱,让我们所有的中国一起好好的活下去,让中国人站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浮生卷之长恨

    浮生卷之长恨

    ··生逢乱世,恰逢对手,这一生多情也空余长恨·····虽想过千百种重设,但最终还是觉得长恨一生却也比从未遇见你更好一些······
热门推荐
  • 百家战纪

    百家战纪

    《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经中又言“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争与不争,必将贯穿你修炼剑修道的一生。你既入我玄清宫,从此刻起你须得立下道门修行誓言:“路可走,但不再是是寻常人所走的路;名可求,却不再是寻常人所求的名。以后走何路,得何名,须得上体天心,参无上剑道!”玄清清修,需要恒心与毅力,你愿意去接受那取得至上武道的道剑清修,入我门墙,成为玄清宫正式弟子吗?”御枕梦看着郭逸庄严的说道“我愿意!弟子愿意!”“弟子在此立誓,从此将千里之行,发于眼前足下,以手中之剑,求天地至道!大道无常,唯坚定本心,有意破除无穷困惑者方能脱俗于凡尘之间”
  • 今日荣安

    今日荣安

    上辈子荣安死在新婚之夜,这辈子推倒重头来,荣安决定该避的人要提前规避。这里头最最要命是她上辈子的夫婿,这辈子一定,一定要躲着走。荣安名唤箫笙,是当今靖王嫡女,当今圣上的嫡亲侄女,当今太后心尖尖上的宝贝儿,是京里横着走的霸王。甫一出生,封公主,加尊号,一时风头无两。荣安,太后说,荣寿安康。荣安,皇帝说,荣华安宁。宫里的两个主子都心疼得紧,作为正经的父王,靖王觉得,平安喜乐甚好。荣安顺遂,不防,一夕之变,被逼婚嫁,大喜之夜,血染红烛。上天重新给了一辈子,荣安在震惊之后,好生生地躺了下去,任由宫女儿在身边打着扇,闭上眼,重新睡了过去。一觉繁华梦前生,梦里依稀似旧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心情的颜色决定人生的颜色

    心情的颜色决定人生的颜色

    有时,仅仅是心态有所不同,往往演绎成截然不同的命运。因此,一个人的心情往往会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拥有什么样的心情,世界就会向你呈现什么样的颜色。一位心理专家说:“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向我们呈现什么样的颜色,决定权就在我们手中!
  •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书中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
  • 赤炼军刀

    赤炼军刀

    我时常想,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可以忘记自己,可以用生命和青春去走一条无法确定的路。我没有答案,我只是感受到一种灵魂的力量。他时弱时强,却始终存在,犹如不灭的灯火。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军人,中国军人!他们的牺牲、勇敢和坚韧都来自同一种情怀——忠诚!他们拿着武器,向前冲,也许回不来,也许回来后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但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因为信念在执着的燃烧;他们扛着沙袋,向前跑也许会累到,也许打最后也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这一切都不甚关键,因为责任在内心深藏;他们挺着胸膛在原地,也许会疲惫,也许会经历无法预知的狂风和骤雨,但这一切都无需渲染,因为理想在血液中流淌。
  • 哭泣的承诺

    哭泣的承诺

    她和他都是一名学生,他们是同桌。不同的是,他的书本是那么崭新那么整齐,但凡上课,他只有一个动作,睡觉,
  • 召唤军火

    召唤军火

    如果可以,叶欢宁愿在二十一世纪混日子等死,也不愿在这个世界成为一名召唤师去面对千军万马,更不愿娶一个拿老母鸡当宠物的小公主……
  • 每天一堂口才课

    每天一堂口才课

    《每天一堂口才课》是专门探讨交谈技巧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成功的人际交往需要具备哪些修养和素质;怎样通过寒暄迅速拉近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怎样寻找话题化解交谈窘境;怎样高效地倾听别人说话;怎样通过赞美赢得别人的好感;怎样把安慰的话说到别人心坎里;怎样把别人说得心服口服;怎样不伤感情地拒绝别人;怎样批评别人才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怎样跟别人道歉才能挽回濒临破碎的友谊;在交谈过程中应该避讳什么。
  • 探索未知-诺贝尔物理学奖精选

    探索未知-诺贝尔物理学奖精选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洋铁桶的故事

    洋铁桶的故事

    “洋铁桶”姓吴名贵,是晋东南沁源县的一条好汉,他自幼跟随父亲上上打猎,练得一手好枪法。日本鬼子打来了“养铁桶”参加了八路军。他领导的民兵和八路军一道,把鬼子、汉奸和特务打得狼狈逃窜。“洋铁桶”也从此威名远洋。故事酣畅淋漓,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