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3400000473

第473章 雅集

“唉,元树你还是不懂啊。”

张居正轻轻拂袖,叫李幼孜退下,他自己勉强坐直,又开始处理政务。

大明在他的掌握之下,一切井井有条,政通人和,府库充盈,哪怕是得罪皇帝再深,皇家也要用他,哪怕是武清侯李伟,他也不放在眼里,太后的条子,他经常驳回。

所为何来?是因为他有自己一党,势力强大?

当然不是,皇家有兵,有锦衣卫,东厂,大臣再强势也无非是一道诏旨就拿了,党羽再多,又能如何?

所为的当然还是他是一个合格的掌舵人,太后担忧离开了他,大明不知道会驶向何方。所以皇帝再不喜欢他,亦要留他,执政越久,则越难扳他下来。

有这种明悟,张居正又怎么会倦勤?他一倦勤,那些政敌会飞快的如秃鹫般的飞过来,吃光他身上的每一根筋,每一块肉,喝光他每一滴血。

自从致仕失败之后,他已经没有别的想法了,只要不祸及子孙,一切都由他来担当好了。

“但愿皇帝能体谅到我的苦心,将来能善待我的后人。”摊开一本奏折之后,张居正一脸漠然的想着,他对万历,信心并不是很足。

……

……

前来拜访申时行的,是锦衣卫使张惟贤。

他没有落座,哪怕是实权指挥,在阁老面前也是没有坐位的。内阁之中,大学士体制最为尊贵,锦衣卫使再强,也就是与词林官对站的仪卫官,岂能与大学士分庭抗礼!

“昨日之事,吾已经知道了。”

申时行给人精明强干的感觉,说话的语速也是很快,他夸赞了张惟贤几句,不过也是警告道:“有元辅在,事情做到这样也就行了,真正的机会,在以后。”

“下官明白。”张惟贤道:“元辅在,我们做的再多,也是白搭……元辅心在朝局,特别是条鞭法等诸法,所以边疆不能乱,令张惟功去辽阳,其实是阁老当初的主张,但在元辅眼中是歪打正着,既然张惟功在辽阳立下根脚,且有大用,元辅就不会叫人动他……下官尽数明白的,请阁老放心。”

“嗯,很好。”

对这么一个十分精明的青年,申时行也是十分的满意。对方的机灵懂事,当然省了他不少的心思。

“你的事,不是没有机会……也是一样,要等。”

这个时候,申时行当然要给张惟贤一个暗示,一点甜头,一点对未来的期待。

“下官省得。”张惟贤严肃的道:“总之一切听阁老的指示,下官绝不会妄动。下官虽为勋贵,其实就是武臣,读了几本闲书,哪里懂什么真正的道理?只有听从阁老的指示办事,才不会行差踏错。”

听到这样的话,申时行对张惟贤简直满意到骨子里去。

他连连点头,眼中露出欣喜的光芒,在这个时候,张惟贤适时递上一纸报告,亲手递给了申时行。

“连续几天都便血?”

申时行眼中露出骇人的光芒,张居正一直有病,而且夺情和请致仕不允之后,性情更有变化,府中美人更多,更加纵欲,这都是事实。但张居正原本的身体极好,府中也有医者,相府之中,什么样的养生之物没有?申时行真是没有想到,张居正居然有明显的病状了。

“便血似乎不是什么大碍之病?”想了半天,申时行终是平静下来,以指叩桌,沉声道:“无非是上火,或是痔疮。”

“元辅一直不觉得自己有痔,向来就是当上火来治,现在估计也疑是痔疮了。”

“终不是什么大病。”

这年头得痔疮的士大夫远超过普通人,原因也很简单,少年和青年时要挑灯苦读,当然是坐着为多,到中举中进士后养尊处优,不要说运动锻炼了,连走路都是坐在轿子里,四体不勤至极致,办公自然也是坐着多,当时又喜欢用硬木,紫檀花梨木为最佳,长久坐下来,屁股不出毛病才怪。

“呵呵,也是下官的人小题大作了一些。”

申时行眼中波光闪烁,终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道:“锦衣卫中之事,莫与我言,你自作主张便可。”

听到这话,张惟贤身形也是一震,不过他也是什么都没有说,抱拳一揖,告辞退出。

……

……

“今年麦子又是大熟,可恨,可恨。”

江南一带,并不只是种植稻米,很多地方只种棉花,有一些地方,则是一季稻米一季麦子,五六月交,种稻米,收了稻米之后,接着种麦,然后隔年收麦。

有些则种占城稻,从春到秋,一年两熟,收成也不低。

在常州府城外不远的地方,道路两侧全部是生长成熟的麦子,大半还是绿意盎然,小半麦子已经开始变色,由深绿色变成浅黄色。

一旦变成深黄色,则麦子就成熟,可以收割了。

这里的土地肥沃,几乎每块田都可以算成是水田,河网纵横,河肥充足,在道路两侧的土地之中,麦子长的十分茂盛,麦杆壮实,密集,麦穗饱满,一望可知,这将是一个极高的收成的大丰年。

“唉,一亩最少三石,甚至三石半的收成,可惜,可惜啊。”

“我家的地,也在此数。”

常州城外,一群坐着软轿出游的官绅,多半戴着方巾或是东坡巾,,穿着道袍,在这样的春初的天气里,风很大,吹的各人的方巾和道袍在风中摇曳飘摆,大袖飘飘,望之若神仙中人。他们多半是面色白皙,丰神如玉,眼眉疏郎,个头也较常人为大,而两手皮肤都是保养的极佳,虽然有好几个年过半年的士绅,但因为保养得当,脸上竟是没有丝毫皱纹。

这一伙人,够资格列身其中的,最少也是发达三世以上的世家才够格,若是那些刚刚发了一两世的暴发户,真的还不够资格列身其中。

常州,此时的江南大府,后来的江阴无锡等地此时都属常州治下,人文地灵,是当时江南诸府中经济比苏州稍弱,比松江强,而人文还要超过两府的强悍地方,在这大府之中,世家不胜枚举,科举超过两百年的大世家比比皆是,在朝中为官的数不胜数,没有这样的底蕴,妄称世家,在常州这样的地方是行不通的。

“申老弟远道而来,我等似乎不必说这些恼人的事情,大家还是登船赏景吧。”

春日出游,已经成为苏州和常州一带士绅中交际的一部份了。这种雅游,最容易分成圈子,适合彼此间的深谈。

最有名的当然是苏州的虎丘大会,现在已经初显端倪,当三四月时,绿柳成荫,天气和暖之时,文人雅士们聚集在一起,齐上虎丘,游乐之余,指摘朝政和地方官员,若是地方官果真有不堪之事,则一起上下活动,上至朝堂,下到地方舆论,总之要搞的你罢官回乡为止。

到天启和崇祯年间,虎丘会动辄数千人,上万人,当然其中不乏看热闹的百姓,而真正的官绅士子肯定也过千人了。

试想在一个识字率只有百分之五,秀才生员都是天之娇子的时代,这么多生员聚集在一起,那是何等浩大的声势。

那就是民间舆论,涉及到当世和后世名声,哪怕是再强势的地方官也只能俯首称臣,到张溥等人组成复社时,已经能影响南京和北京的朝堂,江南士子的实力之强,底蕴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今日雅集,自是不如虎丘会那般规模浩大,但也算顶尖的小型雅集之一了。

召集人便是高静成,嘉靖年间进士,曾任过几任知县,早就告老还乡当士绅,现在已经年过花甲,是常州科名最早的老人之一。他身侧的青年是他的孙儿高攀龙,常州有名的早慧读书人之一,和顾宪成有过交集,不过顾宪成科名很顺,已经在京为官,高攀龙打算参加明年解试,一搏举人,不过感觉机会并不算大,他的文章感觉还欠锤炼,差一些火候。

其余诸人,都是常州和无锡一带的名流士绅,唯一底蕴差一些的便是顾学,顾宪成的父亲,家道曾经中落,后以经商恢复家业,顾家以二十年之功成为常州名流,但与真正的世家还差不少,只是顾宪成少年得志,颇有文名,而且和赵南星高攀龙交情颇深,另外还结实了李三才邹元标等朝中名流,已经算是小小一党,有这层关系,高静成身为名流宿老,这才请了顾学一起出游,好在顾学为人十分谨慎低调,并不因为自己受邀而得意,这使他渐渐融入名流圈中。

大家在上船的时候,都是有切齿痛恨之感。

高家在城外原本有六千多亩水田是完全免税的,丁口,田土,一文钱都不必交,佃户还因为他的荫庇而多交一份租子,衙役吏员们也不敢随意骚扰他家的人,加上田中的桑树所出的桑和丝,每年的收入着实不少,在万金之上。

现在,看着大熟的土地,高静成心里却是实在痛苦……他家的免役丁口已经被取消了好几百人,只有剩下三十丁免役,而土地也只剩下几十亩免税,其余的佃户和土地一样要交税,他们的驿草,力役,差役,还有田税,折成条鞭法的银两,每亩地该交多少便是多少,是以各人看到田亩大熟之时,由于一种奇特的心理,不仅不喜,反而颇有遗憾和痛恨之感。

人性便是这样,不想自己能得到多少,总是会想失去多少,哪怕是饱学文人,亦是如此。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江东孙伯符

    重生之江东孙伯符

    秦末群雄逐鹿,霸王项羽领江东子弟一时纵横天下。400年后,大汉王朝分崩离析,江东又出了一位盛极一时的‘小霸王’孙伯符。前有项羽乌江自刎,后有孙策遇刺。两位皆是当世英杰,却皆未成大业。惜呼!一个现代的少年,意外来到了东汉末年,并且成为了孙策。历史的车轮被这个小小的石子改变了行道,一个不只是用武力打天下的‘小霸王’,将会在历史的大潮中掀起怎样的巨浪!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1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1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猫猫故事会

    猫猫故事会

    帅的出奇的白马王子在众美女中间游刃有余……我们的主人公身怀绝世神功,挥手间天地变色……他得到神仙的眷顾,在修真界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出身军界,混迹人间,美女如云,财富无边…………不过,这些和本作品没有任何关系!!!!!!
  • 苏公子

    苏公子

    落魄的时候当过小二,落跑的时候做过山贼,落难的时候进过邪教……种种逆境,慢慢表现出来的,叫做强大。从今天起,做一个牛逼闪闪的公子。周游大唐,让别人帮我喂马,帮我劈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终日无赖。和每一位红颜说话,告诉她们我的幸福。
  • 乱世黎明

    乱世黎明

    第一次写书,希望大家多多照顾!写的不好之处,敬请包含!崇祯是个新世纪青年,没事就看看明朝的一些东西,这可能是跟他的这个名字有关系吧,他都很好奇,老爹是咋想的?给他取了个崇祯的名字!但是名字是爹妈给的,他也是很无奈!恭送大明皇帝上路!看着电视剧里面王承恩悲凉的喊着,崇祯也感觉深深的难过,虽然自己不姓朱,可自己名字跟他的年号是一样的啊!这难道不是缘分?不由得为了他难过,16年兢兢业业,最后不但没有中兴大明反而成了亡国之君,可悲可叹!同时也为汉族难过,从此清军入关,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可能苍天感受到了他的这份难过,竟然让他穿越回了明末,成了新的崇祯皇帝,这难道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敬请期待,乱世黎明!
热门推荐
  • 思乡之路

    思乡之路

    对于动物而言人类的丑恶,它们的心声人类能否倾听
  • tf之让我住进你的心

    tf之让我住进你的心

    女主在图书馆认识了易烊千玺,女主的表哥是王俊凯。。。。
  • 重生八百年以后

    重生八百年以后

    简安然从末世一觉睡到八百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世界变化太大,她一学音乐的小老百姓适应不了!面对忠心耿耿的管家兼保镖,简安然惊愕发呆出神躺在培养皿里当睡美男的蒋浚突然睁开眼;面对八百年前亦师亦友的暗恋对象,简安然忍耐忍耐。面对蒋浚的克隆后代,联邦政府的幕后首领,简安然咬牙切齿。(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断爱黑王子(终结坏男人系列)

    断爱黑王子(终结坏男人系列)

    [花雨授权]从小学一年级第一次见到他,他就烙了印在她的心上;但,为什么他一见到她就转身离开?好!既然他要斩断所有她对他的爱,那她会遵守承诺,将他彻底忘记!什么?他不准她忘了他!?爱都被斩断了,凭什么不准她忘?
  • 诡墓行

    诡墓行

    秦始皇陵中嬴政为何大呼“我不甘心!”曹操疑冢中曹丕为何大呼“我好狠!”为何给人看个阳宅却发现底下有座阴宅?某万年小学生:“真想永远只有一个,没错我就是名侦探……”作者:“滚!”某万年小学生:“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走错片场了……”作者:“咳咳,这一切的真相就是……就是……”
  • 逍遥雷神

    逍遥雷神

    万年来,为何只存在八位玄神!万年来,八位玄神早已陨落,只留下了八件神器。万年后,少年偶得神器,开始了别开生面的旅行。
  • 霸道争锋

    霸道争锋

    跌倒了,爬起来,哪怕像条残缺的狗一样没有尊严顽强的苟且,唐霸道用他的一生道尽了人世间的事态苍凉,在他眼中那些为了过程精彩而奋斗的人都是狗屎,他要的只是一个胜利的结局,哪怕遍体鳞伤,他也会挣扎到最后,因为他要做那站在巅峰的大人物。
  • 重生之盛世暖婚

    重生之盛世暖婚

    处理好出轨的老公,报复完小三,却意外身亡。顾烟觉得,这一定是前世作孽,才会遭到报应。*重活一世,她扮猪吃老虎,新生活三部曲走起。第一:护住前世因病去世的妈妈;第二:揭开亲父婚内出轨外加有私生女的伪善面具——扫出门;第三:那对破坏了她和妈妈两个人婚姻的小三母女——杀无赦!*一切尽在掌控中,却不想招惹上一个死皮赖脸的大魔头——楼臻。楼家大少楼臻,传言他俊美如神,狠辣如魔;残害亲妹、气疯亲爹、连后妈沦为阶下囚都跟他脱不了干系;然而这样一位活阎王,却遇上了让他愿意放下身份丢下面子就算不折手段也要得到的人——顾烟。*“我……我是楼臻。”俊美如斯的男人,紧张地连话都说不清。“哦。”顾烟淡漠地扫了他一眼,转身离开。*“你那个妹妹今天来找我?”男人腆着脸刷着存在感。“然后?”“我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她,然后往她学校寄了一份艳照。”这么深情霸气的举动,简直!不能!更赞!*“阿烟,咱们该要个宝宝了。”婚后几年,男人在自家老婆心中的地位依旧弱于工作。于是,他决定另辟他路。“你生?可以。”顾烟翻开最新的报表,漫不经心地回道。“好的,我会努力的!”自动忽略掉前面两个人,男人兴高采烈地说道。三个月后:“老婆,小心点,医生说了,生气会吓到宝宝的。”男人狗腿地扶着刚怀孕的老婆,语气像乖顺的小狗。“说,你对家里的TT做了什么?”“没……没,什么,就,就拿针,小小地扎了那么几下。”*于是乎,这是忠犬男对腹黑女的故事。男主残暴无情,女主扮猪吃老虎,双洁,IVI,温馨宠文。
  • tfboys之与青春她来过

    tfboys之与青春她来过

    三位美丽的少女遇上tfboys,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尽情期待。
  •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下)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下)

    "儒勒·凡尔纳,出生于1828年2月,逝世于1905年3月。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大师,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一生写了上百部(篇)科学幻想小说,其中长篇小说就达64部,总字数达到七八百万字。人们曾高度评价:“凡尔纳是科学界的文学家,又是文学界的科学家。”他的作品流传甚广。